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方式方法多种多样,产生的效果也各有不同,对不同的学生也同样产生不同的效果。但总体而言,在教学中,较好地应用逆向思维来教学,在教育教学改革中达事半功倍的作用。本文就是结合自身在教学中的切身体会,阐述了一些个人见解,仅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语文教学;运用;逆向思维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现代的人,尤其是农村青年人与老一辈所看问题分歧较大。老人喜欢用过去的思想观念看问题。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一点在过去由于生产力不发达,科技落后的年代,这种观念必然的,养儿防老并不是没有道理。然而生活在新世纪的青年人则不同,提倡少生优生幸福一生。再如,老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话:有米还怕卖不出去吗?然而,在今天这个年代,温饱已基本解决了,当你把米挑到集市时,有时还真的卖不出去呢。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有米就一定能卖出去吗?可见,针对传统观念进行反思,冲破旧观念,势在必行。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大多数老师都喜欢按正常 “出牌”,喜欢按身边的正常事、正常渠道、正常思维引导和教育学生,无论是“为什么”,还是“怎么样”,都不会首先想到按非常规思维去引导教育学生,久而久之,就无形中养成了习惯性逻辑思维,造成了学生分析研究问题穿“死胡同”,找不见出路的尽头,从而让学生产生了怕学、厌学、怕想的思想情绪。因此,逆向思维就是一种较好的解决办法。逆向思维是用反向探索的思维对现有问题进行逆向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并将之具体化的一种思维方式。逆向思维敢于打破常规思维顺序向问题的反方向求索,因此常常能生成新颖独到的结论。因此,教师必须树立逆向思维意识,在教学实践中自觉运用这一思维方式指导学生学习,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在介绍文学背景中求逆向思维,是学生深刻理解文学最高精神境界的“金钥匙”
课堂教学中,有的老师认为那是没多大意义的事,会增加学生的思想负担,有的老师则认为介绍背景无益于提高课堂质量,会增加教学工作量,可能让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其实介绍背景不是可有可无的内容。因为,背景是文学作品的内部神经,是文学作品的真实价值,介绍背景是拓展文本和深化主旨的有效方法,应该处理得更高效。课堂教学中,介绍完课题后先多问几个为什么,然后以背景作为支点,深入挖掘文本的内涵,升华文章的主题,会使学生深切感受到文章的厚重。例如,教学《阿Q正传》,分析完阿Q性格后,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阿Q是一个个体还是一个群体?”学生回答后,教师接着再问:“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阿Q出现?”这样,就会自然将学生引向探析“那个时代为什么会产生阿Q这类人物”上。如此一来,背景就不再仅仅是背景,而是成了有效把握文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在写作中求逆向思维,是学生写作百花齐放的奇葩
人们都习惯性地认为只有向前,才是在进步,才是好的,孰不知在田间插秧时,你若一边插一边向前进,则会踩坏自己刚刚插好的秧苗。可见,换种方式,逆向思维,你会得到不一样的效果,这也是一种智慧之举。而写作时,如果我们只会顺向思维,人云亦云,就会落入俗套,常常在考场作文中与众人“不谋而合”,形成所谓“套板反应”。要想跳出固有的模式,逆向思维会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在培养学生写作过程中,我们老师一般情况下都喜欢引导学生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去说事,一是因为容易给学生解读问题的真实内在因素,二是更容易使学生接受,从而忽略了提高学生写作思维能力,把学生思维牢牢控制在一般逻辑的空间里,造成学生思想不够开放,逻辑不够严谨,思路不够清晰,写出来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般化”,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那种感觉。因此,我们老师在坚持正常思维教学的基础下,还要多多引导学生逆向思维想问题、解决问题。
