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十里红妆万工轿中百子图像研究

来源 :名作欣赏·评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4143634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旨在研究江南十里红妆万工轿百子图像,通过对浙江宁波天一阁藏万工轿的考察,根据原始档案、口述历史、论著等相关资料,运用文献研究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从万工轿百子图像的题材、技法与社会发展关系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百子图像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十里红妆 万工轿 百子图像 多子多福
  十里红妆是汉族传统婚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江浙地区一种独特的婚俗形式,其规模声势之大,数量门类之多,制作工艺之精,形成了江南地区特定的婚俗文化,被列为全罔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十里红妆核心的万工轿,是清末民初时期的宁式花轿,因制造时耗费近万工时,故称“万工轿”。也因需要八个壮汉抬轿,又称“八抬大轿”。现藏于浙江宁波天一阁的万T轿总高275厘米,宽90厘米,有7层楼阁,5座主亭,四周用朱金木雕层层装饰,再以金银彩绣、彩色流苏、玻璃画等进行装点。轿上有一种以百子为主题的装饰,在万工轿的装饰图案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它寄托了对新人的祝福,对多子多福的向往。 一、万工轿百子图像的题材 万工轿中的百子图像起源于中罔的农业社会,劳动力是当时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因此古代统治者皆鼓励多生多育。在此背景下,百子图像应运而生,寄托着人们对多子多福的向往,笔者根据万工轿中百子图像的题材将其分为隐喻型百子图像和直接表述型百子图像。 (一)隐喻型百子图像 隐喻型百子图像根据其载体的不同可分为动物隐喻型百子冈像和植物隐喻型百子图像。秦汉史学家赵国华在《生殖文化论》书中提出:“女娲本为蛙,蛙原是女性生殖器的象征,又发展为女性的象征,而后再演为生殖女神。”(1)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陆晓云在《感知蛙图腾符号的形式与意味》一文中提出:“在众多女娲溯源研究中有蛙类说、龙蛇说、葫芦说、生殖器说、鲵鱼说等,近来随着考古研究与文化整合研究的深入,女娲源于蛙类说已渐呈上升鼎足之势。”(2)青海省文物考古队编著的《甘肃彩陶》中就将蛙形图案为称为“人形纹图案”。综上可见,新石器时代彩陶罐上的蛙纹与女娲存在一定的联系,蛙成为具有百子寓意的代表之一。动物中象征百子的还有鱼、老一鼠、兔子,等等,皆是产子众多的动物,象征着人们对多子多福的向往。
  石榴一直就有“千房同膜,千子如一”的说法,提起石榴,人们便会想起榴开百子,多子多福等吉祥的话语。南北朝时期,石榴由曹植所赋予的女子所出之子的寓意衍生为多子的含义,石榴生双子的吉祥语和送女出嫁陪送石榴的习俗也从此流传下来。榴衣之内,榴子无数,在古人的观念中,子孙满堂才是福气,因此石榴顺理成章地成为多子多福的象征。植物隐喻型百子图像还包括葫芦、莲、向日葵等,这些植物都果实繁多,象征着生生不息的生命。
  (二)直接表述型百子图像
  直接表述型百子图像以婴童形象为主体,以婴戏图为主要题材。婴戏图可追溯至唐代,作为风俗画的重要内容之一,婴戏图从唐代描绘妇婴的题材中脱颖而出,至宋代成熟,宋以后百子图像就以吉祥装饰图案为主出现在壁画、版面和年画中,至清代,百子图表现的主要内容可分为儿童生活中的学习、游戏以及劳动这三项基本活动。正因为婴戏图符合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审美观念,在封建经济日益繁荣,国力强盛,民众富足之时,婴戏图普及到了民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中,有青花、粉彩瓷器,竹、木、玉雕,银饰、刺绣、皮影、布艺、年画、剪纸、泥塑,等等,汇成典型的民问吉祥图案谱系。婴戏图的题材多样,有骑竹马、下棋、击球、墩鞠、捉蝶、捕蝉、戏鸟、采莲、打枣、捕鱼、踢毽、礼佛、放风筝、玩傀儡、放牧嬉戏,等等。其中的内涵也非常丰富,表现在礼仪、教化、祈祥、幸福、美好、喜庆、丰足、平安、长寿、学优、升官、发财、游戏、娱乐,等等。(3)
