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联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ra_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120例中风后顽固性呃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巴氯芬片联合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肌注,治疗组患者给予针刺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疗程均为1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在呃逆症状评分、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等方面的变化。

结果

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呃逆症状评分分别为(5.32±1.17)和(5.25±0.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9,P=0.96);治疗1 d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呃逆症状评分分别为(3.97±1.24)和(3.85±1.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3,P=0.48);治疗3 d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呃逆症状评分分别为(2.80±0.73)和(3.75±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6,P=0.00),治疗组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5 d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呃逆症状评分分别为(2.25±1.07)和(3.43±0.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5,P=0.00),治疗组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7 d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呃逆症状评分分别为(1.27±0.66)和(2.02±0.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7,P=0.00),治疗组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54/60)和65%(3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5,P=0.00),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7%(1/60)和6.7%(4/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4,P=0.36)。

结论

针刺联合穴位注射能够显著降低中风后顽固性呃逆,提高总有效率。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与腹膜透析(PD)治疗心脏手术后并发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82例心脏手术后并发急性肾损伤,采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期待治疗是产科治疗的棘手问题,目前的观点是对妊娠28~34周发病者在施行严密的母婴监护措施、确保母婴安全的前提下期待治疗,但妊娠28周以前发病的重度子
期刊
期刊
目的 探讨甲泼尼龙预先静脉注射对大鼠呼吸机相关肺损伤(VILI)的影响.方法 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C组)、机械通气(H组)和甲泼尼龙组(P组).C组不行机械通气,自然呼
目的:探讨孕前期尿脂联素是否可以预测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发生。方法: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葡萄糖氧化酶法、胰岛素采用化学发光自动分析方法测定126例GDM孕妇和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临床面临的普遍难题,也是基础研究的热点,但其发病机制至今仍未完全阐明.研究证实,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导致
期刊
心律失常是危重症患者的一种常见疾病,按是否存在心脏器质性病变分为心源性心律失常和非心源性心律失常.本文主要综述重症患者非心源性心律失常(心房纤颤、室性及室上性心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