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基本设施越来越完善,主要体现在公路的建设上。公路是联系农村与外界的最有效交通途径之一,其顺利建设会推动农村的全方位发展。现阶段,我国的农村公路出现了一些较为常见的病害,严重阻碍了其正常功能的发挥,因此需要找出原因及时采取措施避免进一步的损失产生。本文对目前我国现阶段农村公路存在的病害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一系列养护防治措施,希望为有关部门提供借鉴。
关键词:农村公路;常见病害;防治措施
引言
我国的农村覆盖面积广阔,公路网中的很多部分都是农村公路,可以说农村公路的建设工程关系到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经济往来。建设高质量、广泛的公路线路,能够连接城镇与乡村之间的关系,不断加强货物的流通技术。大力开展农村公路的建设进程能对农村的经济水平产生较大的促进作用,更能影响该地区以后的发展方向。公路质量建设的高低还能够关系到社会建设的发展进程,只有注重农村公路的建设重点才能够突出问题所在,从根本缓解农村不发达的现状,进而促进路政工作的有效推广。
1.我国农村公路现状
农村公路的发展不仅有助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出行条件,促进农民增收,发展农村商贸流通体系,而且对促进城镇化发展,加强城乡联系,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新形势下,在我国农村改革发展、政策鼓励和扶持资金推动下,农村公路交通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农村公路在发展的同时依然存在管养体制机制不完善、技术等级低、管养资金不足等问题,农村公路发展应坚持问题导向与改革创新,以“四好农村路”建设为契机,完善体制机制,强化政策措施,逐步破解资金筹集、管理养护等难题,政府主体责任全面落实,管理机构实现“全覆盖”,路政管理规范执法,提升农村公路的管养质量效益,全面实现建、管、养、运全面协调发展,为新时代服务“三农”、精准脱贫及振兴乡村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
2.产生病害的原因
2.1投入资金匮乏、运转工作不利
公路建设以后最重要的就是定期进行养护工作才能够更好地保持运输性能,当今社会只有我国的省市、县城公路有国家规定的养护资金标准,部分乡村公路并没有多余的资金维持养护工作,也没有拨相应的预算款项,养护的费用主要来源于交通部门的定期补贴,但是这些资金远远不能够满足实际的社会需求。农村公路在定期养护工作这一领域还缺少众多的资金,资金的稳定性也得不到保障。花钱修路、没钱养护已经成为了众多乡村公路建设中十分普遍的现状,长久以往势必会造成公路严重的损伤,浪费了大量的国家资源,也不能够建设国家资源节约型友好社会。
2.2运作机制不完善、规范操作无标准
相对于乡村公路的定期养护而言,许多的资金及工作推广都是由乡村的政府开展,乡村公路的维护工作并不健全,很难拥有规范性的操作技术,也没有专门的负责人管理。有些地区设立道路办这个部门,但是因为没有健全的机制进行养护,也不具备专业的养护人员,这一部门就形同虚设,许多的道路仍然得不到保养。对于有些好的地区来说,政府人员胡组织农民一年统一养护一次,但是平时却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一些重大的公路地区,由于设施不完善,很难做到有效养护工作,主要依靠人工进行养护,操作过程也没有遵循相应的规范体制。当道路工程遇到自然灾害时,如果被洪水冲毁或者遭受其他损害是都没有办法进行快速维修,极大的影响了公路的正常运行。部分地区存在道路弃养的现象,这很大程度降低了公路的使用寿命。
2.3技术水平不完善
乡村公路由于部门设置不完善、缺乏专业的养护人员、设备实行效率低下等原因,当公路出现问题时难以迅速进行补救,日常生活中公路出现小问题,难以及时维修公路,这样会降低使用寿命,从而造成国家的资源浪费。在农村地区,养护人员大多聘请当地的农民进行工作,这些农民的年龄较高又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知识培训,如果重新贯彻专业技术对于他们而言学习难度也很大,以上种种原因导致我国的公路养护水平一直得不到改善,大大降低了公路的运作质量。
3.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发展对策
3.1落实养护管理主体责任
按照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要求,以“政府主导、行业指导、分级负责、群众参与、保障畅通”的原则,全面落實政府主体责任意识,完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机制,健全县、乡(镇)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和建制村村道管理议事机制,健全县、乡、村三级组织体系,创新监督方式,严格奖惩措施,不断提升村公路治理能力,构建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的长效运行机制,实现农村公路“有路必养,管必见效”深化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管养组织体系和制度建设,落实发展目标与责任,推进农村公路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年度考核目标,完善养护巡查和考核评估管理制度,深化路况考评体系建设,将农村公路管理机构运行经费和人员基本支出全额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3.2创新养护管理新模式
