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想象力培养探析

来源 :家长·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king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有一位哲人说过,我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乃至天性往往在幼儿阶段达到顶峰,伴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衰弱减退甚至消失,这种消失是成长过程中无可避免的,却也和教师、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无关系。传统教学中,教师一味地灌输、复制,家长包办孩子的所有事情,这均对孩子的思维、想象力有较大的抑制作用。美术本来就是一门富含想象的学科,在孩子思维发散、想象力的培养上独具优势,为儿童创造开放的教学空间,让孩子在美术学习中寻找快乐、体验快乐、获得快乐。绘画是每个孩子抒发自己情感最直接的途径之一,美术课是孩子们感情交流的重要场所,让孩子在美术课堂中感受快乐,是培养其审美能力、想象能力以及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关键。
  丰富感性认识,启发学生想象
  想象以感性认知为基础,以此联想出从未感受过甚至从未存在过的事物。归根结底,构成这些想象的感性材料源于最初的事件,如果缺乏这种足够的感性材料和素材,学生自然无法进行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更勿论想象力的培养。除此之外,教学内容应当尽量契合学生年龄阶段和心理特点 ,让他们能够在“画”与“看”的过程中真正有所收获,在此基础上积累想象的素材,受到启发。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少年儿童作画一定要让同龄人喜欢看,且能看懂,能够收获一定的知识经验。”这在小学美术中是同样适用的,我们在教学《穿花衣的热带鱼》一课时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到鱼鸟专卖店、各种市场,让学生亲身观察和感受热带鱼的体型特征。这样走出课堂的方式相较于课堂教学来说,显然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也深受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所喜爱。在观察中,他们更加直观、形象地了解到热带鱼的体型特征和颜色等等,这无疑为学生积累了关于热带鱼的感性素材,有助于其想象力的启发。
  着力情景创设,开辟想象空间
  在积累了一定素材后,教师应当着力于学生思维的激活,促进其灵活地应用于美术当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而实现这一过程需要教师营造、提供一定的活动气氛及场景,让传统一成不变的课堂充满生机活力,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这就是教学法中的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具体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当日所教学内容设定相关的场景,引导学生进入场景,并随着教师的思维一起想象。情景教学法的运用中,往往通过一张图片、一张幻灯片、一段录像来呈现很好的场景,在情景中,学生的思维得以开发,想象力充分活跃起来,开辟了想象空间。
  多维手段教学,扩展想象空间
  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往往伴随着成长而减弱,与高年级学生相比,低年级小学生对美术学习更具兴趣,这种减弱固然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然而教师缺乏教学技巧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竭力营造各种情景,尽可能以激发学生积极性和想象力的教学方式进行课程导入、开展教学。在教学设计和课堂筹备中尤忌“面面俱到”,唯有给学生留有充分的自由想象空间、自主实践活动的机会,才能真正让他们在宽松的环境中得到思维、想象力的放飞。当课堂充满变数而非模式化时,学生就能够以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进入课堂,学习效果不言而喻。在此情形下,学生情绪高昂,想象力与创造力也能得到更大限度的激发。因此,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应当精心设计、巧妙授课,尽可能地激发学生兴趣,拓展其想象空间。如,在美术课的开端和引入,我们可以通过如下几种方式来进行。
  猜测式
  在“鳥语花香”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们不妨以悦耳动听的各种“鸟叫声”作为导入。在课堂开端,用多媒体播放各种鸟儿鸣叫的声音;“下雨了”一课的教学中,则可通过“电闪雷鸣声”来辅助学生进行想象。诸如此类,在感官的调动下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学生在音乐环境中尽情地感受、想象,有助于想象力的培养。
  魔术式
  如“三原色和三间色的认识”一课的教学中,可把几种色水装在透明矿泉水瓶里进行直观的演示,利用学生好奇心的特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好奇中掌握色彩调配的规律。
  触摸式
  在“茶壶设计”“闹钟设计”等课中,可让学生在无法看见的情况下触摸口袋中的物体。学生的精神集中于触觉,更能正确地感受物体形态。紧接着,让他们对物体的外形、花纹进行大胆的想象,以此培养其想象力与创造性思维。此外,猜谜式、模拟式、展示式、新闻式等方式均可有效用于课堂。
  我们应当给学生思考、想象的空间,关注学生的课堂动态,根据学生的情绪和状态随机应变地展开课堂,一改过去模式化的课堂。若学生在每一节课都能这样想:“教师今天又要变什么魔术?”“这节课又有什么好玩的?”此时,教学效果不言而喻。在这种课堂中,学生想象力也能得到较大的启发和培养。
其他文献
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教学是符合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及我院学生实际情况、有利于人才培养及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教学改革策
期刊
以分布于准噶尔盐土荒漠中的亚麻叶碱蓬(Suaeda linifolia Pall.)、盐地碱蓬(S. salsa (L.) Pall)、奇异碱蓬(S. paradoxa Bge.)、肥叶碱蓬(S. kossinskyi Iijin.)为研究对象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相应的,其对教学起到的辅导作用也越来越大。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应用信息技术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教师当前开展教学时必要研究的内容之一。小学科学教学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对科学规律、事物的基本认知以及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而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中的应用则可以帮助教师将科学规律以更加清晰的方式呈现在学生的眼前,从而使学生能够对科学进行深入了解
期刊
借助微信公众平台发布优秀教育方法文章  在小学阶段,微信公众平台的教育功能主要折射在家长身上。通过关注微信公众平台,家长会收获许多知识。因此,学校的公众平台应该多发布一些优秀教育方法的文章,让家长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能力与水平。例如,可以在微信公众平台分享一些常见的教育方法,如模仿“三十六计”的教育方式:  第一,“扮弱计”,即家长让自己的孩子充当一次“小大人”,此种教育方法的优势
期刊
教师在课堂40分钟的教学往往决定着教学质量的优劣和学生素质的培养。新课标强调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下面,我结合一年级《认识钟表》一课,谈谈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巧
期刊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创新自身的教育方式,以便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学校实行绿色教育的模式,以学生为主体,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能力,推动学生个性化的发展进步。本文主要从绿色教育的实施意义、有效措施两个方面展开,以供参考。  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内容一般比较乏味,不太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相关部门就需要加大对这方面的重视力度,提升学生们的参
期刊
灌丛是干旱、半干旱地区优势植被类型,在防风固沙、水土固持及维持区域生态系统稳定性等生态保护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其中荒漠灌丛植被固碳功能
今年,我参加了我省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学科的评卷工作。评卷的内容是试卷的第二部分古诗文积累与阅读中的第一题古诗文默写。  本道题满分为8分,有6道小题:第一小题是李商隐《无题》中的“相见时难别亦难,( )”;第二小题是范仲淹《渔家傲》中的“( ),衡阳雁去无留意”;第三小题是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 ),谁家新燕啄春泥”;第四小题是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山舞银蛇,原驰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