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收藏界有7000万大军。十年来这消息屡屡见诸于报刊杂志,并被国人引以为豪。然而,与此相关的一些信息与数据,很少引起人们正视。不久前有媒体报道:“目前集文物仿制、运输、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条,在国内已拥有超过10万从业者,每年收入超过百亿元。”而雅昌中国艺术品数据库2012年一项研究数据更让人咋舌:“在中国20个城市中有约25万人从事艺术品制假售假,这些制造中心至今仍非常兴旺”(参见2014年4月16日《收藏快报》,王国良《文物科技检测真的能取代人眼鉴定吗》)。
这些数据意味着什么?无论从业者10万人还是25万人,单说每年从制假中心流出来的千万件仿品,就让人心惊!况且“这些制造中心至今仍非常兴旺”、生意红火!那么,无以计数的赝品,究竟去了哪里?可否同7000万收藏爱好者手中的部分藏品挂钩?
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收藏,既甜蜜又沉重
在7000万收藏大军中,有一对父子兵,就是本文要讲的西安鉴藏家马广彦和马平先生。
马广彦先生系西安工程大学哲学及自然辩证法学科教授,1994年起致力于中国古陶瓷鉴藏研究,曾任《收藏》杂志副主编和央视《寻宝》栏目的瓷器鉴定专家(图1),2003年出版论文集《说瓷论藏》,现为中华民间藏品鉴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文化艺术品司法鉴定中心执业专家。
受父亲影响,马平于上世纪末进入古陶瓷鉴藏领域,2002年参加国家文物局扬州培训中心学习,2004年在父亲帮助下创办陕西省首家政府批建的“西安悟陶斋古瓷标本博物馆”,2008年出版专著《元明清古瓷标本图释》。
子承父业,天经地义。然而父子俩,既有著作,有收藏馆,又都是当今被公认为具有实战经验的瓷器鉴定专家(图2),这在收藏界非常罕见。
我和马广彦先生已有十五年的友谊。2000年,长我11岁的他,嘱托长春的弟子钱茂来上海东台路寻访我。那时,我已离开古玩市场,虽有“瓷器大王”虚名,仍让年过半百的瓷器玩家钱茂先生费了不少周折才找到我。于是这年金秋,来自东北和西北的两位朋友,为切磋古瓷玄秘,相约来到上海我的寒舍。我们从上午聊到下午,大家相见恨晚,这就是我同马广彦的初次会面。
自踏进收藏领域,马家父子便如痴如醉地融入到了辽阔无边的藏海之中。这风风火火的寻寻觅觅,这不可自拔的迷恋,既甜蜜又沉重。访问南京时,见到一件破碎成27片的明洪武官窑釉里红玉壶春瓶,皆为工薪阶层的父子俩毫不犹豫地把随身携带的两万元,统统交给卖家,尔后抱着破瓶欣然而归。马平为获得一片被誉为“油滴王”的金代黑釉瓷片标本,钱凑不够,竟痴心到用自己的摩托车与对方交换。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如中国著名考古学家石兴邦在“悟陶斋”开馆时所言:这对父子由于“十访景德镇,三顾高安县;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寻宝探珍,撷英聚翠;经之营之,十年磨剑,终成一器,始有悟陶斋博物馆”。悟陶斋建馆于2004年,此番磨剑十年之千辛万难,唯父子俩知其艰苦。而支撑他们勇往直前的,便是“走火入魔”般的执著!
