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术教育是学校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目标是以审美教育为主线 ,以学生的智力和才能培养为核心 ,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通过美术教育的功能和特点 ,论述了美术教育在学生创造能力培养中的独特地位与作用。
关键词:美术教育;创造思维;学生;教师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191-02
美术教育是以美术为媒介 ,以教育为手段 ,通过向学生传授一定的美术知识和技能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审美能力 ,从而促进学生智力创造能力发展的教育系统工程。美术教育作为一种教育 ,它的功能首先是由教育本质决定的 ,与其它教育有着明显的共性。然而 ,它又有自己特殊的功能 ,大体上说 ,包括三个方面:第一 ,能够通过作用于每个受教育者的心理、 生理的健康发展 ,使受教育者的智力开发、 感知发展、 素质培养、 情感塑造得到充分的实现;第二 ,能够作为一种纽带 ,使个体与环境(包括自然与社会)达到完美的统一;第三 ,能够作为一种精神力量 ,使受教育者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能力 ,各个方面都能得到全面发展。
创造性思维是思维活动的高级水平,即是指人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从问题中找出新关系,寻求新答案的过程,这种思维具有新疑性、独创性、发散性。美术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绘画中用发散思维的方式去想象
美术教学中,让学生进行艺术创造并非易事,因为他们完成作业大部分是临摹,这样一年两年之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临摹中逐渐减弱,已经习惯了照抄别人的模式,习惯性思维占据了学生的脑海。因此,当设题让学生创作时,学生会说:“我什么也画不出来”,“太难了”,“还是照画课本上的吧”。出现这种状况,原因之一就是让学生长期临摹,缺乏想象力的训练,发展下去,只会使学生变成墨守成规。故在教学中,先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每一节课先不急于完成作业,而应围绕每节课的内容,尽可能多的去设想,比数量看谁的想法最多,最有独到之处。如六年级的《装饰画》一课画树和房子,可以先安排15分钟让学生大胆想象,可以画春天的绿树、秋天的红树,那可以画兰树、黑树吗?通过引导学生从色彩搭配的分析,从装饰画的表现手法分析,学生就会明白了,只要画面需要,什麽颜色都可以画;以此类推,学生敢于用多种手法表现事物,表现内心的情感。事实说明:发散性思维对摆脱习惯性思维的束缚很有益处。
(二)在写生课中培养创造思维能力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作为教育者应多给学生提供这种探究的机会,并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将激励他们不断的去探索,从而走上成功之路。
实践性强是美术学科教学的重要特点,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是学生创作的源泉,学生新奇的想法来源于实践,创造思维的萌发,更取决于学生头脑中接触过的、熟悉的事物,多感才能多知。
如教五年级水彩画《树的画法》一课,让学生写生学校生物园里的树和旁边的小景,如果完全写实照搬画面肯定不好看,因此,在写生中引导学生要在自然中发现美、提炼美,要敢于取舍环境中的不美的或根据主观感受,表现物体;这样的效果是,全班几十人的作业,各不一样,一人一模样,共性中有学生独有的个性;引人遐想!
(三)在动脑动手中培养创造思维能力
六年级《泥塑》这课,要求学生用泥捏出各种各样动物、饰物或其它的立体造型,这并不难,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体会一下做雕塑家的滋味。在看过优秀的泥塑的照片基础上,同学们迫不及待的动手,许多同学把自己喜爱的动物和装饰品憧憬于设计中。好多同学改变了原来物体的形状和结构,大胆地想象、运用夸张表现手法,设计出有特色,有自己个性的立体泥塑。这一课给同学提供了展示才能的机会,学生不仅仅是动手制作,动脑构思,立意的思考,升华了主题思想,培养了创造思维能力。
(四)鼓励学生难能可贵的创造思维
创造需要勇气,需要有一定的气氛烘托,在创造活动中,有的学生怕自己的作品特殊,怕同学起哄,更怕得不到老师的认可,因此,提倡学生有创造意识,就要求老师敢于表扬标新立异的同学,尤其在评判作业时,不以干净规矩为唯一标准,而看谁的作品不随大溜,有独到之处,谁的作业就是最好的作业,成功的作业。
二、教师自身素质对学生的影响
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作用,是因为教师担负着在知识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尽可能少遇困难,少走弯路。好的教师应通过仪表、语言、板书、范画、演示、辅导,评定成绩等一系列活动得到学生的信任与尊重。同时,教师要通过对学生情感上的交流影响感染学生进行创造思维的活动,试想:面对一个面目冷冰冰的教师,一个不负责任的教师,学生怎敢各抒己见呢?
