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工艺方案的改革是产品加工的重要环节,工艺方案改革的技术经济分析在工艺方案评价中占有重要位置。
关键词:工艺方案改革;技术经济分析
中图分类号:F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0-0276-01
一、评价工艺方案的意义与原则
(一)正确选定工艺方案的经济意义
工业生产中的产品、材料、工艺与设备是决定经济效益的基本因素。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将会不断地涌现出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备,它反映了工业技术的水平,成为提高经济效益、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动力。任何新产品的产生和发展,固然是满足社会需要及企业创收的主要手段,但没有可靠的加工工艺作为基础,也不可能把设想变为现实。
(二)机械加工工艺的选择原则
1.工序尽量集中。工序高度集中,可以减少零件加工中的耗费。工序集中最有效的方法是采用多刀切削或多刃切削,可使基本时间和辅助时间大大缩短。在一些特定条件下,也不排除采用工序分散的原则。2.改进毛坯生产工艺。改进毛坯生产方式,可减少切削加工余量,提高产品的加工质量,减少刀具磨损,缩短切削加工的基本时间,有效的提高劳动生产率。3.合理选择夹具。在工艺装备选择时,尽可能采用快速夹紧装置,有利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减少辅助时间。
二、影响工艺方案评价的主要因素
在选择最佳工艺方案的技术经济评价中,不仅要考虑上述原则,同时还要考虑其具体使用条件。使用条件中的某些因素,将直接影响评价效果。
(一)不同加工对象对工艺评价的影响
电解加工与铣削加工相比较有很多优点。电解加工不受金属材料本身硬度和强度的限制,也不受工件形状限制,且加工质量高,操作容易,生产率高等。即使这样,对于不同加工对象,也会有不同加工效果。加工喷气发动机叶片时,如采用机械铣削,则生产率低、加工周期长。而采用电解加工,在一次行程中就可加工出复杂的叶片型面,生产率高,表面质量好,工艺成本也低。面对一些铣削面积极小的被加工零件,则采用机械铣削比采用电解加工技术经济效果要好。
(二)生产类型对工艺方案评价的影响
生产类型对采用工艺方案的技术经济效果影响很大。许多先进的毛坯制造方法,高效、专用、自动设备的使用以及快速气动夹具与液压夹具的使用等,仅适用于成批大量的生产条件。如果生产类型属于单位小批量生产,上述生产工艺就无法使用,否则设备费用、工装费用及其调整费用等均平摊到每个零件上,使工艺成本加大,从而大大降低技术经济效果。故某种工艺只能较为合理地应用于某一批量范围。从另一个角度讲,生产类型不同,其工序划分、生产组织管理及对工人技术等级要求也有很大差别。如工艺方案安排不得当,也会直接、间接加大工艺成本,使经济效果下降。
(三)切削用量选择对工艺评价的影响
在保證产品质量的前提条件下,切削用量选择的正确与否,对工艺方案的技术经济效果评价也有很大影响。一般情况下,为得到提高生产率的目的,总想把切削用量选择得大些,而实际生产中切削用量选择受到机床动力、刀具耐用度及加工精度等条件的限制。
切削用量正确选择的原则是:首先尽量增加切削深度,其次是增加进给量,最后是取尽可能大的切削深度。这是因为切削用量三要素对刀具耐用度的不同影响所至。增大切削深度不仅可以减少基本时间,还可以减少辅助时间,在机床功率和工艺系统刚性允许情况下,切削深度可根据加工余量决定,在粗加工时,切削深度取大,可通过一次走刀将余量全部切除,半精加工和精加工切削深度可适量选小。为提高工艺方案的技术经济效果,正确合理选取切削用量,还要通过实验或查阅有关手册来获得数据。
三、工艺方案改革的技术经济分析
(一)工艺成本的分析
对于一般工艺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主要是通过一些技术经济指标予以评价。然而对生产规模较大的工艺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需要通过工艺成本和投资指标的估算予以评定,也就是说工艺分析的核心问题是工艺成本的确定及其分析。此处所谓的工艺成本是指花费在所分析的工艺方案的全部成本。它和产品的生产成本并不相同。产品的生产成本是按制造成本法计算,即产品的生产成本由基本生产成本和应分配的制造费用构成,把与生产该产品有关的一些间接费用,如利息支出、技术转让费、职工培训费及行政管理费等,分别直接列入财务费用或管理费用,此二者不再摊入产品成本,而是于期末直接转入本年利润科目。
