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4-075-01
计算机实验室是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重要场所,为使计算机实验室的功能得到最充分发挥,做好计算机实验室的设备管理、维护管理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不仅需要非常丰富的计算机知识和很强的动手能力,而且还需要良好的服务水平。
一、赋予账册新的内涵
计算机是学校的固定资产,也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属于入账项目。传统的账册一般是为记录“家底”而设,主要作用是使账册和实物相符。而我院计算机的账册管理除了传统的功能之外,更重要的是跟踪计算机的使用状态和计算机的使用层次,以及未来对计算机的使用需求。例如在所管辖的范围内,计算机有几种档次,能满足哪个档次的教学需求等。另外,由于计算机软硬件的发展日新月异,计算机教学也是水涨船高,教学中,有些设备应该报废,有些档次的计算机需要降格(级)使用,根据课程设置情况,哪些档次的计算机需要输入新鲜血液,也在账册的“管辖”范围之内。
计算机的账册既是一个好“管家”,又是一个好“参谋”,能及时地为“主人”提供详实而又合理的计算机使用情况,使计算机的数量、档次以及零部件配置既能满足教学需求,又不会造成浪费。
二、做好“管家”
机房的设备都是分年代分批次购买的,配置的高低也不相同。如何用好已有的机器设备,提高计算机利用率,最大限度的满足教学需要,是一个好“管家”必备的素质。
(一)根据教学调配机器: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尽量使现有设备做到“人尽其才”,为此我们根据教学的需要和现有设备情况进行合理调配,分类使用。不仅要尽一切努力,提高计算机的利用率,也要用好计算机的性能资源,使配置低的有用场,配置高的不浪费。对于不能满足软件配置的机器及时调整到对机器配置要求比较低的一些硬件实验室机房。而对于大型网络数据库、多媒体软件等使用高档计算机,使物尽其用。
(二)充分考虑维修成本:计算机机房设备使用效率极高,因此总有一些设备提前“退休”“罢工”,对这些病态的维修价值不大的老爷机不必“死缠滥打”,浪费人力物力,通过同型号计算机某些元器件的“移植”,进行资源重组,以保证一些计算机起死回生,使设备的使用性能得到充分发挥。要考虑维修中的经济性,使资源得到合理利用。要做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以求获得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低,设备综合效能最高,即设备的技术和经济的全面管理。
在日常维护中要做到三步曲:
1.定期维护保养:定期对设备进行一次设备除尘,减少因灰尘引起的机器故障,可减少日后的维修量(停机率)。
2.事前维护:管理人员要在自己管辖的范围内,对那些频繁发生的问题,千方百计地找出预防措施,减少故障的发生率,应尽量把问题消灭在未发生之前,或把问题解决于萌芽之中。
3.故障维修:机器出现故障后进行维修,有针对性地对机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具体分析排除故障。
(三)安装可替代操作系统:由于学校计算机机房的使用率极高,计算机系统文件被删除或者感染病毒的情况时有发生,极易造成系统运行不稳定甚至崩溃,机房管理者要花很多的时间去安装系统和应用程序,给机房管理和维护带来诸多不便,为此根据硬盘情况,对最容易出现问题的系统安装两个(隐藏一个),使其具有替代性,不会因为一个系统的瘫痪而影响教学的进行。
三、当好“参谋”
任何设备都是有使用期限的,计算机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随着软件的不断升级,对机器的要求也是步步高升的,因此每年学校都会投入资金购买设备。这就要求在购买设备时要兼顾学校教学计划和计算机发展趋势,对即将购置的设备做出准确的计划,使配置合理化,既不能为省钱购置配置太低的设备,也不能浪费资金购置高性能闲置性的设备,使资金效益最大化。此外,根据以往的经验,有些备件也要有合理的储备,如网卡由于在使用过程中故障的频率较高,所以也要有一个合理的数量备用。
为使日后仪器管理方便,在购置仪器时要保证产品统一型号、规格、批号,便于以后器件的“移植”、重组。做到计划好,验收好,使用好,既减少日后管理的难度,也节约了管理成本。总之,要进行全面细致的测算,对计算机的配置、投资周期和备品备件等各个环节,提出最佳方案,使学校的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和利用。
此外,还要和厂商加强联系,根据实际问题不断提出改进方法,如:根据设备管理需要不断提升保护卡的功能,老的保护卡没有自动修改IP功能,通过和厂商密切联系,互通信息,目前已经提升了保护卡自动修改IP等功能,大大减少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
总之,高校计算机机房的设备管理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工作。管理人员不仅要做到“三懂”、“三会”,更要有服务于教学的服务意识,为了不断适应日新月异的知识更新,就必须长期的、多层次、多渠道的学习 “充电”。许多管理办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要不断总结并借鉴别人的经验,博采众长,使管理方法与时俱进,管理手段不断更新,用一流的管理为教学提供一流的服务。