2.1反向立意。
所谓反向立意,就是写作时要突破思维定势,从人们淡忘甚至遗忘的角度切入,或从常规的反面入手,使文章的思路独辟蹊径,进而写出见解新颖独到的文章。如在新闻写作中,《三国演义》之“空城计”中司马鼓为什么重要的是看到事物的另一面,他们惊喜能平会上当?从思维角度来看,他按照固有的经中见奇——在没有新闻的地方发现大新闻;验,对面临的情况作了错误的判断:诸葛亮一老中翻新——从老生常谈的“四季歌”中唱出生谨慎,从不冒险,这次兵临城下,形势险恶,新意来;新中显尖——在一哄而上。暴炒沸扬他却在城楼端坐抚琴,而城门大开,想来必有的“热点”新闻中看到事物的“冷点”、实质;失伏兵。于是,兵临城下,却不敢攻城。而诸葛中出巧一手法新颖,使正面报道避免负效应,亮为什么能胜券在握,敢走这一着险棋?他也可使负面报道具有正效应,用的就是逆向思维。在写作中,人们常喜欢把某物比喻成一种象征意义,用以寄托自己的愿望和情感。随着时代的变迁,思想的转变,往往会用新的眼光去看待。例如:太阳,历来被人们看作是神圣的崇高偶像象征,然而我们何不从反面去想一想:后羿为什么去射日?虽然是神话,但从这个故事中,不能不使人们想到炎炎的太阳下,人、物会怎样呢?例如,以“玫瑰”为话题写作,一般的思维是极尽赞美之能事,表扬它的美丽,是亲情、爱情的象征。但是,如果从反面落笔,写玫瑰虽然外表华丽,因为玫瑰有刺,却会在人不经意间刺伤人,是一个“温柔的杀手”,就会给读者带来新奇的感觉。又如,以“菜有虫,是无公害蔬菜”为话题写作,一般人的思维是菜有虫,说明菜农没喷农药或无农药残留,就代表是无公害蔬菜,可以放心去吃。其实,如果我们从坑农这个角度出发,就写农药是假的,没有较好地喷杀害虫,会产生与众不同的感觉。
2.2反向论证。
而在写作中运用“逆向思维”就是从与传统观点相反的角度探索问题,往往能出奇制胜,确立新的主题。所谓反向论证,就是运用反证法证明事实和结论的正确性。具体方法是,先假设与已知事实和结论相反的结果成立,然后推导出一系列和客观事实、原理和规律相矛盾的结果,进而否定原来的假设,从而有力地证明已知事实和结论的正确性。阿拉伯的一个大财主,对两个儿子说,你们去赛马,终点是沙漠中的绿洲,谁的马后到,我的全部财产就给谁。两个儿子听后,都骑上自己的马,缓慢的行走,太阳炙热,沙漠烤人,没过多久,两个人便热得支撑不住了。正巧一个“智多星”路过这里,给他们出了一条妙计,让两人换马骑。因为父亲说要看哪匹马后到,两人一换马,比慢的赛马就变成了比快的赛马。换了马,骑的是对方的马,对方的马先到了,自己的马就会后到。这个办法看起来只是换了一种骑法,实际上是换了一种思维方式,换了一个角度分析问题。这个问题若只是从正面讲话进行思考,是根本解决不了的,只有从反面去考虑,才可将问题解决。 例如,以“经验”为话题作文,就可以先承认习惯的优点,然后指出“小马过河”“井底之蛙只知一片天”“飞蛾扑火只能自取灭亡”“人依恋于舒适的环境就会丧失宏伟的人生”,进而在承认“经验”到否定“经验”的过程中,得出“经验”有时未必好的结论。 3在升华主题中求逆向思维,是提高学生辨别能力的“金光大道”
升华主题中的逆向思维一般在完成课文教学任务后运用。具体地讲,就是完成课文教学任务后,教师要另辟蹊径,提出一些富含逆向思维的问题进行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调动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的思维自由驰骋,在识正误、辨是非、求真理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发挥文学作品的认知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培养学生正确思维的品质,提高教学水平。
例如,教完《祝福》后,我们向学生提这样一个问题:“假如祥林嫂的儿子阿毛没有被狼叼走,祥林嫂会改变‘穷死’的命运,过上幸福的生活吗?”这一问一石激起了千层浪,学生有的说,“阿毛没死,祥林嫂还能守着。因为,孩子会长大,会娶媳妇生孙子,祥林嫂就有了希望,就可以过上好日子”;有的说,“即使阿毛没有死,还是会有其他天灾人祸降临到她头上。此外,政权、族权、神权、夫权也不会放弃对她的迫害”;还有的举例论证说,“《故乡》中的闰土,家里人都平安,但生活又怎样呢?多子、饥荒、兵、匪、官、绅,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多收了三五斗》中,戴旧毡帽的朋友,即使遇到了多收了三五斗的好年成还是那样的艰难。旧社会,苦难就像穷人的专利一样,摔也摔不掉,扔也扔不了。祥林嫂在当时的社会下,是过不上幸福生活的”。经过热烈讨论,学生的认识逐渐趋于一致后,我进一步提问道:“劳动人民苦难的根源是什么呢?他们怎样才能翻身解放,过上幸福的生活呢?”通过我这样用“逆向思维”引导,学生不仅加深了对旧社会剥削制度罪恶本质的认识,而且还更加懂得了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4在评价形象中求逆向思维,是学生思想成熟的“活化石”