收藏,贵在研究
如今,有闲钱的人多了,于是 收藏家和收藏馆亦多多。
老百姓有钱投资文化满足精神需求,自然是好事,可文物收藏水深莫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又有多少人知晓背后涌动的暗流!比如,上述“集文物仿制、运输、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条,以及投放市场“年收入超过百亿元”的仿品。
近十年笔者经常参加民间鉴定活动,所见古瓷赝品率大致为90%左右。一些收藏爱好者习惯以本本为据,还以为自己的藏品比博物馆完美;一些藏家自己不懂,请来“专家”把关。于是藏品中,也就有了不少“稀世珍宝”!民办博物馆,近年如雨后春笋,规模大得令人瞠目结舌。然而,其中一些馆藏品,真让人不敢恭维。譬如投资5000多万元的“冀宝斋博物馆”,其所谓“上至远古,下至元明清,涵盖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的“古瓷精品”,在业内人士眼中,“市面上有的是,要多少有多少”。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在该馆展台上居然还冒出一些诸如“商代青花”、“秦始皇五彩”等明显错位或穿越时空的臆造品。对于这类颠覆常识的赝品,冀宝斋总顾问魏英俊回答得相当直率:“即使一些虽跟历史信息相悖也要收藏,怕错失良机。”
上述种种,是收藏吗?显然不是!因为你搞不清自己的收藏。要说是,也只是一夜暴富心理作祟下的浮躁,同文化无关。至于冀宝斋,则是当今收藏界的一种乱象。
其实,收藏的乐趣和真谛,在于寻寻觅觅,在于推敲考证。也因此,真正的收藏家,往往更在乎获取藏品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与历史信息,以此增长学问和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马广彦和马平,作为中国古代瓷器的收藏爱好者和非专业的民间研究者,从入门之初就清醒地意识到:古瓷收藏,关键是求真与断代!这学问,用钱买不来!而要炼就一双“火眼金睛”,除悟性外,靠的是刻苦的钻研和持之以恒的实战。
为增长才干,自1998年起父子俩便每年都要到景德镇。有时候一年去两次。去景德镇,他们称之为“朝圣”。在《青花圣地景德镇》一文中,马广彦和马平开宗明义的第一段话是:“道理很简单。研究周秦汉唐要到陕西关中,学习元明清青花瓷必须去景德镇!那里的古瓷专家,那里的制瓷工匠,那里的古窑遗址,那里的制烧工艺,那里的古瓷标本,那里的仿品赝品,都是学习研究古瓷知识最好的老师。”
回过头来看,“朝圣”这一步,极其重要,亦即“师傅领进门”。当然,拜师后,“修行靠自己”。
“实践出真知”。终于,在多次往返景德镇后,独具慧眼的父子俩以翔实的事实(图3),向学术界亮出了三个惊天观点:一、“青花瓷概念有严格的科学界定”,即:“釉下花纹用氧化钴料”。所谓的唐青花,不是釉下彩,当属“釉中彩”(图4、图5);二、“河南巩县窑‘唐青花’,同景德镇元青花没有渊源关系”(图6);三、“元代景德镇青花瓷,同唐代长沙窑没有师承关系”。“班门弄斧”的上述三个论点,不只挑战了文博界已成共识的“唐青花”的存在,还否定了学术界以往的多项研究成果。 马氏观点如同惊雷,在学术界引起至今未歇的议论。勿庸置疑,中国在唐代有青花瓷敢情是好,那是民族的骄傲!可惜这蓝彩,虽属钴料,却并非施于釉下。马氏父子说,“我们的发现,令人有点扫兴!但实话实说,是我们的责任。”
读罢《青花圣地景德镇》,敬意从心中油然升起。此文发表于2004年,系马家父子为纪念景德镇建镇千年而作。而此篇功底深厚、图文并茂、治学严谨的杰作,一如名扬千年的瓷都,亦必将百年流传。
事实证明,写入《青花圣地景德镇》的上述观点,对今天和将来的瓷器研究,已经和正在开始产生影响。
这里试举一例。2014年12月10日《上海华侨收藏报》载有一篇题为《香港收藏家葛师科谈收藏》报道,其中有段实录:“我们(笔者注:天民楼)现在也买不起很贵的,就买一些一般化的。最近我买了一个吉州窑的小梅瓶,才30万元,我也很欣赏。还有一个巩县窑的蓝彩碗,也就是所谓的“唐青花”,10万元都不到。这件虽然不是很高级,但我主要是想研究它究竟是不是唐青花。我的结论是,它跟青花完全是两回事,它就是类似于唐三彩的蓝彩,胎还够不上瓷胎。这也是学界争论很久的问题,买件在手上细细研究是值得的。”
我与葛师科先生在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上见过多次面。在香港我还特地拜访过他。天民楼收藏元青花27件,超过上博、台北和北京故宫,称得上世界范围内私人收藏之最。葛先生在学术上十分严谨,2010年12期《收藏家》刊登的于秋伟文章,因为误刊了发掘器物,葛老即发来邮件嘱我转告(注:《收藏家》特作了更正,并向他致谢)。他的话非常中肯,历来无水分。
德为先,艺为本
大凡收藏家鉴赏家,离不开“古玩摊上练眼力,假货堆里滚钉板”的经历。可是有谁见过专家学者开涮自己,揭自己短?只恐怕文过饰非都来不及!