教师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首先要使自己成为一名创造者,她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不断探求新的教学方法,创造出富有个性的独特的新颖的教学方式,力争使更多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现代社会,发展很快,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获取最新信息更新固有观念,才能使自己保持艺术创造,教学中的青春活力。
除了教学,教师还要大量创造自己的作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断充实自己,凡是要求学生完成的作业,教师要尽可能先尝识一下,试图从多方面,多种途径去考虑,对随时涌现的想法,只要有价值,就要付诸实践,这样即可锻炼自己的创造思维能力,也可以对可能出现的教学效果有所设计和预见。
除此,课堂上教师领画、带画,示范都因直观性强易于学生更快更好掌握。如果我们的教师具备浓厚的业务功底,有潇洒的画风,有独特的创作精神,不仅能博得学生深深敬佩,还将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
在美术教学中,无论是理论基础课还是技能课都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例如,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同学们对不同的设计作品、绘画作品相互评定、讨论或争论,指出优缺点。不同的观点必然产生启迪,相互交流能使同学、师生之间感情更加融洽。这种形式能够较大限度地激发集体智慧的火花,使用思维发生碰撞,从而实现信息交流,扩大思维容量。同学们这样主动求知,也才能够正确面对自己的缺点。启发、鼓励、交流使思维活跃,创造力水平必然得到提高。美术教育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对中学教育来说,是一种促进心理健康、完善人格的素质教育。
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现代社会,美术教育至关重要,它能发展人的创造思维,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学科;它培养完整的人,在发展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过程中,使知识逐渐丰厚。一些科学的发明创造也离不开形象思维,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不能没有美术。形象思维是创造思维的一个决定因素,美术教学中加强直观教学,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學习兴趣,发展学生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要将美术作为教育的媒介,也就是通过美术教育有目的地培养人的审美趣味和创造性等基本素质和能力。这种双向教育功能与其他学科一样除了传授本学科的专门知识和技能之外,并努力发挥学科教育的功能,使受教育者的精神和行为发生变化。现阶段中学美术教育在创造力培养方面越来越被重视,人们在在一定程度上已经看到美术教育的作用,学校美术教育正步入良性发展的坦途。展望今后中学美术教育的发展,将通过社会的关注和美术教师们的努力,教学设备和手段不断完善,中学生的创造力素质也随之得到提高,实现我国经济的创新、民族的强盛中学美术教育将发挥出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张小鹭.现代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法[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1996.
[2]尹少淳 ,美术有其教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1997.
[3]罗恩菲德.创造与心智的成长[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1993.
关键词:美术教育;创造思维;学生;教师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191-02
美术教育是以美术为媒介 ,以教育为手段 ,通过向学生传授一定的美术知识和技能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审美能力 ,从而促进学生智力创造能力发展的教育系统工程。美术教育作为一种教育 ,它的功能首先是由教育本质决定的 ,与其它教育有着明显的共性。然而 ,它又有自己特殊的功能 ,大体上说 ,包括三个方面:第一 ,能够通过作用于每个受教育者的心理、 生理的健康发展 ,使受教育者的智力开发、 感知发展、 素质培养、 情感塑造得到充分的实现;第二 ,能够作为一种纽带 ,使个体与环境(包括自然与社会)达到完美的统一;第三 ,能够作为一种精神力量 ,使受教育者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能力 ,各个方面都能得到全面发展。
创造性思维是思维活动的高级水平,即是指人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从问题中找出新关系,寻求新答案的过程,这种思维具有新疑性、独创性、发散性。美术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绘画中用发散思维的方式去想象
美术教学中,让学生进行艺术创造并非易事,因为他们完成作业大部分是临摹,这样一年两年之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临摹中逐渐减弱,已经习惯了照抄别人的模式,习惯性思维占据了学生的脑海。因此,当设题让学生创作时,学生会说:“我什么也画不出来”,“太难了”,“还是照画课本上的吧”。出现这种状况,原因之一就是让学生长期临摹,缺乏想象力的训练,发展下去,只会使学生变成墨守成规。故在教学中,先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每一节课先不急于完成作业,而应围绕每节课的内容,尽可能多的去设想,比数量看谁的想法最多,最有独到之处。如六年级的《装饰画》一课画树和房子,可以先安排15分钟让学生大胆想象,可以画春天的绿树、秋天的红树,那可以画兰树、黑树吗?通过引导学生从色彩搭配的分析,从装饰画的表现手法分析,学生就会明白了,只要画面需要,什麽颜色都可以画;以此类推,学生敢于用多种手法表现事物,表现内心的情感。事实说明:发散性思维对摆脱习惯性思维的束缚很有益处。
(二)在写生课中培养创造思维能力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作为教育者应多给学生提供这种探究的机会,并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将激励他们不断的去探索,从而走上成功之路。
实践性强是美术学科教学的重要特点,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是学生创作的源泉,学生新奇的想法来源于实践,创造思维的萌发,更取决于学生头脑中接触过的、熟悉的事物,多感才能多知。
如教五年级水彩画《树的画法》一课,让学生写生学校生物园里的树和旁边的小景,如果完全写实照搬画面肯定不好看,因此,在写生中引导学生要在自然中发现美、提炼美,要敢于取舍环境中的不美的或根据主观感受,表现物体;这样的效果是,全班几十人的作业,各不一样,一人一模样,共性中有学生独有的个性;引人遐想!
