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协同立法:定位、特色与价值

来源 :河北法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ch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域协同立法是一种既体现地方法治运行普遍原理,又具有中国特色的地方立法实践活动.区域协同立法用以解决跨行政区域事务,而每一地方立法机关规定的是跨行政区域事务在本行政区域内的部分.为了实现对跨行政区域事务的有效治理,就需要使各行政区域间的立法互相协调、中央国家机关在协同立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区域协同立法的时代价值在于能够赋予地方立法机关更多自主权,同时也能够优化各级立法机关权限的划分,为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制度支持.
其他文献
跨境旅游是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重点合作领域之一,已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经济增长点.跨境游客作为核心要素,其权益保障是跨境旅游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但是,基于信息不对称、语言障碍、停留时间有限等因素,跨境游客权益保护存在诸多行政与司法困境.“一带一路”国家间应开展跨境游客保护国际协同与合作.从建立跨境旅游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多语种跨境旅游联合投诉、构建跨境旅游纠纷联合调解平台、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跨境旅游纠纷在线解决、开展紧急情况联合救援合作保障跨境游客人身安全等具体路径,全方位构建一套完整的跨境游客权益
既然我们依然处于由马克思所指明的“资本现代性”的发展阶段,那么反省中国共产党与资本打交道的百年经验与教训,必然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新发展的一个重要主题.“资本”本质从来就不是“抽象物”,而是通过具体的“人与物”的相互关联加以实现,与特定的社会关系发生直接的关联.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原则、资本逻辑、资本创新机制业已成为现代文明的本质规定性,也是经济社会活动的重要推动力.对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百年时空跃进阶段而言,针对不同的社会主要矛盾、社会形势的变化,中国共产党与资本打交道也经历了一个
突发新冠肺炎疫情事件应对中暴露的诸多法治问题,促发了对我国警察应急法治建设的拷问.基于应急性警察权的警察应急强制行为以迅速恢复常态秩序为核心价值追求,既是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有效手段,同时又极易造成对相对人基本权利和自由的过度限缩,因而必须将其纳入法治轨道予以规制.在法治的视阈下检视我国现行警察应急强制,其在立法规定上存在缺陷,在执法实践和司法救济中面临困境.基于此,亟需强化警察应急强制设定与实施的法治塑造,遵循职权法定原则、法律保留原则、法律明确性原则、人权保障原则、比例原则和效率原则等法治基本原则.此外
警察职业胜任力研究有利于警察个体成长,强化警察职业认同;有利于公安机关完善队伍管理制度,推进警务机制改革创新;有利于公安院校优化警务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警察职业胜任力是公安队伍建设的重要课题,公安机关和公安院校有着共同的职责承担.当前警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重能力本位与重素质本位差异、卓越警务人才的培养路径有待拓宽、警察胜任力培养主体的能力有待提升等不足.大力提升培养警察职业胜任力的关键路径包括深化协同育警理念,创新校局合作机制,拓展合作育警新途径,大力建设“双能型”教师教官队伍等.
行政案件快速办理程序规定是参照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规定颁行的,二者既在制度设置理念、价值、前提和实施效果方面存在相同之处,又在参与主体、受益主体、各自法律体系的地位等方面存在质的差异.与刑事速裁一样,快办程序也存在办案人员可能滥用职权、欠缺有效的第三方参与、协商的自愿与平等性无从保障和流于形式的程序“把关者”等缺陷.建议通过扩大简易程序适用范围、引入值班律师制度、确立认错认罚具结书制度、规定行政处罚一决制、完善程序回转机制等进一步完善快办程序,使快办程序真正成为独立的行政处罚程序.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以及《监察法》的制定,使得党内监督和国家监督相贯通,纪律审查与监察调查相衔接,监察机关的职权范围有所扩大.在监察机关的内部,由监督调查室统一行使对于违纪、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的调查权,但三类案件的证据(明)标准存在差异.为了不让监察证据“零门槛”地进入刑事诉讼程序,应当确立违纪、职务违法与职务犯罪的二元调查程序,将监督调查室的内部进行进一步划分,从而使其分别履行调查职能:首先,监察机关在立案时应进行有效地筛选和审查;其次,违纪、职务违法调查部门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被调查对象可能存在职务犯罪行为时
集体所有权是承包地“三权分置”的基石.在立法上,落实集体土地所有权的途径有二:一是还赋其应有的权能;二是创新其实现形式.检讨发现,《农村土地承包法》在这两方面均存在不足,应做如下改进:在权能还赋上,应完善土地保有权能、加强土地管理权能和还赋收益权能;在实现形式创新上,应赋予集体对经营方式的选择权,为以“动账不动地”方式调整土地等做法保留制度空间,并适时构建成员权制度.
不动产物权期待权的概念系由最高人民法院通过《执行异议复议规定》第28、29、30条提出,且在司法实践中逐步统领着权利先期阶段标志下权利内容迥异的形形色色的法律现象.不动产物权期待权的成立,需要受让人的法律地位十分稳固且第三人不能随意破坏.但我国的不动产受让人根本无法获得稳固的法律地位,且法律地位缺乏权利尤其是物权特征,故其法律地位不宜称作物权期待权.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中,民事权益的实体法性质和效力并非排除执行的唯一判断依据,基于执行程序复杂的利益关系,有时需要作为公法的民事执行法对案外人与申请执行人之间的
基层网格化治理在发挥强大功能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步入内卷化困境,存在自我循环、停滞不前的现象.通过消防网格治理审视基层网格化治理,可以看出当前基层网格化治理的内卷化现状呈现三化特征:基层功能繁杂化、治理倾向维稳化以及压力传递堆积化.其根源在于公权力运行误区、忽视公民权利保障、治理多元性缺乏以及非常规性利益驱动.基层网格化治理的内卷化困境不符合基层治理的本质要求,突破其内卷化困境势在必行.可从实现公共权力的有效分配利用、强化治理对象的权利保障、构建拓展基层网格的多元治理以及创新制度机制提升治理效能等方面入
温州中院的一项判决颠覆了司法实践一以贯之的借贷债权的平等保护,其根源在于《2020民间借贷司法解释》.《2020民间借贷司法解释》明确排除金融借贷的适用,形成金融借贷优越于民间借贷的局面;同时,《2020民间借贷司法解释》以一审受理时间、起诉时间、借新还旧结算方式作为借贷本息计算的依据,导致相同民间借贷本息不同的结果.平等保护是我国《民法典》的根本原则或帝王原则,是司法解释不可逾越的红线,借贷债权的司法保护不应有违形式平等和实质平等.为此,建议最高人民法院立即修改《2020民间借贷司法解释》,回归借贷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