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发生质变了吗?——基于海量媒体数据的定量考察

来源 :文化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ne8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言rn2021年1月20日,在选举争议和冲击国会事件的喧嚣中,拜登正式宣誓成为美国第46任总统.3月3日,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就拜登政府对外政策发表首份演讲,将中国视作21世纪美国面临的最大地缘政治考验,同一天发布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临时指南》也持同一论调.[1]自2020年美国大选时,就有许多学者开始讨论拜登如果上台,华盛顿方面在对华政策上会有何种变化,这些变化又会给中美关系带来怎样的影响.尘埃落定的此刻,国内学界关于两国关系未来的猜测似乎都已走向不容乐观,“脱钩”“持久博弈”“竞争”的声音不绝于耳.[2]至今唯一尚未达成共识的是中美关系是否有了质变,若有,质变自何时而始?当然,更重要的问题是中美关系未来会如何演化及如何应对.
其他文献
1950年9月25日至10月2日在北京举办的“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和“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上涌现出一批新中国妇女典型.本文通过围绕“党的好女儿”“女拖拉机手”“女英雄”的三重面向展开的一系列丰富的视觉图像,以及文学和电影的跨媒介形塑,探讨新中国成立初期新妇女的视觉形象是如何被塑造的.在国家领袖、官方媒体、艺术评论家、文化官员、艺术同行或批评或表扬的话语导向下,多方力量将文艺工作者引向为工农兵服务的艺术之路,并生成一套具有固定程式和逻辑的新中国新妇女形象的审美原则.
……  远方有落日,群山  近处有茫茫芦苇,溪流,被风掩藏的鸟鸣  一成不变的你  以及和你一样十岁大的儿子  ——但麦  许久不见,老同学但麦说我一点没变。他的意思是,我完美继承了自己少年时的诸多品质,比如懒散、幼稚、顽固、不修边幅,还有混迹脑后的几簇历史悠久的白发,至今有增无减,散射银光——一如它们多年寄生的肉身,没有丝毫悔过的迹象。  这话出自臭味相投的老友之口,我本能地解读为至高的褒奖,并
期刊
问题的提出:何以讲好“人权”故事?rn从特朗普对中国全面发起贸易战以来,不少开明人士仅仅将其看作特朗普在民粹主义支持下的疯狂举动,从而期待秉持自由主义立场的民主党上台之后,拜登政府能够恢复商业理性,着眼于中美两国商业利益而缓和对华关系,通过谈判解决中美两国的经贸分歧.然而,在2021年3月举世瞩目的中美阿拉斯加对话上,双方争论的并非具体的经贸分歧,而是两国关系的定位.拜登政府试图向世界表明,美国以“人权帝国”形象回归世界并继续领导世界,以矫正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给美国的世界帝国形象带来的损害.为此,拜
在当今“中国崛起”的时代背景下,“何为中国”“何以中国”成为学界讨论的热点话题.从根本上说,中国问题可以归结为:作为一个拥有长达5000年历史、多民族多文化并存的复杂文明体,中国为何能够保持文化的同一性、完整性以及文明的连续性?作为国家、文明和历史的“中国”,是如何凝聚为一个丰厚的概念的?在后现代解构主义与历史虚无主义盛行的当下,这些问题应被再次审视.
2020年6月,新冠疫情漩涡下的美国“黑命贵”运动蔓延至英国,反殖民主义和反帝国主义声浪迭起,英国帝国理工大学在压力下决定放弃已经沿用了百余年的校训:“科学是帝国的无上光荣和保障”(Scientia Imperii D ecus et Tutamen).这一决定,再次将科学与帝国的关系带入人们的视野.在五百多年的殖民史中,北大西洋殖民帝国将科学作为践行“文明使命”、建构殖民统治正当性的载体,而亚非拉国家意识到科学本质上仍然是帝国支配殖民地的工具,晚近两百年来的英美两大全球性帝国则用科学来营造其世界性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