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发展水稻机械化的重要内容就是推广种植机械化,由于多种因素的限制,机械化水平较低,覆盖面积也有限。笔者对目前国内的水稻种植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找到限制大面积推广机械化的原因,深入探析其内部元素,提出今后的发展方向,为全面实现水稻生产机械化做出自己的贡献。
关键词: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333060
水稻很久以来就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产物,作为重要的农作物,其产量和种植方式都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在新时代科学技术发展下给农民们带来诸多便利,也大大推动农业的发展。但是在我国复杂的条件下,水稻机械化栽培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这也是近些年来机械化低的原因之一。对水稻种植机械化的研究有利于发展我国农业,对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以及农作积极性的提高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1 探析目前我国水稻种植现状
机械化的种植包括许多种类型,在水稻种植机器方面,机械化的水平就接近40%,与前几年相比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在南北方地区大约有6、7个省份的水稻种植机械化面积都超过667km?,传统的人工种植受到强有力的冲击。在机械化种植中,又以机插秧为主要方式,代替以往的弯腰插秧方式。弯腰插秧方式不仅效率低下,甚至还会影响到农民身体健康,久而久之就会降低生产积极性。
1.1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
1.1.1 水稻插秧机
在21世纪初,国内的水稻种植机逐渐在市场上占据主要地位。在2010年后,全国购置的水稻插秧机甚至达到8万台,从一定程度上决定机械化的进程。这个数字对比与前几年,增长量甚至达到20%,保证充分利用土地自然资源,从根本上提高生产效率。在新型水稻不断涌现的时候,不能运用传统的插秧技术对新水稻进行种植。自动机械化的水稻插秧机大致分为2个种类,为往复直插式机动插秧机以及滚动直插式机动插秧机。机动插秧机主要用来栽植拔洗苗,可以大大提高栽培的效率。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一些拔洗苗和带土苗的性状特点不大相同,因此两用插秧机的出现就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在国外,用途比较广泛的大多数为带土苗的秧机,这样的插秧机栽植出来的幼苗成活率高,有利于提升生产效率。
1.1.2 苗盘播种机
目前,在国内大部分工厂化育秧的设备都是苗盘播种机,苗盘播种机的使用是一次全新的改革,颠覆传统的手工播种。然而,苗盘播种机也有许多分类,根据相关的工作性质可以分为气吸式、外槽轮式等,每一种类型的苗盘播种机都有代表产品。在苗盘播种机刚刚问世时,由于技术不成熟,仍然有一些需要手动进行操作。
1.2 水稻钵苗移栽机械
我国的水稻移栽技术位于世界前列,水稻钵苗移栽技术的应用也是对我国农业发展成果的一次建业。在民间,人们常常把水稻钵苗移栽技术称为抛秧栽培技术。大多数抛秧使用的是手动抛秧,当秧苗生长到一定程度时,将其从秧盘中取出,将这些秧苗均匀抛撒在田中,每一株秧苗的底部都有土钵,正是靠着土钵的重量将秧苗插进土壤之中。这样的抛秧技术不仅仅提高秧苗的存活率,还提高农民农作的效率。
随着科技的发展,钵苗移栽技术也出现相关的机械工具,水稻钵苗移栽机械可以满足大部分的栽培方式,不论是匀插还是直插等,机械都可以进行相关的调整,用机械代替传统的人工抛秧,提高农作的效率。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机械为旋转式抛秧机以及锥盘抛秧机。由于技术不成熟,目前抛秧机的使用范围较为有限,这项技术的发展还待检验。
1.3 水稻直播种植机械
直播机械在目前水稻种植领域的应用也较为广泛,相比其他机械,直播机械使用起来较为简便,最大的区别就是直播机械省略育秧的环境,从某种程度上降低成本,然而直播机械的使用条件较高,对田地的环境因素要求比其他机械要求都高,因此,这项技术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2 水稻生产机械化栽培发展趋势
2.1 水田四轮地理驱动地盘
水田四轮地理驱动地盘是我国机械化生产栽培水稻的发展方向。中国种植水稻机械化多体现在能够利用现有的机器,例如插秧机和盆栽机等种植器械进行水稻的种植。而水田四轮地理驱动地盘的经济收益可观。假如其与农业器械相结合,能够使得农业器械日常的工作成本大幅度降低,器材设备之间也能够互相组合,使用度提高,利用的方面以及次数也得到提升;在人力方面,农民在设备器械上的投入也有所下降,从而农民所获的利益也越高。
2.2 技术可持续发展
农业机械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是所有后续工作的前提。只有继续走农业机械技术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让农业资源一直有所供应,保护其生长繁殖,实现在实际应用中的良性循环。不可否认的是,在中国农业机械技术的可持续发展仍然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就以中国2个地区举例子。在南方丘陵且较为暖湿的地区,农民可以因地制宜,根据其潮湿温暖的气候,选用田间淤泥育秧技术,但是育苗效果受到影响要素大,在后续推广中,采用工厂化育苗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尽可能地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并提高秧苗品质。而在北方平原且较为干旱的地区,农民大多以机插秧的方式进行育苗,对耕地自身的破坏比较大,破坏土壤的组织结构,事实上是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对中国而言,只有在部分地区着手实行农业机械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在部分地区仍然以曾经的形式对自然进行着破坏。这需要我们引起足够的重视,走可持续化发展的道路。