马广彦在《我的元青花之梦》一文中,则毫不掩饰地自曝1994年自己如何因为只听故事、按图索骥,“捡漏”到两件所谓元青花的往事。马先生之梦,真正美妙无比!“全世界总共不过三四百件元青花,我一下子弄来两只,而且是梅瓶样的大器”(图7),他“兴奋地欣赏到半夜两点多才睡。天明前醒来,还跑到客厅开灯再看两眼才心甘”。
哲学教授马广彦说:追梦,是好事。人类有不少成功,系由梦开始,梦是人生最美妙的风景区。但是世纪之交爆发的元青花收藏热显然离谱。一些涉猎古瓷时间不长的爱好者,靠着薪水,二、三年时间里就收藏到数件、十数件完整的至正型元青花。更有甚者,梦得让人心寒,居然搞来满满一屋子元青花。这种无视造假现实的盲目追逐,只会是噩梦!深陷者,很可能家破人亡!
对于初入门者的无知,马说,我唯一想到的就是要用自己的梦,唤起藏友觉醒:“我的元青花之梦的破裂声,如果能震醒同我做着一样梦的古瓷藏友,我这般丢人现眼地将自己‘失街亭’的隐私抖露出来,也算值!我一贯认为,追求真理不需要维护面皮。”
为让同行少走弯路,马先生竟然不顾个人颜面。其人格,让我想起鲁迅先生在短篇《一件小事》中说的,看到自己“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中国老知识分子的赤诚品德,令我肃然起敬!
梦醒后的马广彦,对元青花展开新一轮的钻研。为看元青花,三次专访江西高安博物馆。也为能多看几眼元青花,十年来每次进京、赴沪,他都要到故宫、历博、首博和上博去拜谒那些名器。悟陶斋博物馆有一件标志性藏品:元青花“四爱图·陶渊明爱菊”四方花盆残片(图8),就是马先生抛弃梦想、求真务实地走鉴藏之路的物证。而一只元青花凤穿花纹玉壶春瓶残件,是马平在扬州学习时从天宁寺古玩地摊上捡的漏,曾经让某位老师惊异得不敢下真伪结论(图9)。
由此可见,有人尽管刻意寻找,好不容易才觅到一块元青花残片。有人在不经意间,却大把大把搂进“元青花”。天地间竟有此等美事!不信,可去民间的元青花展上瞧瞧,那里的“元青花”,即使不让你心惊肉跳,也让你头晕目眩。
2005年7月,“鬼谷子下山图”大罐创纪录的2.6亿元人民帀天价,致国内元青花收藏热再次升腾至巅峰状态。没多久,藏家寄来照片让马广彦鉴定,“说是‘祖上几代人的家传’;有的则称系‘解放前家中旧藏’”。2006年马广彦在景德镇参加“元青花国际学术研讨会”,于古玩店和樊家井所见“鬼谷子下山图”大罐及以鬼谷子为题材兽耳大罐、玉壶春瓶等“元青花至正器”铺天盖地、比比皆是。不少仿品还真有点像模像样。
面对那么多赝品流向市场,又有那么多人信以为真,怀有春秋之义的马先生结合大量资料,从胎质、修足工艺、装烧工艺、青料发色、画面人物容貌神态等方面,总结出赝品同真品五大差别,写就《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大罐真伪辨》一文。笔者以为,该文最精辟的章节,当属用千余字和8张图作了详尽诠释的“画面人物容貌神态的差别”。在此章节中马广彦以鉴赏家之犀利眼光叙述道:鬼谷子下山图表现的是孙膑战败被捉、鬼谷子受请出山救徒的故事。元青花鬼谷子图大罐真器和仿品的最大差异,就在于对图中主人公鬼谷子的神态和内心世界的表现。真器上的鬼谷子,面部表情和眼神极为复杂(图10),既有事变突然、仓促应对之担心,又有夜思昼谋、成竹在胸之沉稳。这一切,都被那冷峻的面容、紧闭的双唇和大而有神、沉思着凝视前方的双眼刻画得淋漓尽致。尤其那双大而炯炯有神、充满睿智的眼睛,目前为止仿制者无人能画得出来。而将鬼谷子的双眼周围涂染成黑眼圈,表现他日不息、夜不寐、推演筹谋救徒之方的苦累辛劳,则绝对是所有元青花人物画中的神来之笔!甚至明清以来“无出其右者”。
对元代人物画的剖析,马文似乎已到无以复加地步,是迄今对鬼谷子最具实感的表述。而眼下流通于市面的模仿品,诚如马广彦文中所言,其“绘画水平良莠参差、优劣悬殊,尤其在鬼谷子容貌的表现上,与真品有天壤之别”。诸君若不信,不妨作一比较,便可见出真假。
“世纪之争”元青花
