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想离开的念头,十年前的2004年就隐约出现了,在不舒心不认同的环境里工作,面对观众面对家人和朋友,还要报喜不报忧,仿佛头顶光环,其实很虚幻。
不愿再次掘开那些不快或纠结的过往。但2013年初,离开央视的消息迅速蔓延,一时间,几十家媒体的记者扑过来,当时,我不想作任何回应,一来缺乏回忆所需的距离,更重要的是,说什么?有什么好说的?于是关闭手机,继而更换了两次号码,彻底清静下来,几个月后,首先接受了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的采访,记者是我的河北同乡,不间断的问候和等待,让我感动。
之后,又先后接受了《醒狮国学》杂志、《大河报》、《北京青年报》的专访,这次出书我把几家媒体的“答记者问”原稿,分门别类重新整理,不少采访问答属于首次公开。
为了忘却的记忆,请原谅我的掏心掏肺,我本想只给大家送上爱。
《瞭望东方周刊》专访导读:
“我离开是迫不得已,再不走我感到羞愧。”落座后,还没有等到记者发问,白燕升就坦诚地道出了离开央视的原因。这是他离开央视之后,首次面对媒体讲述他“出走”的前前后后。
在 2013年 3月一个月内,央视三个主持人离职,先后是李咏、白燕升、王凯。李咏去了中国传媒大学教书,属于平调;王凯在央视本属聘任制;而白燕升是拥有央视编制的正式员工,离开的时候还不知道去哪里,被称为走得“最悲壮”。
白燕升在沉默了三个月之后,2013年 6月初,他接受了媒体的专访。
《瞭望东方周刊》:你在央视工作了整整20年,把最美好的青春都给了央视,做离开的决定,应该很不容易。
白燕升:离开,我的朋友和同事一半支持一半反对,支持的人大多数是同事和同行,反对的都是圈外的人。支持我的人祝福我,反对我的人说:“在这儿待着吧,干吗呢,多好的养老的地儿啊!”他们说的,都不是我心里想的,我没有想好与坏,就是觉得我应该走了。
我有意选择20年的时候走,想给自己一个节点,其实,我已经等了好几年了。
我属于传统意义上在国家编制的央视正式员工,在这里不仅稳定可以养老,而且这个平台太有影响力了,舍不得离开。我曾劝慰自己,再等等。等了三五年,发现这个生态环境根本没改变,还能看到三五年之后的未来仍然不美妙,我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谁愿意这样消耗自己?三五年之前,我的心已经游离了,我手头的工作不足以调动我的激情了。(记者:我看到最近几年你主持的节目非常少了。)跟多与少没有关系,是你真正想做的,做不了,我又不愿意重复。感觉自己是个多余人,再不走我感到羞愧。
《瞭望东方周刊》:为什么想做的做不了?
白燕升:(沉默了一会)就是一种看不见的对抗,这个更可怕。但我不想抱怨,既不想抱怨体制,也不想抱怨领导、抱怨环境,只能从自己找原因,可能是我自己想法太多,如果让干吗就干吗,不就相安无事了吗?表面上看,我是主动请辞,其实是迫不得已。
这个世上最大的悲哀,很多人是因生于乱世,可于我来说,太过安稳繁华的现世,却是孤独悲凉的原因所在,你越出色,越孤单。
《瞭望东方周刊》:你想做的事情是什么?新的栏目吗?
白燕升:何止是新的栏目,包括整个戏曲频道的构架和方向,我都操过心。因为在戏迷和观众的眼里,他们想看什么节目、哪个艺术家,觉得我能做这个主,觉得我说了算,实际上我的话语权非常有限。
《瞭望东方周刊》:戏曲频道最近几年也在改版,感觉改得有点媚俗,有些栏目也跟着选秀节目学。
白燕升:也许吧,如果那里有希望,我不会离开的,我比谁都更胜任。
《大河报》:在您眼中,20年间,是否央视变化太少,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让那些业务尖兵们难以施展拳脚?