积极推行管养分离的市场运作模式,培育企业化发展方向的养护企业,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向常态化、规范化、专业化、机械化、市场化方向发展,以养护质量为重点,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履行行业监管和技术指导,将大中修和日常养护工程推向社会化,通过招投标养护、委托养护、合同养护、个人分段承包、受益单位养护模式,健全合同管理,计量支付、质量安全、绩效考核、信用评价等保障体系,培育养护市场竞争机制,全面提升农村公路服务品质和通行能力。
3.3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台账管理
结合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实际,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办法和技术规范,明确管养职责与工作流程,落实了每条线路养护责任人或组织,用制度管人管事,按规范或标准运作。对农村公路基本情况、桥涵登记卡、维护资料、管养人员情况等详细档案,实行痕迹化管理,细化台账内容,严格管理,运作规范,运转高效的发展轨道。
3.4养护管理信息化建设
加强智慧交通建设,引入“互联网 + 养护管理”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强路况检测与数据分析,建立共享工程质量信誉考核、重大执法任务及专项整治行动、道路运输日常安全管理、站场安全秩序维护、基础设施保障信息,形成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与专业管理机构之间资源共享、无缝衔接、协调联动、协调运作、综合执法、监管制约、廉洁高效的执法运行机制,做到执法信息化,公众服务数字化。
4.结束语
农村公路是“三分建设,七分养管”,我们要理顺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管理的关系,坚决克服“重建设轻养管”的思想,做好边建边养边管工作,尽快建立和完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使其保持长期良好的技术状态,让我省的农村公路在经济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卜文强 . 农村公路养护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J]. 民营科技,2011(7).
[2]夏提姑丽·阿不都热依木 . 浅谈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J]. 中国西部科技,2014(15).
[3]韦浪波 . 农村公路养护技术管理及病害防治措施 [J]. 技术与市场,2016 , 23 ( 04 ): 167+170.
关键词:农村公路;常见病害;防治措施
引言
我国的农村覆盖面积广阔,公路网中的很多部分都是农村公路,可以说农村公路的建设工程关系到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经济往来。建设高质量、广泛的公路线路,能够连接城镇与乡村之间的关系,不断加强货物的流通技术。大力开展农村公路的建设进程能对农村的经济水平产生较大的促进作用,更能影响该地区以后的发展方向。公路质量建设的高低还能够关系到社会建设的发展进程,只有注重农村公路的建设重点才能够突出问题所在,从根本缓解农村不发达的现状,进而促进路政工作的有效推广。
1.我国农村公路现状
农村公路的发展不仅有助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出行条件,促进农民增收,发展农村商贸流通体系,而且对促进城镇化发展,加强城乡联系,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新形势下,在我国农村改革发展、政策鼓励和扶持资金推动下,农村公路交通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农村公路在发展的同时依然存在管养体制机制不完善、技术等级低、管养资金不足等问题,农村公路发展应坚持问题导向与改革创新,以“四好农村路”建设为契机,完善体制机制,强化政策措施,逐步破解资金筹集、管理养护等难题,政府主体责任全面落实,管理机构实现“全覆盖”,路政管理规范执法,提升农村公路的管养质量效益,全面实现建、管、养、运全面协调发展,为新时代服务“三农”、精准脱贫及振兴乡村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
2.产生病害的原因
2.1投入资金匮乏、运转工作不利
公路建设以后最重要的就是定期进行养护工作才能够更好地保持运输性能,当今社会只有我国的省市、县城公路有国家规定的养护资金标准,部分乡村公路并没有多余的资金维持养护工作,也没有拨相应的预算款项,养护的费用主要来源于交通部门的定期补贴,但是这些资金远远不能够满足实际的社会需求。农村公路在定期养护工作这一领域还缺少众多的资金,资金的稳定性也得不到保障。花钱修路、没钱养护已经成为了众多乡村公路建设中十分普遍的现状,长久以往势必会造成公路严重的损伤,浪费了大量的国家资源,也不能够建设国家资源节约型友好社会。
2.2运作机制不完善、规范操作无标准
