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优等生、问题学生、学习困难学生在班集体中的特殊地位,班主任自然而然都十分重视对他们的个别教育和转化。不少班主任在这方面成绩斐然,经验多多,而对班中绝大多数的中等生,班主任们往往会“抓两头,促中间”,对中等生只是以“抓”来“促”,而忽视中等生。班主任应如何做,才能重视被遗忘的角落,才能加强中等生的转化呢?
一、改变教育教学观念,走进中等生的心灵世界
班主任要重视对中等生的培养,加强与中等生的情感交流,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班主任要消除他们“安于现状”的心理,努力发现和及时表扬、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让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大力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为他们创造良好的进步与发展的契机。作为班主任,还要努力找到每个中等生的个性差异。如果班主任能因材施教,严格要求,引导得当,他们能发展为上游学生;但如果放任自流,好则仍居中游,坏则落在最后。
二、激发中等生内在动力,让他们领略成功的喜悦
中等生里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他们的智力与尖子生相差无几,有的甚至还要高出尖子生,他们身上的潜力很大,但这类学生都有一个明显的特征:怕吃苦、作风散漫、上进心不强,不想冒尖,也不甘落后。“不超人前,不落人后”是他们恪守的信条,他们甘居中游,心安理得,安于现状。此时的班主任要想尽办法,采取有效措施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摆脱落后思想,要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状态和行为表现,抓住他们“不甘落后”的积极因素,因势利导,对他们进行理想前途的教育,让他们明确学习目标,为目标而努力。班主任要鼓励他们,多参加课外活动,在课外活动中发挥特长,表现自己,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奋发进取的内驱力,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中等生在活动中实现自我教育。班主任所做的这些,既发挥了中等生的特长,还能顾及到学生个性潜能的差异,满足了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从而为中等生的成才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我班学生邵某头脑聪明,思维极其敏捷,对物理有浓厚的兴趣。但由于他父亲是个不负责任的人,他出生没多久,父亲就离开了家,好多年不回家,音信全无,他母亲只得和他相依为命。因为疏于管教,他的家又离街上的网吧、游戏机房很近,所以他一有时间就会去光顾那些地方,养成了贪玩任性的习惯。他上课不专心,想听就听,想开小差就开小差,课堂纪律根本约束不了他,课后打打闹闹,作业时有抄袭现象,毫无上进心,因此他学习成绩平平,但他总觉得自己成绩还可以,因为他觉得:“在我后面还有很多人呢!”后来我了解到他的理想是想成为物理学家,像爱因斯坦那样,用自己的创造谋福于人类。于是,我让他担任了班中的物理课代表,又教育他要想成为物理学家,必须具备较高的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知识,否则就不可能进入高等院校深造,成为物理学家的理想就会落空。和他谈心后,他深有感触。后来,学校要组织学生参加物理竞赛,我极力推荐,让他加入了学校的物理兴趣小组,每次组织活动,他都积极参加,没有一次缺席。在市物理竞赛中,他获得了市二等奖。从此以后,他对学习更加用心了,课堂上能做到专心听讲,作业也能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课余时间还会帮助其他同学解决学习上的难题,课间不再打闹,更多时候他能静下心来读书了。他收获到了成功的喜悦,我又抓住这个最佳时机对他进一步加强理想教育,帮助他分析过去成绩平平的原因,对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引导他制定学期目标,从此以后,他严格要求自己,改掉了自己以前的那种散漫态度,明确了学习目标,他在德、智、体各方面都取得了进步,他身上的学习潜力得到了发挥。到期末,他成绩名列年级二十名,被评为三好学生。
三、发挥中等生主体作用,提高和培养他们的能力
有很大一部分中等生智力并不差,在小学阶段,他们学习成绩较好,但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法指导,导致相当多的学生“学不得法”,学习带有很大的盲目性,随意性,有的甚至出现了严重的偏科现象,以致学生成绩难以提高。因此,班主任在促使其转化的过程中,一方面要会同其他任课老师在课堂上经常设置一些适合中等生回答的问题,不能让中等生坐“冷板凳”,千方百计地调动他们的主体参与意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多动脑,多动手,使他们按照老师的要求走向深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他们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培养和提高;另一方面,教师要有针对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施以不同的指导方式。