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20世纪80年代朝鲜族民间舞蹈艺术创作的特色与成就

来源 :参花(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dsomeni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朝鲜族民间传统舞蹈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经过艺术家的整理、创作,产生了一大批具有新观念和新态度的代表作品。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舞蹈文化意识苏醒的活跃期,也是朝鲜族民间舞蹈艺术创作的重要发展期。这一时期朝鲜族民间舞蹈艺术创作经历了继承传统的阶段,开始寻找创新的道路。在创作中趋于表现对精神层次的探索,追寻文化底蕴及对作品意境的塑造。
  关键词:朝鲜族民间舞 20世纪80年代 舞蹈创作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朝鲜族民间舞蹈艺术创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朝鲜族民间舞蹈艺术创作的整体特征和发展趋向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对传统民间舞蹈的继承和发展,其二是以传统为支点,借鉴吸收新的艺术理念与方法进行改造和创新。
  (一)20世纪80年代以前——对传统民间舞蹈的继承和发展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20世纪50年代的朝鲜族民间舞蹈艺术创作,其主要成就一方面体现在将传统民间舞蹈经过简单加工直接搬上舞台。比如《刀舞》(金京淑编舞,1951年)《农乐舞》(赵得贤、何兑益编舞,1951年),都可以直接追溯到素材的来源。
  另一方面则是对传统民间舞蹈进行整体创作,其技术和风格更加凝练,表现内容更为宽泛。比如《养猪姑娘》(崔玉珠编舞,1972年)、舞剧《为了永远的和平和幸福》(崔采编剧,赵得贤编舞,1951年),大多数作品主题都是讴歌党和国家或直接投射到现实情况下的人民生活,多数带有宣传性和教育性。
  总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的这样一个社会环境的现实情况下,朝鲜族民间舞的新作品都是以现实主义为主并含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人,是科学理论的结果,纵使没有绚丽的舞台效果帮衬,从肢体语言到整体结构,仍然体现着真切和质朴的朝鲜族的鲜明色彩。
  (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传统为支点、以现代为契机的改造与创新
  20世纪80年代以来,朝鲜族民间舞蹈艺术创作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即以传统为支点、以现代为契机,进行改造与创新。
  一方面,把朝鲜族舞蹈的传统语言素材进行分析和重组,使作品表达的内容更深刻,作品内容和意义多为表现本体对历史与人生的思考,或追寻传统文化精神的底蕴,渲染舞蹈作品所呈现出的意境,注重每一个生命体所潜在的灵性和精神的传递。比如《迎新春》(韩世浩编舞,1980年)等。
  另一方面,通过合理地融入和借鉴其他舞种来丰富表演形式,动作编排以关注和回归舞蹈的本体为中心,在保持民族风格性不被泯灭的情况下,通过改编或者融合其他舞蹈语言素材,大胆创新表现方式。比如将中国古典舞身韵身法中的“拧、倾、圆、曲”与朝鲜族民间舞中端庄、大气、沉稳的气息相互融合,或将当代舞中率性活泼的时代流行节奏与传统朝鲜族民间舞的古格里的柔韧优美和安旦的轻快互相碰撞。这一类的代表作品有《挚爱》(李仁顺编舞,1981年)、舞剧《春香传》(崔玉珠编舞,1990年)《新“阿里郎”颂歌》(刘立功编导,2005年)《江山如画》(金美花编导,2009年)等。
  此外,通過对舞台时空多角度充分利用,使观赏的重心回归舞蹈的本体——“人”的身上,利用视觉冲击效应给观者更多领会和遐想的空间。通过这些创新的思维创作出很多优秀作品,增添朝鲜族民间舞所未知的可塑性,更丰富了舞台表演的形式,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比如《深宫》《长白瀑布》《扇骨》《手巾舞》《残春》等。
  二、朝鲜族民间舞蹈的发展
  朝鲜族的民族民间舞蹈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期走向舞台艺术表演形式开始,艺术家为其发展不停地尝试与实践,朝鲜族民间舞蹈如果要继续发展下去,需要专业舞蹈工作者创造条件和不断革新。
  比如舞蹈艺术实践活动的丰富与频繁,会给舞蹈事业的创新与发展带来更多的机会,全国的专业或非专业的舞蹈赛事、大型晚会等表演形式的增多,使参与舞蹈事业的人才变多,在不断的探讨与思辨中,不断地输送新的血液,传达新的思想,才能保持专业创作的先进性。
  又如专业性质的朝鲜族民间舞蹈教学为舞蹈专业培养了人才,专业课堂教学有前辈们在不断积累过程中编撰的教材,其教学内容既不完全是原始民间舞蹈的形态,也不是纯粹的艺术家创作,而是在朝鲜族传统、典型的素材基础上根据中国民间舞学科发展规律的系统性使其符合教材规范体系,这样才能保证朝鲜族民间舞蹈教学的风格特征。
  最后,要利用科技的力量,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朝鲜族民间舞蹈更加生动有魅力,不仅使民族文化得到了传播,也有利于舞蹈表演技艺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冯双白.新中国舞蹈史1949—2000[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
