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结合当前中学有关教学现状,重点分析中学历史在历史理论教学方面的状况,就如何改变当前中学历史理论教学的不尽如人意的现状以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适应历史教学改革和高考改革的趋势提出对策。
关键词:高考失分;理论教学现状;适应高考
纵观近几年高考学生答题情况,凡是涉及理论分析的试题(集中于主观性试题),必是各种失误和丢分最集中、最严重之处。解答这类题目,能准确理解题目要求,恰到好处地分析问题、评论问题、解决问题的学生,仅占极少数。而绝大多数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缺陷和漏洞。综合近年来高考试题失分情况研究,主要有下列几种情况:一是对基本理论似懂非懂,能作某些分析,但往往片面、肤浅,达不到应有高度和深度;二是不懂基本的史学理论,缺少必要理论分析意识,解题只能就事论事;三是由于基本理论的严重欠缺以至空白,在答题中,不能运用理论正确分析、评论问题,甚至不明是非,得出完全错误的分析判断和结论。
上述情况表明高考考生失分的最主要原因在于考生基本史学理论的欠缺甚至空白,在于考生基本理论水平、理论分析能力的低下。
一、学生理论水平和能力低下的基本原因分析
1.传统教学观念和指导思想的影响和束缚
高考命题已从知识型转变为能力型,且日趋稳定、完善,但长期以来教师们对历史学科有一种偏见,认为“历史是一门知识性学科”。受其影响,教学中师生有意无意地对理论的内容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形成教和学的定势:重史轻论。在此指导思想下,教师在教学中有意无意地只看重知识的讲授,而忽视理论的讲解分析及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则一般抱定“死读书,读死书”,大多轻视、忽视理论上的思考和理解。
2.教师理论水平不高
目前中学历史教师中,有一部分理论水平较低。在上述传统观念影响下,一部分教师长期以来习惯了就事论事的讲课方式。本该认真讲述的基本理论概念,被长期“闲置不用”,同时又不注意史学理论知识的进修和更新,教学理论的水平可想而知。另外,在高中任教的一些青年教师,理论水平不高,讲课停留在讲史实、少分析的低层次上,要让学生在高考中应对自如,作出准确、全面、深刻的理论分析,当然是不可能的。
3.理论教学操作上的不得法
许多教师有理论水平,教学中也注意进行基本理论的讲解分析,但往往不得法。一是讲述笼统,不具体、不渗透。二是“史论脱节”“各自为政”,不能将理论观点自然融汇于史实的叙述过程中,不能进行有血有肉的分析。三是存在理论教学的“随意性”,讲课时,往往随意发挥,缺乏目的性、系统性,不全面、不深入,如此教学其效果可想而知。
4.初高中教学脱节,学生理论基础薄弱
目前不少地方存在各年级教学联系不强、初高中教学脱节的现象,加上初中历史课在中考中的分量较低且前几年没有列入中考科目,初中师生普遍不重视,在日常教学中则体现为给中考必考科目让路,教学要求不严格,造成学生理论基础的薄弱和贫乏。本该在上高中之前就有一定了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社会发展史的常识,到高中甚至是高三时,仍有许多学生不知道、不理解,更谈不上应用。在这样的基础上单靠高三短时间的拔高自然是很难取得理想效果的。
二、实施历史理论教学的措施
1.教师在结合“两纲一本”的基础上,应确定理论教学的总目标及具体的学年目标、史段目标、章节目标,做到各个突破,分步到位,最后使学生具有较为全面系统的运用历史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师要认真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充分利用自己的理论素养,深钻教材,寻找理论问题的切入点。历史教材中的理论点,无论其处于隐性状态还是显性状态,对其寻找和解释都离不开教师准确深入的把握。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选好切入点,准确分析。
3.教师要寓深刻于平易、化解难度,寻找适合学生理解历史理论的方法。如分析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时,就要讲到农民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这个问题。如何让学生认识到为什么农民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进而认识到与斗争失败的关系,这就要教师讲得变难为易,透彻深入。像这类问题可以采取教师讲解、学生讨论、结合典型问题再分析等方法进一步认识。此外,教师还可采取理论专题的讲解,促使学生很好地掌握和运用历史理论。
4.由于历史理论问题的抽象性及其难度,教师的主导作用还应体现在加强对学生各方面的教育上。这主要包括:帮助学生克服畏难心理、强化理论意识、树立大文科的观念、贯通相关学科的联系,特别是贯通与理论性较强的政治学科的联系。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于友西.历史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周鼎勋.高中历史新大纲体现了时代精神.
[4]叶正书.新的教学观念呼唤新的教学方法.
[5]单文彬.新的变化、新的特点、新的教法.
