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模型思想始终在发挥着重要作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模型思想,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实际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理解数学运算之间的数量关系,并从数量关系中掌握数学知识,进而在实践中进行应用的一种教学思想。模型思想的运用,对于小学生学习数学具有良好的作用。本文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正确运用模型思想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模型思想;小学数学;教学
一、模型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1、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是一门理性思维较强的学科。而小学生的理性思维还比较弱,对一些数学知识的理解还不到位,以至于对数学产生一定的畏惧心理,学习的兴趣不高。在小学阶段,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深入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模型思想的引入,能够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中了解到数学知识本身,能够让他们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习数学,有利于其学习兴趣的培养。
2、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效果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都是按照教案进行备课,围绕书本讲解基础知识。这种方式显然没有收到显然的成效。因为学生对这些知识没有理解到位,没有足够的感性认识,更没有形成深刻的理性认识,可以说对知识点没有完全吃透。之后按照教学进程的要求又开始了新的数学知识的学习。尽管教师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是有的学生没有跟上教师授课的思路,效果不佳。将模型思想引入后,教师授课的方式比较灵活,能够有效引导学生跟上授课的节奏,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3、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
目前,素质教育仍然稳步推进,学校教学的目标更加注重的是让学生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用所学的知识来指导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模型思想的引入恰恰符合这一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这种生活化方式的教学,从身边的生活中就能够学到知识,而且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有助于提升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和水平。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模型思想的渗透策略
1、通过学习用具操作来体现数学模型思想
在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级阶段,运用学习用具进行教学是比较常用的手段。尤其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使用学习用具,可以将一些抽象化的概念具象化,用一种显而易见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这种运用学习用具进行教学的方式本身就蕴含了模型思想。
例如在教授学生加减法运算的时候,为了方便学生进行计算,教师在课前可以准备一些教学小棒,通过这些教学小棒建立数学模型,让学生从这些小棒的变化来体会加减法运算的算法。以“7+9”为例子,如何让学生快速地说出“7+9=?”,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现场做实验,让学生从众多的小棒中拿出7根,然后再拿出9根,一共是16根。教师进而还可以教授学生另一种算法,将小棒分成7根和9根共计两捆,以10为单位,从根数少的那一捆里面拿出1根放在9根那捆中,这样根数少的那捆就剩下6根,相加共计16根。教师给学生出一系列习题,让学生用教学小棒以及学习到的方法技巧来解题。
2、通过构建数学场景来体现数学模型思想
这种构建模型的方式在数学教学中比较普遍。通过设定一定的情境,将数量关系和数学运算蕴含其中。学生除了在解决数学算法问题时,也在解决实际问题。其实小学数学运算中的应用题就属于通过构建场景进行运算。很多学生在做应用题时,对数与数之间的逻辑关系缺乏一定的认知,所以容易产生畏惧心理。这就需要教师在设定数学场景的同时,还要采取一定的引导方式,让学生在深入到数学场景,从数学场景中理顺数量关系,从而更好地进行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在教学生如何计算长方形周长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给学生构建这样的一个数学场景:李阿姨想在院子里用铁丝搭建一个栅栏,预计这个栅栏长6米,宽4米,现在请同学们帮李阿姨算一下,她需要准备多少米的铁丝?教师通过给学生搭建场景,让学生开动脑筋。学生通过计算,得出结论即20米。教师可以就此问学生是如何算出来的,并将学生的运算过程进行汇总,让他们总结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之后让学生带着这个公式进行下一个场景的计算。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运用构建数学场景这一模型思想的时候,可以采取先易后难、举一反三的教学思路,让学生巩固所学数学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掌握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尤其将数学问题迎刃而解。
3、借助联想方式来体现数学模型思想
小学数学阶段,需要学生记住的概念、公式是比较多的。这些概念如果记不住,就无法开展数学运算。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让学生死记硬背这些概念,然后再将其原封不动地进行套用。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记住并运用概念,运用联想的方式构建数学模型就是一种比较好的教学方式。尽管数学中的这些概念属于不同的领域和范畴,但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概念和概念之间找到相似点,根据相似点来记忆概念。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面积和长方形的面积这两组概念,两个面积的计算公式是不同的,如果学生单独去记忆的话,可以还比较容易。但是如果学生在做计算题的时候,既涉及到三角形的面积,又涉及到长方形的面积时,可能对于刚开始接触该公式的学生来说,容易混淆。这样的话,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在这两个概念中找到相似点,那就是长方形的对角线可以将其分成两个三角形,所以,三角形面积的算法必然和长方形面积的算法有着联系。由于两个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那么三角形的面积的算法就是将底边和高相乘,最后再除以2。
其实小学数学的内容,各章节之间是具有某种联系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到章节之间的联系,通过联想这种数学模型方式,掌握每个知识点,并运用过程中轻松自如。
