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研究:众声喧哗中的冷静坚守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yong7904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个在争议声中逐渐壮大的前沿学术,文化研究的发展动态总是备受瞩目。从2014年的文化研究成果来看,其在继承既有传统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转型。一方面,文化研究基础理论、“大众文化”“青年亚文化”“媒介文化”等依旧是关注度极高的话题;另一方面,相较于往年,本年度专门研究某种现象或事件的个案分析类著述明显增多。这既证明了文化研究一直宣称的“不关心束之高阁的经典,不聚焦高雅的文化,而是关注最普通的日常生活中的文化现象”[1],又让我们感受到当代学者对于学术实践的热情。
  本次盘点主要从基础理论类、前沿话题类和个案分析类三方面展开。
  一、基础理论类
  本年度关于文化研究入门介绍的有两本著作不可错过,一本是由齐亚乌丁·萨达尔编著的《文化研究》(苏静静译,当代中国出版社2014年1月版),该书有对文化研究及其主要特点、代表人物的概括介绍,内容浅显但胜在图文并茂,可以令刚入门的研究者在轻松的氛围中熟悉文化研究。另一本是由彼得·巴里所著的《理论入门:文学与文化理论导论》(杨建国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1月版),相对于前者,这本书要更为严肃一些,近乎囊括了当代文学与文化理论的所有主要派别,在介绍每种理论时,巴里都为读者厘清了该种理论的发展线索以及它和其他派别的关系,还涵盖了最新的一些理论成果。此外,此书每个章节前后分别有思考题和推荐文献,书中的语气也是循循善诱,读者在阅读过程犹如置身于课堂中听一位老师在耐心地讲解。国内学者徐德林的《重返伯明翰》(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1月版)一书以系谱学为视角,追溯和论述了英国文化研究的起源及其发展过程,还特别谈到了文化研究的学科化及其影响。此书的特点是历史性强,对文化研究发展中各个阶段的国内外社会背景介绍很多。这样既能使我们更好地从整体上理解伯明翰学派文化研究,又证明了文化研究的动力不仅来自学术研究的需要,而且也来自社会发展的进程。
  二、前沿话题类
  话题一:大众文化与公共生活
  大众文化已经成长为当代最重要的文化力量之一。大众文化现象不仅得到了学界的关注,而且也开始进入主导文化视野之中,得到官方的重视。由陶东风主编的《当代大众文化价值观研究:社会主义与大众文化》(辽宁教育出版社2014年3月版)一书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与大众消费文化的冲突和融合,进行了尽可能系统的分析。鉴于此书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密切关系,书中选取的个案分析多与主流文化有关,比如主旋律电影等,重点表现了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众文化的互动;而关于大众文化对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影响,王迎新编著的《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14年6月版)也进行了较为具体的介绍,书中的出彩之处在于从政党角度分析了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控制功能,对当下我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有一定的启示。
  大众文化一方面打破了主流文化一统天下的格局,激发了社会活力,另一方面也试图通过创造一系列诱人的“景观”来控制人类的思维,比如极权再度来袭的危险就存在于当下的社会中。汪骁写作的《荒漠中的金牛犊:论西方大众文化的极权魅影》(文化艺术出版社2014年6月版)将焦点集中于19世纪末以来的西方社会,描述了其文化和信仰危机,进而思及当下,对我国大众文化的总体政治做出了深刻反思和批判。张旭东在《全球化与文化政治:90年代中国与20世纪的终结》(朱羽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1月版)中讨论了“90年代”中国的后现代主义和全球化转向,主要关注思想文化领域迥然不同于80年代的表现和应对,书中理论化的诠释与具体的文本解读相映生辉。
