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外教师:无可奈何的“必然选择”

来源 :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123456789dtd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少了编制就好像少了光环。”这是不少编外教师的同感。
  编外教师,是相对于在编教师而言的,指的是“在学校里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但不受稳定财政供养、未被纳入编制保障的一类教师群体”。编外教师的存在由来已久,数量庞大,积弊亦深。但长期以来,编外教师这一群体的现实处境、利益诉求以及引发的教育问题等,并未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与讨论。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明确提出:对符合条件的非在编教师要加快入编,不得产生新的代课教师。然而,从当前各地教育部门、公办中小学发布的教师招聘公告来看,编外教师需求总量仍然庞大。如福建泉州某县公开招聘编外合同教师1200人、湖南长沙某区招聘400人、河北秦皇岛某区招聘110人。另据相关教育研究人员透露,东南某省部分县市的公办学校编外教师占比超一半。
  “编外教师问题是由诸多方面原因导致的。”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分析称,主要原因一个是学校结构性缺编,在教学任务重但没有多余编制的情况下,学校只能通过聘请编外教师来解决;另一个是有编不补,有的地方不按编制来补充教师,而是以招聘临聘教师或合同教师的方式,来减少对教师队伍的财政投入。
  “事实上,编外教师是过去的民办教师、代课教师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编外教师的产生與编制管理体制不灵活、教师扩编速度追不上人口对教育资源的需求有关,并指出当下编外教师多存在于人口流动量较大的区域,以及一些省会城市的城乡接合部。
  中部某省会城市的一名校长李响(化名)印证了这一说法。李响学校所在区人口净流量排名全省第一,学生多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校现有98名教师,其中,56个是教育局聘请的人事代理教师,11个是学校通过第三方劳务派遣公司招聘的教师。李响坦言,按照现有编制的师生比,学校是不缺编甚至超编的。但在实际工作中,会存在教师生病、生孩子等一些动态的状况,造成教师缺岗。因此,聘请编外教师是学校无可奈何的“必然选择”。
  编外教师的存在,给教育事业发展、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以及教师队伍建设等增加了难度和挑战。
  一是同工不同酬带来公平问题。熊丙奇表示,虽然国家强调要对非在编教师实行同工同酬,但现实却差强人意。记者调研同样发现,在中西部的一些欠发达地区,同等劳动强度下,编外教师的收入比在编教师少一半或者更多,有的甚至刚达到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还有的地方虽名义上实现编外与编内“同工同酬”,但在财政专项补贴、住房公积金和评优评先、职称评聘等方面根本无法做到“一视同仁”。同工不同酬,给编外教师带来了一定的剥夺感,有违教育公平,也不利于教育事业发展与社会稳定。
  二是编外教师流动性强,管理难度大。编外教师多数属于临聘性质,聘用周期较短,没有稳定保障,使得编外教师没有安定感和归属感,很多人成为编外教师的初衷多是“骑驴找马”,以此为跳板考取事业编制或行政编制,几乎是“有考必应”。李响提到,即便签订了劳动合同,临聘教师也可能违约走人,甚至不辞而别,校方很难对其进行实质性管理。而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将直接影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
  三是编外教师成长受限。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副编审钟建林等人做的一项城市中小学编外教师现状调研显示,城市编外教师的综合素质普遍较高,“绝大多数编外教师能够胜任基本的教育教学工作,与一般的编内教师不存在显著性水平差异”,并且他们多有志于长期从事教育事业。然而,“编外”的身份常常使编外教师在继续教育、评优评先、职称评聘、专业发展等方面受到限制,从而使其教育教学积极性和内在动力难以充分调动和激发。在中小学教师成紧缺职业的背景下,作为重要的人力补充资源,有教育人士呼吁,应从顶层设计上,将编外教师纳入相配套的管理机制,深化用人评价改革,让留住人才不再成为一句空话。
其他文献
“世界上最遙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与你面对面,你在编内,我却在编外。”教师圈的这句话,听起来文艺,现实却有些残酷。  “编外教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小学教师队伍中始终存在的一个特殊群体。从民办教师到代课教师再到临聘教师、特岗教师,他们一直以“编外”的身份,持续为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然而,长期以来,他们在教育系统中地位尴尬,甚至被“边缘化”,以“补充”的标签折射着教师
期刊
