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L-苯丙氨酸解氨酶菌种筛选

来源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2631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土壤中筛选出1株具有L-苯丙氨酸解氨酶(L-Phenylalanine ammonla-lyase,PAL)较高酶活力的产生菌株--酵母菌SA1.L-酪氨酸(L-Tyr)为该菌株产PAL的最佳诱导物;利用反式肉桂酸转化L-苯丙氨酸(L-Phe)的最佳酶促反应条件为:2.0%反式肉桂酸,碳酸氢铵:氨水(W:V)=4:4,pH10.6,34°C,反应8 h,在转化体系中添加甘油对酶活力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2001年在广西元宝山自然保护区进行动物资源考察时,采到一号蛙类标本,经鉴定为镇海林蛙(Rana zhenhaiensis),是广西两栖类无尾目新记录.标本现保存于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
主要探讨水牛卵母细胞的成熟时间对其体细胞核移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体外成熟(IVM 16~24 h)期间,不同的去核时间对水牛卵母细胞核移植后的融合率、分裂率和囊胚发育率都
目的构建携带人脂联素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为进一步研究脂联素的功能提供实验基础。方法以带有人脂联素基因的质粒pINCY—APM1为模板,聚合酶链反应扩增人脂联素基因APM1,并将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人眼小梁网细胞的方法并观测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组织块培养方法进行体外细胞培养,二甲基噻唑二苯基四唑溴盐比色法、倒置显微镜、透射电镜,免疫细胞化学
以托美丁钠为起始原料.与氯甲酸异丁酯、甘氨酸反应生成中间体托美丁甘氨酰胺,再与氯甲酸异丁酯、愈创木酚反应制得呱氨托美丁,同时对其的精制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改进后的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Pio)对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分泌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Pio处理体外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ECV304)72 h,硝酸还原酶法和放射免疫法测定细胞
从2000赛季开始,舒马赫和法拉利车队一起筑就了一个难以超越的王朝,无论是希尔、哈基宁这些久经沙场的老将还是蒙托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