教师要想使课文中的形象在学生心中“站立”起来,就要引导学生通过体验,实现“文本形象”到“心理形象”的转换。具体地讲,就是教师要引领学生无限靠近“情感导体”——“文本形象”,让学生快乐地“触电”,从而很快进入“文我交融”的学习情境。如何引领学生建立立体、开放的“心理形象”呢?“反向评价”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过这样的感受,当我们看物体在水中的倒影时,总觉得要比物体本身要美一些,诗人徐志摩在其名诗《再别康桥》中就说过:“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夕阳中的金柳,美丽得如同容光焕发的新娘,然而金柳在波光中的艳影,却美得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只好说她“在我的心头荡漾”了。还有,当我们低下头来,从胯下去看周围的景物时,我们会突然发现这些司空见惯的景物竟突然焕然一新,光彩照人了。景还是原来的景,观赏者也是原来的观赏者,所不同的只是将观赏角度“倒”过来,就是这么“倒”一下,却“倒”出了一新鲜而美丽的世界!据说有一位日本诗人总喜欢在同一环形路上散步,有一回因道路施工,只好顺原路折回。他忽然发现沿路所看到的景物全变了。转弯的地方有一道短树篱,盛开着美丽的蔷薇。“嘿!多美的花!这是谁家的呢?”他一面想一面向前走。不一会又在路角发现一家香烟小店,店里坐着一个绝美的姑娘。“附近竟有这样的小店,有个这么绝美的姑娘!今后我要到这儿来买香烟。”他这样想着,无意间回头一望,怎么?!还是一向见惯了的好家店子,坐在里面的也还是那个常见的半老徐娘。真奇怪,从这条路上往回走(也就是平常散步的那种说法),刚才觉得那么美丽的蔷薇树蓠,竟是毫不足奇的东西。
例如,《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兄,已经被大多数的解读确定为“人性本恶”的典型。这实在是一桩千年冤案。“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其实,通观《孔雀东南飞》全文,刘兄的所作所为并无主动作恶的动机。所以,刘兄的行为虽然催化了刘兰芝的殉情,但他的所作所为并不能算作恶,最多也就是有一些自私而已。
参考文献
[1]《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杂志、《泛教育论——广义教育学的初步探索》(项贤明著)、《教育通论》(郑金洲著)、《新编教育学教程》(叶澜主编)、《当代教育学》(袁振国主编)、《教育概论》(叶澜著).
【关键词】语文教学;运用;逆向思维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现代的人,尤其是农村青年人与老一辈所看问题分歧较大。老人喜欢用过去的思想观念看问题。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一点在过去由于生产力不发达,科技落后的年代,这种观念必然的,养儿防老并不是没有道理。然而生活在新世纪的青年人则不同,提倡少生优生幸福一生。再如,老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话:有米还怕卖不出去吗?然而,在今天这个年代,温饱已基本解决了,当你把米挑到集市时,有时还真的卖不出去呢。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有米就一定能卖出去吗?可见,针对传统观念进行反思,冲破旧观念,势在必行。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大多数老师都喜欢按正常 “出牌”,喜欢按身边的正常事、正常渠道、正常思维引导和教育学生,无论是“为什么”,还是“怎么样”,都不会首先想到按非常规思维去引导教育学生,久而久之,就无形中养成了习惯性逻辑思维,造成了学生分析研究问题穿“死胡同”,找不见出路的尽头,从而让学生产生了怕学、厌学、怕想的思想情绪。因此,逆向思维就是一种较好的解决办法。逆向思维是用反向探索的思维对现有问题进行逆向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并将之具体化的一种思维方式。逆向思维敢于打破常规思维顺序向问题的反方向求索,因此常常能生成新颖独到的结论。因此,教师必须树立逆向思维意识,在教学实践中自觉运用这一思维方式指导学生学习,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在介绍文学背景中求逆向思维,是学生深刻理解文学最高精神境界的“金钥匙”
