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投入妈妈的怀抱……”同学们都这样唱,但我自幼和爷爷生活在一起,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不多,对这种心灵感触并不深。我甚至觉得,母亲不够爱我,而且母亲经常对我唠叨不停,让我没有深切地感到——母爱的“脚印”带来的那种踏实感。
离开家乡到曹妃甸上初中后,我觉得自己已长大了,不需要母亲过多的帮助和训导,直到那一天……
那是两周一次回家团聚的宝贵时间,因我犯了些小错误,便被母亲唠叨个不停,我一忍再忍,最后怒火冲上我的头顶,我大喊道:“我已经长大了,您不要事事关心,没完没了地再唠叨了!”当时,我非常生气,快步走向了车站,头也没回一下。
两个星期后,我走入家门,母亲只淡淡地说了一句: “回来了。”我突然觉出母亲对我的冷漠,年少无知的我——认为母亲不爱我了,我没滋没味地吃着饭,泪水充盈了眼眶。
那天是老家的集日,吃完了饭,我流着泪跑出了家门。心里不由埋怨,好久才回家一次,却感受不到一丝温暖。可是,母亲并没有喊住我,我多么想让她喊一声“丹丹”啊。
我跑到了集市上,呆呆地站在那儿,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闯入我的眼球的是一对迎面走来的母女,母亲把女儿的手握得紧紧的,不时与女儿窃窃私语。我仿佛看到了昔日自己与母亲一起赶集的情景,那个时候,是多么温馨、美好啊。
我走到一棵大树下,然后静静地坐了下来。听着不绝于耳的叫卖声,闻着爆米花的香气,看着车水马龙的集市,我的心里空落落的。豆大的泪珠流了下来,一滴,两滴,三滴……掉在地上,弄湿了地面,更湿润了我的心。
为什么母亲不爱我了呢?为什么呢?这时,我甚至希望母亲多唠叨几句。秋风飒过,一片片树叶飞舞而落,落在我的脚边,落在我的心头。我赌气似的暗下决心:我要学会独立,不再动不动就哭鼻子,以后自己高标准要求自己,不再依赖母亲的监督了。
我站起来,擦干眼泪,向家走去,那一瞬间仿佛看到了母亲的身影,她又好像躲起来,悄悄地看着我似的,但因我近视不敢确认是真是假。
从那天之后,我成熟了许多,学会了冷静,什么难以对待的事情先放一放,不再与家长顶嘴。母亲也把我的成长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她一定在背后偷偷与父亲说过我的事吧。
一天午饭过后,母亲在我的房门前走来走去,似乎在犹豫什么。我走了过去,请母亲进来坐。母亲进来后,把我的手握得紧紧的,这种感觉和以前一样。母亲看了我许久,从她的眼神中,我看到了激动与欣慰。母亲结结巴巴地对我说:“孩子,如今你长大了,变得懂事了,你之前说得也对,是我以前管你太多。但妈妈不会表达,又碍于面子,所以心里有话总是堵在舌边。你要记住,无论什么时候,妈妈都是爱你的。其实,那天你跑到集市的树后,看见你哭了,我真想冲过去,抱住我的丹丹啊!”妈妈说完,已是泣不成声,泪水扑簌簌地流了下来了。我也流着泪,像小鸡啄米一样点着头。
那一刻,我才真正理解了母亲,表面心硬如铁却含着几分忐忑不安,她这个人粗中有细,羞涩木讷,本来可以对女儿随口说出来的爱与歉疚,却常常埋在心里。
其实,认真想一想,母亲爱我的足迹,一直都在身边环绕,只是我没有发现这些爱的“脚印”,因为有些脚印本来就是隐形的。
母亲喜欢种菜,小园里种满豆角、茄子和黄瓜,她在园子里还种了不少喇叭花,点点红花在大片绿叶丛中格外耀目,充满了生命的活力。母亲宝贝似的伺弄着那一片红艳艳的喇叭花爬上篱笆、攀越房檐。上小学时,我曾和母亲谈起喇叭花,母亲说:“虽然这种花儿很常见,但我喜欢它张嘴笑的样子。”
父亲、母亲住的屋子窗户恰好面对着那一片喇叭花,那些花儿开在那儿,丛丛簇簇地向着窗内,很像隔窗投送的笑靥。这些年我在三中住校,母亲常常坐在屋内坑上,向着那些花儿,也不知是在欣赏花儿的开放,还是看向窗外,那眼神飘忽着。
有一天,我心里忽然一动,引上檐楹的喇叭花红丹丹的情状,笑盈盈张着嘴儿开放,仿佛有一股子活泼向上的精神气质,我瞬间明白了,原来这些花与我的名字“张丹”暗暗契合,我这才懂了母亲常和我说的话,“努力吧,要想赢得别人的尊重,首先要自己冲上檐楹。”
我突然懂了,自己在母亲心里的位置,胸中涌动着一种巨大的感动,母亲的目光曾经多少次抚摸过些喇叭花的背影,然后投向我寄宿的三中方向。细细一想,这也是母爱的“隐形脚印”啊!
