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浅析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zhenn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西方马克思主义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当时西方共产党内外一批知识分子,着眼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现实和文化背景,将马克思主义同西方哲学相结合,形成了一种不同于第二国际“正统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而又以马克思主义自诩的社会思潮。在我国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过程中,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界定和性质认定上一直存在分歧,本文试图通过梳理这一分歧,提出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浅析
  就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西方马克思主义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当时西方共产党内外一批知识分子,着眼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现实和文化背景,将马克思主义同西方哲学相结合,形成了一种不同于第二国际“正统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而又一马克思主义自诩的社会思潮。20世纪80年代初,西方马克思主义被系统介绍到中国。在我国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过程中,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界定和性质认定上一直存在分歧,影响了正常的学术交流。因此,梳理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将有利于加深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研究。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的产生
  学术界普遍认为,柯尔施在其著作《马克思主义与哲学》中第一次使用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概念,柯尔施认为:“有许多征兆说明,在一切主要的和决定性问题上的真正划分存在于:以考茨基的老的马克思主义正统派联合新俄或列宁主义的正统派为一方——尽管它们之间有次要的、暂时的或琐碎的冲突,一同以今天的无产阶级运动中一切批判的和进步的理论趋向为另一方之间。”柯尔施在此正文和注释中两次提到“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概念,就是用来指称与考茨基主义和列宁主义相对立的“批判的和进步的理论趋向”。但此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概念并没有得到广泛认可。
  直到20多年后,法国哲学家梅洛·庞蒂在《辩证法的历险》一书中专设一章来讨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并在此使用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作为资产阶级的“马克思学”家,梅洛·庞蒂“并非是要探讨西方革命的道路,而是通过制造‘两个马克思’的对立,赞扬青年马克思,否定成年马克思,从而把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化、人道主义化。”因此,梅洛·庞蒂就是从反对列宁主义的思想路线出发,通过赞成青年马克思的思想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致性来达到其反对列宁主义的目的。
  1977年,英国新左派理论家佩里·安德森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一书中扩大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使用范围,着重从理论主题和关切问题转移的角度来探讨西方马克思主义,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重心已经从传统的注重经济转移到注重哲学尤其是注重文化和艺术,其代表人物不限于马克思主义者而扩大到包括一些资产阶级激进学者甚至反马克思主义者。此后,不少学者纷纷推出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各种学术专著,使‘西方马克思主义’正式成为学术研究的对象。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在我国的发展
  我国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系统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社会科学院徐崇温先生在其著作《“西方马克思主义”》一书中,首次较系统的评介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流派及其理论观点。在改革开放之初,西方马克思主义被作为一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而遭到严肃批判。1986年8月在吉林长春召开的“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研究现状”学术讲座会上,开启了对西方马克思主义不同看法和评价的先河。紧接着1987年至1989年,《人民日报》、《马克思主义研究》、《现代哲学》等刊物刊登了不同观点的学术论文。90年代以来,我国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不断取得新成果,大量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的著作相继翻译出版,相关研究专著和论文也不断推出。这些著作和论文在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的理解和性质认定上大致可归纳为:
  (一)基于意识形态角度的“反马克思主义”论。
  在引进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早期阶段,基于传统意识形态上的认识误区,在没有对西方马克思主义作全面系统的研究之前,就将西方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实质上是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而加以批判。并认定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没有作出什么贡献”。90年代初期,受国际国内政治形势和社会现实的影响,始于1986年的正常的学术研究受到影响,“反马克思主义”论有所升格,西方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是和马克思主义对立的”,“他们不断地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篡改,不断地磨灭它的革命锋芒”,并把马克思主义“纳入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轨道”。可见,这种论断主要是一种“以我划线”的带有及其强烈的时代烙印的论述,将其视为“资产阶级”、“修正主义”而加以批判,并不是基于客观深入研究之后的理性论证,因此这种观点逐渐被抛弃。
  (二)基于客观内容角度的“非马克思主义”论。徐崇温先生是这一论断的主要代表和坚定捍卫者。其主要观点是:
  1.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来源于批判地改造佩里·安德森和梅洛·庞蒂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具体做法是吸取安德森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范围上有所扩大的特点,摒弃其只谈理论主题和关切,不谈思想路线的缺陷,恢复从梅洛·庞蒂从思想路线的角度界定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的做法。得出西方马克思主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在十月革命胜利而西方革命相距失败的背景下,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产生出来,既反对第二国际的新康德主义,有反对共产国际的‘机械唯物主义’,在对现代资本主义的分析和对社会主义的展望,在革命的战略和策略等问题上,提出了不同于列宁主义的见解,在哲学上则提出了不同于恩格斯和列宁等马克思主义者所阐述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地见解,要求重新发现马克思的原来设定,主要表现为‘左’的思潮的意识形态”
  2.“强调划清马克思主义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原则界限,这丝毫也不意味着要全盘否定‘西方马克思主义’。”尽管西方马克思主义有各种错误,“但它毕竟提出或者重申了在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曾经遭到忽视或者严重偏离的问题”。