专家的话很重要。有时候,专家的话,犹如黑暗中灯塔,指引人们行进,并影响到迷惘者一生。 在2007年第一期《收藏》杂志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许先生,发表了一篇题为《风雨元瓷路—“通往托普卡比的梦幻之路”发表五周年感怀》的文章。文中,这位博士极坦诚地谈了一段“拖着一对元瓷找鉴定”的经历与感受。
2001年下半年,作为美学史专家的他,随中国专家代表团一行七人赴土耳其托普卡比宫探寻元青花刚回来不久,便在广州西关古玩市场偏巧见到一对高45厘米的元青花云龙纹梅瓶。许先生说:“还好他(摊主)开的价钱我买得起。我当晚几乎没睡觉,巨大的幸福感让我伴着这对龙纹瓶坐到天亮。回京后,我当时不像现在这么自信,我要别人承认。琉璃厂不是有鉴定吗?我去了。一位老人家收了50元,就说开了:新的,你不信,找个人来看看。恰巧来了一位开古玩店的中年人,带着京腔,八丈远就说:新,处处都新,还说‘送给我都不要’。老人家乐了,说:‘你还不信。咱们打个赌,谁输了谁请客吃烤鸭’。我当然不信了,古玩城不是有鉴定的吗?找孙先生去——那时,我还不认识孙老。几天后,我去了古玩城。我先拿出一个20厘米高的元青花龙纹盘给孙老看,孙老上手就连说好,是元青花,他也有一个。我说我家里还有一对龙纹梅瓶,你要看吗?孙老说去!他招呼助手小郑,下午4点来钟就随我到了家。孙老反复看,反复抚摸,我的心提到了嗓子口,就等他这句话:‘好!好!’当时我花的银子是一年的工资啊!不过孙老讲,别人会不认得,不怕,真品总有一天会出头的——这是我有缘与孙老第一次认识,今天,这对梅瓶已成了我认识元青花的每天可以触摸的标准器。”这位博士快人快语。他对孙老的话,奉若圣旨。于是,从广州捧回来的这对云龙纹大梅瓶,成了他五年来“每天可以触摸的标准器”(图11)。
许先生能力超群,亦极具号召力。数年间,他以文章以及由他发起和组织的同元青花相关的一系列学术活动,震惊全国(图12)。
许先生最广为人知的是对现存元青花数量的颠覆。他认为“存世元青花的数量超过了一万件”,而不是学界普遍认为的三四百件。他的论断,让初入门者,尤其让那些对元明清瓷器处于一知半解的“元青花迷”欣喜若狂。
从此,中国民间元青花收藏队伍有了权威级的“领军人物”。而作为文博专家的孙学海,则让一批在“元青花至正器”上大有斩获的朋友们钦佩得五体投地。他们讲过如此一句振聋发聩的话:“现有专家队伍中,能认元青花的屈指可数,好像只有孙学海一人。”
然而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学术界对元青花存世量已作过详尽统计:“全世界收藏的基本完整的元青花瓷器大致为300多件,国内收藏有120件左右,且大部分是1969年以后陆续出土的,其中较为重要的发现有:元大都遗址、江西省高安市元代窖藏、河北省保定市元代窖藏等。”(吕成龙《元代青花瓷器识鉴》,2004年第2期《故宫博物院院刊》)
可是,本世纪之初,国内新冒出来的元青花,数倍于此(图13)。单单同英国大维德基金会珍藏一对元青花云龙象耳瓶相似的标准器,据2005年第5期《收藏家》上载文介绍:“投送与‘至正型’元青花云龙纹象耳瓶同类器物的稿件纷至沓来,天津、陕西、大连、苏州都有投稿,据目前所见,已出现五对同类瓷瓶。这五对,看图片与‘至正型’标准器完全相同,区别只是颈部有铭文或没有铭文。”
马广彦先生是学术界主流观点的力挺者。他认定,市面上的元青花,绝大多数属赝品。持有上述观点还有马未都、毛晓沪等业内一大批专家学者。
表面看,许先生同学术界争辩的似乎是元青花存世量,实际上这存世量竟同民间收藏人士的身家性命(财富)悠关。君不见,倘若全世界总共只有300至400件元青花,那么短短几年民间所藏数以万计元青花(图14),其真实性岂不要为零,特别是那些元青花“收藏大家”,又如何自圆其说!当时有人还凭借手中上百件或数百件元青花的“事实”著书立说,以证明“民藏元青花质量、数量都超过人们想象”,足可与土耳其托普卡比博物馆和伊朗阿德比尔寺院所藏中国元青花瓷媲美(图15)。
这些数据意味着什么?无论从业者10万人还是25万人,单说每年从制假中心流出来的千万件仿品,就让人心惊!况且“这些制造中心至今仍非常兴旺”、生意红火!那么,无以计数的赝品,究竟去了哪里?可否同7000万收藏爱好者手中的部分藏品挂钩?
