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前病变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治疗性护理干预研究

来源 :现代医药卫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qz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治疗性护理干预对胃癌前病变(PLGC)患者心理的疗效。方法 将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治疗性护理干预,对照组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常规护理。观察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的改善情况。结果 PLGC患者中心理异常者达51.7%(31/60);两组SAS、SD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性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参附注射液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肺损伤和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8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将该院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50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采用常规治疗+血液灌流,观察组2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参附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28 d内病死率、肺纤维化发生率及动脉血气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28 d内病死率、肺纤维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PaO 2)、氧合分值(PaO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各部分形态、结构与功能的科学。目前,高校对人体解剖学课程的教学考核方式较为单一。近年来兴起的虚拟数字人教学平台为人体解剖学教学考核方式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完善人体解剖学教学评价体系,建立以虚拟数字人教学平台为基础,结合自主讲课、PBL、翻转课堂等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从而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监督和管理,督促其学习任务的完成,提高人体解剖学的教学效果。
肺炎是全世界儿童因感染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肺炎的严重性取决于局部炎症程度、肺部炎症的播散和全身炎性反应程度.细胞因子在炎症免疫反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综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