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高师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广西师范大学进行了改革研究和实践,通过明确课程教学目标,构建新型的“双主”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加强实验教学,建立综合评价体系等一系列举措,提高了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关键词:高师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研究;实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这一重要发展战略将教育信息化建设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基于这样的背景,作为培养基础教育师资队伍的高师院校,加强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尤显重要。
一、问题的提出
高师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肩负着培养合格的新型教师人才的重任。师范类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体系的设置直接影响师范生的信息素养及信息技术的使用水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加快全民信息技术普及和应用。高等师范院校作为基础教育师资供给的主要渠道和培养的重要基地,培养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师资人才,对推进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实施,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近年来,我们结合《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精神[1],大力推进高师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重点围绕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作了积极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
二、改革的基本思路
作为高师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在参照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要求的同时,应根据计算机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特点,结合高师院校师资培养的目标,进一步明确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夯实理论基础,优化知识体系,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应用能力,实现综合素质培养。通过改革教学观念、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分层、分级教学模式,使学生扎实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计算机文化素养、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较高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能力。
三、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1.确立课程定位,明确课程教学目标
作为一门基础课程以及作为其他学科学习的辅助工具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总的课程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及其他相关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能够善于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环境解决专业领域中的问题;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作为师范院校的学生,更要增强他们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知识、计算机辅助教学知识,提高学生使用网络进行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成为21 世纪合格的新型教师。
2.转变教学观念,构建新型的“双主”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2]。新型教学模式应以现代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为指导,采用先进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正确调整教学中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媒体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构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仅仅是通过教师传授而获得,而主要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也就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3]。在以往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课堂教学主要以“投影+演示”的讲授式教学方法为主,通常采用的是“提出概念-解释概念-举例说明”的教学模式。看起来似乎使用了现代化教学手段,但实际并无多少现代社会必需的规范理念、解决问题的思路、与人合作的意识、合作的方式以及个性表达的有效途径,不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难以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而采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分析”三步式的教学模式,把“以问题为中心,采用任务驱动”的指导思想贯穿于实际教学中,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能有效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改革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应用能力
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为了更好地把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知识转化为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应用能力,我们主要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1)改革教学方法,精讲基本理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内容涉及面广,知识涵盖丰富,因此在按知识单元组织教学的同时,按知识单元“精讲”课程内容,重点讲述关于计算机及相关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讲授中采用动态演示为主的多媒体课件,形象地展示抽象算法及操作过程,辅之以板书交流,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有助于学生从感性到理性深入理解基本理论、掌握相关技术。
(2)强化实践应用,提高学习兴趣。“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注重引用案例进行教学,以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形成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认识。在课堂教学的初始阶段,一般都安排时间举例说明计算机在实际领域的应用情况,以引导学生对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到具体软件的使用时,采用基于案例的教学方法,通过向学生介绍案例的制作过程,快速引导学生入门。随后留出一定的时间布置相应的任务让学生自主完成,教师随堂辅导,随时解决学生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更新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随着计算机课程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化与更新,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不应是单一的概念、原理、方法的简单总和,而是根据培养复合、创新人才活动模式和计算机科学、技术及其发展对这一活动的要求所建立的知识传授、技能训练系统。因此,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应具有以下几方面重要特征:要有比较稳定的“基础理论”和“技术知识”;具有科学性和使用价值,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做到概念、原理、方法、应用的有机统一;遵循系统性、通用性和学生可接受性的原则,保证科学、技术和教学三方面的要求和内容的有机结合与统一。
针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涉及范围广、实践性强的特点,我们按照“理论教学够用为度,以应用为主线,实用为目标,突出能力培养”的改革原则,编写了教学基本要求和教学大纲,以案例引入、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编写《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案例指导书》[4]。增强网络使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增加网页及演示文稿制作内容等。
(4)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解决教学难点。针对教学知识点多而分散、教学对象差异大(如理工科学生和艺术类学生的差异等)、新生入校时的“机盲”和“高手”同时并存以及大部分学生处于具备初级应用水平但学得不扎实等实际情况,迫切需要我们解决难点问题。一方面,建立基于“项目训练”的综合作业管理模式,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合作创新能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确定研究项目,然后组员分工搜集信息,掌握和评价信息。在整个过程中,由学生协作自主完成项目,教师起主导作用,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建设教学资源丰富的课程网站,营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网络教学相配套的立体化教学环境,有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4.加强实验教学,在教学设计中解决实际问题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实验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培养学生两方面的能力:一是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二是运用计算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验教学中,我们突出技能训练,将“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思想融入实验教学设计中。实验课设计的创新点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办公软件的学习,掌握常用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掌握学习一门新软件的方法和技巧,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二是掌握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检索和发现信息的基本技能。为此,我们重新分配理论课和上机课比例,从原来的“2:1”改为“1:1”,将学生计算机实际能力培养阶段分为“基础技能训练阶段”和“综合技能训练阶段”。