计算机实验室是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重要场所,为使计算机实验室的功能得到最充分发挥,做好计算机实验室的设备管理、维护管理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不仅需要非常丰富的计算机知识和很强的动手能力,而且还需要良好的服务水平。
一、赋予账册新的内涵
计算机是学校的固定资产,也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属于入账项目。传统的账册一般是为记录“家底”而设,主要作用是使账册和实物相符。而我院计算机的账册管理除了传统的功能之外,更重要的是跟踪计算机的使用状态和计算机的使用层次,以及未来对计算机的使用需求。例如在所管辖的范围内,计算机有几种档次,能满足哪个档次的教学需求等。另外,由于计算机软硬件的发展日新月异,计算机教学也是水涨船高,教学中,有些设备应该报废,有些档次的计算机需要降格(级)使用,根据课程设置情况,哪些档次的计算机需要输入新鲜血液,也在账册的“管辖”范围之内。
计算机的账册既是一个好“管家”,又是一个好“参谋”,能及时地为“主人”提供详实而又合理的计算机使用情况,使计算机的数量、档次以及零部件配置既能满足教学需求,又不会造成浪费。
二、做好“管家”
机房的设备都是分年代分批次购买的,配置的高低也不相同。如何用好已有的机器设备,提高计算机利用率,最大限度的满足教学需要,是一个好“管家”必备的素质。
(一)根据教学调配机器: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尽量使现有设备做到“人尽其才”,为此我们根据教学的需要和现有设备情况进行合理调配,分类使用。不仅要尽一切努力,提高计算机的利用率,也要用好计算机的性能资源,使配置低的有用场,配置高的不浪费。对于不能满足软件配置的机器及时调整到对机器配置要求比较低的一些硬件实验室机房。而对于大型网络数据库、多媒体软件等使用高档计算机,使物尽其用。
(二)充分考虑维修成本:计算机机房设备使用效率极高,因此总有一些设备提前“退休”“罢工”,对这些病态的维修价值不大的老爷机不必“死缠滥打”,浪费人力物力,通过同型号计算机某些元器件的“移植”,进行资源重组,以保证一些计算机起死回生,使设备的使用性能得到充分发挥。要考虑维修中的经济性,使资源得到合理利用。要做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以求获得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低,设备综合效能最高,即设备的技术和经济的全面管理。
在日常维护中要做到三步曲:
1.定期维护保养:定期对设备进行一次设备除尘,减少因灰尘引起的机器故障,可减少日后的维修量(停机率)。
2.事前维护:管理人员要在自己管辖的范围内,对那些频繁发生的问题,千方百计地找出预防措施,减少故障的发生率,应尽量把问题消灭在未发生之前,或把问题解决于萌芽之中。
3.故障维修:机器出现故障后进行维修,有针对性地对机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具体分析排除故障。
(三)安装可替代操作系统:由于学校计算机机房的使用率极高,计算机系统文件被删除或者感染病毒的情况时有发生,极易造成系统运行不稳定甚至崩溃,机房管理者要花很多的时间去安装系统和应用程序,给机房管理和维护带来诸多不便,为此根据硬盘情况,对最容易出现问题的系统安装两个(隐藏一个),使其具有替代性,不会因为一个系统的瘫痪而影响教学的进行。
三、当好“参谋”
任何设备都是有使用期限的,计算机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随着软件的不断升级,对机器的要求也是步步高升的,因此每年学校都会投入资金购买设备。这就要求在购买设备时要兼顾学校教学计划和计算机发展趋势,对即将购置的设备做出准确的计划,使配置合理化,既不能为省钱购置配置太低的设备,也不能浪费资金购置高性能闲置性的设备,使资金效益最大化。此外,根据以往的经验,有些备件也要有合理的储备,如网卡由于在使用过程中故障的频率较高,所以也要有一个合理的数量备用。
为使日后仪器管理方便,在购置仪器时要保证产品统一型号、规格、批号,便于以后器件的“移植”、重组。做到计划好,验收好,使用好,既减少日后管理的难度,也节约了管理成本。总之,要进行全面细致的测算,对计算机的配置、投资周期和备品备件等各个环节,提出最佳方案,使学校的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和利用。
此外,还要和厂商加强联系,根据实际问题不断提出改进方法,如:根据设备管理需要不断提升保护卡的功能,老的保护卡没有自动修改IP功能,通过和厂商密切联系,互通信息,目前已经提升了保护卡自动修改IP等功能,大大减少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
总之,高校计算机机房的设备管理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工作。管理人员不仅要做到“三懂”、“三会”,更要有服务于教学的服务意识,为了不断适应日新月异的知识更新,就必须长期的、多层次、多渠道的学习 “充电”。许多管理办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要不断总结并借鉴别人的经验,博采众长,使管理方法与时俱进,管理手段不断更新,用一流的管理为教学提供一流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