参考文献:
[1]周明新.例谈小学數学建模教学[J]. 广西教育. 2013(05)
[2]沈婷. 培育核心素养,让能力与品格齐飞——浅析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 华夏教师. 2017(S1)
[3]赵玉改. 生活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8(07)
关键词:模型思想;小学数学;教学
一、模型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1、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是一门理性思维较强的学科。而小学生的理性思维还比较弱,对一些数学知识的理解还不到位,以至于对数学产生一定的畏惧心理,学习的兴趣不高。在小学阶段,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深入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模型思想的引入,能够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中了解到数学知识本身,能够让他们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习数学,有利于其学习兴趣的培养。
2、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效果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都是按照教案进行备课,围绕书本讲解基础知识。这种方式显然没有收到显然的成效。因为学生对这些知识没有理解到位,没有足够的感性认识,更没有形成深刻的理性认识,可以说对知识点没有完全吃透。之后按照教学进程的要求又开始了新的数学知识的学习。尽管教师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是有的学生没有跟上教师授课的思路,效果不佳。将模型思想引入后,教师授课的方式比较灵活,能够有效引导学生跟上授课的节奏,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3、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
目前,素质教育仍然稳步推进,学校教学的目标更加注重的是让学生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用所学的知识来指导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模型思想的引入恰恰符合这一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这种生活化方式的教学,从身边的生活中就能够学到知识,而且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有助于提升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和水平。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模型思想的渗透策略
1、通过学习用具操作来体现数学模型思想
在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级阶段,运用学习用具进行教学是比较常用的手段。尤其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使用学习用具,可以将一些抽象化的概念具象化,用一种显而易见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这种运用学习用具进行教学的方式本身就蕴含了模型思想。
例如在教授学生加减法运算的时候,为了方便学生进行计算,教师在课前可以准备一些教学小棒,通过这些教学小棒建立数学模型,让学生从这些小棒的变化来体会加减法运算的算法。以“7+9”为例子,如何让学生快速地说出“7+9=?”,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现场做实验,让学生从众多的小棒中拿出7根,然后再拿出9根,一共是16根。教师进而还可以教授学生另一种算法,将小棒分成7根和9根共计两捆,以10为单位,从根数少的那一捆里面拿出1根放在9根那捆中,这样根数少的那捆就剩下6根,相加共计16根。教师给学生出一系列习题,让学生用教学小棒以及学习到的方法技巧来解题。
2、通过构建数学场景来体现数学模型思想
这种构建模型的方式在数学教学中比较普遍。通过设定一定的情境,将数量关系和数学运算蕴含其中。学生除了在解决数学算法问题时,也在解决实际问题。其实小学数学运算中的应用题就属于通过构建场景进行运算。很多学生在做应用题时,对数与数之间的逻辑关系缺乏一定的认知,所以容易产生畏惧心理。这就需要教师在设定数学场景的同时,还要采取一定的引导方式,让学生在深入到数学场景,从数学场景中理顺数量关系,从而更好地进行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在教学生如何计算长方形周长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给学生构建这样的一个数学场景:李阿姨想在院子里用铁丝搭建一个栅栏,预计这个栅栏长6米,宽4米,现在请同学们帮李阿姨算一下,她需要准备多少米的铁丝?教师通过给学生搭建场景,让学生开动脑筋。学生通过计算,得出结论即20米。教师可以就此问学生是如何算出来的,并将学生的运算过程进行汇总,让他们总结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之后让学生带着这个公式进行下一个场景的计算。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运用构建数学场景这一模型思想的时候,可以采取先易后难、举一反三的教学思路,让学生巩固所学数学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掌握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尤其将数学问题迎刃而解。
3、借助联想方式来体现数学模型思想
小学数学阶段,需要学生记住的概念、公式是比较多的。这些概念如果记不住,就无法开展数学运算。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让学生死记硬背这些概念,然后再将其原封不动地进行套用。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记住并运用概念,运用联想的方式构建数学模型就是一种比较好的教学方式。尽管数学中的这些概念属于不同的领域和范畴,但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概念和概念之间找到相似点,根据相似点来记忆概念。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面积和长方形的面积这两组概念,两个面积的计算公式是不同的,如果学生单独去记忆的话,可以还比较容易。但是如果学生在做计算题的时候,既涉及到三角形的面积,又涉及到长方形的面积时,可能对于刚开始接触该公式的学生来说,容易混淆。这样的话,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在这两个概念中找到相似点,那就是长方形的对角线可以将其分成两个三角形,所以,三角形面积的算法必然和长方形面积的算法有着联系。由于两个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那么三角形的面积的算法就是将底边和高相乘,最后再除以2。
其实小学数学的内容,各章节之间是具有某种联系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到章节之间的联系,通过联想这种数学模型方式,掌握每个知识点,并运用过程中轻松自如。
参考文献:
[1]周明新.例谈小学數学建模教学[J]. 广西教育. 2013(05)
[2]沈婷. 培育核心素养,让能力与品格齐飞——浅析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 华夏教师. 2017(S1)
[3]赵玉改. 生活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