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
左玉灿,男,讲师,语文教师,校中青年骨干教师。担任11年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实践中,致力于学生综合素养建设,强调“实”的教育理念,并践行“态度踏实、基础扎实、底蕴厚实”的管理思想。在他和他的班集体共同努力下,曾荣获了“常州市先进班集体”、“常州市优秀团支部”等称号。
曾在看到一位老师运用小“鸡蛋”,做出了德育的大文章,我也在思考能否结合语文教学的特点,进行一次生命教育。进行了初步构思后,我拟好大致的步骤:1、每人带一个苹果,父母、同桌或者好友之间先后签名。2、每日在活页本上写观察日记,连续十天。3、检查相关笔记情况。4、准备作文课“苹果·人生”。
9月12日,我要求他们第二天带一个苹果过来,孩子们目瞪口呆,谁也猜不着我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在底下窃窃私语。我接着要求,回去要在上面签好自己和爸妈的名字。大家顿时炸开了锅,更是摸不着头脑。第二天,我检查苹果携带的情况,发现有3人忘记携带,有3个人上面没有父母的签名,还有7个学生只有父母亲和爷爷奶奶的单个签名。我没有说什么,只是把情况作了一个简短的说明,在早读课的时间我让携带苹果的同学,大家前后左右的好友相互签名留念,学生有的嘻嘻哈哈,有的煞有介事。我便布置了相关的观察要求:每日观察苹果,连续十天,并在活页本上写观察日记。学生听了先是面面相觑,接着是乐不可支。“老师,苹果有什么好观察的啊”,“老师,我的苹果有点坏了,能撑得了十天吗?”
中午我找来了未能完成要求的孩子单独交流,3个忘记带的我郑重地告诫他们要有责任意识,他们都很羞赧,直说下次一定不会。有2个忘记带,但是怕我责怪,临时在便利店买的,所以没有签名。一方面我对他们缺乏责任意识表示了批评,同时对他们的诚实给予了肯定,并要求他们下面的一定要做好,他们应允得很干脆。而有1个没有签名的孩子是外地来常务工人员子弟,平时父母夜班,一方面我安慰他没有什么,一方面乘机开导他平时要多关心父母,自己更是要努力,孩子的眼睛里满是泪水,咬着牙,没有吭声,但有些感动。而另外的7人,5人是单亲,1个孩子的母亲在小学时就去世了,1个孩子的父亲在坐牢,面对他们的不幸,我尽力去开导他们,并且在他们的苹果上签上我的名字,他们只是默默不语,我也默默不语,但感觉和他们之间近了一些。我心中默念“这些孩子以后要多关心”。
才第一个回合,“小苹果”就给了我“大收获”。但真正的收获还在下面。学生的日记可谓精彩纷呈,杨瑛(化名)写道:“看着苹果散发的香气,不由想到了我的青春年华,苹果在最光鲜的时候应该被人吃掉,以实现它的价值,我们的青春也该绽放自己的价值。”周立(化名)同学写道:“看着苹果上日渐消逝的父母签名,我不禁有些感伤,父母有一天也会如同这些签名离我而去,我应该努力,努力让他们少为我担心。”曹梦(化名)写道:“看着徐旭(化名)的签名已经逐渐模糊,心里不禁有些感伤,或许也如初中时候一样,我们的友谊是否有一天也会一去无影踪,愿我们的青春永不散场。”许小倩(化名)写道:“我的苹果上自从被我摔出一道疤痕,这两天已有扩大腐烂的趋势,我有些惊醒,这正如我的成长,千万不能让自己的生活留下永不磨灭的伤痕,否则只能被人抛弃了。”郭佳伦(化名)写道:“苹果的变化太慢了,第四天我就换了香蕉,它的变化更快,很快有了焦黑的颜色,它的变化使我想到了自己,从小学到初中再到现在,我就象这香蕉一样,慢慢变坏,慢慢沉沦,我还能找回自己快乐的单纯的苹果时光吗?”
