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国维先生认为:“一切景语皆情语。”恰到好处的景物描写,可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更鲜明地塑造人物形象,甚至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那么,记叙文中该怎样通过景物描写来抒发作者的感情呢?
找准角度,细致描绘
不同的观察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比如:同样是讲竹子中空的特点,解缙说“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而毛泽东却赞美竹子虚心。这就要求作者根据写作所要表达的情感需要,选择合适的角度去描写景物,从而使得文章更生动形象,所表现的情感更容易被理解,也更容易打动读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观察的角度来看:有好看的(视觉)——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肥胖的黄蜂,轻捷的叫天子;有好听的(听觉)——鸣蝉在树叶里长吟,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有好玩的(触觉)——有“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的斑蝥”,有可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的何首乌的臃肿的根;有好吃的(味觉)——有桑葚,有又酸又甜的覆盆子。通过各种感官描绘了百草园的景色和趣味,表达了作者对百草园的喜爱。此外,还可以通过地点的变换、移步换景的方法来写景。如:先写近景,再写远景;或先写仰视所见之景,再写平视、俯视之景;反之亦然,使得所写之景有次序。
虚实结合,含蓄蕴藉
在记叙的过程中,有时过于直露地表达感情显得缺少涵养,但通过虚实结合的写景方法却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如《观沧海》,作者曹操写了海水、山岛、草木、秋风等实景,也写了日月星汉这些虚景。作者通过写沧海,抒发了他统一祖国建功立业的抱负,但这种感情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把它蕴藏在对日月星汉虚景的描写当中,表达了诗人要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作者借助丰富的想象,充分表达这种愿望,以沧海自比,通过写大海吞吐宇宙的气势,来表现诗人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感情奔放,十分含蓄。这样就把不便直接表达的情感(或是直接表达就缺少韵味的情感)通过虚景来表达,含而不露地给读者以无限想象的空间。
动静结合,相映成趣
在描写景物时,如果一味地描写动态的景物或静态的景物未免太单调枯燥,但我们将动景和静景结合起来描绘,所写的景物就更鲜活生动了,表达的情感自然也更强烈了。如《散步》一文:“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其中的“铺着”一词化静为动,表现了初春万物复苏的景象,将田野写活了,也更生动形象了,字里行间透露出对生命的珍爱;文中的另一段景物描写也都抓住了春天景物的特征,表现了春天蓬勃的生机,衬托了一家人散步的快乐心情,并渲染了一家人共享天伦之乐的和谐气氛。
情景交融,和谐统一
一般来说,人们欣赏景物时都是潜意识里裹挟着情感去欣赏的。有怎样的感情,所看到的景自然也是怎样的景。这时描绘的景就像是心灵的代言人,读者只要看到这样的景物描写,自然而然能感受到作者有怎样的心情,这样读者和作者近乎融为一体,读者也能更为真切地体会到作者的心境。如《羚羊木雕》中的景物描写语句“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颤”,这里写月光,是为了用冷冷的月光烘托“我”当时的那种痛苦、落寞、悲凉的心情。月光的清冷就是“我”心情的写照。物我合一、天人合一的写景特点,更能让读者触摸到隐藏在文章背后的作者的心灵。
情景反衬,震撼心魄
用景物来烘托人物心情,通常会使用正面衬托法,即以乐景衬乐情,以哀景衬哀情。下面是摘自“满分作文”的一个精彩片段:一个冬日的夜晚,没有点灯,我独自静坐在窗前,无聊地望着院内景色。这是一个寂寥的小院,光明仿佛离它所在的世界很远,院内一片漆黑。衬着方形天井上幽暗的微光,几条嶙峋的树干不成样子地摆出狰狞的样子。夜凝固着,单调地凝固着,不知希望在哪里。周遭的灯次第熄了,深夜的院落更黑了,也更寂了。渺渺中,不知从哪里飘来零星的雪花,神秘得像是无限幽远的沉木香,又像是岑寥多时的古刹钟。我燃起一支蜡烛,借着窗子撒出的光,看见雪花不停地飘转在这个孤寂的小院。雪花变大了,大片大片地降落在窗台上,有绒绒的一层了。烛光均匀地铺在上面,雪绒花絮就的雪绒被毯,红妆素裹、晶莹剔透,冷艳又温暖。又一会儿,枝头、院落都絮满了。树干变得鲜明,似乎还添了些温软;院落也呈现出天井固有的方形,那躲隐在冬云中的、或许本没有的天光,竟神奇地勾勒出这样一片端端正正……
但有许多作者在表情达意时,会故意将感情与景物的差距拉大,即以美好的景物来写哀情,以凄凉的景物来写欢乐,这就是景物反衬法。如:鲁迅的《祝福》结尾,是一段对鲁镇放鞭炮、祈求祝福的热闹欢快的过年的景物描写。在这欢快的祝福之时,祥林嫂却悲凉弃世。人世的热闹与祥林嫂凄凉之死对比何其鲜明!祝福的热烈欢乐景象,反衬并增强了祥林嫂惨死的悲哀,这是以乐景写哀情。祝福越烈,哀情愈甚。乐景与哀情的巨大反差,更加深了读者对祥林嫂悲剧的同情和对封建社会的鞭挞,深化了作品反封建的主题。