  在研究公共生活的理论家中,理查德·桑内特和哈贝马斯、汉娜·阿伦特鼎足而立,分别代表了西方公共生活理论的三种不同学派。相对于后两者,国内对桑内特的介绍较少,而《公共人的衰落》(李继宏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年1月版)正是桑内特研究公共生活的扛鼎之作,也是他的成名之作。《公共人的衰落》具体展示了现代社会特有的公共生活现状,从城市人口、环境失衡等方面揭示出人们的紧张和焦虑,由此证明了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自我迷恋是公共生活衰落的结果,而公共生活的衰落,则是入侵公共领域的人格引起的。全书对此观点做了细致精辟的分析,为研究公共空间和个体主义的关系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汉娜·阿伦特是人们较熟悉的一位学者,她一生致力于考察现代社会中的政治问题和人的政治行动,《反抗“平庸之恶”》(陈联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4月版)作为她的论文合集,自然也呈现了她一贯的政治思辨的风格。论文集中收录的文章,主要是艾希曼事件之后,阿伦特对于“平庸之恶”的回应,以及对纳粹犹太屠杀的评论。在这些文章中,阿伦特深入探讨了与平庸之恶相关的政治与道德问题,从她对这些具体的政治事件的分析中,可以感受到作者见微知著的判断能力。
  话题二:媒介与图像
  大众媒介在催生和诱导文化样式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电子媒介与数字媒介的发展,改变了“文字引导”的读写传统,把人们带到了“图像引导”时期,新媒介的流行正在重塑接受者的感知结构。本年度关于媒介与视像文化的研究也风起云涌,佳作频出。
  关于这个话题,首先值得推荐的是文化研究领域著名学者劳伦斯·格罗斯伯格等人所著的《媒介建构:流行文化中的大众媒介》(祁林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1月版)。该书探究了媒介和社会价值体系的不同关系以及在当代社会构建权力关系的不同途径,考察了媒介是如何被生产和消费的以及媒介究竟生产什么。该书理论性强,阅读难度较大。《媒介、社会与世界:社会理论与数字媒介实践》(何道宽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年5月版)凝聚了英国学者尼克·库尔德利15年来思考媒介与权力关系和社会秩序的心得,书中涉及了诸多重大命题,如媒介与资本及权威、媒介文化等。在阐述时,作者继承了英国文化研究的传统,旗帜鲜明地批判新自由主义,批判媒介中心神话,破解媒介文化比较研究中的西方中心思想。本书视野广阔、思想新锐,颇具学术雄心。   国内学者徐艳蕊的《媒介与性别:女性魅力、男子气概及媒介性别表达》(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年7月版)也是不容忽视的佳著。该书主旨在于通过对中国当代媒介性别形象的梳理,探析性别观念和性别生产机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和变化,讨论消解性别陈规和建立新的更为平等的性别秩序的可能。该书的一大亮点在于将女性形象的变迁与男性气质的变化结合来写,能够更好地看出两性间此消彼长、互为牵制的那种关系。
  随着消费主义时代的到来,消费主义在网络传播实践中大行其道。高永亮的《网络传播消费主义现象批判》(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年2月版)从梳理消费文化等社会文化思潮入手,从文化与意识形态视角对网络传播消费主义现象进行审理,肯定了其解构宏大叙事、消解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等积极作用,同时对其违背社会责任、消解人文精神等负面影响进行了批判,是一部上乘之作。
  澳大利亚学者约翰·哈特利的《数字时代的文化》(李士林、黄晓波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年5月版)是向伯明翰学派创始人理查德·霍加特《素养的用途》一书致敬的著作。“数字时代的文化”的英文是“The Uses Of Digital Literacy”,直译是“数字素养的用途”,两本书一脉相承,可谓一目了然。哈特利在书中高屋建瓴地分析各种领域中的数字媒体的使用,并辟专章研究中国的社会网络市场等。作者在书中对中国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具有个性的看法,虽然部分建议与我国的现实语境尚有一定差距,但这种关注是善意而理性的。