相对于乡村公路的定期养护而言,许多的资金及工作推广都是由乡村的政府开展,乡村公路的维护工作并不健全,很难拥有规范性的操作技术,也没有专门的负责人管理。有些地区设立道路办这个部门,但是因为没有健全的机制进行养护,也不具备专业的养护人员,这一部门就形同虚设,许多的道路仍然得不到保养。对于有些好的地区来说,政府人员胡组织农民一年统一养护一次,但是平时却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一些重大的公路地区,由于设施不完善,很难做到有效养护工作,主要依靠人工进行养护,操作过程也没有遵循相应的规范体制。当道路工程遇到自然灾害时,如果被洪水冲毁或者遭受其他损害是都没有办法进行快速维修,极大的影响了公路的正常运行。部分地区存在道路弃养的现象,这很大程度降低了公路的使用寿命。
2.3技术水平不完善
乡村公路由于部门设置不完善、缺乏专业的养护人员、设备实行效率低下等原因,当公路出现问题时难以迅速进行补救,日常生活中公路出现小问题,难以及时维修公路,这样会降低使用寿命,从而造成国家的资源浪费。在农村地区,养护人员大多聘请当地的农民进行工作,这些农民的年龄较高又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知识培训,如果重新贯彻专业技术对于他们而言学习难度也很大,以上种种原因导致我国的公路养护水平一直得不到改善,大大降低了公路的运作质量。
3.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发展对策
3.1落实养护管理主体责任
按照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要求,以“政府主导、行业指导、分级负责、群众参与、保障畅通”的原则,全面落實政府主体责任意识,完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机制,健全县、乡(镇)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和建制村村道管理议事机制,健全县、乡、村三级组织体系,创新监督方式,严格奖惩措施,不断提升村公路治理能力,构建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的长效运行机制,实现农村公路“有路必养,管必见效”深化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管养组织体系和制度建设,落实发展目标与责任,推进农村公路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年度考核目标,完善养护巡查和考核评估管理制度,深化路况考评体系建设,将农村公路管理机构运行经费和人员基本支出全额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3.2创新养护管理新模式
积极推行管养分离的市场运作模式,培育企业化发展方向的养护企业,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向常态化、规范化、专业化、机械化、市场化方向发展,以养护质量为重点,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履行行业监管和技术指导,将大中修和日常养护工程推向社会化,通过招投标养护、委托养护、合同养护、个人分段承包、受益单位养护模式,健全合同管理,计量支付、质量安全、绩效考核、信用评价等保障体系,培育养护市场竞争机制,全面提升农村公路服务品质和通行能力。
3.3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台账管理
结合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实际,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办法和技术规范,明确管养职责与工作流程,落实了每条线路养护责任人或组织,用制度管人管事,按规范或标准运作。对农村公路基本情况、桥涵登记卡、维护资料、管养人员情况等详细档案,实行痕迹化管理,细化台账内容,严格管理,运作规范,运转高效的发展轨道。
3.4养护管理信息化建设
加强智慧交通建设,引入“互联网 + 养护管理”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强路况检测与数据分析,建立共享工程质量信誉考核、重大执法任务及专项整治行动、道路运输日常安全管理、站场安全秩序维护、基础设施保障信息,形成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与专业管理机构之间资源共享、无缝衔接、协调联动、协调运作、综合执法、监管制约、廉洁高效的执法运行机制,做到执法信息化,公众服务数字化。
4.结束语
农村公路是“三分建设,七分养管”,我们要理顺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管理的关系,坚决克服“重建设轻养管”的思想,做好边建边养边管工作,尽快建立和完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使其保持长期良好的技术状态,让我省的农村公路在经济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卜文强 . 农村公路养护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J]. 民营科技,2011(7).
[2]夏提姑丽·阿不都热依木 . 浅谈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J]. 中国西部科技,2014(15).
[3]韦浪波 . 农村公路养护技术管理及病害防治措施 [J]. 技术与市场,2016 , 23 ( 04 ): 167+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