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这门学科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问题导学法,顾名思义就是以问题为载体,然后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还会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将问题导学法应用到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的课堂质量和老师的教学质量都分别提高。基于此,本文对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究,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初中数学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数学是所有学科当中的基础学科,奠定着其他复杂学科的根基。数学不仅可以培养人的逻辑能力与思维发散能力,还可以为学生在其他诸如物理、化学等学科方面的学习打下基础。初中正是学生智力思维开发的重要时期,如何更加有效地提升数学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成为很多数学老师不得不思考的关键性问题。问题导学法可以在最大限度上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其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得到更大进步,因此问题导学法应当在实践教学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一、问题导学法的含义和特征
所谓问题导学法就是把学生有疑问的问题或老师设置的一些数学问题作为导向.首先,老师会带领着学生一起面对这个问题,让学生对这个问题有了一个大致的理解后,再引导他们自己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问题导学法将主体更多地放在了学生的身上,不再是老师将单一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对有疑问的问题先思考,鼓励他们自主解决问题.这样,能够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知识.此外,问题导学法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具有非常强的引导性,老师先提出一个问题,然后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情景化的设置,让学生参与到这个情景中,然后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一步步地分析问题,直至解决问题.在教学完成后,老师对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吸收程度进行调查评价,帮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一个深入地了解,也能使老师对自己的教学质量有一个重度的评估,从而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二、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1合理设计课堂提问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想充分发挥出问题导学法的作用,教师就要先保证提出科学合理的问题。在研究设计数学问题的时候,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和大纲,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展开,只有这样,学生在对问题进行研究和解决的时候才会使用所学知识,进一步提升数学教学的效率。除此之外,教师设计的问题也要有趣味性,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可以创设一些情境,提升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比如,在讲解方程式时,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春天来了,老师带着学生一起出去玩,学校给学生提供了两种车型,甲型车和乙型车能乘坐80人,而三辆甲型车和两辆乙型车可以乘坐200人,甲型车和乙型车分别能乘坐多少人?这种问题情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会积极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同时也提升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
2.2借助问题导学法构建问题情境
初中数学课堂正式开始之前,老师需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提前预习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确保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有基本了解,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呈现最佳的学习状态。举例来说,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初中数学“相似三角形”的知识点时,就可以为学生设计以下课堂问题“我们校园里种着一棵大树,同学小明想要借助树影来测量这棵杨树的高度,已知在一天中的某一时刻测得小树高度为1.6米时,树影的长度为1.3米。当小明测量教学楼旁边的这棵大树影长时,因为大树距离教学楼太近,有一部分的影子映射到了墙壁上,经过测量地面部分的树影长度为6.3米,墙壁上的树影长度为1.4米,那么这棵大树的总高度是几米呢?”以上问题从学生实际生活中出发,带有较强的情境性。借助上述问题,老师可以轻松引出本節课“相似三角形”的相关知识点,这对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热情具有重要作用。同样,借助上述问题为学生学习本节课知识点做好铺垫,可以高效完成本节课教学目标。
2.3提高学生思考能力,师生积极互动
在借助问题导学法开展授课的环节中,老师一定要尤为注重掌控好课堂的气氛与节奏,对于课堂上所需要应用到的问题,老师也应该进行细致的斟酌,预留出充足的时间做好准备。由于在利用问题导学法进行授课的环节中,能否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才是达到预期授课效果的保障,所以,只有设计出正确的问题,才可以对初中阶段的授课效果和授课质量具有一定的帮助。不然,就有很大概率在问题提出以后学生不能在第一时间反馈,又或是不能拓展与延伸出新的授课内容,而让学习时间被大量的耗费,更是对课堂授课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老师应该在授课环节中,充分考虑怎样借助问题导学的方式来有效利用好课堂教学时间,真正提高与增强课堂授课的有效性。比如,在讲解“圆”的有关知识时,老师就应该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认真思索和圆有关的物品,探究圆和边的计算公式,提醒学生部分计算方面存在的误区,让学生们互相讨论和交流,借助问题来吸引越来越多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对学习的积极性,老师在此种环节中也需要饰演着引导者和辅助者的角色,对学生在探究环节中碰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切实深化他们对数学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同时,老师要预留时间和空间给学生提问,以学生提出的有效问题为导向开展教学,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针对性的解决问题,提高学生思考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以问题导向为基础的教学法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率,并且在实际的教学中所取得效果上都是非常理想的,因此,提高问题导向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实现导与学的有机结合,最终推动初中数学教学的发展。问题导向法在实际的应用时,数学教师应该能够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地加强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探究问题以及解决问题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常任.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天津教育,2021,{4}(03):87-88.