  3.西方马克思主义有其共同的思想路线特征:政治方面,在对现代资本主义的分析和社会主义的展望上,在无产阶级的战略和策略上提出了不同于列宁主义的见解;在哲学方面,提出了不同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地见解,而是“按现代西方唯心主义哲学某个流派的精神去解释、发挥、结合和补充马克思主义” “是一种把马克思主义同西方资产阶级唯心主义世界观的折中混合混为一谈。”   (三)基于理论渊源角度的“马克思主义分支”论。
  王雨辰先生认为:“所谓西方马克思主义,从广义上讲是指,产生于本世纪20年代,面对西方社会存在的严重社会危机,由西方共产党和西方进步的知识分子着力考察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史,总结俄国十月革命成功的经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力图寻找一条适合西方革命道路的一般理论思潮和社会政治思潮。”是一种“在西方世界上颇具影响的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这种观点认为,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卢卡奇、柯尔施和葛兰西等都是党内的领导人或者理论家,其理论探索的初衷是为了寻找适合西方革命的道路,虽然与第二国际和共产国际的理论和策略有分歧,但这种分歧并“不是以反对列宁主义作为其理论研究的指导思想”而是为了探索适合西方的革命道路和策略,因此是属于马克思主义阵营内部的不同路线之争。
  (四)基于内容体系角度的“含糊概念”论。
  有的学者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含糊的可疑的概念。“‘西方马克思’主义不是一个统一的思想体系”。不同学派有不同学派的观点,人本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和实证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甚至水火不容,因此将其笼统地归在一个概念之下显得不够严谨。对于其中某个流派或者某个代表人物的思想我们应该“具体分析,不宜笼统定性”。
  三、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的认识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的界定存在许多分歧,这一分歧严阻碍了正常的学术交流,也曾引起过不小的论战。不可否认,在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存在某种教条主义的倾向,不加分析的将西方马克思主义视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或“修正主义”路线。没有将西方马克思主义放在20世纪历史文化背景下去具体分析,缺少对西方现代哲学转向这一文化背景的研究。应该说,当时共产党党内外一批知识分子,能够植根于时代变化并以西方哲学的视角重新解读马克思主义和分析社会现实,是具有某种进步意义的。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解释,既不同于第二国际理论家又区别于列宁主义;他们对待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态度,既不同于资产阶级思想家又区别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者。一方面,西方马克思主义有地域性限制——产生于并发展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另一方面它又有特定的思想内涵——与正统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不同;因而,它既以马克思主义者自居,又批判马克思主义,宣扬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多元化,主张用各种西方社会思潮来解释、补充、重建马克思主义,以实现马克思主义“现代化”;既批判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又批判现实的社会主义。“从总体上看,西方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具有国际性影响的西方社会思潮之一,又是一种具有非马克思主义倾向的非正统马克思主义。”
  【参考文献】
  [1]王雨辰.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之我见[J].江汉论坛,1999(09)
  [2]刘兴.“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三题[J].学术界,1991(06)
  [3]庄义春.评“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J].求实,1992(17)
  [4]徐崇温.“西方马克思主义”[M].天津人民出版社,1987
  [5]徐崇温.评“西方马克思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论[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0(05)
  [6]徐崇温.应该怎样看待“西方马克思主义”[J].求是,1993(12)
  [7]王雨辰.关于研究和评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几个理论问题[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4(06)
  [8]王风才.“西方马克思主义”是什么[R].学习时报,2004
  作者简介:张永伟(1993-),汉族,四川中江人,南京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
其他文献
摘要:基层群众文化是当今中国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时代的发展中不断得到丰富与完善,它为活跃群众思维、提升群众精神文明风貌发挥了巨大作用,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对于今天构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结合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分析了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发展现状与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基层群众;文化建设  一、加强基层群众文化
随着中国各方面在世界上的不断发展,中国美术界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包括对印象画派的理解与体会。在90年代后,中国油画也开始慢慢的强调个性和尝试不同绘画风格的探索与体验
目的:采用针灸辩证的方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中医辨证寻常型银屑病患者160例,随机分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分别采用针灸辨证选穴及维A酸乳膏
曾令云同志是一位担任重要职务的领导干部,却非常热爱文学创作.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笔耕不辍,孜孜不倦.据粗略统计,自90年代中期以来,他写出了包括长篇小说、纪实文学、报告
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好看又漂亮.她跟同村的秀兰到城里打工.到了秀兰打工的饭馆,三十多岁的女老板看小芳长得很漂亮,特别是那双大眼睛,一眨一眨的,还有一笑腮两边的那对酒窝,
铁凝和艾丽丝?门罗两位当代著名女作家,分别在作品《玫瑰门》和《逃离》中,塑造了出走的女性形象司猗纹和卡拉.本文通过分析对比她们多次的出走、出走和回归给她们造成的双重
摘要:党的十八大再次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并从发展重点、难点及战略举措上进行了细化与规划。河南省在具体筹划“富强河南、文明河南、平安河南、美丽河南”进程中,立足省情实际,从总体目标的科学定位及发展规划的总体方向上,外引内联,科学发展,为加快中原崛起,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河南经济社会快速、稳定、可持续发展抢抓机遇,奋起直追。  关键词:河南 小康社会 战略部署 战略举措 发展路径  河南位
文学与音乐是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同时二者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本文首先对文学和音乐的特点进行了分析,进而探究了文学与音乐的融合,使人们通过两种艺术形式的融合培养自身
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川滇交界处,近年来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凉山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尽管凉山的乡村旅游与过去相比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与乡村旅游发达的地方
1rn十九岁那年走进社会,我开始面对女孩,用既稀奇又惶惑的目光打量着她们的生活.可能是我还不成熟,她们对我总是虚与委蛇、敷衍了事.rn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