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树参天壶》看紫砂壶的自然美学思想

来源 :陶瓷科学与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4926651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紫砂花器作为紫砂器几种重要的器型类别中的一种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其主要灵感取自大自然中的万物,所以也深受人们的喜爱.再有便是紫砂壶的原始鼻祖便是借鉴了古树表面的树瘤而制作成的供春壶,所以紫砂花器在紫砂壶中的地位可见一斑.说起供春壶,我们不得不提的便是那个小书童的故事了,这个也记载于明代周高起(1596-1645)所著的《阳羡茗壶系》中,传说这个小书童是明朝大家吴颐山的书童,当时吴颐山在位于宜兴南山的金沙寺学习,小书童闲来无事,便用泥巴照着一棵古树身上的一块树瘤捏了一个壶型的器物,这也被后世认为是第一把紫砂壶,并以小书童的名字命名为“供春”,也有说是“龚春”的.后世赞其“供春之壶,胜于美玉”.现在业界普遍将中国历史博物馆中收藏的那把供春壶认为是第一把供春手制的紫砂壶,他开创了宜兴紫砂制壶的先河,成为了流传于世的紫砂经典之作.但是不管这些传说或者记载是不是真的,供春壶都影响了紫砂壶的造型趋向,这也透露出自然美学思想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之深远,今天我们就以这把“古树参天”壶来聊聊紫砂花器的美学.
其他文献
在现当代,传统美学与艺术正经受着世界文化潮流的冲击,很多人都会对中国传统文化审美的发展感到迷茫与困惑.紫砂陶刻的创作亦然如是,当代紫砂陶刻承接传统陶刻之遗风,追古摹古之风凝重,从陶刻根本的“简”到现代人眼中的“美”需要跨越一道思想上的鸿沟,当代紫砂陶刻艺术的内在衍变不可避免地需要作出大胆的探索,本文就以作品《冲淡》的创作来谈一谈这个问题.
在此基础之上,紫砂器型也不断地发展变化,加之陶刻装饰等等手法的不断运用,使得紫砂器不仅仅是实用的茶具,而且也是一种寄托情感、表达思想的良好载体.这件紫砂艺术作品《水平壶》采用了非常经典的器型,线条简洁流畅,造型实用耐看,是广大壶友基本人手必备的器型之一,也是古代紫砂壶造型的代表.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艺术作品,器型非常经典,反映了广东地区特别喜欢喝茶的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惯,而且是很好地延续了老壶的形态特征,再加上陶刻装饰,把其中寄托的情感和美好祝福展示得淋漓尽致,这样一把惹人喜爱的小壶,三五好友喝茶品茗之间,
江苏宜兴有着“千年陶都”的美称,宜兴丁蜀的紫砂壶声名大噪,享誉海内外.了解紫砂壶的人对于“供春壶”一定也非常熟悉,这一经典壶型传承至今可想而知它的优秀程度.紫砂文化的诞生可以说是偶然性质,但是它发展至今的历史性一定是必然的,之所以能够如此自信地说出这样的话,那一切都是源于传承至今的经典传统器“供春壶”.紫砂艺术的发展就像是我们近代自然科技的发展一样,给我们眼前一亮的感觉,仿佛是让我们重新了解了紫砂这样一门艺术与文化,“供春壶”的存在就像是在了解、探索紫砂艺术的开始,给我们打开一道小门,欢迎我们去了解紫砂,
通过紫砂艺术,我们广大的壶友在品尝玉液琼浆的同时,能够从其中品味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能够感悟到中国古人的人生态度和生活哲学,更能够感受到蕴藏其中的美好祝福.此壶的亮点还在于壶盖上面的镌刻金石味道浓郁,壶钮的设计则是聚宝貔貅,惟妙惟肖,惹人喜爱,同时作为壶钮,拿捏也非常称手.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艺术作品《聚宝壶》,作者将实用性和美观性达到了和谐的统一,而且这样的壶形也非常的讨人喜欢,特别是在北方地区,喝茶比较的豪爽,在徐徐的茶香之中感受到浓浓的祝福之情.
紫砂除了具有实用功能之外,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进行陶刻、泥绘等等装饰,增加其艺术性和人文气质,让我们在喝茶玩壶的过程之中,感受到紫砂艺术的包罗万象和无穷魅力.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艺术作品《线圆壶》,非常符合我们对人文雅器的紫砂艺术的定位,也是一件很适合于端放在案头细细品味揣摩的雅器,作者把紫砂圆器的特征展示得淋漓尽致,特别是在明针的处理方面也是下了很大的功夫,使得此壶色泽喜人,无论是自己把玩摩挲还是陈列欣赏,都非常的合适,还有紫砂陶刻的加持,使其更加的具有人文气质,也从根本上反映出紫砂艺术带给我们的无穷乐趣
紫砂艺术经过飞速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今天陶瓷艺术之林中非常重要的一朵靓丽奇葩,尤其是在我们的日常饮茶生活之中被广泛的运用,受到了许多壶友的喜爱和亲睐.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艺术作品《大蕴福禄壶》,可以看到道洪壶系列的风骨特征,是一种大巧不工,大象无形的创新设计,前无古人,为我们紫砂艺术的发展创新了思维,也让更多的可能性在以紫砂为材质的艺术形式之中得到了发展和弘扬,同时葫芦的形态又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中蕴含吉祥的美好象征,让我们在喝茶品茗之间感受到浓郁的祝福之情.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即使是同一种壶型,不同的紫砂艺人创造出的紫砂壶也不会一模一样,他们会结合自己丰富的经验将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在作品上展现出来.就像《云珠》紫砂壶让我们看到传统光素器的温柔、明丽与清新的一面,说明了此种壶型艺术气质及内涵的丰富性.这把壶就像是紫砂壶艺术发展的历史证明,宣告着新时代紫砂壶艺术将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下去.
我们广大壶友对于“石瓢”器型的喜爱,除了其良好的实用功能和符合我们国人的视觉审美之外,更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在石瓢这种器型之中,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人的那种人文韵味和风骨特征,一直在延续,千年之后,还是那么的令人向往,心生敬仰之情.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艺术作品《逸瓢壶》,更多是在延续石瓢传统之后的创新,但是这样的创新并不是凭空的,而是植根于传统,来源于历史,作者在很好地临摹和专研了许多石瓢器型之后,再结合陶刻的装饰内容来凸显出“逸”字的形态表达和文化内涵,让我们能够感受到石瓢壶同宗同源的艺术传承和中国文人的
《菱花提梁》是在方器的基础上,以筋纹线装饰,精致流畅的线条和高度适宜的提梁,搭配上精良的做工,整体都显得风高韵雅.此壶以优质的底槽清泥制作,呈现出比较沉郁的红棕色,红而不艳,不算明显的砂粒中显示出紫泥的华光.
紫砂壶这一作品来源于无数紫砂艺人的匠心,从紫砂矿物质的提取到外型的构思设计,到想法的付诸实践,再到最后的烧制,都是经历了无数次的尝试的,因此每一把紫砂壶都凝聚着紫砂工匠们的心血,经历着岁月的沉淀.紫砂壶《荷塘月色》是以自然理趣为主题,以泥绘的手法为装饰,展现紫砂文化极致的美与和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