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鹖是一种昼夜叫不休的禽类,到了冬至都停止了叫唤,在这种时候还有兴致去谈恋爱的只有一种动物:老虎。可是现在的都市里,人们的欲望猛于古代的老虎,自然的律动被城市的节奏和技术的革新所取代,时间仿佛一条冻结的河流,在任何位置都显示出类似的样子。
节气,节气,当我们现在说出节气这个词的时候,究竟在表达什么?最近,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算是一件大事。说起来,节气似乎并不让人陌生,这些名词常常浸染在我们的文化气氛里面;但是要很清晰地说清楚其文化含义,实际上也并非那么简单。看上去,位列“非遗”像是某种加冕,是一桩文化上的荣誉,理应令人欢欣鼓舞,但在受到这场加冕的同时也被宣布确认为某种“遗产”,让这项荣誉本身似乎顯得充满忧伤。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一段精心设计的韵文,像一串咒语,仿佛在召唤某种意义。我们可以把节气看成是一种时序的规范,和十二个月份或者十二星辰一样,作为人对于时间的某种把握的方式。而这种对时间的把握,似乎本身已经陷入在自身的不确定性之中。在历史的某个阶段内,一定发生过一场异常激烈的时间争夺战——看样子,节气已在这场激战中败下阵来,以至于除了极个别情况外,我们几乎看不到时间是被节气所规定的情况。唯有主体的死亡已成事实,才可确立遗产,这是一个基本的道理。那么,死者何在?不难推知,一个传统自然式的天地结构在都市里早已劫尽成灰,要不是空气温度的显著变化在催促人们添减衣物,甚至连春去秋来的季节代序都会日渐走向虚无。在人类历史的早期阶段,农耕技术的发明使得农耕节律构成了时间的主要秩序法则,而现在技术的革新使得农耕时间开始走向枯萎,二十四节气也就这样成为了历史留下的遗产。
一种诗意的存在
在这份遗产中存有着人类的时间印记,包含着人类在大地上曾经拥有的荣光。一种来自遥远往昔的诗意依旧在节气的名称边扭捏徘徊,不妨试着把“立春”“雨水”“惊蛰”“春分”等语词放在舌边默默品尝,你品出了什么滋味?节气仿佛是一种气息,来自自然时节的一种内在呼吸节律,在人们命名节气之时,就如同在自然本身之中,拥有着一个极亲和人的热切生命,这个生命和人的生命之间是相通的,于是人在自然世界里和节气相融合。节气中的每一个词都仿佛有一种独特的律动,而这种律动形成了文化中的生命自然气息。
欧阳修填过这样一首《踏莎行》,词中写道:
雨霁风光,春分天气。千花百卉争明媚。画梁新燕一双双,玉笼鹦鹉愁孤睡。
薜荔依墙,莓苔满地。青楼几处歌声丽。蓦然旧事上心来,无言敛皱眉山翠。
你看,这天气雨过初晴,时节正是春分。这个词像一对手臂温柔缓缓分开帘幕一样,把时间分开。此后是新的时间,而此前则是已经度过的旧时。在新的时间里,有“千花百卉”,也有“画梁新燕”,“玉笼鹦鹉”,这一切属于新的时间,拥有新的幻想和梦境;然而那些属于陈旧岁月的,你唯有低下头才能看到:“薜荔依墙”“莓苔满地”,它们不再属于未来,只有在低头沉吟之际,你才能发现那些属于时间和记忆的印记,因此,“蓦然旧事上心来”,愁绪万千无言。一新一旧,新旧之间是一片无言的哀愁,再来看那句“春分天气”,分开的不止是天气,更是人情,于此可知春分二字,确实并非虚下。
更加著名的有杜牧的绝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试试看,仔细琢磨“清明”这两个字?清明世界,天清地明,日清月明,山清水明,但人间的清明世界,清明何在?抬眼望去,恰恰正是山不清水不明,雾蒙蒙烟雨深,可见这是一个阴阳交汇的时分。人间是断魂之所,要去哪里?要去酒家,在杏花开遍的地方一醉解千愁,浑忘却人间上下不分明。所以清明节要去坟头,向魂灵倾吐人间不分明,那一侧才是清明的所在。名为时节清明,实际上是古人心头的清明。一句“清明时节雨纷纷”,直到20世纪的美国诗人艾略特那里,还能听见回响——“四月是最残忍的一个月,荒地上长着丁香,把回忆和欲望参合在一起,又让春雨催促那些迟钝的根芽”,说那么多,无非清明二字。
