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分析教育的各种流派学说,并对教育和社会、教育与人的关系做进一步阐释。
关键词:教育;学说;关系
在中国古今的教育思想中,长期存在着社会需要论教育的观点,在教育战线上,1978年开展的教育本质问题的大讨论,对传统的“教育是上层建筑说”进行了反思,提出了“教育是生产力说”,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说,是特殊范畴说等。这场讨论,虽未最终解决问题,但在解放思想上却起到了推进作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端正了党的政治和思想路线,确定了党和国家工作重点从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30年间,教育的本质问题,一直众说纷纭。如今,又有许多新问题提了出来,如,教育现代化问题、教育产业化问题、教育的公平与民主问题、教育对象的主体性问题、终身教育问题、后现代教育思潮问题等。这些问题为教育本质问题的讨论增添了新的内容。
一、教育的各种流派学说
(一)教育是上层建筑说
该学说是当时讨论中的核心问题。这一学说主要是把教育视为社会意识形态之一,进而强调教育的政治功能,并具体化为教育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这里涉及到对社会上层建筑作何理解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在论述社会上层建筑时,并未把教育列入其中;社会上层建筑是否都具有阶级性,也是一个有待商榷的问题;因而由此引申出教育是阶级斗争的工具,并非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这次有关教育是否是上层建筑的讨论,对否定仍然坚持教育是阶级斗争的工具的观点,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教育是生产力说
该学说是针对教育是上层建筑说而提出来的,其理论根据是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论述。它是与我国所提出的“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和“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培养目标相吻合的。这种观点在当时来说是比较新颖的,但还没有成为大家的共识。
(三)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说
该学说把教育的育人功能突出地提了出来,是对教育本质认识的一大进展。
二、教育和社会的关系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财产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提出了社会的两大生产,即物的生产与人的生产,这两种生产的进行都离不开教育。教育随人类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人类社会永存,教育也永存。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在动物中,特别是高等动物中,也有老对幼的养育和训练行为,但都属于本能活动,代代相传,没有经验的积累和发展。人类则不同,他不仅通过语言,而且通过文字,把经验积累起来,传递下去,这样才有了日后的文明和进步。因而人类发展需要教育,社会发展也需要教育,教育与人类同在,与社会共存。教育是人类营谋社会生活的手段,教育也是推进社会前进的工具。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大致可以分为与经济的关系,与政治的关系和与文化的关系几个大的方面,下面对这三个方面作些简述。
(一)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主要表现为教育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决定着教育发展的水平和性质,教育又反转来为其服务。
(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同样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生产关系具体体现,在阶级社会中政治具有阶级性的特点。一般地讲,国家和政党决定教育方针政策,政治思想统治教育思想。在阶级斗争尖锐的时刻,教育的阶级性表现的极为明显,这是客观事实。
(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是教育改革中更为复杂和更为直接的问题。从广义的文化来说,教育也属于文化范畴,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教育又是文化继承、保存、传递和创新的重要手段。一定的文化,是一定民族文明的标志,它对于一个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对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加强民族的凝聚力,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屹立于世界,经五千年文明发展而不衰,在于有自己的民族文化。
三、教育与人的关系
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功能就是要促进人的成长和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要促进社会发展,还是通过人的参与来实现的。因而对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研究,就成为教育学中的又一重大课题。人有自然本质和社会本质两个方面,但人的主要特点是其社会性。
(一)人的自然本质与教育
人的存在首先表现为自然实体,即人的肉体结构,其中最主要的是大脑和各种感官。“人有两件宝,双手与大脑”,大脑是人的高级神经系统,它指挥着人的双手和各种感官运作,创造出各种奇迹,使人成为“万物之灵”。通常所说的“遗传素质”,就是指的人的这些自然实体,它是人类长期进化的结果,是历史的产物。
人的遗传素质是有差异的,有“上智”,也有“下愚”,有天才儿童,也有弱智儿童,这是少数,多数是一般儿童。就一般的儿童来说,要没有先天的缺陷,就具备了向各方面发展的条件和可能性,关键在于良好的环境和教育。
(二)人的社会本质与教育
上面所说的人的遗传素质,只是人发展的先天条件,是发展的物质基础,但人的发展主要决定于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它是人的社会性的具体体现。人在教育与环境的影响下发展,但每个人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又离不开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即主观能动性的参与。常常可以看到这种情况,在同一的教育影响下,在不同的教育对象中会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有的受教育者接受了,产生了积极的效果,有的未被接受,甚至有的还产生了逆反心理,其效果适得其反。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越讲越引起对方的反感。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充分了解教育对象,做到“因材施教”,创造教育良好情境,做好教育转化工作,发挥教育的最大功能。
综上所述,教育的概念,大致看概括为:教育就是造就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功能就是为社会培养各种人才,使人在推进社会发展中发挥主力作用。教育是社会生活的永恒的和普遍的范畴,这是教育的普遍性,它与社会共存,与人同在,是各个社会所共有,人所必需。教育又是历史的范畴,教育具有历史性,在阶级社会中,一定的教育具有一定的阶级性,这是教育的特殊性。教育这一社会活动,是极普通,又是极复杂的。从广义的教育来说,是人人所共享,而且终生在受教育,并担负着教育子女的义务,人人对教育都有发言权。