回忆这些刻骨铭心的往事,我的泪水又忍不住盈满了眼眶。心,在眼泪落下的那一刻,变得清彻透明。细雨霏霏,溅湿了母女的心。我已懂得母亲要强的眼神,我分明看到母親担心我、牵挂我的步步履痕。
多少次母亲因对我求全责备欲速不达而一个人默默流泪,多少次我因考试受挫而彷徨失落她更为黯然神伤,母亲也会因我心胸狭隘、心门堵塞而大喊大叫,一旦当她发觉自己对我的教育方法不对,总是试探着敞开一扇窗,用她拙笨的语言滋润我干涸的心。
当母亲无助时,试着敞开一扇窗,有些像孩子一样举足无措,我感到深深的自责,满怀歉意。无论我让她怎样不省心,她始终相信我可以燃起新的希望,回赠一个温馨的笑脸,这便是母亲隐性脚印的心音所在啊!
有人说,母爱是春天的细雨,滋润着干涸的土地;有人说,母爱是雪中的炭火,人暖心里更暖。我却认为,母爱是一串细碎的甚至并不起眼的脚印,有时根本看不清,或者留不下什么痕迹,却一直平凡而又真实地陪伴着我们。(指导教师 付秀宏)
点评:成长的阵痛投下哭泣和花的影子,这是一篇女儿抒写母爱的独特华章。作者把生命中最落寞又最华丽的裙袂呈现出来,让我们感受到生命中最静美的成长时光。执念、隔阂、春熙,作者笔下的母爱如同一座冬日炉火带来美丽的刺痛,低沉而真切。
作者内心想拥有一双隐型的翅膀,却无端遭遇了母亲的痛斥,于是疼在略显稚嫩的心底,在咯吱粉碎的声音中作者领悟到相处与自律的关系;母亲也依稀觉悟,即便母女相处也要彼此尊重。女儿在不断的成长中,又懂得母爱的“隐性脚印”无处不在,尤其称道的是文中对老家喇叭花的描述与自己名字的心悟。成长与这些细节融合到一起,从而显露出亲情的恒久魅力。
文章布局巧妙,以“隐性脚印”贯穿全文,主题鲜明。在成长的路上,是母亲托起女儿的梦想,洗涤了作者迷途的心。正是母爱,让儿女们的隐性翅膀生长得更加坚强有力。
作者简介:付秀宏,1967年生于河北唐山曹妃甸,大学本科毕业,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北京《绝妙小小说》主编。他是哲理美文作家,作品主题深远,语言凝炼,韵味悠长。自1987年至今,曾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等报刊发表散文、小说、诗歌、杂文、书评、书画鉴赏评论,计1000万字。同时,部分作品被《读者》《意林》《特别关注》等知名刊物转载。
离开家乡到曹妃甸上初中后,我觉得自己已长大了,不需要母亲过多的帮助和训导,直到那一天……
那是两周一次回家团聚的宝贵时间,因我犯了些小错误,便被母亲唠叨个不停,我一忍再忍,最后怒火冲上我的头顶,我大喊道:“我已经长大了,您不要事事关心,没完没了地再唠叨了!”当时,我非常生气,快步走向了车站,头也没回一下。
两个星期后,我走入家门,母亲只淡淡地说了一句: “回来了。”我突然觉出母亲对我的冷漠,年少无知的我——认为母亲不爱我了,我没滋没味地吃着饭,泪水充盈了眼眶。
那天是老家的集日,吃完了饭,我流着泪跑出了家门。心里不由埋怨,好久才回家一次,却感受不到一丝温暖。可是,母亲并没有喊住我,我多么想让她喊一声“丹丹”啊。
我跑到了集市上,呆呆地站在那儿,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闯入我的眼球的是一对迎面走来的母女,母亲把女儿的手握得紧紧的,不时与女儿窃窃私语。我仿佛看到了昔日自己与母亲一起赶集的情景,那个时候,是多么温馨、美好啊。
我走到一棵大树下,然后静静地坐了下来。听着不绝于耳的叫卖声,闻着爆米花的香气,看着车水马龙的集市,我的心里空落落的。豆大的泪珠流了下来,一滴,两滴,三滴……掉在地上,弄湿了地面,更湿润了我的心。
为什么母亲不爱我了呢?为什么呢?这时,我甚至希望母亲多唠叨几句。秋风飒过,一片片树叶飞舞而落,落在我的脚边,落在我的心头。我赌气似的暗下决心:我要学会独立,不再动不动就哭鼻子,以后自己高标准要求自己,不再依赖母亲的监督了。
我站起来,擦干眼泪,向家走去,那一瞬间仿佛看到了母亲的身影,她又好像躲起来,悄悄地看着我似的,但因我近视不敢确认是真是假。
从那天之后,我成熟了许多,学会了冷静,什么难以对待的事情先放一放,不再与家长顶嘴。母亲也把我的成长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她一定在背后偷偷与父亲说过我的事吧。