编外教师大都渴望真正融入教师群体,寻求“名正言顺”的编制身份。他们辛勤付出、苦在一线,却在教育系统中地位尴尬,甚至被“边缘化”。作为局里的“局外人”,他们经历了哪些酸甜苦辣?在记者采访的多位编外教师中,平凡(化名)的故事让人唏嘘。被阻挡在编制围城之外的他,至今仍因“编外”的身份苦苦挣扎。  今年46岁的平凡,是甘肃省会宁县的一名乡村编外教师。平凡的从教缘起和众多乡村老教师相似——高考失利,辍学务农
期刊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十四五”时期,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教育发展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加强教育的实践创新。  一是创新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创新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关键在于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引
期刊
编外教师群体是“向城流动”导致区域失衡、“控编政策”导致入编困难、“二孩现象”导致生源剧增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出现的特殊群体,对未来中小学教育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当前,多数编外教师学历较高,进取心强,能胜任教学工作。但是,由于“编外”的身份,他们被师生主动接纳的程度偏低,在管理决策、专业进修、职称评聘等重要工作上被当成了“二等教师”“圈外人”。这不利于编外教师自身专业成长,也不利于充分发挥他们在教
期刊
当前,各地公办学校普遍面临缺乏编制的制度困局,迫切需要地方政府深化教育系统用人机制改革,积极开展试点,探索教师聘用的新机制。2017年贵阳市观山湖区政府直面教育系统编制不足的现实困境,对全区公办学校教师聘用制度进行改革,取得初步成效。本文通过对观山湖区“双轨制”教师招聘的实施背景及其制度创新进行考察,以期在当前我国统筹推进教育系统用人机制改革的进程中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和启示。  观山湖区教师聘用制
期刊
编制,像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隔开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同在一所学校,编内教师在这头,编外教师在那头,中间相隔的是待遇、福利、晋升乃至评聘的差距。  近年来,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明确指出,对符合条件的非在编教师要加快入编,并实行同工同酬。记者在调研中却发现,当前,虽然不少地区已做到编外教师与在编教师基本工资相同,但在奖金、补贴、社保、公积金等方面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别对待”。  四川一所城区小学的临聘
期刊
“没怎么感受到与在编教师的差异,大家一起工作,不会在意谁是编内谁是编外,但要是能有编制,我也希望有呀!”北京某中学教师陈星的话,道出了不少编外教师的心声。在我们采访的教师中,陈星的工作条件属于相对优越的,即便如此,她依旧觉得有正式编制更加心安,编制的吸引力不言而喻。  对于绝大多数编外教师而言,“有编制”都是一份美好的憧憬。即使在某些地区,“同工同酬”制度的实施切实保障了编外教师群体的权益,但编制
期刊
研究表明,抑郁症已经成为中国疾病负担的第二大病。当下,抑郁症正困扰一些儿童青少年。虽然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但家庭与生活环境因素不容小觑。  近日,國家卫健委发布《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各个高中及高等院校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  “抑郁症患者最小年龄低至四五岁”,全国知名儿童心理专家、北
期刊
洛阳市洛龙区第一实验小学自2002年建校以来,坚持“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的办学理念,秉承“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的办学精神,致力于打造养成教育特色,逐步在德育培养、教育教学和家校共育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  以德育人,“养成”良好习惯  学校围绕“培养良好习惯,奠定美好人生”思想,构建养成教育目标体系,研发卓越课程,落实核心素养。五项实践课程,让学生兴趣盎然;传统文化研修課程,让学生知书明礼;节
期刊
劳动教育是培养人、发展人的教育,劳动教育过程是一个连续性、一体化和多途径整合实施的过程。近年来,烟台市牟平区宁海街道中心小学立足学生的生命成长需求和学校实际,创建并实施了新时代劳动教育内涵指导下的全域劳动教育,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路径之一:家庭劳动——在“我是家庭成员”活动中增强学生的家庭责任感。结合低、中、高年级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学校设计了“我是家庭小成员培养计划”和“我是家庭小成员家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