课堂教学中,有的老师认为那是没多大意义的事,会增加学生的思想负担,有的老师则认为介绍背景无益于提高课堂质量,会增加教学工作量,可能让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其实介绍背景不是可有可无的内容。因为,背景是文学作品的内部神经,是文学作品的真实价值,介绍背景是拓展文本和深化主旨的有效方法,应该处理得更高效。课堂教学中,介绍完课题后先多问几个为什么,然后以背景作为支点,深入挖掘文本的内涵,升华文章的主题,会使学生深切感受到文章的厚重。例如,教学《阿Q正传》,分析完阿Q性格后,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阿Q是一个个体还是一个群体?”学生回答后,教师接着再问:“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阿Q出现?”这样,就会自然将学生引向探析“那个时代为什么会产生阿Q这类人物”上。如此一来,背景就不再仅仅是背景,而是成了有效把握文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在写作中求逆向思维,是学生写作百花齐放的奇葩
人们都习惯性地认为只有向前,才是在进步,才是好的,孰不知在田间插秧时,你若一边插一边向前进,则会踩坏自己刚刚插好的秧苗。可见,换种方式,逆向思维,你会得到不一样的效果,这也是一种智慧之举。而写作时,如果我们只会顺向思维,人云亦云,就会落入俗套,常常在考场作文中与众人“不谋而合”,形成所谓“套板反应”。要想跳出固有的模式,逆向思维会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在培养学生写作过程中,我们老师一般情况下都喜欢引导学生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去说事,一是因为容易给学生解读问题的真实内在因素,二是更容易使学生接受,从而忽略了提高学生写作思维能力,把学生思维牢牢控制在一般逻辑的空间里,造成学生思想不够开放,逻辑不够严谨,思路不够清晰,写出来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般化”,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那种感觉。因此,我们老师在坚持正常思维教学的基础下,还要多多引导学生逆向思维想问题、解决问题。
2.1反向立意。
所谓反向立意,就是写作时要突破思维定势,从人们淡忘甚至遗忘的角度切入,或从常规的反面入手,使文章的思路独辟蹊径,进而写出见解新颖独到的文章。如在新闻写作中,《三国演义》之“空城计”中司马鼓为什么重要的是看到事物的另一面,他们惊喜能平会上当?从思维角度来看,他按照固有的经中见奇——在没有新闻的地方发现大新闻;验,对面临的情况作了错误的判断:诸葛亮一老中翻新——从老生常谈的“四季歌”中唱出生谨慎,从不冒险,这次兵临城下,形势险恶,新意来;新中显尖——在一哄而上。暴炒沸扬他却在城楼端坐抚琴,而城门大开,想来必有的“热点”新闻中看到事物的“冷点”、实质;失伏兵。于是,兵临城下,却不敢攻城。而诸葛中出巧一手法新颖,使正面报道避免负效应,亮为什么能胜券在握,敢走这一着险棋?他也可使负面报道具有正效应,用的就是逆向思维。在写作中,人们常喜欢把某物比喻成一种象征意义,用以寄托自己的愿望和情感。随着时代的变迁,思想的转变,往往会用新的眼光去看待。例如:太阳,历来被人们看作是神圣的崇高偶像象征,然而我们何不从反面去想一想:后羿为什么去射日?虽然是神话,但从这个故事中,不能不使人们想到炎炎的太阳下,人、物会怎样呢?例如,以“玫瑰”为话题写作,一般的思维是极尽赞美之能事,表扬它的美丽,是亲情、爱情的象征。但是,如果从反面落笔,写玫瑰虽然外表华丽,因为玫瑰有刺,却会在人不经意间刺伤人,是一个“温柔的杀手”,就会给读者带来新奇的感觉。又如,以“菜有虫,是无公害蔬菜”为话题写作,一般人的思维是菜有虫,说明菜农没喷农药或无农药残留,就代表是无公害蔬菜,可以放心去吃。其实,如果我们从坑农这个角度出发,就写农药是假的,没有较好地喷杀害虫,会产生与众不同的感觉。
2.2反向论证。
而在写作中运用“逆向思维”就是从与传统观点相反的角度探索问题,往往能出奇制胜,确立新的主题。所谓反向论证,就是运用反证法证明事实和结论的正确性。具体方法是,先假设与已知事实和结论相反的结果成立,然后推导出一系列和客观事实、原理和规律相矛盾的结果,进而否定原来的假设,从而有力地证明已知事实和结论的正确性。阿拉伯的一个大财主,对两个儿子说,你们去赛马,终点是沙漠中的绿洲,谁的马后到,我的全部财产就给谁。两个儿子听后,都骑上自己的马,缓慢的行走,太阳炙热,沙漠烤人,没过多久,两个人便热得支撑不住了。正巧一个“智多星”路过这里,给他们出了一条妙计,让两人换马骑。因为父亲说要看哪匹马后到,两人一换马,比慢的赛马就变成了比快的赛马。换了马,骑的是对方的马,对方的马先到了,自己的马就会后到。这个办法看起来只是换了一种骑法,实际上是换了一种思维方式,换了一个角度分析问题。这个问题若只是从正面讲话进行思考,是根本解决不了的,只有从反面去考虑,才可将问题解决。 例如,以“经验”为话题作文,就可以先承认习惯的优点,然后指出“小马过河”“井底之蛙只知一片天”“飞蛾扑火只能自取灭亡”“人依恋于舒适的环境就会丧失宏伟的人生”,进而在承认“经验”到否定“经验”的过程中,得出“经验”有时未必好的结论。 3在升华主题中求逆向思维,是提高学生辨别能力的“金光大道”