[6]陆安.试论历史课程改革与历史教学改革[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1(11).
(作者单位 广东省乐昌市第一中学)
关键词:高考失分;理论教学现状;适应高考
纵观近几年高考学生答题情况,凡是涉及理论分析的试题(集中于主观性试题),必是各种失误和丢分最集中、最严重之处。解答这类题目,能准确理解题目要求,恰到好处地分析问题、评论问题、解决问题的学生,仅占极少数。而绝大多数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缺陷和漏洞。综合近年来高考试题失分情况研究,主要有下列几种情况:一是对基本理论似懂非懂,能作某些分析,但往往片面、肤浅,达不到应有高度和深度;二是不懂基本的史学理论,缺少必要理论分析意识,解题只能就事论事;三是由于基本理论的严重欠缺以至空白,在答题中,不能运用理论正确分析、评论问题,甚至不明是非,得出完全错误的分析判断和结论。
上述情况表明高考考生失分的最主要原因在于考生基本史学理论的欠缺甚至空白,在于考生基本理论水平、理论分析能力的低下。
一、学生理论水平和能力低下的基本原因分析
1.传统教学观念和指导思想的影响和束缚
高考命题已从知识型转变为能力型,且日趋稳定、完善,但长期以来教师们对历史学科有一种偏见,认为“历史是一门知识性学科”。受其影响,教学中师生有意无意地对理论的内容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形成教和学的定势:重史轻论。在此指导思想下,教师在教学中有意无意地只看重知识的讲授,而忽视理论的讲解分析及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则一般抱定“死读书,读死书”,大多轻视、忽视理论上的思考和理解。
2.教师理论水平不高
目前中学历史教师中,有一部分理论水平较低。在上述传统观念影响下,一部分教师长期以来习惯了就事论事的讲课方式。本该认真讲述的基本理论概念,被长期“闲置不用”,同时又不注意史学理论知识的进修和更新,教学理论的水平可想而知。另外,在高中任教的一些青年教师,理论水平不高,讲课停留在讲史实、少分析的低层次上,要让学生在高考中应对自如,作出准确、全面、深刻的理论分析,当然是不可能的。
3.理论教学操作上的不得法
许多教师有理论水平,教学中也注意进行基本理论的讲解分析,但往往不得法。一是讲述笼统,不具体、不渗透。二是“史论脱节”“各自为政”,不能将理论观点自然融汇于史实的叙述过程中,不能进行有血有肉的分析。三是存在理论教学的“随意性”,讲课时,往往随意发挥,缺乏目的性、系统性,不全面、不深入,如此教学其效果可想而知。
4.初高中教学脱节,学生理论基础薄弱
目前不少地方存在各年级教学联系不强、初高中教学脱节的现象,加上初中历史课在中考中的分量较低且前几年没有列入中考科目,初中师生普遍不重视,在日常教学中则体现为给中考必考科目让路,教学要求不严格,造成学生理论基础的薄弱和贫乏。本该在上高中之前就有一定了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社会发展史的常识,到高中甚至是高三时,仍有许多学生不知道、不理解,更谈不上应用。在这样的基础上单靠高三短时间的拔高自然是很难取得理想效果的。
二、实施历史理论教学的措施
1.教师在结合“两纲一本”的基础上,应确定理论教学的总目标及具体的学年目标、史段目标、章节目标,做到各个突破,分步到位,最后使学生具有较为全面系统的运用历史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师要认真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充分利用自己的理论素养,深钻教材,寻找理论问题的切入点。历史教材中的理论点,无论其处于隐性状态还是显性状态,对其寻找和解释都离不开教师准确深入的把握。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选好切入点,准确分析。
3.教师要寓深刻于平易、化解难度,寻找适合学生理解历史理论的方法。如分析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时,就要讲到农民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这个问题。如何让学生认识到为什么农民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进而认识到与斗争失败的关系,这就要教师讲得变难为易,透彻深入。像这类问题可以采取教师讲解、学生讨论、结合典型问题再分析等方法进一步认识。此外,教师还可采取理论专题的讲解,促使学生很好地掌握和运用历史理论。
4.由于历史理论问题的抽象性及其难度,教师的主导作用还应体现在加强对学生各方面的教育上。这主要包括:帮助学生克服畏难心理、强化理论意识、树立大文科的观念、贯通相关学科的联系,特别是贯通与理论性较强的政治学科的联系。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于友西.历史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周鼎勋.高中历史新大纲体现了时代精神.
[4]叶正书.新的教学观念呼唤新的教学方法.
[5]单文彬.新的变化、新的特点、新的教法.
[6]陆安.试论历史课程改革与历史教学改革[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1(11).
(作者单位 广东省乐昌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