  由葛红兵等人翻译的《视觉文化》([英]理查德·豪厄尔斯著,译林出版社2014年2月版)是一本关于视觉文化的导读性书籍。书中内容逐渐深入,第一部分是理论,向我们展示了“阅读视觉图像的六种不同途径”,第二部分转到了对具体视觉艺术样式的分析上。这本书是教我们“如何去看”的。值得注意的是,书中汇集了关于视觉文化的各种不同的观念,但是其中有些观念是相互抵牾的,因此初读时会有一些混乱的感觉,还需要我们耐心辨别,取长补短建立自己的观点。
  话题三:青年文化
  由于青年群体的特殊性,青年文化,特别是青年亚文化一直是文化研究中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这些年来我们一面感受着非主流文化对主流文化的冲击和抵抗,一面又不断看着一些反主流文化一步步从另类变成了主流,成为曾经反对的“体制”。《叛逆国度:为何反主流文化变成消费文化》(张世耘、王维东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年8月版)一书针对这种情况为我们做出了解答。该书作者约瑟夫·希斯和安德鲁·波特承传了法兰克福学派的学理进路,从行为规则的作用、时尚周期等诸多角度考察西方文化中反主流文化叛逆现象和相关论点。书中既有理论探讨,又对“嬉皮士如何一步步变成雅皮士”等做出了具体分析,里面涉及的典型案例尤其值得我们关注。
  2014年青年文化研究最具代表性的著作是由马中红教授主编的《青年亚文化研究年度报告(2013)》(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7月版)。该报告此次精选出的年度论文凸显了中国青年亚文化研究的问题意识,这些问题集中于青年亚文化的文化表达和文化权力、非主流语言、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焦虑与身份认同等方面。报告中所选的文章非常有代表性,从中可以看出各位研究者对待青年亚文化的不同态度,有百家争鸣之势。毫无疑问,该年度报告是青年亚文化研究者的必备书目。此外,马中红教授还将最近10年网络空间中具有创造性和文化意味的流行词和流行语荟萃成册——《网络那些词儿》(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7月版),展示出了青年亚文化在语言方面的实践活动,有助于读者更多更深入地了解今天的青年和他们的文化。
  另一部不能忽略的著作是由吴信训、董丽敏、聂伟三人主编的《新媒体与青年文化》(上海大学出版社2014年4月版)。其从“新媒体”角度切入“青年文化”研究,以当代青年的精神焦虑为主要着眼点,分别从“新媒体经济与青年创新力培育”“青年文化危机”“新媒体技术与影视产业研究”三个领域对当代青年的生活方式、价值追求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书中收入的文章与现实联系紧密,前沿性强、案例丰富,不管是新媒体研究者还是青年文化研究者都值得一读。
  话题四:女性主义
  很多女性学者对于女性书写有一种莫名的情愫,也热衷于选择女性主义研究方向。贺桂梅的《女性文学与性别政治的变迁》(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3月版)收录的是她多年写作的、与性别研究相关的16篇论文。通读全书,可以看到作者关注的焦点问题一直在沿着“个人的”与“政治的”关系维度展开,格外重视连接权力体制与个人的性别操演形态——文本、个案、书写等,但是其并没有因此而陷入微观政治的研究层面,而是始终在一种总体性视野中进行。另一部著作是刘艳琳的《20世纪中国文学女性生命体验的性别书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7月版)。阐述20世纪中国文学女性生命体验与性别书写之间的关系是此书的主旨。其创新点在于通过女性的性别话语把女性所特有的身体状态、生理状态以及由此带来的内心体验展现出来,而不仅仅是用中西女权主义理论来解读文本以达到一种社会批评或表明一种政治倾向。
  还有一部值得力推的是苏珊·斯坦福·弗里德曼的《图绘:女性主义与文化交往地理学》(陈丽译,译林出版社2014年4月版),该书综合了过去20年中不断演进的学术论争,绘制出了女性主义理论与文化研究等交锋互动的图景。在倡导对话沟通的同时,其也以论战的姿态提出,以往建立在差异基础上的多元化女性主义应该掉转方向,要重新创造一元化的女性主义,而这种女性主义能够包容全球范围内为数众多而且常常相互冲突的文化和政治形态。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作者认为高等教育机构是一个主要的社会参与者,社会影响力不可低估,因此该书自始至终集中关注的只是高校内部的女性主义。
  三、个案分析类