比如:有的中等生,偏科现象严重,就要求他制定短期目标,逐步把弱势科目补上;有的中等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就要求他改变态度,纠正错误思想,再争取家长配合,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的中等生,意志薄弱,成绩不稳定,就要求他反省自己,学会自我约束,培养克服困难,迎难而上的意志;有的中等生,“学不得法”,就要加强学法的指导,比如预习、听课、复习环节的指导,尤其要加强学法指导,鼓励学生查漏补缺,大胆质疑,在整个过程中班主任要强调两个字“自”与“查”。“自”就是自订目标,自订步调,自定计划,启发自我教育,从而保证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查”是指具体帮助,随时指导工作并督促,检查落实情况,不断激励,促使他们转化,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
四、严格要求,促使中等生力争上游
因为意志薄弱,自控力差是中等生典型的心理特点,所以班主任在促使中等生转化过程中,必须对他们严格要求,决不能姑息他们身上时而暴露出来的小毛病,尤其在他们取得进步的时候,更要防止他们出现自满情绪,要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班主任要对每位中等生充满希望,相信他们都能力争上游,要善于体谅、同情和允许学生在某些方面暂时还没有达到预定目标,要善于体察、宽慰并帮助学生消除在老师面前的紧张、不安和自责的心理,让每位中等生从老师的关爱中汲取前进的动力,充满信心地走向未来。
五、及时与家长联系,形成合力
一部分中等生甘居中游,不思进取,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家长的思想教育有很大关系。有些家长本身就有甘居中游的思想,他们觉得自己的孩子成绩保持中等就可以了,因为读书并非唯一出路。他们的子女受家长思想行为的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地产生了甘居中游的思想。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就必须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班主任要抓住时机向家长说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使家长明白自己的思想已影响了孩子的学习,要求家长不仅应该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而且对孩子要严格要求,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统一起来,形成合力,最终达到促进中等生转化的目的。
总之,作为班主任,不能仅仅关注优等生和后进生,更要关注中等生。班主任要尽量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同等的时间和空间,提供充分的参与和尽情表现的机会,使每个学生健康成长。
一、改变教育教学观念,走进中等生的心灵世界
班主任要重视对中等生的培养,加强与中等生的情感交流,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班主任要消除他们“安于现状”的心理,努力发现和及时表扬、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让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大力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为他们创造良好的进步与发展的契机。作为班主任,还要努力找到每个中等生的个性差异。如果班主任能因材施教,严格要求,引导得当,他们能发展为上游学生;但如果放任自流,好则仍居中游,坏则落在最后。
二、激发中等生内在动力,让他们领略成功的喜悦
中等生里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他们的智力与尖子生相差无几,有的甚至还要高出尖子生,他们身上的潜力很大,但这类学生都有一个明显的特征:怕吃苦、作风散漫、上进心不强,不想冒尖,也不甘落后。“不超人前,不落人后”是他们恪守的信条,他们甘居中游,心安理得,安于现状。此时的班主任要想尽办法,采取有效措施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摆脱落后思想,要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状态和行为表现,抓住他们“不甘落后”的积极因素,因势利导,对他们进行理想前途的教育,让他们明确学习目标,为目标而努力。班主任要鼓励他们,多参加课外活动,在课外活动中发挥特长,表现自己,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奋发进取的内驱力,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中等生在活动中实现自我教育。班主任所做的这些,既发挥了中等生的特长,还能顾及到学生个性潜能的差异,满足了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从而为中等生的成才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我班学生邵某头脑聪明,思维极其敏捷,对物理有浓厚的兴趣。但由于他父亲是个不负责任的人,他出生没多久,父亲就离开了家,好多年不回家,音信全无,他母亲只得和他相依为命。因为疏于管教,他的家又离街上的网吧、游戏机房很近,所以他一有时间就会去光顾那些地方,养成了贪玩任性的习惯。