  [2]朴永光.朝鲜族舞蹈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
  [3]茅慧.新中国舞蹈事典[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胡琪蒙,女,河南大学音乐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舞蹈编导)
其他文献
摘要:在文化大融合的背景下,壁画艺术中诸多元素仍对现代艺术发展具有借鉴意义。本文将从壁画艺术本身出发,基于城市发展、生态文明、社会和谐的理念,浅析壁画艺术在现代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可行性和操作性。  关键词:壁画艺术 城市环境艺术设计 生态文明  一、壁画艺术对城市环境艺术的借鉴意义  以城市文化背景为底蕴的壁画往往具有相应的历史纪念意义。相较于其他绘画艺术来说,壁画更加庄重、严谨和肃穆。在现代城
期刊
剧中主要人物  沈振兴 男,三十九岁。  沈 妻 女,三十八岁。  张局长、张军(退休門卫)、张君(退休教师)、小李、小刘、老万、护士(两位)。  1.办公室 日内  【区教育局办公室副主任沈振兴一大早来到办公室,就感觉气氛不大对,办公室同事小李、小刘、老万都在一起说话,看到他进来了,都向他打了声招呼:沈主任早啊!说完,又继续聊着。沈振兴觉得奇怪,摇摇头,还是遵循着多年的习惯,拿出茶叶,泡上一杯茶
期刊
摘要:中国青绿山水画是中国传统山水画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产生于魏晋,唐宋最为兴盛,而后受到水墨山水画的影响,在清代开始走向衰落。千百年来,中国青绿山水画形成了独特的色彩体系和艺术风格,是当代中国山水画学习和研究中值得探析的课题。  关键词:青绿山水 传统色彩观 特点  一、中国青绿山水画发展概述  中国古代文人雅士开始以自然山水为题材进行创作是从魏晋时期开始的。在此之前的中国古代绘画作品主要以人物
期刊
摘要:《花为媒》是新派评剧代表曲目之一,其风格幽默清新、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本文将针对新派评剧代表作《花为媒》的表演艺术传承方面展开分析,并对新派评剧的发展和创新进行探讨。  关键词:《花为媒》 表演艺术 传承  一、《花为媒》的发展历程  自1909年首演后,《花为媒》在传承中不断创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国评剧院又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整理和加工,并在1963年首次将其搬上
期刊
摘要:黄梅戏是中国戏曲艺术中一种重要的形式,其唱腔具有活泼欢乐、通俗易懂等特性。本文将在简述黄梅戏唱腔特征的基础上,对其在戏曲中的作用进行探讨,希望深化读者对黄梅戏唱腔的理解与认识。  关键词:黄梅戏 唱腔 戏曲表演  黄梅戏是一种侧重歌舞化的戏曲艺术形式,离不开音乐的衬托。唱腔则是黄梅戏音乐构成要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活泼欢乐和通俗易懂的特性决定了黄梅戏音乐的独特魅力。  一、黄梅戏的唱腔特征
期刊
摘要:本文将从形式设计的角度,对“旅行箱里的温室”展览的场景设置、细节设计进行描述和评论,意在学习成功的设计方案和处理手法,从中总结可借鉴的经验,发掘创意的灵感,并试图通过对细节处理手法的解释,解读可以感动人心的设计理念。  关键词:展览策划 细节呈现 展览设计  一、展览概况  2019年3月23日“卤猫①个展——旅行箱里的温室”在上海FIU GALLERY展出。此次展览为卤猫原作的互动展览。卤
期刊
摘要:通过对基弗绘画作品的赏析,笔者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基弗的成功并不在于其绘画手法的精湛,而在于其绘画中的主题。他是一位伟大的历史记录者,把许多人抛在脑后的历史重新找到,再以艺术作品的形式供我们观赏,让我们回忆起那段历史,在画面高高的地平线下,一片被毁掉或烧焦的田野,乍看下都是过去充满疤痕的战场,因为基弗的作品通常表现的都是对战争苦痛的宣泄,他通过画面形式、色彩以及材料的运用去全方位地表达战争。
期刊
摘要:《世界遗产在中国》这部纪录片被称作是一部能够展示中国世界遗产的百科全书,此片以拍摄我国自然文化作为内容主体,且表现的形式都是过去式,因此在拍摄之前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对文本先进行一个整体的构思以及精密设计。对于这种遗产类过去式纪录片来说,其包含了大量复杂的资源素材,设计者要通过很多前期的考证与研究才能得出最后的结论,并创作出基础文本。由此可见,在前期文本创作中,前期导演的设计工作是至关重要的。本
期刊
摘要:“非琴不是筝,初闻满座惊” ,这是“阮痴”冯满天老师在《超级演说家》这档节目中演讲时说的一句话,其实冯满天走入大众的视线是在《出彩中国人》这档节目,决赛的时候一首大阮弹唱《龙的传人》让观众激动不已。阮本不似琴的清高,在冯先生手里又增加了一些疯魔的味道。大阮音浑厚狂野,帮助作者的情感挥发到极致,将观众的激情和喜悦推向高潮。冯先生将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结合,形成了他自己独特的冯氏风格,充满了真诚、
期刊
摘要:本文将主要对八大山人晚年的作品以及他的绘画思想进行研究,通过对《眠鸭图》的分析,总结八大山人为我国美术史做出的贡献以及留给我们的宝贵艺术财富。  关键词:八大山人 晚年风格 花鸟画 《眠鸭图》  八大山人,本名朱耷。身为明朝皇室的后人,他本来有大好的前途,可却偏偏赶上了一个无法施展理想的时代。李自成为了得到皇权攻入明朝都城,但没过多久就被清朝所打败。在这一时期,八大山人承受了山河破碎的凄凉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