  二、万工轿百子图像的技法
  万工轿作为江南十里红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江浙民问婚俗思想的集中体现,融合了朱金木雕、金银彩绣、玻璃绘画等装饰工艺。其中百子图像的表现技法主要为绘画和雕刻。
  (一)绘画类
  万工轿配备了46块百童喜庆的玻璃手工彩绘,分布在轿身中段。轿子正面正中央的玻璃画,绘制着观音送子的图案,童子坐在荷叶上,善财童子及小龙女伴在观音两旁,三人皆微笑看着童子,形成一幅美好的画面,观音常被人们视作送子的神明,将其与童子绘在一起,体现出了人们对多子多福的美好向往。轿身右侧正中央的玻璃画,绘制着两个童子坐于荷叶之上,有风鸟在他们四周翱翔,凤凰为吉祥的象征,将之与孩童结合,展现出一派和乐安逸的景象。轿身四周最大的玻璃画下方,还有一整排与孩童相关的小玻璃画,画中孩童形态各异,有手捧玉如意,祈求着平安吉祥,有手拿石榴,象征着多子多福,还有各式孩童嬉闹的场景,呈现出各色生动活泼的场景。
  (二)雕刻类
  轿上的百子图像主要采用圆雕、浮雕、透雕三种工艺手法,雕刻的人物众多,光圆雕和透雕的就有250多个,加上浮雕和玻璃上的人物,总共400个左右,故宁波人也称它为“百子轿”。轎身对称,轿上雕有凤凰24只、龙38条、仙鹤54只、喜鹊74只、狮子92只和石榴百子124处。④轿身正面的浮雕,描绘出从浪花中一跃而起的金色鲤鱼,旁边还有两条小鲤鱼为衬,呈现出一幅鱼跃龙门的吉祥之景。轿身遍布象征多子和吉祥的雕刻作品,除了经典的龙风呈祥以外,还有牡丹、向日葵、松柏之类。花轿周围垂挂着宁波金银彩绣的精彩作品,以彩色流苏饰之,再加上小宫灯的点缀,各类装饰交相辉映,美不胜收。
  三、万工轿百子图像与社会发展
  古代中国作为传统的农业国家,农业人口的数量关系着国家生产力,因此统治者往往都十分重视该问题,皆鼓励多生多育。这点诗书中也有一定的体现,先秦《鲁颂·閟宫》中的“俾尔昌而炽,俾尔寿而富”,《螽斯》中的“宜尔子孙,振振兮”,以及《诗经·周南·桃夭》中的“桃之天天,有黄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等,等皆有长寿和多子多福之意。
  商朝,已经开始形成长寿长命、多子多福思想,商代出产的青铜器上就出现了“万年无疆”“子孙永昌”之类的吉祥语;周朝,同样重视人口管理,流行多子多福的思想。秦末汉初,由于战乱频发,导致人口呈现只减不增的趋势,由秦朝的200O万人锐减至1200万人,为此统治者开始大力鼓励生育;隋朝,人口大起大落,而隋炀帝即位后,汇合了京杭大运河,以及济渠、邗江、永济渠、江南河等水系,使得百姓的交通出行和农业灌溉都有了很大的便利,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从而对人口的增加也起到了不小的影响。唐朝,将“婚姻及时、鳏寡数少”作为地方官政绩考核的内容之一,李世民即位时期,下令各地方奖励婚嫁,男子满二十岁,女子满十五岁就要求步入婚姻,甚至寡妇、鳏夫都要求结婚生子,还要求亲戚和各地的富人资助无钱娶妻的光棍,保证其能够成功娶妻生子。⑤可以说在不断发展的历史中,多子多福的观念渐渐深人人心。
其他文献
摘 要: 美国近现代黑人的独立意识觉醒对南方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因此,迪尔西作为文本最重要的黑人形象,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里通过探索迪尔西两方面形象在文本中的体现,进一步阐释迪尔西的完美人形象与基督原型的意义。  关键词:《喧哗与骚动》 迪尔西 人物形象 象征  《喧哗与骚动》不仅仅是福克纳“约克纳帕塔法世系”的重要作品,还是现代主义意识流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叙述的是一个南方家族日益没落的现代悲剧。
摘 要:因大众传媒速食时代下,导演李安突破传统电影叙事的重重阻碍,以技术革新重新缔造了电影数码时代的拍摄手法。这不仅仅是电影炫技,而是胶片与数码的一场无硝烟战争,这必然是电影艺术的一次里程碑。本文将从传统与潮流的博弈及哲学叙事外壳下的美学技术核心来探究李安新片所造成口碑两极分化的原因,以及李安作为技术先行者遭遇的困境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技术叙事 传统与潮流 哲学叙事 新美学  《双子杀手》 一
