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月亮感谢太阳使它明亮,风筝感谢风儿使它飞翔,鸟儿感谢山林使它自由欢畅。而我要感谢的太多太多:感谢父母,感谢老师,感谢朋友,感谢《语文世界》……我还要感谢那一双双眼睛。
那是一双双明亮、澄澈的眼睛,让我心灵震撼的眼睛。
11年前,毕业时踌躇满志的我竟然被分配到大山深处的一所乡村小学,接到通知的那天恰逢下雨,天阴沉沉的,犹如我的心。带着支离破碎的梦,我来到了乡里。在我当时看来,那真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地方:整条街我慢悠悠地走个来回也就是五分钟左右。这里四面环山,就北边有个缺口,低矮的木板房全卧在里面,颇有些老舍笔下《济南的冬天》里济南古城的模样。抬起头就只能望见巴掌大的一块天,一辆农用拖拉机是乡里唯一的现代化交通工具。这都啥年代了呀?早点儿逃离这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是我当时唯一的想法。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这话的确不假。如果用水比喻孩子,那么这里的孩子就是泉水;如果用花比喻孩子,那么这里的孩子就是深谷中的兰花;如果用玉比喻孩子,那么这里的孩子就是璞玉……这里的孩子上学要走很远的山路,常常是天没亮就从家里出发,书包里还要带家里备好的午饭,放学回家要割草、放牛、照看弟妹。他们会不时将家里种的花生、白菜以及放学路上采摘的板栗、榛子堆放在老师们的讲桌上;当我不高兴时,他们总会以为自己做错了事,教室里出奇地静,一个个正襟危坐,一双双眼睛都望着我,真让人莫名其妙;每当我把一颗颗很廉价的糖分发给他们,他们总是很开心,很开心,张着一张张可爱的小嘴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教室里闹开了锅,有的孩子舍不得吃,留着拿回家给弟妹;每到周末,在一条崎岖的山道上,总会有个“大孩子”和一群小孩子的身影,那是他们组成的轮流护送队送我到一个叫“三块石”的地方搭客车,当我坐上车,他们的身影才会消失在山林中……他们爱我,我也爱他们。但这一切并没有让我放弃离开的想法。
机会终于来了,临走的前一天,我坚持上完最后一节课,放学的铃声终于响了。咦,孩子们今天怎么啦?一个个正襟危坐,用一双双大眼睛望着我。要是在往常,孩子们早就欢欣雀跃了。“难道?”突然,班长站起来问我:“老师,我们一定听您的话,好好学习,您不要走,行吗?”我的心一怔,那一刻,我分明看见了孩子们那一双双眼睛中闪烁的泪花,是那样的晶莹、透亮。那眼睛,那泪花,让我感动,让我心痛。蓦地,我发现在这群孩子中间,我实在是太自私了……
我决定留下来,这一留就是11年。如今,那些孩子都已长大成人,我今年也离开了那里,但孩子们那一双双眼睛却始终萦绕在我的心头。
感谢那一双双眼睛,它是那么明亮、澄澈。是它,让我心灵震撼;是它,让我找到了我的人生坐标;是它,让我青春无悔!
感谢那一双双眼睛!
