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在子宫肌瘤中的应用效果

来源 :中华养生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8144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  研究对子宫肌瘤患者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山东省龙口市人民医院于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期间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进行研究,采用单双数分组法,随机分成4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手术各项指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用于治疗子宫肌瘤患者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胃肠道功能时间,对康复效果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预后性较高,值得各大医院临床应用。
  关键词: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肌瘤;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7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4-0090-03
  子宫肌瘤是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形成的瘤性结节,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其主要与雌激素刺激、内分泌紊乱及子宫肌层细胞增生突变等有密切联系。发生子宫肌瘤后,将出现月经增多、不规则出血及白带增多等表现,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治疗将对生殖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对女性身心健康造成伤害[1]。现阶段,临床主要采取开腹手术治疗,但是该方法创伤性较大,术后极易并发感染,预后性较差。高畅[2]研究发现将腹腔镜运用于子宫肌瘤剔除术中,不仅能减少产生的创伤,还能优化手术指标,提升预后效果,让患者快速康复出院。为此,本文选取80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研究,分析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山东省龙口市人民医院于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期间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進行研究,采用单双数分组法,随机分成4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年龄最大42岁,最小23岁,平均年龄(33.84±3.54)岁;病程1~5年,平均(3.81±0.42)年。子宫肌瘤分类:浆膜肌瘤12例,黏膜下肌瘤15例,肌壁间肌瘤13例,肿瘤大小均值(3.61±1.05)cm。观察组年龄最大43岁,最小22岁,平均年龄(33.12±3.81)岁;病程1~6年,平均(3.54±0.64)年;子宫肌瘤分类:浆膜肌瘤13例,黏膜下肌瘤16例,肌壁间肌瘤11例,肿瘤大小均值(3.56±1.14)cm。两组临床基线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准允进行。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B型超声及子宫镜检查,均符合子宫肌瘤诊断标准[3];②符合手术适应证者;③不存在药物过敏史;④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合并子宫肌瘤其他疾病者;②精神障碍、意识模糊者;③不配合治疗,或中途退出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指导患者保持平卧位,进行腰硬联合麻醉,对手术部位进行常规消毒后,观察麻醉情况。麻醉后,逐层切开腹部肌肤,直至腹腔内,观察腹腔内子宫肌瘤分布情况、大小及周围情况后,依次切除肌瘤。在完全切除后,使用生理盐水冲洗,最后缝合切口,完成手术。
  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指导患者保持截石位,插入气管后行静脉吸入复合全身麻醉,分别在右下腹、左下腹及脐带部位作为穿刺孔,建立CO2气腹。在脐带部位切开大小为1 cm的切口,放入腹腔镜后观察子宫肌瘤分布情况、大小等,并观察周围脏器是否出现粘连情况。接下来在左下腹和右下腹部位切开大小为2 cm的切口,放入辅助器械,开展手术治疗。在子宫周围注射垂体叶素和氯化钠后,使用超声刀进行切割,使用电凝止血刀控制术中出血量。切除所有子宫肌瘤后,使用生理盐水冲洗腹腔,缝合缝合切口,完成手术。
  两组患者术后在切口部位均匀涂抹3 g止痛消炎软膏(生产企业:广东恒健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44023482,规格:450 g),连续涂抹1周,达到消炎镇痛功效。
  1.4  疗效标准
  手术各项指标包括: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尿潴留、腹痛及肠粘连。
  1.5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2.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手术指标)和计数资料(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使用(x±s)、[n(%)]表示,采用t、χ2检验,检测结果显示为P<0.05表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
