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时差的教学设计

来源 :文化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rryc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课标要求:
  课标: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课标分析:课标中使用“分析”一词,表明不仅要求知道地球运动有哪些地理意义,还要通过各种探究活动来发现这些意义是如何产生的,它们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以及对人类活动具有哪些重要意义。具体到本节课的内容,不仅要知道地方时、时区、区时、日界线等相关概念,还要找出地方时、区时、日界线设立的原因,以及日常生活中如何使用它们。
  二、 教材分析
  本部分内容涉及到地球的自转,与前面一部分的内容联系紧密,但与后面的教学联系不是很紧密。但作为时差的概念及其应用,在现实生活中却占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时差的概念和区时的计算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本知识点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因此在教学中,准备采用问题法来解决。
  三、 学情分析
  在前面已学过了地球自转的基础知识,补充了有关经纬线(度)的内容。
  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能够叙述时区的划分
  2. 能够说出地方时和区时的差别
  3. 学会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
  4. 能够说出日界线两侧日期变更的规律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读图1.20,叙述时区的划分、说出地方时和区时的差别、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国际日界线的规定。
  2. 通过读图,思考题2明确日界线的第二条(日期的自然变更线):0点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知道各国所处的时区,能计算不同国家的时间。
  重难点:
  1. 时区的划分和区时的计算
  2. 日界线两侧日期的转换以及0点线的计算。
  教法:问题解决法
  课时:1节
  教学设计
  导入:由于地球的自转,不同的地方日出时刻不相同,也就意味各个地方的时间有迟早之分,因而会产生时间差——时差。各地的人们在交流时由于时间的不一致而易发生混乱。因而在1884年召开了国际经度会议,对时间的转换有了一个统一的规定。
  新课:
  1884年经度会议的内容:
  生阅读17页的一、二段课文,师让生画出四个内容的记号。
  ⑴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度。
  ⑵各时区都以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区的区时。
  ⑶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补:相差几个时区就相差几个小时)
  ⑷规定了原则上以180度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并把这条分界线叫做“国际日期变更线”,现改称“国际日界线”。
  学生读图1.20通过师设计的相关问题理解这四点。
  ⑴学生读图1.20找出全球24个时区的名称,找出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是多少度?每个时区跨经度15度,那么每个时区拥有哪15个经度?
  通过这几个问题,学生可以找出每个时区占有的经度,并得出每个时区中央经线和边界经线的计算规律:
  中央经线的度数=时区数×15度
  某时区边界经线度数=时区数×15度+/-7.5度
  进而可以求出任意经线所在时区:
  商+1 余数>7.5°
  经度÷15度=时区数
  (望余取整) 商 余数<7.5°
  此问题一解决,其他问题就比较简单了。
  ⑵关于第二点,要明确每个时区只有一个时间,就是共用最中间那条经线的时间,时区共用一个时间,叫区时。
  ⑶相邻两个时区的中央经线相差15度,刚好相差一个小时,相隔两个时区的中央经线刚好相差2个15度,所以相差两个小时,由此把第三点补充一句话:相差几个时区就相差几个小时。
  ⑷关于日界线设计的问题为:假设东十二区为24 点,每向西一个时区,时间减去一个小时,到西十二区刚好为这一天的0点。东十二区此时为24点,满24进入新的一天,东十二区此时也可以说是新的一天的0点。东西十二区为同一个时区,共用一个时间,则此时都是0点,但东十二区比西十二区整早了24小时,即早了 一天,所以原则上以180度经线为国际日期变更线。
  通过活动题2,巩固区时的计算;同时设问:中时区24时,可以看出全球此时有两个日期,中时区以东为新一天,以西为旧一天。24时即新一天的0时也是一条日界线。
  通过这几个问题就把有关时差的难点弄清楚了。
  再通过一个例来巩固日界线知识:
  如:材料:有一位名叫吕萨的外国商人,4月10日乘机由太平洋的马绍尔岛飞往檀香山。上机前1小时,在机场附近的花旗银行兑货币,看到一位老太太凭着一张中奖8000美元的采票要求兑现,
  遭到银行拒绝。因为按票面规定,中奖领款日期是4月9日,老太太痛惜不已。(马绍尔飞往檀香山仅需1小时)
  问题1:若你是吕萨,你如何帮助老太太?