(二)单、多工序工艺方案的选择
进行单工序工艺方案分析,一般可用工艺成本降低额、投资节约额和投资回收期等指标比较经济效果的大小。有关固定工艺成本、变动工艺成本与产品年产量的关系已作过分析,在此基础上可对不同工艺方案进行对比优选。1.图解法;2.解析法。
从毛坯投入经过一系列加工转变为合格产品,通常会有几种不同的工艺方案。从这些方案选取加工时间最短或工艺成本最低的方案,就是工艺路线优化分析。当问题包含的组合方案比较少时,采用穷举法即可计算出可能路线的总加工时间或总工艺成本,然后从中选择出一条最少时间或最低成本的路线,从而得到问题的最优解。但是当问题所含的组合方案比较多,特别是前后工序间彼此影响较大时,采用穷举法就需要进行大量的计算工作,即使应用计算机帮助也不易胜任。此时,为了找出最佳工艺流程方案,如采用动态规划网络技术,则可用较少的计算工作,使问题得到解决。1.动态规划网络法;2.动态规划网络法应用举例。
(三)加强工艺薄弱环节的技术经济分析
在生产活动中,由于采用了一些技术改造措施,使原本基本平衡的生产工艺发生变化。这种不平衡必然带来部分设备与工艺装备不能充分发挥其生产能力,同时也限制了产品增加,使工艺成本构成不合理。
工艺薄弱环节的改革,往往不需要增加很多投资,却能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改造薄弱环节的经济效果计算,主要在于分析工艺成本在工艺改革前后是否发生变化。为便于分析,假设变动工艺成本与改革前相同,仅通过分析工艺改革前后固定工艺成本变化来考察克服薄弱环节后,使原空闲生产能力得到利用后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徐莉.技术经济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
[2]杨国良.技术经济与管理[M].中国经济出版社.
[3]白玲.技术创新与产业竞争力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
作者简介:王子珊(1987-),女,辽宁辽阳人,科技哲学专业。
关键词:工艺方案改革;技术经济分析
中图分类号:F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0-0276-01
一、评价工艺方案的意义与原则
(一)正确选定工艺方案的经济意义
工业生产中的产品、材料、工艺与设备是决定经济效益的基本因素。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将会不断地涌现出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备,它反映了工业技术的水平,成为提高经济效益、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动力。任何新产品的产生和发展,固然是满足社会需要及企业创收的主要手段,但没有可靠的加工工艺作为基础,也不可能把设想变为现实。
(二)机械加工工艺的选择原则
1.工序尽量集中。工序高度集中,可以减少零件加工中的耗费。工序集中最有效的方法是采用多刀切削或多刃切削,可使基本时间和辅助时间大大缩短。在一些特定条件下,也不排除采用工序分散的原则。2.改进毛坯生产工艺。改进毛坯生产方式,可减少切削加工余量,提高产品的加工质量,减少刀具磨损,缩短切削加工的基本时间,有效的提高劳动生产率。3.合理选择夹具。在工艺装备选择时,尽可能采用快速夹紧装置,有利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减少辅助时间。
二、影响工艺方案评价的主要因素
在选择最佳工艺方案的技术经济评价中,不仅要考虑上述原则,同时还要考虑其具体使用条件。使用条件中的某些因素,将直接影响评价效果。
(一)不同加工对象对工艺评价的影响
电解加工与铣削加工相比较有很多优点。电解加工不受金属材料本身硬度和强度的限制,也不受工件形状限制,且加工质量高,操作容易,生产率高等。即使这样,对于不同加工对象,也会有不同加工效果。加工喷气发动机叶片时,如采用机械铣削,则生产率低、加工周期长。而采用电解加工,在一次行程中就可加工出复杂的叶片型面,生产率高,表面质量好,工艺成本也低。面对一些铣削面积极小的被加工零件,则采用机械铣削比采用电解加工技术经济效果要好。