  两组手术各项指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子宫肌瘤绝大多数属于良性肿瘤,在月经未发生改变情况下,不需要采取治疗。但是当出现月经不规律、白带增多、不规则出血等情况时,应引起注意,及时到医院就诊,采取有效治疗手段,控制病情发展。目前,子宫肌瘤的治疗手段以手术为主,切除肿瘤,以达到缓解临床症状目的。但是在开腹手术中,视野受限,需切开较大切口才能清楚观察到肌瘤情况,术中失血量过多,易对周围脏器造成严重损伤,不利于后期康复。且术后恢复时间较长,进一步加大对患者生理、心理的损伤[4]。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临床发现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运用腹腔镜观察,不仅能有效缩小术中切口大小,减少术中出血量,还能提升切除效果,对预防疾病复发具有积极意义。且术后病情恢复情况较好,治疗安全性更高。为此,本文选取80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研究,并与王丽娟[5]研究进行比较。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手术各项指标更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与研究完全一致。说明在腹腔镜观察下开展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改善手术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主要是因为腹腔镜属于微创技术,在数字摄像技术指导下,能全方位观察到腹腔情况,对子宫肌瘤的切除效果较好,对脏器的损伤较小,能减少脏器之间的粘连,可预防并发症发生。在临床治疗中多发性子宫肌瘤较为常见,且多发性子宫肌瘤病情相对复杂,具有较高复发性,在腹腔镜下开展手术相较于传统手术治疗方案安全性和可行性更高,可有效降低复发可能[6]。在本次研究中,我们还发现少部分患者会出现并发症,其主要是与患者心理状况有密切联系,应加强心理干预,缓解负面情绪对治疗效果的影响,促进治疗有效有效率的提升。笔者认为,由于很多患者在缺乏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正确认知情况下,易出现不配合治疗情况,应加强健康宣教,提升治疗配合度。
  综上所述,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用于治疗子宫肌瘤患者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胃肠道功能时间,对康复效果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预后性较高,值得临床使用。
  参考文献
  [1]张丹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9,36(4):453.
  [2]高畅.腹腔镜微创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13):152-153.
  [3]张桂芳,付广红,杨云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GnRH-a联合治疗临床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9,25(8):59-61.
  [4]肖海艳.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对比[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2):28-29.
  [5]王丽娟.腹腔镜下腹壁小切口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22):109+112.
  [6]郭双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9,10(8):54-56.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白蛋白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选择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于2018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黄疸新生患儿70例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成对照组(n=35)
根据光伏电池的内部结构建立其等效电路图,在MATLAB/Simulink的环境下建立光伏电池的仿真模型,并对不同温度和光照强度下光伏电池的输出特性进行了仿真。同时,对光伏电池在不
目的探讨评估保留乳腺手术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以寻求乳腺癌早期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根据随机数字分组法将2016年1月~2019年1月期间在菏泽市牡丹区中医
目的探讨中医肺康复疗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运动耐力的作用。方法2018年4月~2019年10月间,从大理州人民医院挑选接收治疗的COPD患者92例,按数字法随机分为两组各46
摘 要:目的 分析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中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共52例,均为2018年7月~2019年9月间在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实施慢阻肺治疗的急性加重期患者,以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将入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6例。应用常规治疗患者为参照组,应用无创呼吸机患者为研究组,将两组患者疾病治疗效果、血气分析指标及临床指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氧分压指标、血二氧化碳分压指
摘 要:目的 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直肠癌四种DNA错配修复蛋白表达缺失在肿瘤微卫星状态判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云南省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2018年9月~2019年9月收治的37例结直肠癌患者,对其病灶组织行切片处理,所有患者先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后行PCR-毛细管电泳法检测,观察两种方式的诊断结果。结果 常规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果:31例患者四种MMR蛋白呈现出弥漫强阳性表达,5例患者至少
摘 要:目的 本文研究药剂师基于安全角度下临床合理用药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3月~2020年7月作为研究时间,研究对象选择怒江州人民医院20名药剂师并回顾性分析研究时间内药剂师为648例患者开出的药物处方。根据用药管理模式进行分组,研究组药剂师予以基于安全角度的用药管理干预,对照组药剂师未予以用药管理干预。在研究期间采集并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用药不合理情况、药剂师用药知识掌握程度以及患者对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