白燕升:一言难尽。“中央电视台”这5个大字,是我少年的梦,曾经的金字招牌,但是我们要跟具体的人打交道,要跟很小的范围内的这个频道里的某些领导打交道,一个团队的水平取决于这个团队主要领导的水平。中央电视台是一艘航空母舰,这个航空母舰上的很多人的想法和意识,已经在这艘航母的前面了,但是你只能跟着它走,否则就是牺牲品。要么就老老实实地待着,要么就离开。
《大河报》:您、王凯、李咏、崔永元……诸多央视名嘴选择离开。您怎样看待这波“离职潮”?
白燕升:每个人离开的原因不尽相同,这与成败得失无关,与每个人的个性和诉求有关。在央视,主持人各自为战,其实挺孤单的,这一两年,好几位曾经的同事都不约而同地先后离开,是偶然也是必然。
《瞭望东方周刊》:你当时没有找到下家就辞职了?
白燕升:如果為了找到下家再辞职,前两年就离开了。2011年河南省广电局几次伸出橄榄枝,河南省的主要领导跟我谈过几次话,希望我去,我至今感激这份知遇之恩。当年我没离开央视,我在等待,心想,万一有变化呢?最终我决定离开的时候,人们问你去哪儿?我真不知道去哪儿。我很清楚,去哪儿都没有央视平台大,但无论去哪儿,都不想再待在戏曲频道了,尽管我是那么的爱戏,伤了。
我办理辞职时,要跑十几个部门去签字盖章,有些老领导是看着我进台的,道别的时候,有人问:“燕升,你都走了,怎么啦?!”当他们用这种语气跟我说话的时候,我内心很感激,哦,原来我工作了20年的媒体,还有温暖,平时是感觉不到的。全国电视人都被央视这样的平台吸引,但是来到这里,是不是还能人尽其才,是不是有一种培育人才、选拔人才、重用人才的良性机制,让有为的人真正有位置,就另当别论了。
所以,我觉得走是对的,人生要有清零的勇气,不能总想着失去了多少,我在央视20年得到了很多很多。
离开央视前,除了戏曲,我还主持着一档群众性的大型合唱类栏目,这就是最后我留给央视的《歌声与微笑》。
不愿再次掘开那些不快或纠结的过往。但2013年初,离开央视的消息迅速蔓延,一时间,几十家媒体的记者扑过来,当时,我不想作任何回应,一来缺乏回忆所需的距离,更重要的是,说什么?有什么好说的?于是关闭手机,继而更换了两次号码,彻底清静下来,几个月后,首先接受了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的采访,记者是我的河北同乡,不间断的问候和等待,让我感动。
之后,又先后接受了《醒狮国学》杂志、《大河报》、《北京青年报》的专访,这次出书我把几家媒体的“答记者问”原稿,分门别类重新整理,不少采访问答属于首次公开。
为了忘却的记忆,请原谅我的掏心掏肺,我本想只给大家送上爱。
《瞭望东方周刊》专访导读:
“我离开是迫不得已,再不走我感到羞愧。”落座后,还没有等到记者发问,白燕升就坦诚地道出了离开央视的原因。这是他离开央视之后,首次面对媒体讲述他“出走”的前前后后。
在 2013年 3月一个月内,央视三个主持人离职,先后是李咏、白燕升、王凯。李咏去了中国传媒大学教书,属于平调;王凯在央视本属聘任制;而白燕升是拥有央视编制的正式员工,离开的时候还不知道去哪里,被称为走得“最悲壮”。
白燕升在沉默了三个月之后,2013年 6月初,他接受了媒体的专访。
《瞭望东方周刊》:你在央视工作了整整20年,把最美好的青春都给了央视,做离开的决定,应该很不容易。
白燕升:离开,我的朋友和同事一半支持一半反对,支持的人大多数是同事和同行,反对的都是圈外的人。支持我的人祝福我,反对我的人说:“在这儿待着吧,干吗呢,多好的养老的地儿啊!”他们说的,都不是我心里想的,我没有想好与坏,就是觉得我应该走了。
我有意选择20年的时候走,想给自己一个节点,其实,我已经等了好几年了。
我属于传统意义上在国家编制的央视正式员工,在这里不仅稳定可以养老,而且这个平台太有影响力了,舍不得离开。我曾劝慰自己,再等等。等了三五年,发现这个生态环境根本没改变,还能看到三五年之后的未来仍然不美妙,我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谁愿意这样消耗自己?三五年之前,我的心已经游离了,我手头的工作不足以调动我的激情了。(记者:我看到最近几年你主持的节目非常少了。)跟多与少没有关系,是你真正想做的,做不了,我又不愿意重复。感觉自己是个多余人,再不走我感到羞愧。
《瞭望东方周刊》:为什么想做的做不了?