学生的日记令我十分感动,他们从观察中感受到了生命、青春、人生、价值等等。十天以后的作文课上,当我要求以 “苹果·人生”为题,写一篇800字的作文时。以往的“怨声载道”居然没有再现,大家安安静静地写作,就连平时最怕写作文的孩子居然也写出了1000多字的文章,实在令我感慨万千,这一堂作文课是我当教师以来感觉最棒的一节课,也是学生浸润其中的一节课。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中论述了人的需求层次,而其中最高的层次就是“自我实现的需要”,我们教师需要做的就是作为一个“引子”和“穿线人”,要用兴趣和有效的监督去激发他们的内驱力,促使他们产生生命的自我需要,只有这样才能变功利性的“教师需要”为滋润学生心田的“利口良药”,正如一个学生的作文里所总结的“这是一个苹果、但不仅仅是一个苹果。”这次的案例让我体悟到,只有让那些鲜活的生命涌动起来,才是最好的德育教育,才是真正的关注生命的教育。
点评
教育只有触及学生的生命和需要,才能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学生如何在学校和校外的生活里实现人生价值和综合素养的生长,关键在于他们首先要观察生活,然后体验生活,最后体悟生活。而作为“平等中的首席”的教师,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不应太机械、太生硬,不要总以为命令和指挥能够取代一切,如果能够给学生们多设置一些情境,多给一些观察
左玉灿,男,讲师,语文教师,校中青年骨干教师。担任11年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实践中,致力于学生综合素养建设,强调“实”的教育理念,并践行“态度踏实、基础扎实、底蕴厚实”的管理思想。在他和他的班集体共同努力下,曾荣获了“常州市先进班集体”、“常州市优秀团支部”等称号。
曾在看到一位老师运用小“鸡蛋”,做出了德育的大文章,我也在思考能否结合语文教学的特点,进行一次生命教育。进行了初步构思后,我拟好大致的步骤:1、每人带一个苹果,父母、同桌或者好友之间先后签名。2、每日在活页本上写观察日记,连续十天。3、检查相关笔记情况。4、准备作文课“苹果·人生”。
9月12日,我要求他们第二天带一个苹果过来,孩子们目瞪口呆,谁也猜不着我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在底下窃窃私语。我接着要求,回去要在上面签好自己和爸妈的名字。大家顿时炸开了锅,更是摸不着头脑。第二天,我检查苹果携带的情况,发现有3人忘记携带,有3个人上面没有父母的签名,还有7个学生只有父母亲和爷爷奶奶的单个签名。我没有说什么,只是把情况作了一个简短的说明,在早读课的时间我让携带苹果的同学,大家前后左右的好友相互签名留念,学生有的嘻嘻哈哈,有的煞有介事。我便布置了相关的观察要求:每日观察苹果,连续十天,并在活页本上写观察日记。学生听了先是面面相觑,接着是乐不可支。“老师,苹果有什么好观察的啊”,“老师,我的苹果有点坏了,能撑得了十天吗?”
中午我找来了未能完成要求的孩子单独交流,3个忘记带的我郑重地告诫他们要有责任意识,他们都很羞赧,直说下次一定不会。有2个忘记带,但是怕我责怪,临时在便利店买的,所以没有签名。一方面我对他们缺乏责任意识表示了批评,同时对他们的诚实给予了肯定,并要求他们下面的一定要做好,他们应允得很干脆。而有1个没有签名的孩子是外地来常务工人员子弟,平时父母夜班,一方面我安慰他没有什么,一方面乘机开导他平时要多关心父母,自己更是要努力,孩子的眼睛里满是泪水,咬着牙,没有吭声,但有些感动。而另外的7人,5人是单亲,1个孩子的母亲在小学时就去世了,1个孩子的父亲在坐牢,面对他们的不幸,我尽力去开导他们,并且在他们的苹果上签上我的名字,他们只是默默不语,我也默默不语,但感觉和他们之间近了一些。我心中默念“这些孩子以后要多关心”。
才第一个回合,“小苹果”就给了我“大收获”。但真正的收获还在下面。学生的日记可谓精彩纷呈,杨瑛(化名)写道:“看着苹果散发的香气,不由想到了我的青春年华,苹果在最光鲜的时候应该被人吃掉,以实现它的价值,我们的青春也该绽放自己的价值。”周立(化名)同学写道:“看着苹果上日渐消逝的父母签名,我不禁有些感伤,父母有一天也会如同这些签名离我而去,我应该努力,努力让他们少为我担心。”曹梦(化名)写道:“看着徐旭(化名)的签名已经逐渐模糊,心里不禁有些感伤,或许也如初中时候一样,我们的友谊是否有一天也会一去无影踪,愿我们的青春永不散场。”许小倩(化名)写道:“我的苹果上自从被我摔出一道疤痕,这两天已有扩大腐烂的趋势,我有些惊醒,这正如我的成长,千万不能让自己的生活留下永不磨灭的伤痕,否则只能被人抛弃了。”郭佳伦(化名)写道:“苹果的变化太慢了,第四天我就换了香蕉,它的变化更快,很快有了焦黑的颜色,它的变化使我想到了自己,从小学到初中再到现在,我就象这香蕉一样,慢慢变坏,慢慢沉沦,我还能找回自己快乐的单纯的苹果时光吗?”
学生的日记令我十分感动,他们从观察中感受到了生命、青春、人生、价值等等。十天以后的作文课上,当我要求以 “苹果·人生”为题,写一篇800字的作文时。以往的“怨声载道”居然没有再现,大家安安静静地写作,就连平时最怕写作文的孩子居然也写出了1000多字的文章,实在令我感慨万千,这一堂作文课是我当教师以来感觉最棒的一节课,也是学生浸润其中的一节课。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中论述了人的需求层次,而其中最高的层次就是“自我实现的需要”,我们教师需要做的就是作为一个“引子”和“穿线人”,要用兴趣和有效的监督去激发他们的内驱力,促使他们产生生命的自我需要,只有这样才能变功利性的“教师需要”为滋润学生心田的“利口良药”,正如一个学生的作文里所总结的“这是一个苹果、但不仅仅是一个苹果。”这次的案例让我体悟到,只有让那些鲜活的生命涌动起来,才是最好的德育教育,才是真正的关注生命的教育。
点评
教育只有触及学生的生命和需要,才能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学生如何在学校和校外的生活里实现人生价值和综合素养的生长,关键在于他们首先要观察生活,然后体验生活,最后体悟生活。而作为“平等中的首席”的教师,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不应太机械、太生硬,不要总以为命令和指挥能够取代一切,如果能够给学生们多设置一些情境,多给一些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