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活化在培智教育的基础目标、课程要求、主要领域的主题体现。
【关键词】生活化 智残儿童 培智教育
【中图分类号】G7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08)12-0117-02
特校的教育对象决定了其教育的主旨与方式。在长期的教育 实践中,我深刻认识到生活化应该成为特殊教育,尤其是培智教 育的主题。
一、生活化——培智教育的基础目标
目前,在我国全面地实行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政策的大环境 下,专门的培智辅读学校招收的都是中度及更严重的智残儿童。 能否使智残儿童获得最佳的教育训练,在各自力所能及的范围内 得到充分发展,关键就在于能否制定出切合他们实际情况的教育 目标和课程内容。
现代特殊教育研究和实践都证明:智残儿童难以学习书本上 的读、写、算技能,成人后难以自立于社会,在经济上难以自食 其力,只有通过适当的特殊技能补偿,才有可能使他们获得融入 社会的基本能力。如个人生活自理、在周围环境中保护自己不受 伤害;基本适应家庭和社区的生活、在家庭和社区里帮助做些家 务活;在一定条件下做些有经济收入的工作……
因此,特殊教育,尤其是培智教育就必须立足现实生活,从 现实生活的需要出发,其教育的基础目标就只能是生活化。
二、生活化——培智教育的课程要求
为实现生活化的教育目标,特殊学校在确定自己的课程内容 时,就不能受制于传统的“上学”理念,而应该从智残儿童的特 点和现实需要出发,尽可能提高其生活适应水平的教育理念,把 实用性的生活技能作为构建课程内容的基础。
1.智残儿童不可能掌握传统的语文和数学课程
智残儿童难以学习书本上的读、写、算技能,也就是不能够 学习标准的学校课程——语文和数学。因为小学语文和数学课 程,是根据正常学龄儿童已达到的发展水平,以及一般学校的教 育目标而编制的。已经走过学前发展阶段的正常儿童,在认知活 动、情感意向活动、语言能力、生活常识、事物表象以及健康状 况等方面,都达到能够进行系统学习的水平。而智残儿童的情况 就完全不同。他们在生活发展上可能达到了学龄阶段,但是在心 理发展上却尚未通过学龄前阶段,其中许多儿童终生都难超出这 个发展阶段。处于这样发展水平上的智残学生,不可能掌握专门 为正常学龄儿童编制的语文、数学课程,即使是采取简化内容和 放慢进度的策略。
2.在培智教育中贯彻生活化的教学理念
特殊教育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通过正式的教学活动,运用 生活化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正常儿童通过非正式学 习途径,就能获得的那些知识和技能。实施生活化教育必须改变 一些根深蒂固的观念。例如,上学就是学习读文章;只有书本上 的东西才是知识;读书才算学习……这样的观念智残儿童的家长有,特校的教师也有。从事培智教育的教师只有摆脱这种观念的 束缚,才能够放开手脚,去制定切合智残儿童实际的教育方案, 才能够对家长进行有效的说服工作。
3.生活常识与技能训练是培智教育的主要内容
培智辅读学校的教育目标既然是生活化的,就应该把实用性 活动作为基本教学内容。所谓实用性(或功能性)活动是指那些 在日常家庭、社区、娱乐和休闲环境中所必需的活动,也就是对 实际生活有用的、在生活中需要从事的实践性活动。
例如,穿衣脱衣这种算不上复杂的技能,即使是学习穿衣脱 衣,也要贯穿于智残儿童的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其它生活自理领 域的发展同样如此。从事过培智教育的老师都知道,在培智学校 里,许多低年级学生都不善进饭食、不会洗手洗脸,分不清上衣 和下衣、内衣和外衣,尤其是衣服的前后反正,甚至是大小便也 不能自理。很多学生到了高年级,对自理技能的掌握还很差。所 以,特校的教育训练不仅是为了学生的未来,而且也是着眼于学 生当前的迫切需要。
三、生活化——智残教育的主要领域
鉴于智残儿童的学习接受能力很差,培智学校只能从中筛选 一些最需要、又能够为他们接受掌握的内容,作为课程的基本内 容,其领域大致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生活自理技能
饮食、衣着、用厕、睡眠、卫生和安全等生活自理活动,都 需要和人们的基本生存紧密相连。首先应使中度智残儿童在生活 习惯这种有限的意义上,成为独立的人。
2.人际交际技能
为了满足自己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人们必须在一定的范围内 相互交往、沟通信息。交往能力是每个人必备的一种重要能力。 不善于与人交往,常常是智残患者生活遭受失败和挫折的基本原 因。辅读学校应当关注学生交往技能的培养训练。
3.实用劳动技能
作为一个家庭和社会中的平等成员,智残患者也有劳动的权 利和义务,应该对别人、对社会有所贡献。这方面的技能非常广 泛,主要涉及日常家务劳动、简单生产制作劳动和服务性劳动方 面的技能。
4.最基本的读、写、算技能
智残儿童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所能掌握的 读写算技能各不相同。一般说来,应该教他们学会:①认读自己 和亲人的姓名、住址以及与日常衣食住行、学习和劳动密切相关 的词语和短语;②书写其中的一些字词;③具有初步的自然数的 基本概念。
5.音体美技能
这方面的技能包括音乐、唱歌、舞蹈、体育游戏、特奥会比 赛项目、描画、画画、涂色、折纸、剪贴、泥塑等等。这类活动 能够缓解智残儿童情绪障碍,矫正生理缺陷,能丰富他们当前和以后的生活。 综上所述,在培智教育中贯彻教育的生活化,从现实生活出发,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能够独立生存的基本技能,应该成为培智教育各阶段的唯一主题。