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收藏,既甜蜜又沉重
在7000万收藏大军中,有一对父子兵,就是本文要讲的西安鉴藏家马广彦和马平先生。
马广彦先生系西安工程大学哲学及自然辩证法学科教授,1994年起致力于中国古陶瓷鉴藏研究,曾任《收藏》杂志副主编和央视《寻宝》栏目的瓷器鉴定专家(图1),2003年出版论文集《说瓷论藏》,现为中华民间藏品鉴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文化艺术品司法鉴定中心执业专家。
受父亲影响,马平于上世纪末进入古陶瓷鉴藏领域,2002年参加国家文物局扬州培训中心学习,2004年在父亲帮助下创办陕西省首家政府批建的“西安悟陶斋古瓷标本博物馆”,2008年出版专著《元明清古瓷标本图释》。
子承父业,天经地义。然而父子俩,既有著作,有收藏馆,又都是当今被公认为具有实战经验的瓷器鉴定专家(图2),这在收藏界非常罕见。
我和马广彦先生已有十五年的友谊。2000年,长我11岁的他,嘱托长春的弟子钱茂来上海东台路寻访我。那时,我已离开古玩市场,虽有“瓷器大王”虚名,仍让年过半百的瓷器玩家钱茂先生费了不少周折才找到我。于是这年金秋,来自东北和西北的两位朋友,为切磋古瓷玄秘,相约来到上海我的寒舍。我们从上午聊到下午,大家相见恨晚,这就是我同马广彦的初次会面。
自踏进收藏领域,马家父子便如痴如醉地融入到了辽阔无边的藏海之中。这风风火火的寻寻觅觅,这不可自拔的迷恋,既甜蜜又沉重。访问南京时,见到一件破碎成27片的明洪武官窑釉里红玉壶春瓶,皆为工薪阶层的父子俩毫不犹豫地把随身携带的两万元,统统交给卖家,尔后抱着破瓶欣然而归。马平为获得一片被誉为“油滴王”的金代黑釉瓷片标本,钱凑不够,竟痴心到用自己的摩托车与对方交换。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如中国著名考古学家石兴邦在“悟陶斋”开馆时所言:这对父子由于“十访景德镇,三顾高安县;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寻宝探珍,撷英聚翠;经之营之,十年磨剑,终成一器,始有悟陶斋博物馆”。悟陶斋建馆于2004年,此番磨剑十年之千辛万难,唯父子俩知其艰苦。而支撑他们勇往直前的,便是“走火入魔”般的执著!
收藏,贵在研究
如今,有闲钱的人多了,于是 收藏家和收藏馆亦多多。
老百姓有钱投资文化满足精神需求,自然是好事,可文物收藏水深莫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又有多少人知晓背后涌动的暗流!比如,上述“集文物仿制、运输、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条,以及投放市场“年收入超过百亿元”的仿品。
近十年笔者经常参加民间鉴定活动,所见古瓷赝品率大致为90%左右。一些收藏爱好者习惯以本本为据,还以为自己的藏品比博物馆完美;一些藏家自己不懂,请来“专家”把关。于是藏品中,也就有了不少“稀世珍宝”!民办博物馆,近年如雨后春笋,规模大得令人瞠目结舌。然而,其中一些馆藏品,真让人不敢恭维。譬如投资5000多万元的“冀宝斋博物馆”,其所谓“上至远古,下至元明清,涵盖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的“古瓷精品”,在业内人士眼中,“市面上有的是,要多少有多少”。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在该馆展台上居然还冒出一些诸如“商代青花”、“秦始皇五彩”等明显错位或穿越时空的臆造品。对于这类颠覆常识的赝品,冀宝斋总顾问魏英俊回答得相当直率:“即使一些虽跟历史信息相悖也要收藏,怕错失良机。”