关键词:教育;学说;关系
在中国古今的教育思想中,长期存在着社会需要论教育的观点,在教育战线上,1978年开展的教育本质问题的大讨论,对传统的“教育是上层建筑说”进行了反思,提出了“教育是生产力说”,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说,是特殊范畴说等。这场讨论,虽未最终解决问题,但在解放思想上却起到了推进作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端正了党的政治和思想路线,确定了党和国家工作重点从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30年间,教育的本质问题,一直众说纷纭。如今,又有许多新问题提了出来,如,教育现代化问题、教育产业化问题、教育的公平与民主问题、教育对象的主体性问题、终身教育问题、后现代教育思潮问题等。这些问题为教育本质问题的讨论增添了新的内容。
一、教育的各种流派学说
(一)教育是上层建筑说
该学说是当时讨论中的核心问题。这一学说主要是把教育视为社会意识形态之一,进而强调教育的政治功能,并具体化为教育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这里涉及到对社会上层建筑作何理解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在论述社会上层建筑时,并未把教育列入其中;社会上层建筑是否都具有阶级性,也是一个有待商榷的问题;因而由此引申出教育是阶级斗争的工具,并非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这次有关教育是否是上层建筑的讨论,对否定仍然坚持教育是阶级斗争的工具的观点,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教育是生产力说
该学说是针对教育是上层建筑说而提出来的,其理论根据是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论述。它是与我国所提出的“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和“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培养目标相吻合的。这种观点在当时来说是比较新颖的,但还没有成为大家的共识。
(三)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说
该学说把教育的育人功能突出地提了出来,是对教育本质认识的一大进展。
二、教育和社会的关系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财产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提出了社会的两大生产,即物的生产与人的生产,这两种生产的进行都离不开教育。教育随人类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人类社会永存,教育也永存。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在动物中,特别是高等动物中,也有老对幼的养育和训练行为,但都属于本能活动,代代相传,没有经验的积累和发展。人类则不同,他不仅通过语言,而且通过文字,把经验积累起来,传递下去,这样才有了日后的文明和进步。因而人类发展需要教育,社会发展也需要教育,教育与人类同在,与社会共存。教育是人类营谋社会生活的手段,教育也是推进社会前进的工具。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大致可以分为与经济的关系,与政治的关系和与文化的关系几个大的方面,下面对这三个方面作些简述。
(一)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主要表现为教育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决定着教育发展的水平和性质,教育又反转来为其服务。
(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同样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生产关系具体体现,在阶级社会中政治具有阶级性的特点。一般地讲,国家和政党决定教育方针政策,政治思想统治教育思想。在阶级斗争尖锐的时刻,教育的阶级性表现的极为明显,这是客观事实。
(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是教育改革中更为复杂和更为直接的问题。从广义的文化来说,教育也属于文化范畴,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教育又是文化继承、保存、传递和创新的重要手段。一定的文化,是一定民族文明的标志,它对于一个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对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加强民族的凝聚力,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屹立于世界,经五千年文明发展而不衰,在于有自己的民族文化。
三、教育与人的关系
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功能就是要促进人的成长和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要促进社会发展,还是通过人的参与来实现的。因而对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研究,就成为教育学中的又一重大课题。人有自然本质和社会本质两个方面,但人的主要特点是其社会性。
(一)人的自然本质与教育
人的存在首先表现为自然实体,即人的肉体结构,其中最主要的是大脑和各种感官。“人有两件宝,双手与大脑”,大脑是人的高级神经系统,它指挥着人的双手和各种感官运作,创造出各种奇迹,使人成为“万物之灵”。通常所说的“遗传素质”,就是指的人的这些自然实体,它是人类长期进化的结果,是历史的产物。
人的遗传素质是有差异的,有“上智”,也有“下愚”,有天才儿童,也有弱智儿童,这是少数,多数是一般儿童。就一般的儿童来说,要没有先天的缺陷,就具备了向各方面发展的条件和可能性,关键在于良好的环境和教育。
(二)人的社会本质与教育
上面所说的人的遗传素质,只是人发展的先天条件,是发展的物质基础,但人的发展主要决定于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它是人的社会性的具体体现。人在教育与环境的影响下发展,但每个人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又离不开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即主观能动性的参与。常常可以看到这种情况,在同一的教育影响下,在不同的教育对象中会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有的受教育者接受了,产生了积极的效果,有的未被接受,甚至有的还产生了逆反心理,其效果适得其反。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越讲越引起对方的反感。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充分了解教育对象,做到“因材施教”,创造教育良好情境,做好教育转化工作,发挥教育的最大功能。
综上所述,教育的概念,大致看概括为:教育就是造就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功能就是为社会培养各种人才,使人在推进社会发展中发挥主力作用。教育是社会生活的永恒的和普遍的范畴,这是教育的普遍性,它与社会共存,与人同在,是各个社会所共有,人所必需。教育又是历史的范畴,教育具有历史性,在阶级社会中,一定的教育具有一定的阶级性,这是教育的特殊性。教育这一社会活动,是极普通,又是极复杂的。从广义的教育来说,是人人所共享,而且终生在受教育,并担负着教育子女的义务,人人对教育都有发言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