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半桥电磁加热产品,MCU控制逻辑驱动部分,有如下缺点与不足:1.一般MCU的I/O未初始化的输出为1(即高电平),故正逻辑驱动时,上电瞬间半桥电路存在上下桥臂短路导通,造成烧机的隐患;2. 当程序在线烧写时同样存在上下桥臂短路导通,造成烧机的隐患。使产品故障率较高。本文提出一种反逻辑的半桥控制方法,可有效解决该问题。
关键词:半桥;驱动电路;反逻辑控制
引言:
目前家用IH加热技术在市场上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随着功率开关器件的发展,很大的带动了IH加热技术的发展。IH加热产品热效率高,加热速度快,功率强劲,易操作,从安全上来说,无油无味、清洁卫生、无烟无火,能很好的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另外,能源危机是任何一个国家不能避免的问题,随着石油的需求越来越大,能源问题都在向着新的方向延伸和发展,而IH加热技术则是用电来取代煤气、柴油等基本燃料,顺应时代的发展,响应节能减排的口号,将逐步取代油和燃气为主的炉灶设备,成为今后主流的加热设备。IH加热的热效率高达90%以上,从成本上考虑,如果用IH替换燃气和或燃油,一年可以为餐饮业节约营业额的5%左右,大大降低了成本。所以IH加热产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因为驱动方案、控制方法或其他问题造成的产品维修率居高不下,消费者认可度较难提高,制约了产品市场的增长速度。
在半桥IH加热技术中,单相电源输入的半桥加热技术,由于可以采用非隔离式开关电源,其驱动电路可极大简化,极大程度上降低产品电控方案的物料成本,同时驱动方案与控制方法相结合可以实现多样化的电路控制。但是目前,半桥电磁加热产品,MCU控制逻辑驱动部分,有如下缺点与不足:1.一般MCU的I/O未初始化的输出为1(即高电平),故正逻辑驱动时,上电瞬间半桥电路存在上下桥臂短路导通,造成烧机的隐患;2. 当程序在线烧写时同样存在上下桥臂短路导通,造成烧机的隐患。使产品故障率较高。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一种电路设计及控制方法,克服现有的半桥电磁加热产品,正逻辑控制造成的上下桥臂在上电或其他状态下输出逻辑错误,致使故障率较高的缺点。
1设计原理:
1.1硬件电路设计
非隔离电源驱动电路设计,U102芯片驱动连接驱动下桥臂IGBT2,驱动芯片U101连接驱动上桥臂IGBT1,驱动电源由D101、R101、EC101组成的自举电路,在下桥臂导通的过程中,通过下桥臂开通充电储能完成(自举电路的相关原理与应用在其他的技术文件中可查到,在此不做详细说明)。
EPWM2B、EPWM2A分别为MCU输出控制端,通过输出高低脉冲电平实现IGBT功率器件的开关控制,将直流电转化为高频电磁加热所需要的交流电源输出,通过电磁线盘与锅具耦合,输出能量至锅体,实现加热输出。
一般情况下,驱动信号都使用正控制逻辑,即MCU输出高电平控制信号,控制IGBT导通,反之,则控制IGBT关断。但由于一般的哈佛结构的MCU在上电复位时,I/O口的一般状态输出为高电平,故正逻辑驱动时,上电瞬间半桥电路存在上下桥臂短路导通,造成IGBT损坏的隐患;另外,如果MCU需要进行在线烧录,在烧录状态下,MCU的I/O口会出现无程序的无序状态,通常输出高电平,当程序在线烧写时同样存在上下桥臂短路导通,造成烧机的隐患。使产品故障率较高。
本设计中,MCU输出使用反逻辑控制,MCU输出反逻辑(需要开通的IGBT控制端发送低电平---软件反逻辑输出控制)连接到驱动芯片控制输入端(反相输入端,实现硬件电路取反),驅动电路输出高电平驱动IGBT导通,实现MCU低电平输出控制IGBT导通的反逻辑控制。
使用该反逻辑控制方法,可实现IGBT两桥臂在上电、断电、正常通电等状态下都具有稳定可控的逻辑状态。极大程度降低IGBT故障率,提高半桥IH加热产品的可靠性。
在上图中,波形1为MCU正逻辑输出波形,波形2为MCU反逻辑输出波形。
1.2 控制过程设计
半桥IH加热过程控制包括以下步骤:
S1,单片机上电启动。(系统上电,在本步会出现短暂I/O高电平输出,由于使用反逻辑控制,高电平输出无效,系统无初始化风险)
S2,单片机初始化内部系统配置和I/O引脚配置。
S3,互补PWM输出控制模块配置---I/O初始状态、死去时间、各种相关寄存器配置。
S4,外部控制信号输入(开/关状态,设定功率)
S5,驱动信号输出,控制IH加热输出。
S6,反馈采样,调整驱动波形,控制输出达到设定值,稳定工作。(工作过程中,由于使用反逻辑控制,电网尖峰干扰不会造成IGBT误导通,保证系统可靠稳定运行。)
2结论:
本文给出了在电磁加热领域中,对半桥加热上电可能发生的误触发情况抑制的研究成果。
1、通过设计软件反逻辑控制,硬件驱动反相驱动电路,实现IGBT半桥两桥臂在上电、断电、正常通电等状态下都具有稳定可控的逻辑状态。
2、利用上述特点,极大程度降低IGBT故障率,提高半桥IH加热产品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关源:《电路》。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2005
[2]胡汉才:《单片机原理与系统设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王兆安 刘进军:《电力电子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第五版),2009
作者简介:
王龙江,男,1978年6月,山东潍坊,本科,自动化专业.