(1)与学科知识整合,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5]。在实验课的课堂教学中,我们首先采用案例引入式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学习;随后留出一定的时间布置相应的任务。在设计任务时注意结合各学科专业知识和师范生的特点,在每一个任务中提出明确的任务要求。学生接到任务后,对任务进行分析讨论,然后自主完成任务。教师随堂辅导,随时解决学生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课后,学生通过网络作业管理系统提交完成的任务作业,以供教师批改点评,这个过程既是对学生掌握技能的一个检验,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一个历程记录,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以及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拓展实验空间,培养创新精神。在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中全面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形成创新、求实与和谐的良好氛围,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拓展更多的实验空间,我们开放实验室,开设自行设计的实验;增加探索性实验,培养学生学习、研究计算机技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设计课外综合作业时,设计以“项目训练”为主的综合性实验。此外,我们还注重利用业余时间指导学生参加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几年来,我们相继组织并指导学生参加自治区网页设计大赛、全国文科计算机应用大赛、全国“华夏杯”计算机设计竞赛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进一步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5.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建立综合评价体系
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而言,采用单一的传统试卷考试不能完全反映一个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以往采取的考试,题型多是单选题和判断题,只测试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了解,而缺乏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我们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建立了一套综合评价体系,即“总评成绩 = 一级考试成绩(60%)+平时成绩(作业、实验、平时测试)(40%)”。课程成绩由两部分组成:在要求学生参加自治区一级考试的基础上,增加平时学习过程的检查和测试。平时成绩由平时学生课堂完成的任务、小组完成的项目情况,以及教师自主掌握的平时网络测试情况综合评定。为了实现考试方式的科学化、电子化和网络化,我们引进了一套电子考试系统,并根据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完善试题库。
师范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信息知识,具备一定的信息应用能力,更要懂得如何适当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中,并具备一定的信息化教学开发能力,使信息技术和教学充分结合。我们以基础教育阶段对教师的信息素养要求为基准,科学地进行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重点培养和提高师范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及信息技术与学科知识结合的应用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课题研究组. 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 Bruce Joyce, etc. 教学模式[M]. 荆建华译.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3] J.Piaget.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4] 张兰芳.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案例指导书[M]. 北京:科学出版社出版,2007.
[5] 赵呈领等.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本文为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师范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研究与实践”(2008A010)成果之一]
[责任编辑:余大品]
关键词:高师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研究;实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这一重要发展战略将教育信息化建设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基于这样的背景,作为培养基础教育师资队伍的高师院校,加强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尤显重要。
一、问题的提出
高师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肩负着培养合格的新型教师人才的重任。师范类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体系的设置直接影响师范生的信息素养及信息技术的使用水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加快全民信息技术普及和应用。高等师范院校作为基础教育师资供给的主要渠道和培养的重要基地,培养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师资人才,对推进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实施,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近年来,我们结合《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精神[1],大力推进高师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重点围绕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作了积极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
二、改革的基本思路
作为高师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在参照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要求的同时,应根据计算机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特点,结合高师院校师资培养的目标,进一步明确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夯实理论基础,优化知识体系,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应用能力,实现综合素质培养。通过改革教学观念、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分层、分级教学模式,使学生扎实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计算机文化素养、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较高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能力。
三、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1.确立课程定位,明确课程教学目标
作为一门基础课程以及作为其他学科学习的辅助工具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总的课程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及其他相关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能够善于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环境解决专业领域中的问题;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作为师范院校的学生,更要增强他们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知识、计算机辅助教学知识,提高学生使用网络进行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成为21 世纪合格的新型教师。
2.转变教学观念,构建新型的“双主”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2]。新型教学模式应以现代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为指导,采用先进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正确调整教学中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媒体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构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仅仅是通过教师传授而获得,而主要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也就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3]。在以往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课堂教学主要以“投影+演示”的讲授式教学方法为主,通常采用的是“提出概念-解释概念-举例说明”的教学模式。看起来似乎使用了现代化教学手段,但实际并无多少现代社会必需的规范理念、解决问题的思路、与人合作的意识、合作的方式以及个性表达的有效途径,不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难以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而采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分析”三步式的教学模式,把“以问题为中心,采用任务驱动”的指导思想贯穿于实际教学中,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能有效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改革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应用能力
