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列宁的《论我国革命》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EX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九二三年一月十六日和十七日列宁口授了这篇《论我国革命》这篇文章,主要是对孟什维克尼·苏汉诺夫所写的《革命札记》第三卷和第四卷相关观点的评述。列宁通过对孟什维克尼·苏汉诺夫《革命札记》一书错误观点出发主要对否定社会主义革命的俄国孟什维克和第二国际领导人的错误观点的回应,进而对经济比较落后俄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社会历史条件进行论证。
  关键词:社会主义;列宁;无产阶级;革命;俄国;中国特色
  《论我国革命》一文是列宁在一九二三年一月十六日和十七日口授的,所以文章较为简短,主要是对孟什维克尼·苏汉诺夫的《革命札记》一书第三卷和第四卷的主要观点做出的评述。列宁通过对《革命札记》的评述,不仅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面临的一个崭新的关键性问题进行了回答,而且对相关理论上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俄国革命的发展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列宁对孟什维克尼·苏汉诺夫《革命札记》一书的批判
  列宁通过对俄国社会中所有小资产阶级民主派和第二国际领导英雄们的教条陈腐进行了深刻揭露,正是因为他们的盲目仿效才导致他们的怯懦,他们的所作所为都显示出他们是一些胆怯的改良主义者,他们害怕离开西方资产阶级,然而更害怕和资产阶级决裂,但与此同时又用空谈和大话来掩饰自己的怯懦。他们只知道马克思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两个概念的意思,却不理解文字里面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不会灵活的运用马克思的理论知识来解决现实问题。因此,他们看不到革命的条件和趋势。
  二、苏汉诺夫们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
  列宁指出,自称是马克思主义宣扬者的俄国所有小资产阶级民主派和第二国际的所谓的英雄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并没有真正理解。他们只看到了西方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民主道路发展的固定模式,而对在马克思主义中对他们发展有决定意义的理论,也就是所说的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辩证法,他们对此一点也没有领悟,他们不懂得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甚至对于他们而言根本没有意识到马克思曾提出过社会革命在发展发展过程中具有很大的灵活性。社会革命发生的可能性是与工业无产阶级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程度相关联,至少在人民群众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也并没有规定这种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程度要达到何种绝对的标准,也并没有规定工业无产阶级必须占到人民群众全部人口的大多数。
  苏汉诺夫们他们所宣扬的观点,一个国家要想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在经济上达到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无产阶级人口占总人口的大多数这些条件,成了全人口的多数并且成熟起来了,然而这并不是马克思恩格斯所提出的观点,而是他们借助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附加在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真理上的对马克思主义所作出的迂腐盲目的理解。
  三、在《论我国革命》中,列宁阐述的社会主义的革命辩证法思想
  列宁他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因此他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在《论我国革命》这篇文章中列宁运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促使他把书本上理论的知识同社会实际结合起来,进而根据俄国的特殊国情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结合起来作为俄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础。
  列宁运用辩证法的观点,认为当前落后的俄国可以根据自己国家的具体国情选择一条适合本国发展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样既不违背世界历史发展的规律,又符合当前俄国的发展状况。
  四、对中特色和会议的借鉴意义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虽然苏联这个曾经的社会主义大国不复存在,但当时的苏联面临的情况在中国也同样存在,因此,列宁在对俄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过程中所汲取的经验教训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社会主义问题上,不能仅依靠教条的书本知识,应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理论结合实际。在俄国十月革命发生后,列宁根据对哲学理论的深入探究和长期的社会实践促使他领悟到在社会的发展上注重把握社会发展过程的特殊性尤为重要,建设现实的社会主义必须把理论和实践探索结合起来来把握和理解,社会的发展也应该是一个不断否定和扬弃的过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摒弃迂腐陈旧的认识观念,不断钻研探索新的理论。邓小平则强调:“社会主义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绝对不能盲目照搬别国发展模式,对符合本国发展的适当保留,不适合中国实际的及时摒弃,坚持认清中国国情,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来建设符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列宁通过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在俄国的实践中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发展不能一蹴而就,不能急于求成,必须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模式上,列宁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俄国探索出一条符合俄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奠定了一定基础。对于中国的改革中它是对过去急于实现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根本否定。同时也证明了社会主义的发展必须经过一定的发展阶段打好建设社会主义的基础而不能直接过渡到纯粹的社会主义。
  中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如邓小平所说:“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首先,我国目前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而不是其他社会形态,所以我们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而不能背离社会主义,其次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切都以这个实际为出发点。在今后中国发展的道路上,我们要实事求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引导中国走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总之,列宁的这篇《论我国革命》虽然简短,但是他的探索和论证的结果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原则,高度科学的认识中国的具体国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始终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创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能够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柴毅龙《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11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杜,1995
  [3]《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杜,1993.