一天午饭过后,母亲在我的房门前走来走去,似乎在犹豫什么。我走了过去,请母亲进来坐。母亲进来后,把我的手握得紧紧的,这种感觉和以前一样。母亲看了我许久,从她的眼神中,我看到了激动与欣慰。母亲结结巴巴地对我说:“孩子,如今你长大了,变得懂事了,你之前说得也对,是我以前管你太多。但妈妈不会表达,又碍于面子,所以心里有话总是堵在舌边。你要记住,无论什么时候,妈妈都是爱你的。其实,那天你跑到集市的树后,看见你哭了,我真想冲过去,抱住我的丹丹啊!”妈妈说完,已是泣不成声,泪水扑簌簌地流了下来了。我也流着泪,像小鸡啄米一样点着头。
那一刻,我才真正理解了母亲,表面心硬如铁却含着几分忐忑不安,她这个人粗中有细,羞涩木讷,本来可以对女儿随口说出来的爱与歉疚,却常常埋在心里。
其实,认真想一想,母亲爱我的足迹,一直都在身边环绕,只是我没有发现这些爱的“脚印”,因为有些脚印本来就是隐形的。
母亲喜欢种菜,小园里种满豆角、茄子和黄瓜,她在园子里还种了不少喇叭花,点点红花在大片绿叶丛中格外耀目,充满了生命的活力。母亲宝贝似的伺弄着那一片红艳艳的喇叭花爬上篱笆、攀越房檐。上小学时,我曾和母亲谈起喇叭花,母亲说:“虽然这种花儿很常见,但我喜欢它张嘴笑的样子。”
父亲、母亲住的屋子窗户恰好面对着那一片喇叭花,那些花儿开在那儿,丛丛簇簇地向着窗内,很像隔窗投送的笑靥。这些年我在三中住校,母亲常常坐在屋内坑上,向着那些花儿,也不知是在欣赏花儿的开放,还是看向窗外,那眼神飘忽着。
有一天,我心里忽然一动,引上檐楹的喇叭花红丹丹的情状,笑盈盈张着嘴儿开放,仿佛有一股子活泼向上的精神气质,我瞬间明白了,原来这些花与我的名字“张丹”暗暗契合,我这才懂了母亲常和我说的话,“努力吧,要想赢得别人的尊重,首先要自己冲上檐楹。”
我突然懂了,自己在母亲心里的位置,胸中涌动着一种巨大的感动,母亲的目光曾经多少次抚摸过些喇叭花的背影,然后投向我寄宿的三中方向。细细一想,这也是母爱的“隐形脚印”啊!
回忆这些刻骨铭心的往事,我的泪水又忍不住盈满了眼眶。心,在眼泪落下的那一刻,变得清彻透明。细雨霏霏,溅湿了母女的心。我已懂得母亲要强的眼神,我分明看到母親担心我、牵挂我的步步履痕。
多少次母亲因对我求全责备欲速不达而一个人默默流泪,多少次我因考试受挫而彷徨失落她更为黯然神伤,母亲也会因我心胸狭隘、心门堵塞而大喊大叫,一旦当她发觉自己对我的教育方法不对,总是试探着敞开一扇窗,用她拙笨的语言滋润我干涸的心。
当母亲无助时,试着敞开一扇窗,有些像孩子一样举足无措,我感到深深的自责,满怀歉意。无论我让她怎样不省心,她始终相信我可以燃起新的希望,回赠一个温馨的笑脸,这便是母亲隐性脚印的心音所在啊!
有人说,母爱是春天的细雨,滋润着干涸的土地;有人说,母爱是雪中的炭火,人暖心里更暖。我却认为,母爱是一串细碎的甚至并不起眼的脚印,有时根本看不清,或者留不下什么痕迹,却一直平凡而又真实地陪伴着我们。(指导教师 付秀宏)
点评:成长的阵痛投下哭泣和花的影子,这是一篇女儿抒写母爱的独特华章。作者把生命中最落寞又最华丽的裙袂呈现出来,让我们感受到生命中最静美的成长时光。执念、隔阂、春熙,作者笔下的母爱如同一座冬日炉火带来美丽的刺痛,低沉而真切。
作者内心想拥有一双隐型的翅膀,却无端遭遇了母亲的痛斥,于是疼在略显稚嫩的心底,在咯吱粉碎的声音中作者领悟到相处与自律的关系;母亲也依稀觉悟,即便母女相处也要彼此尊重。女儿在不断的成长中,又懂得母爱的“隐性脚印”无处不在,尤其称道的是文中对老家喇叭花的描述与自己名字的心悟。成长与这些细节融合到一起,从而显露出亲情的恒久魅力。
文章布局巧妙,以“隐性脚印”贯穿全文,主题鲜明。在成长的路上,是母亲托起女儿的梦想,洗涤了作者迷途的心。正是母爱,让儿女们的隐性翅膀生长得更加坚强有力。
作者简介:付秀宏,1967年生于河北唐山曹妃甸,大学本科毕业,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北京《绝妙小小说》主编。他是哲理美文作家,作品主题深远,语言凝炼,韵味悠长。自1987年至今,曾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等报刊发表散文、小说、诗歌、杂文、书评、书画鉴赏评论,计1000万字。同时,部分作品被《读者》《意林》《特别关注》等知名刊物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