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如何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为例,从小角度探究班主任应该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培植思想,让思想深入学生的心灵;广泛阅读,提高写作的收获感和自豪感;熟记名段,有话可说;探讨国家大事、发表独到见解;师生共同创作,让语文作文课不再枯燥等方面来探究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问题。
关键词:班主任 写作兴趣 广泛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这样说过:“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要求,教师越是把注意局限在知识上,学生对自己学习上的成绩就越冷淡,学习愿望就越低落。”学习兴趣不仅仅是学习的动力,是学习路上成功的先导,它也是一个人在高中时期认知日趋完美的重要因素之一。
班主任在平常的班级管理中,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以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为例进行探究。
一、中学生写作兴趣调查报告
身为班主任的我对本班同学进行了调查,一共有60人参加本次调查,其中女生32人,男生28人。经调查统计,学生基本上对于中学生写作认识如下:
1.90%的学生认为作文是语文考试的组成部分,基本上没有人认为作文是记录生活、调节情绪、表达交流的有效方式。
2.对于你是否喜欢作文写作这一问题,80%的学生选择不太喜欢,只有10%的学生选择喜欢。
3.喜欢写作文的学生的主要原因在于觉得写作很容易,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
4.不喜欢写作文的学生的主要原因是他们认为写作是件费时间费力气同时难度较大的事情。
5.学生认为造成他们作文水平低的主要原因在于不知道怎样运用材料,如何从生活中抽取材料。
6.学生平时的课外读物仅限于网络小说,科普漫画,不愿意读经典名著。
7.学生认为在日常学习中作文不需要坚持练习,只需要临场发挥。
8.学生在写作中的最大困惑是无话可说,只能凑字数。
9.有95%的学生对于怎样激发自己的写作兴趣没有规划。
10.有96%的学生认为,他们兴趣的培养需要语文教师和班主任去激发。
面对简单的报告分析,作为语文教师同时又身为班主任的我深知自己身上担子的重量。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成为当务之急。
二、寻求突破,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是因为有了兴趣,爱因斯坦才能有那么多的发明创造,同样如果拥有了写作的兴趣,我们身边的每一个孩子都有成为“文学爱因斯坦”的可能。那么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让学生的文学素养有质的突破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一)让“作文很重要”的思想植根于学生的内心
在对60人的考试作文分析中,有很多同学将800字的作文简化为了200~600字,字数明显不够,这是作文写作的一大忌讳,个别同学整整一页作文纸一个字未有,这两类卷子也不在少数,不是学生的水平问题,而是思想意识淡薄的问题,要想让学生有学写作的兴趣,首先让他们摆正自己的位置、提升自己的学习意识非常重要。
(二)广泛阅读,提高写作的收获感和自豪感
我们不能做“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在写作问题上,我们必须有明确的思想指导,但也要有具体的行动,这样才能成为思想与行动上的双重巨人,也才能成为作文领域的巨人。行动中最为关键的一步就是广泛阅读,积累素材。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确实是这样,只有广泛的阅读与积累,才能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料可用,才能让他们爱上写作。
当然,世界上的阅读材料很多,我们必须帮助学生们选择适合他们并且他们有兴趣的读物,增加他们的文学素养。好的阅读材料指的是那些经典的名篇名段,意义思想价值高同时又不枯燥乏味,它们是最好的积累材料之一。
这样的材料可以是艺术价值相当高,同时也与孩子们心灵相通的童话故事,如《海的女儿》,阅读这样的名篇除了让学生感悟出这世间最伟大的爱并不是获得而是给予,也能让学生意识到写作是如此的有魅力,能够让人有哭的能力。当然,这样的阅读材料也可以是像语文课本中选择的《老人与海》这样的名作,因为学生积累这样的素材能够成功的应用到自己的作文之中去。
(三)熟记名段,有话可说
阅读了名作,积累了素材,但是还有更重要的工作要做,那就是要将所有的知识素材转化为自己的内在素养,牢记素材的历史意义与价值,牢记文学史上、科学史上的名家名言,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觉得写作并不是枯燥的事情,而是乐趣无穷的事情。
学生可以平时准备一个叫做“学海拾贝”的笔记本,摘抄名人名言,名段,写自己在阅读中的感悟,将精华记在自己的脑海深处。
如果遇到的话题是毅力,学生可以信手拈来“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狄更斯),也可以将《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的故事抽离,组合成完美的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如果在作文中出现了感恩这一话题,学生也可以从“学海拾贝”的本子中抽离出“感恩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洛克),而事例就可以列举为了滴水恩而将生命奉献的《巴黎圣母院》中那个丑陋的敲钟人的例子。如果作文中让你谈谈对祖国的爱,你可以举一举伟大的孔子、杜甫、陆游、辛弃疾的豪迈人生以及不悔选择。