关键词:半桥;驱动电路;反逻辑控制
引言:
目前家用IH加热技术在市场上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随着功率开关器件的发展,很大的带动了IH加热技术的发展。IH加热产品热效率高,加热速度快,功率强劲,易操作,从安全上来说,无油无味、清洁卫生、无烟无火,能很好的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另外,能源危机是任何一个国家不能避免的问题,随着石油的需求越来越大,能源问题都在向着新的方向延伸和发展,而IH加热技术则是用电来取代煤气、柴油等基本燃料,顺应时代的发展,响应节能减排的口号,将逐步取代油和燃气为主的炉灶设备,成为今后主流的加热设备。IH加热的热效率高达90%以上,从成本上考虑,如果用IH替换燃气和或燃油,一年可以为餐饮业节约营业额的5%左右,大大降低了成本。所以IH加热产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因为驱动方案、控制方法或其他问题造成的产品维修率居高不下,消费者认可度较难提高,制约了产品市场的增长速度。
在半桥IH加热技术中,单相电源输入的半桥加热技术,由于可以采用非隔离式开关电源,其驱动电路可极大简化,极大程度上降低产品电控方案的物料成本,同时驱动方案与控制方法相结合可以实现多样化的电路控制。但是目前,半桥电磁加热产品,MCU控制逻辑驱动部分,有如下缺点与不足:1.一般MCU的I/O未初始化的输出为1(即高电平),故正逻辑驱动时,上电瞬间半桥电路存在上下桥臂短路导通,造成烧机的隐患;2. 当程序在线烧写时同样存在上下桥臂短路导通,造成烧机的隐患。使产品故障率较高。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一种电路设计及控制方法,克服现有的半桥电磁加热产品,正逻辑控制造成的上下桥臂在上电或其他状态下输出逻辑错误,致使故障率较高的缺点。
1设计原理:
1.1硬件电路设计
非隔离电源驱动电路设计,U102芯片驱动连接驱动下桥臂IGBT2,驱动芯片U101连接驱动上桥臂IGBT1,驱动电源由D101、R101、EC101组成的自举电路,在下桥臂导通的过程中,通过下桥臂开通充电储能完成(自举电路的相关原理与应用在其他的技术文件中可查到,在此不做详细说明)。
EPWM2B、EPWM2A分别为MCU输出控制端,通过输出高低脉冲电平实现IGBT功率器件的开关控制,将直流电转化为高频电磁加热所需要的交流电源输出,通过电磁线盘与锅具耦合,输出能量至锅体,实现加热输出。
一般情况下,驱动信号都使用正控制逻辑,即MCU输出高电平控制信号,控制IGBT导通,反之,则控制IGBT关断。但由于一般的哈佛结构的MCU在上电复位时,I/O口的一般状态输出为高电平,故正逻辑驱动时,上电瞬间半桥电路存在上下桥臂短路导通,造成IGBT损坏的隐患;另外,如果MCU需要进行在线烧录,在烧录状态下,MCU的I/O口会出现无程序的无序状态,通常输出高电平,当程序在线烧写时同样存在上下桥臂短路导通,造成烧机的隐患。使产品故障率较高。
本设计中,MCU输出使用反逻辑控制,MCU输出反逻辑(需要开通的IGBT控制端发送低电平---软件反逻辑输出控制)连接到驱动芯片控制输入端(反相输入端,实现硬件电路取反),驅动电路输出高电平驱动IGBT导通,实现MCU低电平输出控制IGBT导通的反逻辑控制。
使用该反逻辑控制方法,可实现IGBT两桥臂在上电、断电、正常通电等状态下都具有稳定可控的逻辑状态。极大程度降低IGBT故障率,提高半桥IH加热产品的可靠性。
在上图中,波形1为MCU正逻辑输出波形,波形2为MCU反逻辑输出波形。
1.2 控制过程设计
半桥IH加热过程控制包括以下步骤:
S1,单片机上电启动。(系统上电,在本步会出现短暂I/O高电平输出,由于使用反逻辑控制,高电平输出无效,系统无初始化风险)
S2,单片机初始化内部系统配置和I/O引脚配置。
S3,互补PWM输出控制模块配置---I/O初始状态、死去时间、各种相关寄存器配置。
S4,外部控制信号输入(开/关状态,设定功率)
S5,驱动信号输出,控制IH加热输出。
S6,反馈采样,调整驱动波形,控制输出达到设定值,稳定工作。(工作过程中,由于使用反逻辑控制,电网尖峰干扰不会造成IGBT误导通,保证系统可靠稳定运行。)
2结论:
本文给出了在电磁加热领域中,对半桥加热上电可能发生的误触发情况抑制的研究成果。
1、通过设计软件反逻辑控制,硬件驱动反相驱动电路,实现IGBT半桥两桥臂在上电、断电、正常通电等状态下都具有稳定可控的逻辑状态。
2、利用上述特点,极大程度降低IGBT故障率,提高半桥IH加热产品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关源:《电路》。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2005
[2]胡汉才:《单片机原理与系统设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王兆安 刘进军:《电力电子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第五版),2009
作者简介:
王龙江,男,1978年6月,山东潍坊,本科,自动化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