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脑血管造影结果的分析判断.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3D-DSA)作为新一代DSA设备,具有三维血管图像重建功能,大大提高了颅内动脉瘤的诊治水平.我院于2006年8月至2011年6月对收治的因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或因其他原因例行CT检查疑诊为颅内动脉瘤的121例患者行常规DSA后再行3D-DSA检查,对检出的颅内动脉瘤依据不同影像
【机 构】
:
102600,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102600,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102600,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102600,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脑血管造影结果的分析判断.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3D-DSA)作为新一代DSA设备,具有三维血管图像重建功能,大大提高了颅内动脉瘤的诊治水平.我院于2006年8月至2011年6月对收治的因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或因其他原因例行CT检查疑诊为颅内动脉瘤的121例患者行常规DSA后再行3D-DSA检查,对检出的颅内动脉瘤依据不同影像结果采用显微外科治疗或血管内治疗方法,效果满意。
其他文献
患者女,19岁.因“右侧下肢麻木3个月、乏力2个月”于2011年6月入院.查体:右侧下腹部腹壁反射消失,右侧腹股沟平面以下痛温觉及深感觉减退.左侧下肢浅、深感觉无异常.双侧下肢肌张力高,腱反射亢进,双侧踝阵挛(+),右侧髌阵挛(+),双侧Babinski征(+).右下肢肌力Ⅲ级,左下肢肌力Ⅳ级.MRI示:T11~12段偏右侧团块状等T1稍高T2信号影,病灶信号欠均匀,内见环状及片状钙化,边界清晰,
目的 探讨岩斜区脑膜瘤的手术切除程度,总结显微外科手术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大型、巨大型岩斜区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肿瘤,其中颞下经小脑幕入路7例,枕下乙状窦后入路15例,幕上、下联合入路(颞下入路联合乙状窦后入路)2例,眶颧入路2例.结果 肿瘤全切(Simpson Ⅰ、Ⅱ级)13例,次全切(SimpsonⅢ级)4例,大部切除(Simpson Ⅳ级)9例.结论 追求肿瘤最
医学模式是在医学科学发展和医学实践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观察和处理医学领域中有关问题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方法,也称之为医学观[1],是某一时代的各种医学思想的集中反应,包括疾病观、健康观等,它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医生担当的角色不尽相同.随着医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型,我国神经外科作为发展最快的学科展现出全新的面貌,因此对神经外科医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研究生作为神经外科医生的主要来源和后备力量,培
目的 探讨大脑中动脉动脉瘤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1年7月间于术夹闭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111例114个大脑中动脉动脉瘤.分析术前分级、动脉瘤大小、部位、治疗结果.结果 手术夹闭88例患者90个动脉瘤,术后15 d-48个月(平均12.7个月)造影随访,夹闭动脉瘤89个,瘤颈残留1个,未见复发.血管内介入治疗23例24个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7个,球囊辅助栓塞3个,单纯微
直径小于3 mm的微小动脉瘤是颅内动脉瘤中特殊类型,无论手术夹闭还是介入治疗均有相当的难度[1-4].随着血管内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治疗水平逐渐提高,手术技巧也日益成熟,颅内微小动脉瘤的介入治疗已成可能.我们采用回顾分析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期间我科经介入治疗的5例微小动脉瘤患者资料,现报告如下。
目的 探讨儿童尤其是婴幼儿颅骨缺损早期修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0- 2010年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对19例颅骨缺损患儿采用计算机三维塑型钛网行早期颅骨缺损覆盖修补.患儿年龄22个月~13岁,平均年龄5.8岁;颅骨缺损2cm×5 cm~12 cm×12 cm,均在颅骨缺损3个月后行颅骨缺损修复术.结果 手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访时间1 -10年,钛网固定牢固,无浮动,无头皮刺痛、卡压等不适,外观
目的 研究嗅鞘细胞移植对大鼠损伤脊髓内的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的影响,以从NGF角度探讨嗅鞘细胞移植修复大鼠脊髓损伤的机制.方法 48只SD大鼠用NYU -Ⅱ撞击机(10g-25 mm)损伤T10脊髓制作脊髓损伤(SCI)模型,随机分为嗅鞘细胞组、DMEM组各24只;另设立正常对照组6只.将GFP-嗅鞘细胞细胞悬液移植入嗅鞘细胞组大鼠损伤处,DMEM组用单纯的DMEM/F12液代替,正常对照组
过度分流是脑室-腹腔分流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可引起诸多临床症状,并影响患者的后续手术及康复治疗.我们将脑室-腹腔分流管临时阻断术应用到了这部分患者的临床处理中,以配合其他二期手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患者 男,38岁.因“头痛伴视物模糊1个月余”入院,发病以来自觉性功能明显减退.头颅MRI示鞍内及鞍上哑铃形占位病变,T1像呈高低混杂信号,增强扫描占位边缘部分强化。
海绵状血管瘤可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任何部位.然而,单纯累及脑神经的海绵状血管瘤却非常罕见,发生率不到海绵状血管瘤总发病率的1%;其中文献报道预示视神经似乎更易受到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