升华主题中的逆向思维一般在完成课文教学任务后运用。具体地讲,就是完成课文教学任务后,教师要另辟蹊径,提出一些富含逆向思维的问题进行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调动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的思维自由驰骋,在识正误、辨是非、求真理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发挥文学作品的认知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培养学生正确思维的品质,提高教学水平。
例如,教完《祝福》后,我们向学生提这样一个问题:“假如祥林嫂的儿子阿毛没有被狼叼走,祥林嫂会改变‘穷死’的命运,过上幸福的生活吗?”这一问一石激起了千层浪,学生有的说,“阿毛没死,祥林嫂还能守着。因为,孩子会长大,会娶媳妇生孙子,祥林嫂就有了希望,就可以过上好日子”;有的说,“即使阿毛没有死,还是会有其他天灾人祸降临到她头上。此外,政权、族权、神权、夫权也不会放弃对她的迫害”;还有的举例论证说,“《故乡》中的闰土,家里人都平安,但生活又怎样呢?多子、饥荒、兵、匪、官、绅,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多收了三五斗》中,戴旧毡帽的朋友,即使遇到了多收了三五斗的好年成还是那样的艰难。旧社会,苦难就像穷人的专利一样,摔也摔不掉,扔也扔不了。祥林嫂在当时的社会下,是过不上幸福生活的”。经过热烈讨论,学生的认识逐渐趋于一致后,我进一步提问道:“劳动人民苦难的根源是什么呢?他们怎样才能翻身解放,过上幸福的生活呢?”通过我这样用“逆向思维”引导,学生不仅加深了对旧社会剥削制度罪恶本质的认识,而且还更加懂得了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4在评价形象中求逆向思维,是学生思想成熟的“活化石”
教师要想使课文中的形象在学生心中“站立”起来,就要引导学生通过体验,实现“文本形象”到“心理形象”的转换。具体地讲,就是教师要引领学生无限靠近“情感导体”——“文本形象”,让学生快乐地“触电”,从而很快进入“文我交融”的学习情境。如何引领学生建立立体、开放的“心理形象”呢?“反向评价”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过这样的感受,当我们看物体在水中的倒影时,总觉得要比物体本身要美一些,诗人徐志摩在其名诗《再别康桥》中就说过:“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夕阳中的金柳,美丽得如同容光焕发的新娘,然而金柳在波光中的艳影,却美得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只好说她“在我的心头荡漾”了。还有,当我们低下头来,从胯下去看周围的景物时,我们会突然发现这些司空见惯的景物竟突然焕然一新,光彩照人了。景还是原来的景,观赏者也是原来的观赏者,所不同的只是将观赏角度“倒”过来,就是这么“倒”一下,却“倒”出了一新鲜而美丽的世界!据说有一位日本诗人总喜欢在同一环形路上散步,有一回因道路施工,只好顺原路折回。他忽然发现沿路所看到的景物全变了。转弯的地方有一道短树篱,盛开着美丽的蔷薇。“嘿!多美的花!这是谁家的呢?”他一面想一面向前走。不一会又在路角发现一家香烟小店,店里坐着一个绝美的姑娘。“附近竟有这样的小店,有个这么绝美的姑娘!今后我要到这儿来买香烟。”他这样想着,无意间回头一望,怎么?!还是一向见惯了的好家店子,坐在里面的也还是那个常见的半老徐娘。真奇怪,从这条路上往回走(也就是平常散步的那种说法),刚才觉得那么美丽的蔷薇树蓠,竟是毫不足奇的东西。
例如,《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兄,已经被大多数的解读确定为“人性本恶”的典型。这实在是一桩千年冤案。“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其实,通观《孔雀东南飞》全文,刘兄的所作所为并无主动作恶的动机。所以,刘兄的行为虽然催化了刘兰芝的殉情,但他的所作所为并不能算作恶,最多也就是有一些自私而已。
参考文献
[1]《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杂志、《泛教育论——广义教育学的初步探索》(项贤明著)、《教育通论》(郑金洲著)、《新编教育学教程》(叶澜主编)、《当代教育学》(袁振国主编)、《教育概论》(叶澜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