自在圆融的自然之声
二十四节气的秘密,带着语词本身所散发的诗意。这种诗意来自于大地的气息,其中预设了人自身的纯朴和本质的真实。二十四节气的说法,在西汉的《淮南子·天文训》里已经完全成型,而在古籍的原文里,二十四时不仅仅是一个天文气象的表达,更同声音有关。
“斗指子则冬至,音比黄钟。加十五日指癸则小寒,音比应钟。加十五日指丑是大寒,音比无射。”
当北斗星指向“子”这个方位的时候,便是人间冬至之时,这时的音律是“黄钟”。在这里,“黄钟”“应钟”“无射”等都表示音律上的调名,类似于如今西方调式中的C大调,D大调等等。在古代的天象记载中,天文始终和音律相配。这一法则称为“候气法”,其具体的方式已经失传,但是在零散的记载中,还保有一些痕迹。大致上是将十二根长短不一的律管分别置于一处,在管口覆上植物灰,等到某个节气之交来到之时,所谓时气相感,某处相应管口的灰就会飞散,于是一个新的时节便来到。不妨想象一下,在那时节交会的时刻,由于律管长短不一,一阵低沉的黄钟之声传来,飞灰舞动,于是人们听见,这正是冬至的声音,知道冬天来了。
“候气法”是否确实可靠,不可知,除了若干古代零星记载外,后人也没有真正将其重新实现过。但是时序节气和某个神秘的声音相关,这是古籍里记载历法的神奇之处。律和历从来并称,仿佛暗示了音乐和自然本身的内在相通。所谓律就是“统气类物”的法则,无论是声音还是时节,都是自然之气的结果,因此必须由某种方式将其统摄在一起。据《汉书》表明,要去大夏的西方,昆仑山的北侧,有一个叫做“解谷”的地方,取那里的竹子,拣出其中厚度均匀部分,截取其两节之间,所吹出的声音,便是“黄钟”之声,以此作为定音的准则。而这个声音,当是自然之气息所吹响的天籁之声。
节气,节气,当我们现在说出节气这个词的时候,究竟在表达什么?最近,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算是一件大事。说起来,节气似乎并不让人陌生,这些名词常常浸染在我们的文化气氛里面;但是要很清晰地说清楚其文化含义,实际上也并非那么简单。看上去,位列“非遗”像是某种加冕,是一桩文化上的荣誉,理应令人欢欣鼓舞,但在受到这场加冕的同时也被宣布确认为某种“遗产”,让这项荣誉本身似乎顯得充满忧伤。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一段精心设计的韵文,像一串咒语,仿佛在召唤某种意义。我们可以把节气看成是一种时序的规范,和十二个月份或者十二星辰一样,作为人对于时间的某种把握的方式。而这种对时间的把握,似乎本身已经陷入在自身的不确定性之中。在历史的某个阶段内,一定发生过一场异常激烈的时间争夺战——看样子,节气已在这场激战中败下阵来,以至于除了极个别情况外,我们几乎看不到时间是被节气所规定的情况。唯有主体的死亡已成事实,才可确立遗产,这是一个基本的道理。那么,死者何在?不难推知,一个传统自然式的天地结构在都市里早已劫尽成灰,要不是空气温度的显著变化在催促人们添减衣物,甚至连春去秋来的季节代序都会日渐走向虚无。在人类历史的早期阶段,农耕技术的发明使得农耕节律构成了时间的主要秩序法则,而现在技术的革新使得农耕时间开始走向枯萎,二十四节气也就这样成为了历史留下的遗产。
一种诗意的存在