  [4]肖永健《列宁的论中国革命与中国改革的反思》[J]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10月
  [5]沙建孙—列宁论俄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和社会历史条件—《论我国革命——评尼·苏汉诺夫的札记》研读.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年第4期.
其他文献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汽车、等行业以及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和现代工业的发展,我国振动试验设备制造业实现了较快的发展。虽然在国内市场上,依靠着强大的资金实力以及先进技术的国外振动试验设备厂商依然处于优势地位,但国内厂商也在不断的进步赶超。其中以苏州东菱振动试验仪器有限公司为代表,虽然其只有短短21年历史,但却创造了多个国内第一,产品远销50个国家。本文对苏州东菱振动试验仪器有限公司能
期刊
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日前在北京举办了以“华胄汇金,为则融之”为主题的金融行业客户交流论坛,包括新华保险、昆仑银行、钱包金服集团等在内的金融行业的高级工程师及技术总监出席了此次会议。华为北京企业业务部副部长苗实女士为此次活动致辞,华为三位资深专家以及华为客户在此次会议上进行了精彩的演讲及讨论,金融转型可以从IT架构转型、变革、应对互联网对传统金融行业冲击等方面入手。  苗实女士在
期刊
摘 要:《行政强制法》第35条对于催告时间的规定只强调了应在行政强制执行决定前,但是仍有一个时间点:行政决定履行期限届满。催告的作出时间是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还是之后,两种选择背后蕴藏着对于催告行为性质的不同理解,在实践处理中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通过对催告的性质、《行政强制法》的立法目的、和其他国家立法的研究,认为应当将催告时间认定为在履行期限届满后作出,才更符合设置行政强制执行制度的意图。  关键
期刊
本文介绍了煤炭企业能源管理体系构建的意义与重要性;分析了煤炭企业能源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探讨了煤炭企业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运行与改进。
期刊
摘要:人口出生性别比的不断升高,使得男性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攀升。据统计,我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出生性别比已经超过120,这大大偏离了正常出生性别比的范围。从世界范围的人口发展历史来看,在正常情况下,出生婴儿的性别比要保持在102到107这个范围内,但是由于男婴儿和男青少年的死亡率通常要高于女婴和女青少年的死亡率,因此到了适婚年龄阶段,男性和女性的人口总数大体相当。但是如果出现出生性别比
期刊
摘要:区域城镇化发展差异明显是中国城镇化发展进程中一个显著特征,因此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对城镇化发展差异研究进行梳理,从城镇化发展地区差异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两个方面进行总结。  关键词:城镇化;地区差异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城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1978-2013年我国城镇化率从17.9%提升到53.7%,年平均提高1.02个百分点。然而,在城市化的快速推进过程中,
期刊
摘要: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出时,提出“中国梦”的理念。中国梦是实现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中国梦是几代人共同的夙愿,体现了中国人民为主线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以及人民幸福的强烈愿望[1]。中国梦是合作、发展、和平及共赢的梦,其内涵丰富、意义重大,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  关键词:中国梦;实现路径;伟大复兴  一、引言  近几年来,
期刊
摘 要:广西工业结构本身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仍有很大的调整优化空间。本文通过采用13个指标构建广西工业产业选择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广西工业结构进行实证分析,最后针对分析结果,提出几点调整优化建议。  关键词:广西;工业结构;产业结构;因子分析;调整优化  工业主导产业的发展和更替能有效的促成产业结构的优化演进,并能进一步促使区域经济的增长,当一个区域形成了具有很强竞争力的产业时,就能带动其他
期刊
摘要:农家书屋是直接为农民服务的基层文化建设,也是满足农民文化信息需求的基本途径。现如今农家书屋的建设事业如火如荼的展开着,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处于农家书屋建设繁荣时期。同时,也存在地方政府角色错位、引导力度不够,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宣传力度不够,管理体制不顺、缺乏专业管理人员等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因此,本文从科学界定地方政府角色,加强政府引导力度,协调政府与第三部门之间的关系,引进市场机制,提
期刊
摘要:劳动在本质上是指人为了满足需要而在意识导引下,在交往中以脑力和体力改造物质或服务于人的活动,劳动者是中国社会的主体,而素质技能是劳动者身体、技能和文化精神等方面的综合素养和能力的反映。本文以经济“新常态”为背景,梳理了劳动者身体素质、技能素质和文化精神素质的区别联系,就提高劳动者素质技能提出了几点思考,以期劳动者素质技能的不断提高,能够在“十三五”时期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