评:细细品味
这是作者最初感受到的一种境界,自然质朴。因景而生出“早点儿逃离这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的想法。景情融合较好。
山里孩子求学的艰难在字里行间得以展现,这一切给了“我”感动。为“我”的留下做了很好的铺垫。铺垫靠的是动作和细节。动作和细节用得好。
[整体评析]
这篇文章“意境”很好。何为“意境”?意境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与所描写的对象融合为一体而产生的一种艺术境界。
“早点儿逃离这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是我当时唯一的想法”,可面对“那眼睛,那泪花,让我感动,让我心痛。蓦地,我发现在这群孩子中间,我实在是太自私了……”“感谢那一双双眼睛,它是那么明亮、澄澈。是它,让我心灵震撼;是它,让我找到了我的人生坐标;是它,让我青春无悔!”一个把青春献给乡村教育的教师情怀,与“一双双眼睛”融合在一起,避开高尚的口号,找到了人生的坐标。
该文用了大量的比喻句,给文章增添了不少色彩。
(点评 冉 红)
点评者简介
冉红,现任民进中央委员,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副会长,首都师范大学影视文学系主任、汉语文化教育影像研发中心主任,教授。长期从事影视文学教学、研究和创作,有大量的作品问世,出版过影视文学教材、影视本选集。创作过18部电影文学剧本及一百多集电视剧,多次获得中国电影华表奖、金鸡奖、童牛奖、骏马奖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1986年被国家人事部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优秀中青年专家,1992年起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那是一双双明亮、澄澈的眼睛,让我心灵震撼的眼睛。
11年前,毕业时踌躇满志的我竟然被分配到大山深处的一所乡村小学,接到通知的那天恰逢下雨,天阴沉沉的,犹如我的心。带着支离破碎的梦,我来到了乡里。在我当时看来,那真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地方:整条街我慢悠悠地走个来回也就是五分钟左右。这里四面环山,就北边有个缺口,低矮的木板房全卧在里面,颇有些老舍笔下《济南的冬天》里济南古城的模样。抬起头就只能望见巴掌大的一块天,一辆农用拖拉机是乡里唯一的现代化交通工具。这都啥年代了呀?早点儿逃离这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是我当时唯一的想法。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这话的确不假。如果用水比喻孩子,那么这里的孩子就是泉水;如果用花比喻孩子,那么这里的孩子就是深谷中的兰花;如果用玉比喻孩子,那么这里的孩子就是璞玉……这里的孩子上学要走很远的山路,常常是天没亮就从家里出发,书包里还要带家里备好的午饭,放学回家要割草、放牛、照看弟妹。他们会不时将家里种的花生、白菜以及放学路上采摘的板栗、榛子堆放在老师们的讲桌上;当我不高兴时,他们总会以为自己做错了事,教室里出奇地静,一个个正襟危坐,一双双眼睛都望着我,真让人莫名其妙;每当我把一颗颗很廉价的糖分发给他们,他们总是很开心,很开心,张着一张张可爱的小嘴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教室里闹开了锅,有的孩子舍不得吃,留着拿回家给弟妹;每到周末,在一条崎岖的山道上,总会有个“大孩子”和一群小孩子的身影,那是他们组成的轮流护送队送我到一个叫“三块石”的地方搭客车,当我坐上车,他们的身影才会消失在山林中……他们爱我,我也爱他们。但这一切并没有让我放弃离开的想法。
机会终于来了,临走的前一天,我坚持上完最后一节课,放学的铃声终于响了。咦,孩子们今天怎么啦?一个个正襟危坐,用一双双大眼睛望着我。要是在往常,孩子们早就欢欣雀跃了。“难道?”突然,班长站起来问我:“老师,我们一定听您的话,好好学习,您不要走,行吗?”我的心一怔,那一刻,我分明看见了孩子们那一双双眼睛中闪烁的泪花,是那样的晶莹、透亮。那眼睛,那泪花,让我感动,让我心痛。蓦地,我发现在这群孩子中间,我实在是太自私了……
我决定留下来,这一留就是11年。如今,那些孩子都已长大成人,我今年也离开了那里,但孩子们那一双双眼睛却始终萦绕在我的心头。
感谢那一双双眼睛,它是那么明亮、澄澈。是它,让我心灵震撼;是它,让我找到了我的人生坐标;是它,让我青春无悔!
感谢那一双双眼睛!
评:细细品味
这是作者最初感受到的一种境界,自然质朴。因景而生出“早点儿逃离这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的想法。景情融合较好。
山里孩子求学的艰难在字里行间得以展现,这一切给了“我”感动。为“我”的留下做了很好的铺垫。铺垫靠的是动作和细节。动作和细节用得好。
[整体评析]
这篇文章“意境”很好。何为“意境”?意境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与所描写的对象融合为一体而产生的一种艺术境界。
“早点儿逃离这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是我当时唯一的想法”,可面对“那眼睛,那泪花,让我感动,让我心痛。蓦地,我发现在这群孩子中间,我实在是太自私了……”“感谢那一双双眼睛,它是那么明亮、澄澈。是它,让我心灵震撼;是它,让我找到了我的人生坐标;是它,让我青春无悔!”一个把青春献给乡村教育的教师情怀,与“一双双眼睛”融合在一起,避开高尚的口号,找到了人生的坐标。
该文用了大量的比喻句,给文章增添了不少色彩。
(点评 冉 红)
点评者简介
冉红,现任民进中央委员,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副会长,首都师范大学影视文学系主任、汉语文化教育影像研发中心主任,教授。长期从事影视文学教学、研究和创作,有大量的作品问世,出版过影视文学教材、影视本选集。创作过18部电影文学剧本及一百多集电视剧,多次获得中国电影华表奖、金鸡奖、童牛奖、骏马奖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1986年被国家人事部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优秀中青年专家,1992年起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