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19年是中国电影行业至关重要的一年,在经历了连续17年的高速增长后,国内电影首次停下飞奔的脚步。自2015年以来,中国电影观影人数增幅大幅下降,2019年中国电影年观影人数达17.3亿,但增长率仅为0.6%,本文将对中国电影行业竞争状况进行分析。
关键词:中国电影行业市场现状、竞争分析
1 中国电影行业市场现状
1.1观影人数趋近饱和,但国产电影仍有发展空间
近年来国内观影人数增长放缓,但票房和国产电影却表现不俗,2019年电影市场保持不断增长的势头,全国票房642.66亿元,创下中国电影票房最新记录,较上年同期增长5.4%,其中,国产片份额达64.07%,也达到了2013年以来的最高占比。
1.2新型冠状肺炎病毒疫情,对中国电影及影视公司影响巨大。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春节档期间,贺岁片集体宣布撤档,中国内地票房收入只有420万美元,而2019年为17.6亿美元。
2 中国电影行业竞争分析
2.1 行业内现有厂商的竞争
行业内现有企业较多,但龙头企业实力强劲,竞争强度不大。根据同花顺数据,2019年中国传媒文化上市公司143家,中国影视上市公司有25家,占据传媒文化公司的17.5%,形成垄断竞争的局面,但票房前十的企业在票房和发行影片数量上都具有较大优势。
2019年票房top10影片出品发行公司多为实力较为强劲的头部公司,并且由于这部分公司资金实力雄厚,可并行发行多部电影,创造出票房口碑双佳的作品,如华夏电影作为票房前十大的影片中七部影片的主发行方之一,这七部影片包揽了前十总票房的70.6%。
目前,中国电影行业面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马太效应显著,出现两极分化,30-40亿头部电影瓜分大部分票房,20亿及以上的腰部影片数量鲜少,小成本低质量电影却泛滥,缺乏有竞争力的影片,这使得中国电影行业内缺乏新鲜血液,竞争力不足。
2.2潜在竞争者分析
行业门槛高,潜在竞争者进入困难,但未来门槛可能降低行业外公司进军影业,参与影片发行出品,成为现有电影行业传统院线潜在竞争者。2013年-2017年,票房前50的中国电影中均有一定比例的电影由行业外公司出品。因此行业外公司尽管不会长期进入该行业,却成为其潜在竞争者。
目前,中国电影行业的进入障碍主要为资金要求,该行业资金要求较高,新厂商进入较为困难。以横店影视股份有限公司为例,疫情期间影院不能开业,影视拍摄暂停,即使横店集团有10亿元现金流,也面临着资金上的巨大压力。
此外,既有的电影公司具有成熟的电影制作和放映网络,这也给新进入的厂商带来巨大的障碍。以万达电影为例,万达电影从电影投资制作到出品发行都有涉足,此外,万达电影本身运营有影院院线,形成从上游制片到中游宣发再到下游基础设施的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保证出品影片整个创作放映过程的利润最大化,这几乎是新进入厂商不可能做到的。
投资制作和发行出品公司竞争力的主要体现是产出影片的票房,数据显示,2019年票房与观众对影片满意度的关系基本呈正相关,与2018年相比,观众对影片本身质量的要求更高,头部影片瓜分电影市场的份额不断扩大,非剧透企业投资的影片逐渐受到观影人群的青睐,过去“流量+宣发”已经不再能成为电影票房的保障,回归让观众满意的“内容为王”才能取得高票房,因此,资金不再成为电影公司竞争力的主要来源,资金较少的小公司也可依靠内容提升竞争力,这说明未来中国电影制作投资和发行出品企业间的竞争将会增加。同时,这也意味着电影制作发行行业的准入门槛相对降低,未来潜在竞争者可能增加。
2.3来自替代品行业的竞争:
替代品行业发展迅速,中国电影行业须专注内容保持竞争地位。电影作为一种表现形式,它兼具戏剧,音乐,舞蹈中的很多方面与因素,甚至于作为一种巨大封闭空间内的银幕观看行为,它与电视剧,或者电视,电脑上观看电影的行为有着本质不同的心里感受,但短视频和付费视频内容如电视剧等网络视听业态的高速发展,还是造成了电影观众的分流,并且疫情期间,传统电影行业遭遇寒冬,却给网络视听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随着电影的替代品不断增多和发展,只有生产出更多高品质影片,才能实现电影市场更好的自我调控和平衡发展。
2.4来自供货行业和购买行业的竞争