总之,只要拥有了数不尽的材料知识储备,并能信手拈来,作文写作这个纸老虎一定会被打败。
(四)探讨国家大事,发表独到见解
针对调查中,学生无话可说问题,我认为那是他们缺少语言沟通交流表达能力的结果,可以在课前的几分钟之内,组织学生对近一天发生的国家大事发表一下简短见解,培养他们的洞察和分析能力。
比如,我们可以就最近发生的老人无人扶起的社会现象进行剖析,可以对令人瞩目的天宫一号进行一下总结分析,也可以就利比亚政权更迭的社会现象进行剖析。
培养学生的自主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让学生在交流中提高自豪感,让他们在作文所给的材料中一针见血地分析出问题的实质,让他们了解自己的伟大,让他们觉得语文作文写作只是一件普通的小事而已,为作文不再愁苦、不再烦恼,也不再担忧。
(五)师生共同创作,让语文作文课不再枯燥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尖锐地指出,学生对学习抱冷漠态度的根源,就在于教师本人在工作上缺乏热情。其实,在某些时候,学生对作文写作的冷漠,也在于教师本身的不努力,某一时,教师也很头疼作文写作,也不愿意动笔去写,既然老师都是这样,教出来的学生是什么样子是可想而知的。所以我认为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最后一步是师生齐努力,共铸语文写作课堂的辉煌篇章,让学生从此爱上写作。
一篇文章、一个片段,每个人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写出来的文字也会不一样,我们不必要求学生和我们写作的一样,但是我们可以示范怎样将材料成功运用,怎样将精彩的语言与内容展示,同时也让学生和自己比一比,或许某一时他们的水平会超越我们。
在一次作文教学课上,我和学生现场进行诗歌创作,我现场创作的《我的妈妈没有文化》,让学生大呼班主任很有才华,同时也引出来无数美玉《静默》《风儿》《双眸》等。这样的中学语文作文课堂不再沉默与枯燥,有的只是掌声与笑声以及那最浓厚的兴趣。
班主任是学生在学校最亲近的人,一举一动都在影响着学生,如果班主任能从自身所教学科出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在班主任的帮助下,学生其它科目的兴趣会慢慢提高,学习成绩也自然会提高。
参考文献:
[1][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
[2]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译林出版社,2013.
[3]李镇西.我的语文课堂.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
[4]叶圣陶.略谈学习国文·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5.
关键词:班主任 写作兴趣 广泛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这样说过:“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要求,教师越是把注意局限在知识上,学生对自己学习上的成绩就越冷淡,学习愿望就越低落。”学习兴趣不仅仅是学习的动力,是学习路上成功的先导,它也是一个人在高中时期认知日趋完美的重要因素之一。
班主任在平常的班级管理中,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以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为例进行探究。
一、中学生写作兴趣调查报告
身为班主任的我对本班同学进行了调查,一共有60人参加本次调查,其中女生32人,男生28人。经调查统计,学生基本上对于中学生写作认识如下:
1.90%的学生认为作文是语文考试的组成部分,基本上没有人认为作文是记录生活、调节情绪、表达交流的有效方式。
2.对于你是否喜欢作文写作这一问题,80%的学生选择不太喜欢,只有10%的学生选择喜欢。
3.喜欢写作文的学生的主要原因在于觉得写作很容易,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
4.不喜欢写作文的学生的主要原因是他们认为写作是件费时间费力气同时难度较大的事情。
5.学生认为造成他们作文水平低的主要原因在于不知道怎样运用材料,如何从生活中抽取材料。
6.学生平时的课外读物仅限于网络小说,科普漫画,不愿意读经典名著。
7.学生认为在日常学习中作文不需要坚持练习,只需要临场发挥。
8.学生在写作中的最大困惑是无话可说,只能凑字数。
9.有95%的学生对于怎样激发自己的写作兴趣没有规划。
10.有96%的学生认为,他们兴趣的培养需要语文教师和班主任去激发。
面对简单的报告分析,作为语文教师同时又身为班主任的我深知自己身上担子的重量。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成为当务之急。
二、寻求突破,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是因为有了兴趣,爱因斯坦才能有那么多的发明创造,同样如果拥有了写作的兴趣,我们身边的每一个孩子都有成为“文学爱因斯坦”的可能。那么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让学生的文学素养有质的突破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一)让“作文很重要”的思想植根于学生的内心