  当喜剧越来越成为这个时代的典型表达方式,研究它的变化就能够揭示出时代文化的幽微之处。张琦的《知识分子的精神断章:中国当代喜剧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2月版)一书通过辨识当代喜剧内部不同取向不同形态的消长与变异,探究了知识分子的表达空间和价值立场的变化,在幽默与讽刺之中照出人生真面目。   同样,春晚也是一个检验文化领导权理论和观察当代中国文化领导权实践的极佳个案。春晚是一个意义斗争和谈判的场所,各种社会力量、观念、价值和诉求都在此被表征。《逐鹿春晚——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和领导权问题》(师力斌著,中国言实出版社2014年1月版)将春晚放在30年历史语境中,从多种角度进行了考察,探究了春晚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大众文化的现场是零散而断裂的,对其进行整合性的思考,需要有与文化碎片耳鬓厮磨的耐心。而现实中确实有这么一批人在辛辛苦苦地做着这些整合性的工作,比如龙其林的《大众狂欢——新媒体时代网络文化透析》(浙江古籍出版社2014年6月版)。该书直面文化现场,挑选了不同领域里具有代表性、体现时代印记的事件、现象,比如“人肉搜索”“屌丝文化”等,在进行“档案式”复原的同时,展开适度的文本解读和文化分析。其分析切中肯綮;其评论直击要害。名为“大众狂欢”,实为一部目睹大众狂欢之后的冷峻反思。
  现今,好莱坞电影占据着世界电影市场相对垄断的地位,影响着全球观众尤其是青少年观众的思想观念乃至审美品位。但是对于大部分观众而言,好莱坞电影不过是一种赏心悦目的娱乐消遣产品,丝毫没有觉得其与美国历来倡导和推广的意识形态有什么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法国作家雷吉斯·迪布瓦著的《好莱坞:电影与意识形态》(李丹丹、李昕晖译,商务印书馆2014年7月版)通过具体的实例分析,以一种简洁而幽默的方式针对好莱坞长期以来在电影与意识形态之间施行的默契配合进行了深刻的揭示。此书无疑将会改变读者对于好莱坞电影的固有印象,尤其将会改变那种认为好莱坞电影无论如何都与宣传无关的观点。
  如同汽车普及后形成了汽车文化一样,在几乎人手一部的手机时代,手机文化正在野草般地蔓延。郝耀华与郝特达共同编著的这本《宝贝,手机》(测绘出版社2014年7月版)可谓应运而生,这本书通篇采用片段化讲述,语言生动,案例贴近现实又丰富,它所做的不是刻板的纯学术研究,而是在对手机的“前世今生”、各项功能的风趣介绍中夹杂着专业的学术讲解。手机文化是个新课题,是我们拥有了手机还是手机“绑架”了我们?对手机文化感兴趣的学者不妨带着自己的问题去读此书。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使用,新的网络词等层出不穷。戴国立编著的《网络流行语与网络热门事件辩证看》(河南大学出版社2014年5月版)选取了近几年国内有影响的网络流行语和网络事件,在介绍其背景故事的基础上,结合中共中央文件及重要会议精神,深入挖掘了现象背后所蕴含的文化规律和社会特征。遗憾之处是该书的教化腔调较为明显。
  微博公共事件是近年来继网络、手机等新媒体事件之后兴起的又一种类型的公共事件。《转型中的微力量:微博公共事件中的公众参与》(文远竹著,世界图书出版社2014年1月版)是国内对“微博公共事件公众参与”进行深入研究的首部专著。从微博公共事件中意见领袖的作用等传播学研究视角出发,转入公众参与的心理分析等社会学研究范畴,最后再深入微博维权与底层抗争等政治学研究领域,并通过对典型的微博公共事件的分析,揭示了微博公共事件在公众参与层面存在的现实问题,该书对于关注微博的科研人士极具参考价值。
  由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院和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主办的学术辑刊《文化研究》是国内唯一的文化研究类大型丛刊,在文化研究领域拥有重要影响。该刊2014年共出版三辑,分别是第16辑、第17辑、第18辑。其中第16辑《文化研究》(陶东风、周宪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5月版)共有四个大专题。“学术话语的文化研究”专题,聚焦于当代知识生产中的话语形成,考察文化研究中若干重要话语的发展和嬗变及其后的文化意义;“空间阅读”专题,着力于空间研究,从文学、社会和文化等多重角度入手,探讨空间与社会文化之间“相互建构”的复杂关联;“跨文化研究”专题,以自我与他者关系为主题,努力探索如何避免“二元对立”的陈旧理路,进而在交互关系中发掘“他者”的智慧与经验;“数字人文”专题,直接切入当前国际学术前沿,描绘出技采对人文学科研究的深刻影响,提出一系列数字技术冲击下人文学科新的问题和发展理路;还有“台湾来稿”两篇,分别论述了“台湾文学现代性”和视觉文化中的“观看”。