2.3 研制大苗插秧机
在广西,即种植水稻的主要地区,地形多以丘陵分布,且以连作稻的形式存在。在过去的这几年里,油麦和麦稻的种植区域越来越多。而油麦、麦稻等植物通常秧苗较高,曾经的机插秧技术现在不能满足此类植物的种植需求。传统机插秧技术主要是针对中小苗,即苗株在20cm以内的秧苗进行插秧。如果执意使用,可能会对器械设备造成损害。研制大苗插秧机不仅可以满足广西丘陵等地的地形要求、生长作物的生存要求,而且可以保证水稻的产量和质量,保证农民农业所获的利益。因此,研制大苗插秧机是必要的。
2.4 完善全套设备
中国生产及栽培水稻的产业尚未配备完善的方针和专业的机械化栽培设备。中国的杂交水稻和超级杂交水稻的主要生产地在广西,其种植面积占水稻总种植面积的60%以上。现有的机器设备不足以适应杂交水稻的生長过程,使得秧苗在成长中受损,最终导致水稻的产量降低。所以,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完善全套设备是必要的。我国仍然需要在科技研发中重视精细播种,完善及提高相关配套设备,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农作习惯,提高机械化在家家户户的利用率,从而使得我国农业发展技术稳步提升。
2.5 实现机械精准化和智能化
实现机械精准化和智能化是日后农业机械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能够改变传统依靠重力找准位置的模式,使钵体毯状秧苗有足够准确的定位,实现农业统一化的管理,还需要保证秧苗的完整度和准确度。警醒是智能化的方向。比如在水稻成长的过程中,完善出一整套育秧流水线的方案等可以作为接下来几年主要研究的目标。只有农业机械和人工操作相结合,注意对秧苗的保护措施和提醒功能,才能使农业经济更上一层楼。
3 结语
在我国当前农业机械技术水平已经发展到一定的空间,荣升为农业强国,但仍然需要在农业器械方面加大研究力度,走可持续发展路线,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利益的平衡和双收,使得我国农业机械技术水平快速发展起来。
参考文献
[1]马旭,李泽华,梁仲维,等.我国水稻栽植机械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现代农业装备,2014(1):30-36.
[2]安玉富,唐文芳.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现状与发展方向[J].中国农业信息月刊,2012(19):95.
[3]白人朴.关于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路线选择的几个问题[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1(1):15-18.
作者简介:磨春礼(1978-),男,大专,广西宾阳人,工程师,研究方向:农机技术推广应用。
关键词: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333060
水稻很久以来就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产物,作为重要的农作物,其产量和种植方式都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在新时代科学技术发展下给农民们带来诸多便利,也大大推动农业的发展。但是在我国复杂的条件下,水稻机械化栽培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这也是近些年来机械化低的原因之一。对水稻种植机械化的研究有利于发展我国农业,对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以及农作积极性的提高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1 探析目前我国水稻种植现状
机械化的种植包括许多种类型,在水稻种植机器方面,机械化的水平就接近40%,与前几年相比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在南北方地区大约有6、7个省份的水稻种植机械化面积都超过667km?,传统的人工种植受到强有力的冲击。在机械化种植中,又以机插秧为主要方式,代替以往的弯腰插秧方式。弯腰插秧方式不仅效率低下,甚至还会影响到农民身体健康,久而久之就会降低生产积极性。
1.1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
1.1.1 水稻插秧机
在21世纪初,国内的水稻种植机逐渐在市场上占据主要地位。在2010年后,全国购置的水稻插秧机甚至达到8万台,从一定程度上决定机械化的进程。这个数字对比与前几年,增长量甚至达到20%,保证充分利用土地自然资源,从根本上提高生产效率。在新型水稻不断涌现的时候,不能运用传统的插秧技术对新水稻进行种植。自动机械化的水稻插秧机大致分为2个种类,为往复直插式机动插秧机以及滚动直插式机动插秧机。机动插秧机主要用来栽植拔洗苗,可以大大提高栽培的效率。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一些拔洗苗和带土苗的性状特点不大相同,因此两用插秧机的出现就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在国外,用途比较广泛的大多数为带土苗的秧机,这样的插秧机栽植出来的幼苗成活率高,有利于提升生产效率。
1.1.2 苗盘播种机
目前,在国内大部分工厂化育秧的设备都是苗盘播种机,苗盘播种机的使用是一次全新的改革,颠覆传统的手工播种。然而,苗盘播种机也有许多分类,根据相关的工作性质可以分为气吸式、外槽轮式等,每一种类型的苗盘播种机都有代表产品。在苗盘播种机刚刚问世时,由于技术不成熟,仍然有一些需要手动进行操作。
1.2 水稻钵苗移栽机械