上述种种,是收藏吗?显然不是!因为你搞不清自己的收藏。要说是,也只是一夜暴富心理作祟下的浮躁,同文化无关。至于冀宝斋,则是当今收藏界的一种乱象。
其实,收藏的乐趣和真谛,在于寻寻觅觅,在于推敲考证。也因此,真正的收藏家,往往更在乎获取藏品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与历史信息,以此增长学问和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马广彦和马平,作为中国古代瓷器的收藏爱好者和非专业的民间研究者,从入门之初就清醒地意识到:古瓷收藏,关键是求真与断代!这学问,用钱买不来!而要炼就一双“火眼金睛”,除悟性外,靠的是刻苦的钻研和持之以恒的实战。
为增长才干,自1998年起父子俩便每年都要到景德镇。有时候一年去两次。去景德镇,他们称之为“朝圣”。在《青花圣地景德镇》一文中,马广彦和马平开宗明义的第一段话是:“道理很简单。研究周秦汉唐要到陕西关中,学习元明清青花瓷必须去景德镇!那里的古瓷专家,那里的制瓷工匠,那里的古窑遗址,那里的制烧工艺,那里的古瓷标本,那里的仿品赝品,都是学习研究古瓷知识最好的老师。”
回过头来看,“朝圣”这一步,极其重要,亦即“师傅领进门”。当然,拜师后,“修行靠自己”。
“实践出真知”。终于,在多次往返景德镇后,独具慧眼的父子俩以翔实的事实(图3),向学术界亮出了三个惊天观点:一、“青花瓷概念有严格的科学界定”,即:“釉下花纹用氧化钴料”。所谓的唐青花,不是釉下彩,当属“釉中彩”(图4、图5);二、“河南巩县窑‘唐青花’,同景德镇元青花没有渊源关系”(图6);三、“元代景德镇青花瓷,同唐代长沙窑没有师承关系”。“班门弄斧”的上述三个论点,不只挑战了文博界已成共识的“唐青花”的存在,还否定了学术界以往的多项研究成果。 马氏观点如同惊雷,在学术界引起至今未歇的议论。勿庸置疑,中国在唐代有青花瓷敢情是好,那是民族的骄傲!可惜这蓝彩,虽属钴料,却并非施于釉下。马氏父子说,“我们的发现,令人有点扫兴!但实话实说,是我们的责任。”
读罢《青花圣地景德镇》,敬意从心中油然升起。此文发表于2004年,系马家父子为纪念景德镇建镇千年而作。而此篇功底深厚、图文并茂、治学严谨的杰作,一如名扬千年的瓷都,亦必将百年流传。
事实证明,写入《青花圣地景德镇》的上述观点,对今天和将来的瓷器研究,已经和正在开始产生影响。
这里试举一例。2014年12月10日《上海华侨收藏报》载有一篇题为《香港收藏家葛师科谈收藏》报道,其中有段实录:“我们(笔者注:天民楼)现在也买不起很贵的,就买一些一般化的。最近我买了一个吉州窑的小梅瓶,才30万元,我也很欣赏。还有一个巩县窑的蓝彩碗,也就是所谓的“唐青花”,10万元都不到。这件虽然不是很高级,但我主要是想研究它究竟是不是唐青花。我的结论是,它跟青花完全是两回事,它就是类似于唐三彩的蓝彩,胎还够不上瓷胎。这也是学界争论很久的问题,买件在手上细细研究是值得的。”
我与葛师科先生在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上见过多次面。在香港我还特地拜访过他。天民楼收藏元青花27件,超过上博、台北和北京故宫,称得上世界范围内私人收藏之最。葛先生在学术上十分严谨,2010年12期《收藏家》刊登的于秋伟文章,因为误刊了发掘器物,葛老即发来邮件嘱我转告(注:《收藏家》特作了更正,并向他致谢)。他的话非常中肯,历来无水分。
德为先,艺为本
大凡收藏家鉴赏家,离不开“古玩摊上练眼力,假货堆里滚钉板”的经历。可是有谁见过专家学者开涮自己,揭自己短?只恐怕文过饰非都来不及!