  2:解释你的做法。
  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是学习了时区的划分,区时的计算,区时与地方时的区别,两条日界线两侧日期的变化规律。
  教学反思:
  “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即是将提出的问题转化为问题解决者内部的心理特征,确定问题解决过程进行的操作(或运算)步骤,在一定指导下完成步骤,解决问题,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习者合作解决真正的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对于解决时差这一知识难点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其他文献
摘 要:化学作为一门科学性学科,其以实验作为教学基础。实验作为化学的核心和灵魂,学生们能通过实验领略化学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能够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提高。初中化学作为学生接触化学知识的开端,它的引导性十分重要,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实验的探究功能,是现阶段初中化学教学亟需研究的一个教学课题。  关键字:初中化学 教学 实
期刊
摘 要:初中的物理学科是我们初步进入学习物理知识的开始阶段,是使我们认识物理,同时在我们的学习中建立物理这门学科,是我们形成初步观察事物到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能力形成的关键。能否对物理产生学习兴趣,这一阶段的学习尤为重要。现如今,许多初中生对物理已经产生了反面心理--物理很难,从而有意无意的放弃、疏远它,这就对我们的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则将对初中物理教学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提出解决策略最后给出些许
期刊
摘 要:我国大多数高校学生,一直普遍认为学“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是“跑市场”、“奔社会的“,为转变这一观念,正确引导学生对“营销学”的认识,培养适应社会所需求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  关键词:市场营销 实践 解决方案  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市场竞争激烈,就业压力繁重,使得众多在校大学生有着“毕业即失业”的困惑。 纵观全球的就业形势,其实就业难,只是个伪命题。  一.教学过程中对“营销”一词的片面理
期刊
摘要:小学的数学课堂比小学要深比初中、高中要浅。小学的数学学习就当前的教育模式来看就是一个比较应试的教育。因此,本文将展开讨论小学数学数学老师该如何在现代教学背景下如何教好小学数学。  关键词:现代教育 教学 小学  中国当今的教育就是典型的传统教育模式,以考试为目标。所以,现在的小学数学课堂就比较传统,用传统的模式上课沟通学生不喜欢。在现代教学背景下,我们要以新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来改进我们的教学,
期刊
随着计算机信息化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趋广泛。而多媒体教学法则是以各种电教媒体如:计算机、电视、录像、投影、幻灯等为标志,以传统的教学媒体为基础的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很大的助益。“多媒体”技术引进到中学化学教学中来,改变了以往的“粉笔”+“黑板”的单一教学模式。多媒体在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优化教学
期刊
[摘 要]:任何一个国家的法治建设,都是以其民族传统法律文化为背景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作为中国历史的积累和沉淀,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法律心理与行为,制约着他们的法律态度及其对法律的认同感。我们应认真研究我国传统法律文化,并努力消除其中的消极因素对法治建设的负面影响,使传统法律文化发生创造性转换,为我国的法治建设服务。  [关键词]:法律文化;内涵;本质;特征  一、法律文化的内涵  传统法律文化属
期刊
摘 要:多媒体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能够解决许多传统课堂教学中不能够解决或不能很好解决的问题。同时,也要清楚认识到,那些用常规手段就可以很清晰、完整地在课堂上演示或展示出来,学生可以真实感知的,应该直接进行实际操作,培养动手操作能力,没有使用课件的必要。  关键词:多媒体 教学应用  随着社会信息进程的日益加快,人类面临一个新的教育命题: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数学课程标准》前瞻性地指出:数学课程的设
期刊
摘 要:为了能让学生真切地感悟体验文本,教师要结合文本和儿童的心理特征,要适时、适量地为学生创造各种情境,通过教师生动的语言、声色俱全的多媒体展示、直观形象的角色扮演等手段,构建一个引力强劲的阅读磁场,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与探知欲望,在对文本的还原和体悟中感受阅读的妙趣横生。  关键词:阅读教学 情境创设 语言 多媒体 表演  情境教学法是在现代教育培养全面型人才理论指导下创新的教学方法。新课程理念
期刊
摘 要: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推广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已成为学校教育中不可写缺少的重要环节。把多媒体教学引入英语课堂教学,不仅给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创设良好的教学和交际环境,而且提高了学生听说写译的能力和看图写作能力,加大了教学容量,提高了教学效率,还进一步提高了教师自的身素质,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  关键词: 环境 能力 效率 素质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推广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已成为
期刊
摘 要:多元智能教育涉及面很广,虽然引入时间不长,但显现的优越性是明显的,但是各地开展的实验表明:尽管行之有效,可执行起来问题不少。因此需深一步研究本文的论述,力图把问题论述得相对深入一些。本文主要论述在多元智能理论下的阅读教学方针的制定、组织实施以及环境的构建。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 阅读  只有抓好了小学阅读教学,才能真正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研究学习、探究学习的实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