(二)生产类型对工艺方案评价的影响
生产类型对采用工艺方案的技术经济效果影响很大。许多先进的毛坯制造方法,高效、专用、自动设备的使用以及快速气动夹具与液压夹具的使用等,仅适用于成批大量的生产条件。如果生产类型属于单位小批量生产,上述生产工艺就无法使用,否则设备费用、工装费用及其调整费用等均平摊到每个零件上,使工艺成本加大,从而大大降低技术经济效果。故某种工艺只能较为合理地应用于某一批量范围。从另一个角度讲,生产类型不同,其工序划分、生产组织管理及对工人技术等级要求也有很大差别。如工艺方案安排不得当,也会直接、间接加大工艺成本,使经济效果下降。
(三)切削用量选择对工艺评价的影响
在保證产品质量的前提条件下,切削用量选择的正确与否,对工艺方案的技术经济效果评价也有很大影响。一般情况下,为得到提高生产率的目的,总想把切削用量选择得大些,而实际生产中切削用量选择受到机床动力、刀具耐用度及加工精度等条件的限制。
切削用量正确选择的原则是:首先尽量增加切削深度,其次是增加进给量,最后是取尽可能大的切削深度。这是因为切削用量三要素对刀具耐用度的不同影响所至。增大切削深度不仅可以减少基本时间,还可以减少辅助时间,在机床功率和工艺系统刚性允许情况下,切削深度可根据加工余量决定,在粗加工时,切削深度取大,可通过一次走刀将余量全部切除,半精加工和精加工切削深度可适量选小。为提高工艺方案的技术经济效果,正确合理选取切削用量,还要通过实验或查阅有关手册来获得数据。
三、工艺方案改革的技术经济分析
(一)工艺成本的分析
对于一般工艺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主要是通过一些技术经济指标予以评价。然而对生产规模较大的工艺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需要通过工艺成本和投资指标的估算予以评定,也就是说工艺分析的核心问题是工艺成本的确定及其分析。此处所谓的工艺成本是指花费在所分析的工艺方案的全部成本。它和产品的生产成本并不相同。产品的生产成本是按制造成本法计算,即产品的生产成本由基本生产成本和应分配的制造费用构成,把与生产该产品有关的一些间接费用,如利息支出、技术转让费、职工培训费及行政管理费等,分别直接列入财务费用或管理费用,此二者不再摊入产品成本,而是于期末直接转入本年利润科目。
(二)单、多工序工艺方案的选择
进行单工序工艺方案分析,一般可用工艺成本降低额、投资节约额和投资回收期等指标比较经济效果的大小。有关固定工艺成本、变动工艺成本与产品年产量的关系已作过分析,在此基础上可对不同工艺方案进行对比优选。1.图解法;2.解析法。
从毛坯投入经过一系列加工转变为合格产品,通常会有几种不同的工艺方案。从这些方案选取加工时间最短或工艺成本最低的方案,就是工艺路线优化分析。当问题包含的组合方案比较少时,采用穷举法即可计算出可能路线的总加工时间或总工艺成本,然后从中选择出一条最少时间或最低成本的路线,从而得到问题的最优解。但是当问题所含的组合方案比较多,特别是前后工序间彼此影响较大时,采用穷举法就需要进行大量的计算工作,即使应用计算机帮助也不易胜任。此时,为了找出最佳工艺流程方案,如采用动态规划网络技术,则可用较少的计算工作,使问题得到解决。1.动态规划网络法;2.动态规划网络法应用举例。
(三)加强工艺薄弱环节的技术经济分析
在生产活动中,由于采用了一些技术改造措施,使原本基本平衡的生产工艺发生变化。这种不平衡必然带来部分设备与工艺装备不能充分发挥其生产能力,同时也限制了产品增加,使工艺成本构成不合理。
工艺薄弱环节的改革,往往不需要增加很多投资,却能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改造薄弱环节的经济效果计算,主要在于分析工艺成本在工艺改革前后是否发生变化。为便于分析,假设变动工艺成本与改革前相同,仅通过分析工艺改革前后固定工艺成本变化来考察克服薄弱环节后,使原空闲生产能力得到利用后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徐莉.技术经济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
[2]杨国良.技术经济与管理[M].中国经济出版社.
[3]白玲.技术创新与产业竞争力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
作者简介:王子珊(1987-),女,辽宁辽阳人,科技哲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