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精IVF中不同授精浓度及方式对临床结局的影响

来源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供精IVF-ET中较为合适的授精浓度及不同授精方式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6月行供精IVF治疗的542个周期的资料,根据不同授精浓度分为3组:A组为(1.0~<2.0)×10~6/ml,B组为(2.0~<4.0)×10~6/ml,C组为(4.0~8.0)×10~6/ml。比较各组间受精率、多精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及流产率的差异,并与同期供精ICSI周期进行比较。结果:(1)3组间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和流产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B组和C组的多精受精率高于A组(5.66%、5.79%、2.69%,P<0.05)。(2)通过与供精ICSI组进行比较,在供精精液可行IVF受精的情况下,ICSI并不能提高供精患者的优质胚胎率和临床妊娠率。结论:供精授精浓度在(1.0~<2.0)×10~6/ml时可获得较高的受精率、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提高授精浓度只增加多精受精率而不改善临床结局,此时选择ICSI助孕并不提高优质胚胎率和临床妊娠率。
其他文献
1改造在用锅炉极具现实意义我国能源供应以煤炭为主,燃煤锅炉约占83%,油、气锅炉约占11%,其他锅炉约占6%,而我国煤炭探明可采储量占世界储量的11%,石油只占2.4%,天然气仅占1.
随着X线钼靶技术的广泛应用,乳腺导管内癌的发现率随之增高.在我国由于检查条件所限,其发现率仅占2%~3%左右,且临床上对此病变存在着认识不足及漏诊、误诊的现象.为了对乳腺导
近年来股骨粗隆部骨折发生率呈增加趋势,这类骨折高发于老年人,尤其是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2002年1月~2004年1月,笔者采用股骨粗隆勾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19例,疗效满意,报告
近年来,随着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技术及设备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越来越多的胸部疾病通过VATS得到诊断和治疗.笔者1999年1月~2005年8月共进行VATS手术1 048例次,其中46例为纵隔
1 病例报告例1,男,58岁.因咽喉疼痛伴咳嗽2 d,畏冷发热,胸闷气急十余小时入院.查体:T 36.6 ℃,P 82 min+-1,R 24 min+-1,BP 68/45 mmHg.神清,精神差,急性病容,自动体位.嘴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