(作者单位:江西省吉安市第十三中学)
找准角度,细致描绘
不同的观察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比如:同样是讲竹子中空的特点,解缙说“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而毛泽东却赞美竹子虚心。这就要求作者根据写作所要表达的情感需要,选择合适的角度去描写景物,从而使得文章更生动形象,所表现的情感更容易被理解,也更容易打动读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观察的角度来看:有好看的(视觉)——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肥胖的黄蜂,轻捷的叫天子;有好听的(听觉)——鸣蝉在树叶里长吟,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有好玩的(触觉)——有“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的斑蝥”,有可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的何首乌的臃肿的根;有好吃的(味觉)——有桑葚,有又酸又甜的覆盆子。通过各种感官描绘了百草园的景色和趣味,表达了作者对百草园的喜爱。此外,还可以通过地点的变换、移步换景的方法来写景。如:先写近景,再写远景;或先写仰视所见之景,再写平视、俯视之景;反之亦然,使得所写之景有次序。
虚实结合,含蓄蕴藉
在记叙的过程中,有时过于直露地表达感情显得缺少涵养,但通过虚实结合的写景方法却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如《观沧海》,作者曹操写了海水、山岛、草木、秋风等实景,也写了日月星汉这些虚景。作者通过写沧海,抒发了他统一祖国建功立业的抱负,但这种感情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把它蕴藏在对日月星汉虚景的描写当中,表达了诗人要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作者借助丰富的想象,充分表达这种愿望,以沧海自比,通过写大海吞吐宇宙的气势,来表现诗人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感情奔放,十分含蓄。这样就把不便直接表达的情感(或是直接表达就缺少韵味的情感)通过虚景来表达,含而不露地给读者以无限想象的空间。
动静结合,相映成趣
在描写景物时,如果一味地描写动态的景物或静态的景物未免太单调枯燥,但我们将动景和静景结合起来描绘,所写的景物就更鲜活生动了,表达的情感自然也更强烈了。如《散步》一文:“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其中的“铺着”一词化静为动,表现了初春万物复苏的景象,将田野写活了,也更生动形象了,字里行间透露出对生命的珍爱;文中的另一段景物描写也都抓住了春天景物的特征,表现了春天蓬勃的生机,衬托了一家人散步的快乐心情,并渲染了一家人共享天伦之乐的和谐气氛。
情景交融,和谐统一
一般来说,人们欣赏景物时都是潜意识里裹挟着情感去欣赏的。有怎样的感情,所看到的景自然也是怎样的景。这时描绘的景就像是心灵的代言人,读者只要看到这样的景物描写,自然而然能感受到作者有怎样的心情,这样读者和作者近乎融为一体,读者也能更为真切地体会到作者的心境。如《羚羊木雕》中的景物描写语句“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颤”,这里写月光,是为了用冷冷的月光烘托“我”当时的那种痛苦、落寞、悲凉的心情。月光的清冷就是“我”心情的写照。物我合一、天人合一的写景特点,更能让读者触摸到隐藏在文章背后的作者的心灵。
情景反衬,震撼心魄
用景物来烘托人物心情,通常会使用正面衬托法,即以乐景衬乐情,以哀景衬哀情。下面是摘自“满分作文”的一个精彩片段:一个冬日的夜晚,没有点灯,我独自静坐在窗前,无聊地望着院内景色。这是一个寂寥的小院,光明仿佛离它所在的世界很远,院内一片漆黑。衬着方形天井上幽暗的微光,几条嶙峋的树干不成样子地摆出狰狞的样子。夜凝固着,单调地凝固着,不知希望在哪里。周遭的灯次第熄了,深夜的院落更黑了,也更寂了。渺渺中,不知从哪里飘来零星的雪花,神秘得像是无限幽远的沉木香,又像是岑寥多时的古刹钟。我燃起一支蜡烛,借着窗子撒出的光,看见雪花不停地飘转在这个孤寂的小院。雪花变大了,大片大片地降落在窗台上,有绒绒的一层了。烛光均匀地铺在上面,雪绒花絮就的雪绒被毯,红妆素裹、晶莹剔透,冷艳又温暖。又一会儿,枝头、院落都絮满了。树干变得鲜明,似乎还添了些温软;院落也呈现出天井固有的方形,那躲隐在冬云中的、或许本没有的天光,竟神奇地勾勒出这样一片端端正正……
但有许多作者在表情达意时,会故意将感情与景物的差距拉大,即以美好的景物来写哀情,以凄凉的景物来写欢乐,这就是景物反衬法。如:鲁迅的《祝福》结尾,是一段对鲁镇放鞭炮、祈求祝福的热闹欢快的过年的景物描写。在这欢快的祝福之时,祥林嫂却悲凉弃世。人世的热闹与祥林嫂凄凉之死对比何其鲜明!祝福的热烈欢乐景象,反衬并增强了祥林嫂惨死的悲哀,这是以乐景写哀情。祝福越烈,哀情愈甚。乐景与哀情的巨大反差,更加深了读者对祥林嫂悲剧的同情和对封建社会的鞭挞,深化了作品反封建的主题。
(作者单位:江西省吉安市第十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