主创团队及院线均有较强议价能力,但未来可能减弱。中国电影行业的“供货方”主要为参与电影制作的主创人员,用于这部分的相关费用称为“线上费用”,占总预算的16%-26%。在电影制作过程中,参与电影制作的主创人员如导演和演员,其质量很大程度上能决定票房和口碑,所以他们具有较大的议价能力,但也正因为他们能很大程度上影响票房,这部分线上费用可由电影票房来进行补偿。
中国电影行业的购买方主要为传统院线影院以及互联网视频平台。从票房分账情况来看,2019年院线影院占超半數票房分账,利润相当可观,可见其拥有一定的定价权。
实际上,中国影院数量不断增加,截至2018年达到10461.0家,增长了12.0%,2019年中国新增银幕9708块,银幕总数达69787块。如雨后春笋般生长的电影院带来了银幕数量快速激增,但人均观影次数、观影人次的增速却远滞后于电影银幕的增速。不仅如此,单块银幕的产出利润也处于下降态势。
中国的宏观政策、资本投入和供给侧改革等,为中国电影产业规模扩大创造了一定的条件。2018年12月11日,国家电影总局印发了《关于加快电影院建设促进电影市场繁荣发展的意见》。《意见》核心要点在于鼓励投资,传统院线影院数量的增加,使得电影放映需求增加,进而提升中国电影行业的利润上升,促进中国电影行业的发展。此外,还使得影院之间竞争加大,或能削弱其议价能力。
3结语
中国电影行业内由于垄断竞争局面,龙头行业实力强劲,小公司产出影片缺乏竞争力,行业内整体竞争强度较差;并且由于入行资金门槛较高,潜在竞争者难以进入,更加不利于行业内竞争力的提升;但影视行业替代品蓬勃发展,或许会迫使中国电影行业提升自身竞争力;由于国家政策扶持,影视行业下游院线影院增多,增大上游制片企业的市场势力。
对于本次疫情后影视行业的发展,其实决定影视企业业绩的是爆款作品,只要有好作品,最终还是能给影视公司带来好的收益,从这个角度看,疫情的影响将是暂时的。一旦疫情结束,人们的娱乐消费将出现“井喷”,只要有好作品,影视公司的复苏并非难事。
参考文献:
[1]俞志达.中国电影市场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03, (3) :27-29.
[2]萧钧.从市场看中国电影的出路[J].电影创作, 2001, (4) :65-67.
[3]胡异艳.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探析[J].科技和产业, 2007, (4) :41-42.
华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河北省唐山市 063210
关键词:中国电影行业市场现状、竞争分析
1 中国电影行业市场现状
1.1观影人数趋近饱和,但国产电影仍有发展空间
近年来国内观影人数增长放缓,但票房和国产电影却表现不俗,2019年电影市场保持不断增长的势头,全国票房642.66亿元,创下中国电影票房最新记录,较上年同期增长5.4%,其中,国产片份额达64.07%,也达到了2013年以来的最高占比。
1.2新型冠状肺炎病毒疫情,对中国电影及影视公司影响巨大。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春节档期间,贺岁片集体宣布撤档,中国内地票房收入只有420万美元,而2019年为17.6亿美元。
2 中国电影行业竞争分析
2.1 行业内现有厂商的竞争
行业内现有企业较多,但龙头企业实力强劲,竞争强度不大。根据同花顺数据,2019年中国传媒文化上市公司143家,中国影视上市公司有25家,占据传媒文化公司的17.5%,形成垄断竞争的局面,但票房前十的企业在票房和发行影片数量上都具有较大优势。
2019年票房top10影片出品发行公司多为实力较为强劲的头部公司,并且由于这部分公司资金实力雄厚,可并行发行多部电影,创造出票房口碑双佳的作品,如华夏电影作为票房前十大的影片中七部影片的主发行方之一,这七部影片包揽了前十总票房的70.6%。
目前,中国电影行业面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马太效应显著,出现两极分化,30-40亿头部电影瓜分大部分票房,20亿及以上的腰部影片数量鲜少,小成本低质量电影却泛滥,缺乏有竞争力的影片,这使得中国电影行业内缺乏新鲜血液,竞争力不足。
2.2潜在竞争者分析
行业门槛高,潜在竞争者进入困难,但未来门槛可能降低行业外公司进军影业,参与影片发行出品,成为现有电影行业传统院线潜在竞争者。2013年-2017年,票房前50的中国电影中均有一定比例的电影由行业外公司出品。因此行业外公司尽管不会长期进入该行业,却成为其潜在竞争者。
目前,中国电影行业的进入障碍主要为资金要求,该行业资金要求较高,新厂商进入较为困难。以横店影视股份有限公司为例,疫情期间影院不能开业,影视拍摄暂停,即使横店集团有10亿元现金流,也面临着资金上的巨大压力。