马广彦在《我的元青花之梦》一文中,则毫不掩饰地自曝1994年自己如何因为只听故事、按图索骥,“捡漏”到两件所谓元青花的往事。马先生之梦,真正美妙无比!“全世界总共不过三四百件元青花,我一下子弄来两只,而且是梅瓶样的大器”(图7),他“兴奋地欣赏到半夜两点多才睡。天明前醒来,还跑到客厅开灯再看两眼才心甘”。
哲学教授马广彦说:追梦,是好事。人类有不少成功,系由梦开始,梦是人生最美妙的风景区。但是世纪之交爆发的元青花收藏热显然离谱。一些涉猎古瓷时间不长的爱好者,靠着薪水,二、三年时间里就收藏到数件、十数件完整的至正型元青花。更有甚者,梦得让人心寒,居然搞来满满一屋子元青花。这种无视造假现实的盲目追逐,只会是噩梦!深陷者,很可能家破人亡!
对于初入门者的无知,马说,我唯一想到的就是要用自己的梦,唤起藏友觉醒:“我的元青花之梦的破裂声,如果能震醒同我做着一样梦的古瓷藏友,我这般丢人现眼地将自己‘失街亭’的隐私抖露出来,也算值!我一贯认为,追求真理不需要维护面皮。”
为让同行少走弯路,马先生竟然不顾个人颜面。其人格,让我想起鲁迅先生在短篇《一件小事》中说的,看到自己“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中国老知识分子的赤诚品德,令我肃然起敬!
梦醒后的马广彦,对元青花展开新一轮的钻研。为看元青花,三次专访江西高安博物馆。也为能多看几眼元青花,十年来每次进京、赴沪,他都要到故宫、历博、首博和上博去拜谒那些名器。悟陶斋博物馆有一件标志性藏品:元青花“四爱图·陶渊明爱菊”四方花盆残片(图8),就是马先生抛弃梦想、求真务实地走鉴藏之路的物证。而一只元青花凤穿花纹玉壶春瓶残件,是马平在扬州学习时从天宁寺古玩地摊上捡的漏,曾经让某位老师惊异得不敢下真伪结论(图9)。
由此可见,有人尽管刻意寻找,好不容易才觅到一块元青花残片。有人在不经意间,却大把大把搂进“元青花”。天地间竟有此等美事!不信,可去民间的元青花展上瞧瞧,那里的“元青花”,即使不让你心惊肉跳,也让你头晕目眩。
2005年7月,“鬼谷子下山图”大罐创纪录的2.6亿元人民帀天价,致国内元青花收藏热再次升腾至巅峰状态。没多久,藏家寄来照片让马广彦鉴定,“说是‘祖上几代人的家传’;有的则称系‘解放前家中旧藏’”。2006年马广彦在景德镇参加“元青花国际学术研讨会”,于古玩店和樊家井所见“鬼谷子下山图”大罐及以鬼谷子为题材兽耳大罐、玉壶春瓶等“元青花至正器”铺天盖地、比比皆是。不少仿品还真有点像模像样。
面对那么多赝品流向市场,又有那么多人信以为真,怀有春秋之义的马先生结合大量资料,从胎质、修足工艺、装烧工艺、青料发色、画面人物容貌神态等方面,总结出赝品同真品五大差别,写就《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大罐真伪辨》一文。笔者以为,该文最精辟的章节,当属用千余字和8张图作了详尽诠释的“画面人物容貌神态的差别”。在此章节中马广彦以鉴赏家之犀利眼光叙述道:鬼谷子下山图表现的是孙膑战败被捉、鬼谷子受请出山救徒的故事。元青花鬼谷子图大罐真器和仿品的最大差异,就在于对图中主人公鬼谷子的神态和内心世界的表现。真器上的鬼谷子,面部表情和眼神极为复杂(图10),既有事变突然、仓促应对之担心,又有夜思昼谋、成竹在胸之沉稳。这一切,都被那冷峻的面容、紧闭的双唇和大而有神、沉思着凝视前方的双眼刻画得淋漓尽致。尤其那双大而炯炯有神、充满睿智的眼睛,目前为止仿制者无人能画得出来。而将鬼谷子的双眼周围涂染成黑眼圈,表现他日不息、夜不寐、推演筹谋救徒之方的苦累辛劳,则绝对是所有元青花人物画中的神来之笔!甚至明清以来“无出其右者”。
对元代人物画的剖析,马文似乎已到无以复加地步,是迄今对鬼谷子最具实感的表述。而眼下流通于市面的模仿品,诚如马广彦文中所言,其“绘画水平良莠参差、优劣悬殊,尤其在鬼谷子容貌的表现上,与真品有天壤之别”。诸君若不信,不妨作一比较,便可见出真假。
“世纪之争”元青花