(三)在动脑动手中培养创造思维能力
六年级《泥塑》这课,要求学生用泥捏出各种各样动物、饰物或其它的立体造型,这并不难,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体会一下做雕塑家的滋味。在看过优秀的泥塑的照片基础上,同学们迫不及待的动手,许多同学把自己喜爱的动物和装饰品憧憬于设计中。好多同学改变了原来物体的形状和结构,大胆地想象、运用夸张表现手法,设计出有特色,有自己个性的立体泥塑。这一课给同学提供了展示才能的机会,学生不仅仅是动手制作,动脑构思,立意的思考,升华了主题思想,培养了创造思维能力。
(四)鼓励学生难能可贵的创造思维
创造需要勇气,需要有一定的气氛烘托,在创造活动中,有的学生怕自己的作品特殊,怕同学起哄,更怕得不到老师的认可,因此,提倡学生有创造意识,就要求老师敢于表扬标新立异的同学,尤其在评判作业时,不以干净规矩为唯一标准,而看谁的作品不随大溜,有独到之处,谁的作业就是最好的作业,成功的作业。
二、教师自身素质对学生的影响
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作用,是因为教师担负着在知识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尽可能少遇困难,少走弯路。好的教师应通过仪表、语言、板书、范画、演示、辅导,评定成绩等一系列活动得到学生的信任与尊重。同时,教师要通过对学生情感上的交流影响感染学生进行创造思维的活动,试想:面对一个面目冷冰冰的教师,一个不负责任的教师,学生怎敢各抒己见呢?
教师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首先要使自己成为一名创造者,她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不断探求新的教学方法,创造出富有个性的独特的新颖的教学方式,力争使更多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现代社会,发展很快,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获取最新信息更新固有观念,才能使自己保持艺术创造,教学中的青春活力。
除了教学,教师还要大量创造自己的作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断充实自己,凡是要求学生完成的作业,教师要尽可能先尝识一下,试图从多方面,多种途径去考虑,对随时涌现的想法,只要有价值,就要付诸实践,这样即可锻炼自己的创造思维能力,也可以对可能出现的教学效果有所设计和预见。
除此,课堂上教师领画、带画,示范都因直观性强易于学生更快更好掌握。如果我们的教师具备浓厚的业务功底,有潇洒的画风,有独特的创作精神,不仅能博得学生深深敬佩,还将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
在美术教学中,无论是理论基础课还是技能课都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例如,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同学们对不同的设计作品、绘画作品相互评定、讨论或争论,指出优缺点。不同的观点必然产生启迪,相互交流能使同学、师生之间感情更加融洽。这种形式能够较大限度地激发集体智慧的火花,使用思维发生碰撞,从而实现信息交流,扩大思维容量。同学们这样主动求知,也才能够正确面对自己的缺点。启发、鼓励、交流使思维活跃,创造力水平必然得到提高。美术教育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对中学教育来说,是一种促进心理健康、完善人格的素质教育。
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现代社会,美术教育至关重要,它能发展人的创造思维,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学科;它培养完整的人,在发展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过程中,使知识逐渐丰厚。一些科学的发明创造也离不开形象思维,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不能没有美术。形象思维是创造思维的一个决定因素,美术教学中加强直观教学,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學习兴趣,发展学生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要将美术作为教育的媒介,也就是通过美术教育有目的地培养人的审美趣味和创造性等基本素质和能力。这种双向教育功能与其他学科一样除了传授本学科的专门知识和技能之外,并努力发挥学科教育的功能,使受教育者的精神和行为发生变化。现阶段中学美术教育在创造力培养方面越来越被重视,人们在在一定程度上已经看到美术教育的作用,学校美术教育正步入良性发展的坦途。展望今后中学美术教育的发展,将通过社会的关注和美术教师们的努力,教学设备和手段不断完善,中学生的创造力素质也随之得到提高,实现我国经济的创新、民族的强盛中学美术教育将发挥出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张小鹭.现代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法[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1996.
[2]尹少淳 ,美术有其教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1997.
[3]罗恩菲德.创造与心智的成长[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