在对60人的考试作文分析中,有很多同学将800字的作文简化为了200~600字,字数明显不够,这是作文写作的一大忌讳,个别同学整整一页作文纸一个字未有,这两类卷子也不在少数,不是学生的水平问题,而是思想意识淡薄的问题,要想让学生有学写作的兴趣,首先让他们摆正自己的位置、提升自己的学习意识非常重要。
(二)广泛阅读,提高写作的收获感和自豪感
我们不能做“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在写作问题上,我们必须有明确的思想指导,但也要有具体的行动,这样才能成为思想与行动上的双重巨人,也才能成为作文领域的巨人。行动中最为关键的一步就是广泛阅读,积累素材。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确实是这样,只有广泛的阅读与积累,才能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料可用,才能让他们爱上写作。
当然,世界上的阅读材料很多,我们必须帮助学生们选择适合他们并且他们有兴趣的读物,增加他们的文学素养。好的阅读材料指的是那些经典的名篇名段,意义思想价值高同时又不枯燥乏味,它们是最好的积累材料之一。
这样的材料可以是艺术价值相当高,同时也与孩子们心灵相通的童话故事,如《海的女儿》,阅读这样的名篇除了让学生感悟出这世间最伟大的爱并不是获得而是给予,也能让学生意识到写作是如此的有魅力,能够让人有哭的能力。当然,这样的阅读材料也可以是像语文课本中选择的《老人与海》这样的名作,因为学生积累这样的素材能够成功的应用到自己的作文之中去。
(三)熟记名段,有话可说
阅读了名作,积累了素材,但是还有更重要的工作要做,那就是要将所有的知识素材转化为自己的内在素养,牢记素材的历史意义与价值,牢记文学史上、科学史上的名家名言,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觉得写作并不是枯燥的事情,而是乐趣无穷的事情。
学生可以平时准备一个叫做“学海拾贝”的笔记本,摘抄名人名言,名段,写自己在阅读中的感悟,将精华记在自己的脑海深处。
如果遇到的话题是毅力,学生可以信手拈来“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狄更斯),也可以将《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的故事抽离,组合成完美的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如果在作文中出现了感恩这一话题,学生也可以从“学海拾贝”的本子中抽离出“感恩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洛克),而事例就可以列举为了滴水恩而将生命奉献的《巴黎圣母院》中那个丑陋的敲钟人的例子。如果作文中让你谈谈对祖国的爱,你可以举一举伟大的孔子、杜甫、陆游、辛弃疾的豪迈人生以及不悔选择。
总之,只要拥有了数不尽的材料知识储备,并能信手拈来,作文写作这个纸老虎一定会被打败。
(四)探讨国家大事,发表独到见解
针对调查中,学生无话可说问题,我认为那是他们缺少语言沟通交流表达能力的结果,可以在课前的几分钟之内,组织学生对近一天发生的国家大事发表一下简短见解,培养他们的洞察和分析能力。
比如,我们可以就最近发生的老人无人扶起的社会现象进行剖析,可以对令人瞩目的天宫一号进行一下总结分析,也可以就利比亚政权更迭的社会现象进行剖析。
培养学生的自主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让学生在交流中提高自豪感,让他们在作文所给的材料中一针见血地分析出问题的实质,让他们了解自己的伟大,让他们觉得语文作文写作只是一件普通的小事而已,为作文不再愁苦、不再烦恼,也不再担忧。
(五)师生共同创作,让语文作文课不再枯燥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尖锐地指出,学生对学习抱冷漠态度的根源,就在于教师本人在工作上缺乏热情。其实,在某些时候,学生对作文写作的冷漠,也在于教师本身的不努力,某一时,教师也很头疼作文写作,也不愿意动笔去写,既然老师都是这样,教出来的学生是什么样子是可想而知的。所以我认为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最后一步是师生齐努力,共铸语文写作课堂的辉煌篇章,让学生从此爱上写作。
一篇文章、一个片段,每个人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写出来的文字也会不一样,我们不必要求学生和我们写作的一样,但是我们可以示范怎样将材料成功运用,怎样将精彩的语言与内容展示,同时也让学生和自己比一比,或许某一时他们的水平会超越我们。
在一次作文教学课上,我和学生现场进行诗歌创作,我现场创作的《我的妈妈没有文化》,让学生大呼班主任很有才华,同时也引出来无数美玉《静默》《风儿》《双眸》等。这样的中学语文作文课堂不再沉默与枯燥,有的只是掌声与笑声以及那最浓厚的兴趣。
班主任是学生在学校最亲近的人,一举一动都在影响着学生,如果班主任能从自身所教学科出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在班主任的帮助下,学生其它科目的兴趣会慢慢提高,学习成绩也自然会提高。
参考文献:
[1][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
[2]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译林出版社,2013.
[3]李镇西.我的语文课堂.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
[4]叶圣陶.略谈学习国文·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