此外,既有的电影公司具有成熟的电影制作和放映网络,这也给新进入的厂商带来巨大的障碍。以万达电影为例,万达电影从电影投资制作到出品发行都有涉足,此外,万达电影本身运营有影院院线,形成从上游制片到中游宣发再到下游基础设施的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保证出品影片整个创作放映过程的利润最大化,这几乎是新进入厂商不可能做到的。
投资制作和发行出品公司竞争力的主要体现是产出影片的票房,数据显示,2019年票房与观众对影片满意度的关系基本呈正相关,与2018年相比,观众对影片本身质量的要求更高,头部影片瓜分电影市场的份额不断扩大,非剧透企业投资的影片逐渐受到观影人群的青睐,过去“流量+宣发”已经不再能成为电影票房的保障,回归让观众满意的“内容为王”才能取得高票房,因此,资金不再成为电影公司竞争力的主要来源,资金较少的小公司也可依靠内容提升竞争力,这说明未来中国电影制作投资和发行出品企业间的竞争将会增加。同时,这也意味着电影制作发行行业的准入门槛相对降低,未来潜在竞争者可能增加。
2.3来自替代品行业的竞争:
替代品行业发展迅速,中国电影行业须专注内容保持竞争地位。电影作为一种表现形式,它兼具戏剧,音乐,舞蹈中的很多方面与因素,甚至于作为一种巨大封闭空间内的银幕观看行为,它与电视剧,或者电视,电脑上观看电影的行为有着本质不同的心里感受,但短视频和付费视频内容如电视剧等网络视听业态的高速发展,还是造成了电影观众的分流,并且疫情期间,传统电影行业遭遇寒冬,却给网络视听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随着电影的替代品不断增多和发展,只有生产出更多高品质影片,才能实现电影市场更好的自我调控和平衡发展。
2.4来自供货行业和购买行业的竞争
主创团队及院线均有较强议价能力,但未来可能减弱。中国电影行业的“供货方”主要为参与电影制作的主创人员,用于这部分的相关费用称为“线上费用”,占总预算的16%-26%。在电影制作过程中,参与电影制作的主创人员如导演和演员,其质量很大程度上能决定票房和口碑,所以他们具有较大的议价能力,但也正因为他们能很大程度上影响票房,这部分线上费用可由电影票房来进行补偿。
中国电影行业的购买方主要为传统院线影院以及互联网视频平台。从票房分账情况来看,2019年院线影院占超半數票房分账,利润相当可观,可见其拥有一定的定价权。
实际上,中国影院数量不断增加,截至2018年达到10461.0家,增长了12.0%,2019年中国新增银幕9708块,银幕总数达69787块。如雨后春笋般生长的电影院带来了银幕数量快速激增,但人均观影次数、观影人次的增速却远滞后于电影银幕的增速。不仅如此,单块银幕的产出利润也处于下降态势。
中国的宏观政策、资本投入和供给侧改革等,为中国电影产业规模扩大创造了一定的条件。2018年12月11日,国家电影总局印发了《关于加快电影院建设促进电影市场繁荣发展的意见》。《意见》核心要点在于鼓励投资,传统院线影院数量的增加,使得电影放映需求增加,进而提升中国电影行业的利润上升,促进中国电影行业的发展。此外,还使得影院之间竞争加大,或能削弱其议价能力。
3结语
中国电影行业内由于垄断竞争局面,龙头行业实力强劲,小公司产出影片缺乏竞争力,行业内整体竞争强度较差;并且由于入行资金门槛较高,潜在竞争者难以进入,更加不利于行业内竞争力的提升;但影视行业替代品蓬勃发展,或许会迫使中国电影行业提升自身竞争力;由于国家政策扶持,影视行业下游院线影院增多,增大上游制片企业的市场势力。
对于本次疫情后影视行业的发展,其实决定影视企业业绩的是爆款作品,只要有好作品,最终还是能给影视公司带来好的收益,从这个角度看,疫情的影响将是暂时的。一旦疫情结束,人们的娱乐消费将出现“井喷”,只要有好作品,影视公司的复苏并非难事。
参考文献:
[1]俞志达.中国电影市场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03, (3) :27-29.
[2]萧钧.从市场看中国电影的出路[J].电影创作, 2001, (4) :65-67.
[3]胡异艳.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探析[J].科技和产业, 2007, (4) :41-42.
华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河北省唐山市 063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