白燕升:(沉默了一会)就是一种看不见的对抗,这个更可怕。但我不想抱怨,既不想抱怨体制,也不想抱怨领导、抱怨环境,只能从自己找原因,可能是我自己想法太多,如果让干吗就干吗,不就相安无事了吗?表面上看,我是主动请辞,其实是迫不得已。
这个世上最大的悲哀,很多人是因生于乱世,可于我来说,太过安稳繁华的现世,却是孤独悲凉的原因所在,你越出色,越孤单。
《瞭望东方周刊》:你想做的事情是什么?新的栏目吗?
白燕升:何止是新的栏目,包括整个戏曲频道的构架和方向,我都操过心。因为在戏迷和观众的眼里,他们想看什么节目、哪个艺术家,觉得我能做这个主,觉得我说了算,实际上我的话语权非常有限。
《瞭望东方周刊》:戏曲频道最近几年也在改版,感觉改得有点媚俗,有些栏目也跟着选秀节目学。
白燕升:也许吧,如果那里有希望,我不会离开的,我比谁都更胜任。
《大河报》:在您眼中,20年间,是否央视变化太少,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让那些业务尖兵们难以施展拳脚?
白燕升:一言难尽。“中央电视台”这5个大字,是我少年的梦,曾经的金字招牌,但是我们要跟具体的人打交道,要跟很小的范围内的这个频道里的某些领导打交道,一个团队的水平取决于这个团队主要领导的水平。中央电视台是一艘航空母舰,这个航空母舰上的很多人的想法和意识,已经在这艘航母的前面了,但是你只能跟着它走,否则就是牺牲品。要么就老老实实地待着,要么就离开。
《大河报》:您、王凯、李咏、崔永元……诸多央视名嘴选择离开。您怎样看待这波“离职潮”?
白燕升:每个人离开的原因不尽相同,这与成败得失无关,与每个人的个性和诉求有关。在央视,主持人各自为战,其实挺孤单的,这一两年,好几位曾经的同事都不约而同地先后离开,是偶然也是必然。
《瞭望东方周刊》:你当时没有找到下家就辞职了?
白燕升:如果為了找到下家再辞职,前两年就离开了。2011年河南省广电局几次伸出橄榄枝,河南省的主要领导跟我谈过几次话,希望我去,我至今感激这份知遇之恩。当年我没离开央视,我在等待,心想,万一有变化呢?最终我决定离开的时候,人们问你去哪儿?我真不知道去哪儿。我很清楚,去哪儿都没有央视平台大,但无论去哪儿,都不想再待在戏曲频道了,尽管我是那么的爱戏,伤了。
我办理辞职时,要跑十几个部门去签字盖章,有些老领导是看着我进台的,道别的时候,有人问:“燕升,你都走了,怎么啦?!”当他们用这种语气跟我说话的时候,我内心很感激,哦,原来我工作了20年的媒体,还有温暖,平时是感觉不到的。全国电视人都被央视这样的平台吸引,但是来到这里,是不是还能人尽其才,是不是有一种培育人才、选拔人才、重用人才的良性机制,让有为的人真正有位置,就另当别论了。
所以,我觉得走是对的,人生要有清零的勇气,不能总想着失去了多少,我在央视20年得到了很多很多。
离开央视前,除了戏曲,我还主持着一档群众性的大型合唱类栏目,这就是最后我留给央视的《歌声与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