另有学界新锐的专题论文5篇,分别讨论了若干值得关注的文化研究问题。第17辑组织了“城市文化研究”“创伤记忆与文化表征”“保罗·维利里奥研究”三个专题。第一个专题是《文化研究》一直关注的专题。第二个专题,紧扣国际热点话题研究,也是该刊第四次关注与记忆相关的话题。第三个专题是介绍英国学者阿米蒂奇的保罗·维利里奥研究。保罗·维利里奥是当代法国传奇式的人物,被称为关于西方未来的考古学大师,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沉迷于对他的研究。从这也可以看出该辑刊为与世界各地的文化研究者对话一直在做着努力。第18辑组织了“文本解读与历史反思”“福柯研究”两个专题。前一个专题聚焦于以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为书写对象的作品,如莫言的《丰乳肥臀》等,立图把西方理论与中国经验结合起来,并通过对两者的契合与错位关系分析,实现中国学术的理论与创新。后一个专题则为纪念福柯逝世30周年而组织的文章,非常具有看点。从这三辑中的文章可以看出《文化研究》选题丰富,里面既有前沿性的专题,又有一贯的经典话题,而且将全球化与本土化相结合,尤其对国际热点话题感兴趣。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由邹赞历时5年编著的,号称“首部呈现文化研究在中国发展轨迹的著述”——《思想的踪迹——当代中国文化研究访谈录》(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4年8月版)。其以专题访谈的形式,邀请我国十几位顶尖学者就中国文化研究的若干重要问题展开深度对话,话题丰富。相对于那些常规的学术访谈,本书具有以下特点:其一,本书既汇集了文化研究的核心理论话语,也穿插了许多本土实践案例,体现了文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世界与本土的结合;其二,针对每位学者之于中国文化研究的具体贡献发问,有意识地引入学界论争与焦点话题,让学者从各自持有的学术立场和学科领域出发,互相对话,以便达成思想交锋与交叉共振的效果;其三,本书有意识打破学科疆界,充分体现出“文化研究”固有的开放性和跨越性,受访专家涉及多个领域,行文也尽量保持学术对谈的在场性和思辨性。可以说,这本访谈录是想要快速了解当代中国文化研究领域的学者的不二之选。
  自从文化研究登临中国大陆之后,就一直争议不断。虽然近几年来文化研究者的队伍持续增大,研究成果逐年丰硕,已然消除了许多反对者的质疑,赢得了他们的认可与接受,但事实上,文化研究的发展并不像旁人所看到的那样乐观,还存在着很多不规范、不如意的地方。正因如此,我们进行文化研究年度图书盘点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立此存照”,而是为了更好地观测文化研究的流变轨迹,查漏补缺,比如我国文化研究“本土成果少,外来成果多;理论建构多,现象分析少”的形势一直备受诟病,而纵观2014年文化研究类的书籍,可以发现,这种失衡的趋势正在渐渐转变。同时,进行图书盘点还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一些丛书等的连贯性,就这方面来讲,可以说很多刊物的出版并不稳定,从中也就间接暴露了文化研究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何为文化研究”是入门者首要明确的问题,而“文化研究何为”则是文化研究者入门之后竭力奋斗的问题。回归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关注底层与弱势,批判权力与政治,文化研究肩负着自己的使命,一直在艰难跋涉着……
  (本文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项目“文化研究发展年度报告”的成果。)
  注释
  [1][美]齐亚乌丁·萨达尔:《文化研究》,苏静静译,当代中国出版社2014年版,中文版序言。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 农郁)
其他文献
马克思经济哲学研究,宫敬才著,人民出版社,2014  古人云:“士别三日,便当刮目相看。”不知何故,阅读宫敬才教授的新作《马克思经济哲学研究》,眼前一再浮现这句人生格言。我与宫敬才是20世纪恢复高考后的1997级同学,算来大学毕业迄今已有32年。虽然在后来的岁月中时有交往,但见面的时候却多是把酒言欢。因而我脑海中的宫敬才,依旧是上大学时期那个生活简朴、不修边幅、邋邋遢遢、任性率真的书痴形象。后来岁