他上课不专心,想听就听,想开小差就开小差,课堂纪律根本约束不了他,课后打打闹闹,作业时有抄袭现象,毫无上进心,因此他学习成绩平平,但他总觉得自己成绩还可以,因为他觉得:“在我后面还有很多人呢!”后来我了解到他的理想是想成为物理学家,像爱因斯坦那样,用自己的创造谋福于人类。于是,我让他担任了班中的物理课代表,又教育他要想成为物理学家,必须具备较高的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知识,否则就不可能进入高等院校深造,成为物理学家的理想就会落空。和他谈心后,他深有感触。后来,学校要组织学生参加物理竞赛,我极力推荐,让他加入了学校的物理兴趣小组,每次组织活动,他都积极参加,没有一次缺席。在市物理竞赛中,他获得了市二等奖。从此以后,他对学习更加用心了,课堂上能做到专心听讲,作业也能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课余时间还会帮助其他同学解决学习上的难题,课间不再打闹,更多时候他能静下心来读书了。他收获到了成功的喜悦,我又抓住这个最佳时机对他进一步加强理想教育,帮助他分析过去成绩平平的原因,对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引导他制定学期目标,从此以后,他严格要求自己,改掉了自己以前的那种散漫态度,明确了学习目标,他在德、智、体各方面都取得了进步,他身上的学习潜力得到了发挥。到期末,他成绩名列年级二十名,被评为三好学生。
三、发挥中等生主体作用,提高和培养他们的能力
有很大一部分中等生智力并不差,在小学阶段,他们学习成绩较好,但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法指导,导致相当多的学生“学不得法”,学习带有很大的盲目性,随意性,有的甚至出现了严重的偏科现象,以致学生成绩难以提高。因此,班主任在促使其转化的过程中,一方面要会同其他任课老师在课堂上经常设置一些适合中等生回答的问题,不能让中等生坐“冷板凳”,千方百计地调动他们的主体参与意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多动脑,多动手,使他们按照老师的要求走向深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他们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培养和提高;另一方面,教师要有针对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施以不同的指导方式。比如:有的中等生,偏科现象严重,就要求他制定短期目标,逐步把弱势科目补上;有的中等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就要求他改变态度,纠正错误思想,再争取家长配合,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的中等生,意志薄弱,成绩不稳定,就要求他反省自己,学会自我约束,培养克服困难,迎难而上的意志;有的中等生,“学不得法”,就要加强学法的指导,比如预习、听课、复习环节的指导,尤其要加强学法指导,鼓励学生查漏补缺,大胆质疑,在整个过程中班主任要强调两个字“自”与“查”。“自”就是自订目标,自订步调,自定计划,启发自我教育,从而保证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查”是指具体帮助,随时指导工作并督促,检查落实情况,不断激励,促使他们转化,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
四、严格要求,促使中等生力争上游
因为意志薄弱,自控力差是中等生典型的心理特点,所以班主任在促使中等生转化过程中,必须对他们严格要求,决不能姑息他们身上时而暴露出来的小毛病,尤其在他们取得进步的时候,更要防止他们出现自满情绪,要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班主任要对每位中等生充满希望,相信他们都能力争上游,要善于体谅、同情和允许学生在某些方面暂时还没有达到预定目标,要善于体察、宽慰并帮助学生消除在老师面前的紧张、不安和自责的心理,让每位中等生从老师的关爱中汲取前进的动力,充满信心地走向未来。
五、及时与家长联系,形成合力
一部分中等生甘居中游,不思进取,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家长的思想教育有很大关系。有些家长本身就有甘居中游的思想,他们觉得自己的孩子成绩保持中等就可以了,因为读书并非唯一出路。他们的子女受家长思想行为的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地产生了甘居中游的思想。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就必须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班主任要抓住时机向家长说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使家长明白自己的思想已影响了孩子的学习,要求家长不仅应该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而且对孩子要严格要求,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统一起来,形成合力,最终达到促进中等生转化的目的。
总之,作为班主任,不能仅仅关注优等生和后进生,更要关注中等生。班主任要尽量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同等的时间和空间,提供充分的参与和尽情表现的机会,使每个学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