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为了更好地把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知识转化为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应用能力,我们主要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1)改革教学方法,精讲基本理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内容涉及面广,知识涵盖丰富,因此在按知识单元组织教学的同时,按知识单元“精讲”课程内容,重点讲述关于计算机及相关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讲授中采用动态演示为主的多媒体课件,形象地展示抽象算法及操作过程,辅之以板书交流,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有助于学生从感性到理性深入理解基本理论、掌握相关技术。
(2)强化实践应用,提高学习兴趣。“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注重引用案例进行教学,以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形成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认识。在课堂教学的初始阶段,一般都安排时间举例说明计算机在实际领域的应用情况,以引导学生对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到具体软件的使用时,采用基于案例的教学方法,通过向学生介绍案例的制作过程,快速引导学生入门。随后留出一定的时间布置相应的任务让学生自主完成,教师随堂辅导,随时解决学生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更新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随着计算机课程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化与更新,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不应是单一的概念、原理、方法的简单总和,而是根据培养复合、创新人才活动模式和计算机科学、技术及其发展对这一活动的要求所建立的知识传授、技能训练系统。因此,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应具有以下几方面重要特征:要有比较稳定的“基础理论”和“技术知识”;具有科学性和使用价值,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做到概念、原理、方法、应用的有机统一;遵循系统性、通用性和学生可接受性的原则,保证科学、技术和教学三方面的要求和内容的有机结合与统一。
针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涉及范围广、实践性强的特点,我们按照“理论教学够用为度,以应用为主线,实用为目标,突出能力培养”的改革原则,编写了教学基本要求和教学大纲,以案例引入、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编写《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案例指导书》[4]。增强网络使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增加网页及演示文稿制作内容等。
(4)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解决教学难点。针对教学知识点多而分散、教学对象差异大(如理工科学生和艺术类学生的差异等)、新生入校时的“机盲”和“高手”同时并存以及大部分学生处于具备初级应用水平但学得不扎实等实际情况,迫切需要我们解决难点问题。一方面,建立基于“项目训练”的综合作业管理模式,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合作创新能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确定研究项目,然后组员分工搜集信息,掌握和评价信息。在整个过程中,由学生协作自主完成项目,教师起主导作用,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建设教学资源丰富的课程网站,营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网络教学相配套的立体化教学环境,有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4.加强实验教学,在教学设计中解决实际问题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实验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培养学生两方面的能力:一是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二是运用计算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验教学中,我们突出技能训练,将“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思想融入实验教学设计中。实验课设计的创新点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办公软件的学习,掌握常用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掌握学习一门新软件的方法和技巧,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二是掌握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检索和发现信息的基本技能。为此,我们重新分配理论课和上机课比例,从原来的“2:1”改为“1:1”,将学生计算机实际能力培养阶段分为“基础技能训练阶段”和“综合技能训练阶段”。
(1)与学科知识整合,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5]。在实验课的课堂教学中,我们首先采用案例引入式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学习;随后留出一定的时间布置相应的任务。在设计任务时注意结合各学科专业知识和师范生的特点,在每一个任务中提出明确的任务要求。学生接到任务后,对任务进行分析讨论,然后自主完成任务。教师随堂辅导,随时解决学生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课后,学生通过网络作业管理系统提交完成的任务作业,以供教师批改点评,这个过程既是对学生掌握技能的一个检验,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一个历程记录,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以及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拓展实验空间,培养创新精神。在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中全面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形成创新、求实与和谐的良好氛围,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拓展更多的实验空间,我们开放实验室,开设自行设计的实验;增加探索性实验,培养学生学习、研究计算机技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设计课外综合作业时,设计以“项目训练”为主的综合性实验。此外,我们还注重利用业余时间指导学生参加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几年来,我们相继组织并指导学生参加自治区网页设计大赛、全国文科计算机应用大赛、全国“华夏杯”计算机设计竞赛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进一步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5.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建立综合评价体系
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而言,采用单一的传统试卷考试不能完全反映一个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以往采取的考试,题型多是单选题和判断题,只测试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了解,而缺乏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我们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建立了一套综合评价体系,即“总评成绩 = 一级考试成绩(60%)+平时成绩(作业、实验、平时测试)(40%)”。课程成绩由两部分组成:在要求学生参加自治区一级考试的基础上,增加平时学习过程的检查和测试。平时成绩由平时学生课堂完成的任务、小组完成的项目情况,以及教师自主掌握的平时网络测试情况综合评定。为了实现考试方式的科学化、电子化和网络化,我们引进了一套电子考试系统,并根据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完善试题库。
师范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信息知识,具备一定的信息应用能力,更要懂得如何适当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中,并具备一定的信息化教学开发能力,使信息技术和教学充分结合。我们以基础教育阶段对教师的信息素养要求为基准,科学地进行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重点培养和提高师范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及信息技术与学科知识结合的应用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课题研究组. 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 Bruce Joyce, etc. 教学模式[M]. 荆建华译.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3] J.Piaget.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4] 张兰芳.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案例指导书[M]. 北京:科学出版社出版,2007.
[5] 赵呈领等.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本文为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师范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研究与实践”(2008A010)成果之一]
[责任编辑:余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