在这份遗产中存有着人类的时间印记,包含着人类在大地上曾经拥有的荣光。一种来自遥远往昔的诗意依旧在节气的名称边扭捏徘徊,不妨试着把“立春”“雨水”“惊蛰”“春分”等语词放在舌边默默品尝,你品出了什么滋味?节气仿佛是一种气息,来自自然时节的一种内在呼吸节律,在人们命名节气之时,就如同在自然本身之中,拥有着一个极亲和人的热切生命,这个生命和人的生命之间是相通的,于是人在自然世界里和节气相融合。节气中的每一个词都仿佛有一种独特的律动,而这种律动形成了文化中的生命自然气息。
欧阳修填过这样一首《踏莎行》,词中写道:
雨霁风光,春分天气。千花百卉争明媚。画梁新燕一双双,玉笼鹦鹉愁孤睡。
薜荔依墙,莓苔满地。青楼几处歌声丽。蓦然旧事上心来,无言敛皱眉山翠。
你看,这天气雨过初晴,时节正是春分。这个词像一对手臂温柔缓缓分开帘幕一样,把时间分开。此后是新的时间,而此前则是已经度过的旧时。在新的时间里,有“千花百卉”,也有“画梁新燕”,“玉笼鹦鹉”,这一切属于新的时间,拥有新的幻想和梦境;然而那些属于陈旧岁月的,你唯有低下头才能看到:“薜荔依墙”“莓苔满地”,它们不再属于未来,只有在低头沉吟之际,你才能发现那些属于时间和记忆的印记,因此,“蓦然旧事上心来”,愁绪万千无言。一新一旧,新旧之间是一片无言的哀愁,再来看那句“春分天气”,分开的不止是天气,更是人情,于此可知春分二字,确实并非虚下。
更加著名的有杜牧的绝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试试看,仔细琢磨“清明”这两个字?清明世界,天清地明,日清月明,山清水明,但人间的清明世界,清明何在?抬眼望去,恰恰正是山不清水不明,雾蒙蒙烟雨深,可见这是一个阴阳交汇的时分。人间是断魂之所,要去哪里?要去酒家,在杏花开遍的地方一醉解千愁,浑忘却人间上下不分明。所以清明节要去坟头,向魂灵倾吐人间不分明,那一侧才是清明的所在。名为时节清明,实际上是古人心头的清明。一句“清明时节雨纷纷”,直到20世纪的美国诗人艾略特那里,还能听见回响——“四月是最残忍的一个月,荒地上长着丁香,把回忆和欲望参合在一起,又让春雨催促那些迟钝的根芽”,说那么多,无非清明二字。
自在圆融的自然之声
二十四节气的秘密,带着语词本身所散发的诗意。这种诗意来自于大地的气息,其中预设了人自身的纯朴和本质的真实。二十四节气的说法,在西汉的《淮南子·天文训》里已经完全成型,而在古籍的原文里,二十四时不仅仅是一个天文气象的表达,更同声音有关。
“斗指子则冬至,音比黄钟。加十五日指癸则小寒,音比应钟。加十五日指丑是大寒,音比无射。”
当北斗星指向“子”这个方位的时候,便是人间冬至之时,这时的音律是“黄钟”。在这里,“黄钟”“应钟”“无射”等都表示音律上的调名,类似于如今西方调式中的C大调,D大调等等。在古代的天象记载中,天文始终和音律相配。这一法则称为“候气法”,其具体的方式已经失传,但是在零散的记载中,还保有一些痕迹。大致上是将十二根长短不一的律管分别置于一处,在管口覆上植物灰,等到某个节气之交来到之时,所谓时气相感,某处相应管口的灰就会飞散,于是一个新的时节便来到。不妨想象一下,在那时节交会的时刻,由于律管长短不一,一阵低沉的黄钟之声传来,飞灰舞动,于是人们听见,这正是冬至的声音,知道冬天来了。
“候气法”是否确实可靠,不可知,除了若干古代零星记载外,后人也没有真正将其重新实现过。但是时序节气和某个神秘的声音相关,这是古籍里记载历法的神奇之处。律和历从来并称,仿佛暗示了音乐和自然本身的内在相通。所谓律就是“统气类物”的法则,无论是声音还是时节,都是自然之气的结果,因此必须由某种方式将其统摄在一起。据《汉书》表明,要去大夏的西方,昆仑山的北侧,有一个叫做“解谷”的地方,取那里的竹子,拣出其中厚度均匀部分,截取其两节之间,所吹出的声音,便是“黄钟”之声,以此作为定音的准则。而这个声音,当是自然之气息所吹响的天籁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