【关键词】生活化 智残儿童 培智教育
【中图分类号】G7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08)12-0117-02
特校的教育对象决定了其教育的主旨与方式。在长期的教育 实践中,我深刻认识到生活化应该成为特殊教育,尤其是培智教 育的主题。
一、生活化——培智教育的基础目标
目前,在我国全面地实行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政策的大环境 下,专门的培智辅读学校招收的都是中度及更严重的智残儿童。 能否使智残儿童获得最佳的教育训练,在各自力所能及的范围内 得到充分发展,关键就在于能否制定出切合他们实际情况的教育 目标和课程内容。
现代特殊教育研究和实践都证明:智残儿童难以学习书本上 的读、写、算技能,成人后难以自立于社会,在经济上难以自食 其力,只有通过适当的特殊技能补偿,才有可能使他们获得融入 社会的基本能力。如个人生活自理、在周围环境中保护自己不受 伤害;基本适应家庭和社区的生活、在家庭和社区里帮助做些家 务活;在一定条件下做些有经济收入的工作……
因此,特殊教育,尤其是培智教育就必须立足现实生活,从 现实生活的需要出发,其教育的基础目标就只能是生活化。
二、生活化——培智教育的课程要求
为实现生活化的教育目标,特殊学校在确定自己的课程内容 时,就不能受制于传统的“上学”理念,而应该从智残儿童的特 点和现实需要出发,尽可能提高其生活适应水平的教育理念,把 实用性的生活技能作为构建课程内容的基础。
1.智残儿童不可能掌握传统的语文和数学课程
智残儿童难以学习书本上的读、写、算技能,也就是不能够 学习标准的学校课程——语文和数学。因为小学语文和数学课 程,是根据正常学龄儿童已达到的发展水平,以及一般学校的教 育目标而编制的。已经走过学前发展阶段的正常儿童,在认知活 动、情感意向活动、语言能力、生活常识、事物表象以及健康状 况等方面,都达到能够进行系统学习的水平。而智残儿童的情况 就完全不同。他们在生活发展上可能达到了学龄阶段,但是在心 理发展上却尚未通过学龄前阶段,其中许多儿童终生都难超出这 个发展阶段。处于这样发展水平上的智残学生,不可能掌握专门 为正常学龄儿童编制的语文、数学课程,即使是采取简化内容和 放慢进度的策略。
2.在培智教育中贯彻生活化的教学理念
特殊教育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通过正式的教学活动,运用 生活化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正常儿童通过非正式学 习途径,就能获得的那些知识和技能。实施生活化教育必须改变 一些根深蒂固的观念。例如,上学就是学习读文章;只有书本上 的东西才是知识;读书才算学习……这样的观念智残儿童的家长有,特校的教师也有。从事培智教育的教师只有摆脱这种观念的 束缚,才能够放开手脚,去制定切合智残儿童实际的教育方案, 才能够对家长进行有效的说服工作。
3.生活常识与技能训练是培智教育的主要内容
培智辅读学校的教育目标既然是生活化的,就应该把实用性 活动作为基本教学内容。所谓实用性(或功能性)活动是指那些 在日常家庭、社区、娱乐和休闲环境中所必需的活动,也就是对 实际生活有用的、在生活中需要从事的实践性活动。
例如,穿衣脱衣这种算不上复杂的技能,即使是学习穿衣脱 衣,也要贯穿于智残儿童的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其它生活自理领 域的发展同样如此。从事过培智教育的老师都知道,在培智学校 里,许多低年级学生都不善进饭食、不会洗手洗脸,分不清上衣 和下衣、内衣和外衣,尤其是衣服的前后反正,甚至是大小便也 不能自理。很多学生到了高年级,对自理技能的掌握还很差。所 以,特校的教育训练不仅是为了学生的未来,而且也是着眼于学 生当前的迫切需要。
三、生活化——智残教育的主要领域
鉴于智残儿童的学习接受能力很差,培智学校只能从中筛选 一些最需要、又能够为他们接受掌握的内容,作为课程的基本内 容,其领域大致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生活自理技能
饮食、衣着、用厕、睡眠、卫生和安全等生活自理活动,都 需要和人们的基本生存紧密相连。首先应使中度智残儿童在生活 习惯这种有限的意义上,成为独立的人。
2.人际交际技能
为了满足自己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人们必须在一定的范围内 相互交往、沟通信息。交往能力是每个人必备的一种重要能力。 不善于与人交往,常常是智残患者生活遭受失败和挫折的基本原 因。辅读学校应当关注学生交往技能的培养训练。
3.实用劳动技能
作为一个家庭和社会中的平等成员,智残患者也有劳动的权 利和义务,应该对别人、对社会有所贡献。这方面的技能非常广 泛,主要涉及日常家务劳动、简单生产制作劳动和服务性劳动方 面的技能。
4.最基本的读、写、算技能
智残儿童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所能掌握的 读写算技能各不相同。一般说来,应该教他们学会:①认读自己 和亲人的姓名、住址以及与日常衣食住行、学习和劳动密切相关 的词语和短语;②书写其中的一些字词;③具有初步的自然数的 基本概念。
5.音体美技能
这方面的技能包括音乐、唱歌、舞蹈、体育游戏、特奥会比 赛项目、描画、画画、涂色、折纸、剪贴、泥塑等等。这类活动 能够缓解智残儿童情绪障碍,矫正生理缺陷,能丰富他们当前和以后的生活。 综上所述,在培智教育中贯彻教育的生活化,从现实生活出发,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能够独立生存的基本技能,应该成为培智教育各阶段的唯一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