我国的水稻移栽技术位于世界前列,水稻钵苗移栽技术的应用也是对我国农业发展成果的一次建业。在民间,人们常常把水稻钵苗移栽技术称为抛秧栽培技术。大多数抛秧使用的是手动抛秧,当秧苗生长到一定程度时,将其从秧盘中取出,将这些秧苗均匀抛撒在田中,每一株秧苗的底部都有土钵,正是靠着土钵的重量将秧苗插进土壤之中。这样的抛秧技术不仅仅提高秧苗的存活率,还提高农民农作的效率。
随着科技的发展,钵苗移栽技术也出现相关的机械工具,水稻钵苗移栽机械可以满足大部分的栽培方式,不论是匀插还是直插等,机械都可以进行相关的调整,用机械代替传统的人工抛秧,提高农作的效率。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机械为旋转式抛秧机以及锥盘抛秧机。由于技术不成熟,目前抛秧机的使用范围较为有限,这项技术的发展还待检验。
1.3 水稻直播种植机械
直播机械在目前水稻种植领域的应用也较为广泛,相比其他机械,直播机械使用起来较为简便,最大的区别就是直播机械省略育秧的环境,从某种程度上降低成本,然而直播机械的使用条件较高,对田地的环境因素要求比其他机械要求都高,因此,这项技术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2 水稻生产机械化栽培发展趋势
2.1 水田四轮地理驱动地盘
水田四轮地理驱动地盘是我国机械化生产栽培水稻的发展方向。中国种植水稻机械化多体现在能够利用现有的机器,例如插秧机和盆栽机等种植器械进行水稻的种植。而水田四轮地理驱动地盘的经济收益可观。假如其与农业器械相结合,能够使得农业器械日常的工作成本大幅度降低,器材设备之间也能够互相组合,使用度提高,利用的方面以及次数也得到提升;在人力方面,农民在设备器械上的投入也有所下降,从而农民所获的利益也越高。
2.2 技术可持续发展
农业机械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是所有后续工作的前提。只有继续走农业机械技术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让农业资源一直有所供应,保护其生长繁殖,实现在实际应用中的良性循环。不可否认的是,在中国农业机械技术的可持续发展仍然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就以中国2个地区举例子。在南方丘陵且较为暖湿的地区,农民可以因地制宜,根据其潮湿温暖的气候,选用田间淤泥育秧技术,但是育苗效果受到影响要素大,在后续推广中,采用工厂化育苗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尽可能地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并提高秧苗品质。而在北方平原且较为干旱的地区,农民大多以机插秧的方式进行育苗,对耕地自身的破坏比较大,破坏土壤的组织结构,事实上是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对中国而言,只有在部分地区着手实行农业机械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在部分地区仍然以曾经的形式对自然进行着破坏。这需要我们引起足够的重视,走可持续化发展的道路。
2.3 研制大苗插秧机
在广西,即种植水稻的主要地区,地形多以丘陵分布,且以连作稻的形式存在。在过去的这几年里,油麦和麦稻的种植区域越来越多。而油麦、麦稻等植物通常秧苗较高,曾经的机插秧技术现在不能满足此类植物的种植需求。传统机插秧技术主要是针对中小苗,即苗株在20cm以内的秧苗进行插秧。如果执意使用,可能会对器械设备造成损害。研制大苗插秧机不仅可以满足广西丘陵等地的地形要求、生长作物的生存要求,而且可以保证水稻的产量和质量,保证农民农业所获的利益。因此,研制大苗插秧机是必要的。
2.4 完善全套设备
中国生产及栽培水稻的产业尚未配备完善的方针和专业的机械化栽培设备。中国的杂交水稻和超级杂交水稻的主要生产地在广西,其种植面积占水稻总种植面积的60%以上。现有的机器设备不足以适应杂交水稻的生長过程,使得秧苗在成长中受损,最终导致水稻的产量降低。所以,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完善全套设备是必要的。我国仍然需要在科技研发中重视精细播种,完善及提高相关配套设备,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农作习惯,提高机械化在家家户户的利用率,从而使得我国农业发展技术稳步提升。
2.5 实现机械精准化和智能化
实现机械精准化和智能化是日后农业机械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能够改变传统依靠重力找准位置的模式,使钵体毯状秧苗有足够准确的定位,实现农业统一化的管理,还需要保证秧苗的完整度和准确度。警醒是智能化的方向。比如在水稻成长的过程中,完善出一整套育秧流水线的方案等可以作为接下来几年主要研究的目标。只有农业机械和人工操作相结合,注意对秧苗的保护措施和提醒功能,才能使农业经济更上一层楼。
3 结语
在我国当前农业机械技术水平已经发展到一定的空间,荣升为农业强国,但仍然需要在农业器械方面加大研究力度,走可持续发展路线,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利益的平衡和双收,使得我国农业机械技术水平快速发展起来。
参考文献
[1]马旭,李泽华,梁仲维,等.我国水稻栽植机械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现代农业装备,2014(1):30-36.
[2]安玉富,唐文芳.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现状与发展方向[J].中国农业信息月刊,2012(19):95.
[3]白人朴.关于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路线选择的几个问题[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1(1):15-18.
作者简介:磨春礼(1978-),男,大专,广西宾阳人,工程师,研究方向:农机技术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