摘 要:话剧《千古一圣王阳明》聚焦了王阳明从狂狷少年到心学宗师的成圣历程。在剧中,少年王阳明立志成为儒家的圣贤人物,俨然一个狂狷少年,自然被严厉的父亲斥为狂生。同时,王阳明心系苍生,不畏权贵,剿匪平乱,俨然一个知行合一的大丈夫。在思想上,王阳明始则服膺于朱熹,后摆脱程朱理学的禁锢,终成心学的一代宗师。  关键词:“阳明戏” 狂生 知行合一 致良知  绍兴文理学院今天剧社的原创历史话剧《千古一圣王阳
摘 要: 张爱玲将其真实人生与金钱的纠葛不自觉地投射到短篇小说集《传奇》的金钱书写当中。经历了沦陷区上海飞涨的物价造成的物资短缺以及在返沪之前经历过港战的张爱玲能敏锐地觉察到物价起伏背后潜藏的社会动乱和人们内心的惶惑不安,这使得《传奇》中具体数字的金钱书写频频指向物价。与双亲因金钱失和造成的心灵创伤使得《传奇》文本中屡次出现因金钱暴露自私本性的父母形象。喜爱物质和都市文明的张爱玲将这种特质赋予笔下
摘 要: 后殖民主义理论家霍米·巴巴关于身份混杂的问题和“模拟人”的反抗策略,为我们提供了一把解读电影《绿皮书》的钥匙。电影主人公谢利身份是黑人与白人的混杂,游离于两个稳定主体之外,霍米·巴巴称持有这一身份的群体为“模拟人”。“模拟人”的游离身份中具有殖民者的身份特征,因此动摇甚至颠覆了殖民者对自己稳固身份的认知。从霍米·巴巴这一后殖民主义理论视角出发,电影主人公谢利在美国南方城镇的巡演,实际上构
摘要:汉高祖刘邦的形象一直为后人津津乐道。当下电影界,陆川叉对这一历史典型人物进行了个性化的诠释。在他集编剧、导演、制片于一身的作品《王的盛宴》中,以心理化的视听叙事手法,把晚年刘邦的心理状态进行艺术放大,将其惊恐猜疑的帝王权欲形象搬上银幕。  关键词:《王的盛宴》 刘邦 陆川  《史记》是影视作品改编参照的重要民族历史资源。影视剧的导演们积极探索历史,利用独特的视听技法展现全新的历史人物,解构并
摘 要:电影的镜头语言承载着一种纪实功能,这种功能仍然被延续至今。本文将以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为文本,通过从镜头语言与纪录片的选题和立意、镜头语言的叙述表达功能、镜头语言的抒情表达功能这三方面来分析,继而探讨镜头语言表达功能在纪录片中的运用方法。  关键词:镜头语言 表达功能 纪录片  电影的诞生,是以纪录片的形式出现在观众眼前的。无论是《水浇园丁》还是《工厂大门》,影片中的镜头都表达着纪实的功
摘 要:南朝梁代僧人宝唱所著的《比丘尼传》中有不少充满诗意的人物品藻,这一言说方式实际上是基于宝唱男性视角及理想下对出家女性的“他者”书写,从而建构了高尼诗性人格的三个维度:超拔脱俗、与物无累的神采,贞静内敛的个性以及聪慧捷悟的才智。除了时代风气的影响,正是僧人宝唱自身的男性视角、传统伦理观念及佛学素养影响着他对比丘尼的价值判断与品评。  关键词:《比丘尼传》 宝唱 理想人格  南朝梁代庄严寺僧人
摘 要: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女神占有重要的地位。她们曾经在创世神话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或为万物和人类的始祖,或为撑天救人的女性英雄,或为授予人们生活技能的伟大母神,都是神话讴歌和颂扬的主要对象。但由于种种原因,女性在创世神话中未能固守其崇高地位,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逐渐让位于男性,以至于在中国创世神话中经历了一个明显的男女角色转换过程。  关键词:神话 女神 男女角色转换  一、中国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文化需求也日益增加。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公安文学已走过七十余年的历史,公安文学的最大意义在于对公安行业的思想和行为产生规范化的影响,对公安文学的读者进行正面引导。建设公安文学等于为公安使命的实现构筑一条通道,接受公安文学等于为受众塑造了核心价值观和信念。因此,公安文学的创作者必须具有正确价值观。本文将从题材、价值传递、接受与赏析等方面探讨公安文学《法医秦明》系列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