专家的话很重要。有时候,专家的话,犹如黑暗中灯塔,指引人们行进,并影响到迷惘者一生。 在2007年第一期《收藏》杂志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许先生,发表了一篇题为《风雨元瓷路—“通往托普卡比的梦幻之路”发表五周年感怀》的文章。文中,这位博士极坦诚地谈了一段“拖着一对元瓷找鉴定”的经历与感受。
2001年下半年,作为美学史专家的他,随中国专家代表团一行七人赴土耳其托普卡比宫探寻元青花刚回来不久,便在广州西关古玩市场偏巧见到一对高45厘米的元青花云龙纹梅瓶。许先生说:“还好他(摊主)开的价钱我买得起。我当晚几乎没睡觉,巨大的幸福感让我伴着这对龙纹瓶坐到天亮。回京后,我当时不像现在这么自信,我要别人承认。琉璃厂不是有鉴定吗?我去了。一位老人家收了50元,就说开了:新的,你不信,找个人来看看。恰巧来了一位开古玩店的中年人,带着京腔,八丈远就说:新,处处都新,还说‘送给我都不要’。老人家乐了,说:‘你还不信。咱们打个赌,谁输了谁请客吃烤鸭’。我当然不信了,古玩城不是有鉴定的吗?找孙先生去——那时,我还不认识孙老。几天后,我去了古玩城。我先拿出一个20厘米高的元青花龙纹盘给孙老看,孙老上手就连说好,是元青花,他也有一个。我说我家里还有一对龙纹梅瓶,你要看吗?孙老说去!他招呼助手小郑,下午4点来钟就随我到了家。孙老反复看,反复抚摸,我的心提到了嗓子口,就等他这句话:‘好!好!’当时我花的银子是一年的工资啊!不过孙老讲,别人会不认得,不怕,真品总有一天会出头的——这是我有缘与孙老第一次认识,今天,这对梅瓶已成了我认识元青花的每天可以触摸的标准器。”这位博士快人快语。他对孙老的话,奉若圣旨。于是,从广州捧回来的这对云龙纹大梅瓶,成了他五年来“每天可以触摸的标准器”(图11)。
许先生能力超群,亦极具号召力。数年间,他以文章以及由他发起和组织的同元青花相关的一系列学术活动,震惊全国(图12)。
许先生最广为人知的是对现存元青花数量的颠覆。他认为“存世元青花的数量超过了一万件”,而不是学界普遍认为的三四百件。他的论断,让初入门者,尤其让那些对元明清瓷器处于一知半解的“元青花迷”欣喜若狂。
从此,中国民间元青花收藏队伍有了权威级的“领军人物”。而作为文博专家的孙学海,则让一批在“元青花至正器”上大有斩获的朋友们钦佩得五体投地。他们讲过如此一句振聋发聩的话:“现有专家队伍中,能认元青花的屈指可数,好像只有孙学海一人。”
然而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学术界对元青花存世量已作过详尽统计:“全世界收藏的基本完整的元青花瓷器大致为300多件,国内收藏有120件左右,且大部分是1969年以后陆续出土的,其中较为重要的发现有:元大都遗址、江西省高安市元代窖藏、河北省保定市元代窖藏等。”(吕成龙《元代青花瓷器识鉴》,2004年第2期《故宫博物院院刊》)
可是,本世纪之初,国内新冒出来的元青花,数倍于此(图13)。单单同英国大维德基金会珍藏一对元青花云龙象耳瓶相似的标准器,据2005年第5期《收藏家》上载文介绍:“投送与‘至正型’元青花云龙纹象耳瓶同类器物的稿件纷至沓来,天津、陕西、大连、苏州都有投稿,据目前所见,已出现五对同类瓷瓶。这五对,看图片与‘至正型’标准器完全相同,区别只是颈部有铭文或没有铭文。”
马广彦先生是学术界主流观点的力挺者。他认定,市面上的元青花,绝大多数属赝品。持有上述观点还有马未都、毛晓沪等业内一大批专家学者。
表面看,许先生同学术界争辩的似乎是元青花存世量,实际上这存世量竟同民间收藏人士的身家性命(财富)悠关。君不见,倘若全世界总共只有300至400件元青花,那么短短几年民间所藏数以万计元青花(图14),其真实性岂不要为零,特别是那些元青花“收藏大家”,又如何自圆其说!当时有人还凭借手中上百件或数百件元青花的“事实”著书立说,以证明“民藏元青花质量、数量都超过人们想象”,足可与土耳其托普卡比博物馆和伊朗阿德比尔寺院所藏中国元青花瓷媲美(图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