期刊
日常生活的启蒙者,[德]赫尔曼·鲍辛格著,吴秀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随着资本主义历史发展带来的社会变迁,现代和后现代哲学理论和思维方法带给思想界的多次淘洗,“日常生活”成为思想文化领域里备受关注的话题。无论是作为被批判的乌合之众,还是作为推进社会民主化进程和社会变革的潜在力量,大众及其日常生活都是思想领域中极具生产力的土壤。在德语国家,  西美尔、本雅明等思想家倾向于将大众当作受到
期刊
在国际关系理论中,现实主义似乎一直是主流的传统,国际政治问题也只有在现实主义的框架下才能得到解释。学者们围坐在一起讨论国际问题,往往是探讨如何为国家制定最佳战略,进而获取最大的利益。因此,国际政治领域似乎被理解成了一个弱肉强食的场合,遵循着丛林法则,国际政治研究则变成了一种“权谋术”。这么说也许歪曲了现实主义的真正意涵。当然,现实主义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自古希腊时期以来,它就是国际关系中一种重要的
期刊
唐人编选的诗文总集与唐人的诗文创作相伴而生,也同时经历着流传、散佚与重辑的过程,唐代的很多文学现象,都可以从唐人编选的诗文总集中窥见端倪。因而唐人编选的诗文总集也受到了后人层出不穷的关注。最近,卢燕新先生的《唐人编选诗文总集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12月版)的问世,使我们在反思长期以来学术史固定格局的同时,也对未来的学术研究趋向有了一定的思考。本书共分三编。第一编为总论,从文化理论层面
期刊
2014年的长篇小说,一如往年一样花团锦簇般繁荣着——在中国文学杂志上,在大大小小旨趣各异的出版社里,长篇小说像流水一样被生产着。然而,这繁华里,却有几分荒凉。也许很难统计长篇小说(我指的是纯文学领域)的读者究竟有多少,但是,写作者本人的那份疲惫却是真真切切游荡于字里行间。他们努力地写着,但似乎也清楚地知道,写下来的字很快就会被湮没,就像水消失在水中。这份物质的繁华与人心的荒凉对峙,或许就是今天的
期刊
《蟠虺》围绕春秋战国时代一尊神秘精美的青铜重器——曾侯乙尊盘展开,作者刘醒龙大胆借鉴类型小说的各种元素,为读者讲述一个惊心动魄又不乏历史反思与文化底蕴的现实故事。小说情节分设五条线索齐头并进,气度开阔一如那尊贯穿首尾的青铜礼器,针砭“学术腐败”催人反思,探讨文化良知使人警醒,全书也因此具备了一种历史反思价值与现实警醒意义。  作为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刘醒龙的最新作品,《蟠虺》既有历史宏阔雄壮的气度,
期刊
一   历史哲学在本雅明哲学思想中无疑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尤其是在他生命中专注于研究巴黎拱廊街的最后几年。后来整理出版的笔记《拱廊街工程》(Das PassagenWerk)表明,他试图在现代性框架中提供一种新型的时间体验和历史观念。虽然这部著作最终没有完成,但是从许多痕迹上来看,本雅明已经意识到了这一工作的紧迫性,尤其是在20世纪30年代,在法西斯主义上台前夜,世界历史的危机正在迅速聚集的时
期刊
这是一本“聊出来”的哲学书,由陈先达教授与学生散步时“谈天说地,论古道今”所成,既有对人性问题的探索,也有对历史问题的求解,既有对命运问题的省思,也有家国情怀和对社会问题的倾心关注。问题广泛,五花八门,却处处不离哲学。作者自嘲是“马路哲学”,其实是传道授业的一种方式。大话题下做小文章,小话题则从小见大,不是掉书袋,也不是玩弄概念,而是文本、历史、思想、生活浑然天成,韵味横溢。阅读本书仿佛行走在路上
期刊
本书是一本关于生活里的蔬菜知识的小集子。在日常生活中,每天三餐都离不开的蔬菜,是人们生活中最熟悉的食物之一。正因为我们对蔬菜们太熟悉了,却早已忽略了那些关于蔬菜的身世和趣闻。《时蔬小话》正是采用浅显易懂的文字,风趣和温暖的故事,让大家对这些“最熟悉的陌生人”有了新的了解。  全书内容视角新颖,将生活和自然植物知识的普及联系起来,通过日常生活中常接触的蔬菜,讲解植物的逸闻趣事、人文典故,考证精良,知
期刊
本书收集了作者从1956—2009年在马克思主义领域所写的许多作品,实质上是对马克思(和不可分开的恩格斯)思想发展及其后世影响的研究。作者通过本书提供了一种迷人的、有洞见的马克思主义观点,并考察了马克思主义的多种影响:从对贵格会运动到马基雅维利,以及在法国大革命和德国哲学中的渊源。他对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和核心文本,从恩格斯的《工人阶级的境况》到葛兰西的《狱中札记》再到《共产主义宣言》一一进行了考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