[2]孟贵明.简析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1,{4}(01):110.
[3]王娟.分析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当代家庭教育,2021,{4}(01):123-124.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初中数学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数学是所有学科当中的基础学科,奠定着其他复杂学科的根基。数学不仅可以培养人的逻辑能力与思维发散能力,还可以为学生在其他诸如物理、化学等学科方面的学习打下基础。初中正是学生智力思维开发的重要时期,如何更加有效地提升数学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成为很多数学老师不得不思考的关键性问题。问题导学法可以在最大限度上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其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得到更大进步,因此问题导学法应当在实践教学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一、问题导学法的含义和特征
所谓问题导学法就是把学生有疑问的问题或老师设置的一些数学问题作为导向.首先,老师会带领着学生一起面对这个问题,让学生对这个问题有了一个大致的理解后,再引导他们自己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问题导学法将主体更多地放在了学生的身上,不再是老师将单一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对有疑问的问题先思考,鼓励他们自主解决问题.这样,能够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知识.此外,问题导学法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具有非常强的引导性,老师先提出一个问题,然后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情景化的设置,让学生参与到这个情景中,然后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一步步地分析问题,直至解决问题.在教学完成后,老师对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吸收程度进行调查评价,帮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一个深入地了解,也能使老师对自己的教学质量有一个重度的评估,从而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二、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1合理设计课堂提问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想充分发挥出问题导学法的作用,教师就要先保证提出科学合理的问题。在研究设计数学问题的时候,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和大纲,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展开,只有这样,学生在对问题进行研究和解决的时候才会使用所学知识,进一步提升数学教学的效率。除此之外,教师设计的问题也要有趣味性,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可以创设一些情境,提升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比如,在讲解方程式时,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春天来了,老师带着学生一起出去玩,学校给学生提供了两种车型,甲型车和乙型车能乘坐80人,而三辆甲型车和两辆乙型车可以乘坐200人,甲型车和乙型车分别能乘坐多少人?这种问题情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会积极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同时也提升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
2.2借助问题导学法构建问题情境
初中数学课堂正式开始之前,老师需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提前预习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确保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有基本了解,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呈现最佳的学习状态。举例来说,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初中数学“相似三角形”的知识点时,就可以为学生设计以下课堂问题“我们校园里种着一棵大树,同学小明想要借助树影来测量这棵杨树的高度,已知在一天中的某一时刻测得小树高度为1.6米时,树影的长度为1.3米。当小明测量教学楼旁边的这棵大树影长时,因为大树距离教学楼太近,有一部分的影子映射到了墙壁上,经过测量地面部分的树影长度为6.3米,墙壁上的树影长度为1.4米,那么这棵大树的总高度是几米呢?”以上问题从学生实际生活中出发,带有较强的情境性。借助上述问题,老师可以轻松引出本節课“相似三角形”的相关知识点,这对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热情具有重要作用。同样,借助上述问题为学生学习本节课知识点做好铺垫,可以高效完成本节课教学目标。
2.3提高学生思考能力,师生积极互动
在借助问题导学法开展授课的环节中,老师一定要尤为注重掌控好课堂的气氛与节奏,对于课堂上所需要应用到的问题,老师也应该进行细致的斟酌,预留出充足的时间做好准备。由于在利用问题导学法进行授课的环节中,能否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才是达到预期授课效果的保障,所以,只有设计出正确的问题,才可以对初中阶段的授课效果和授课质量具有一定的帮助。不然,就有很大概率在问题提出以后学生不能在第一时间反馈,又或是不能拓展与延伸出新的授课内容,而让学习时间被大量的耗费,更是对课堂授课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老师应该在授课环节中,充分考虑怎样借助问题导学的方式来有效利用好课堂教学时间,真正提高与增强课堂授课的有效性。比如,在讲解“圆”的有关知识时,老师就应该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认真思索和圆有关的物品,探究圆和边的计算公式,提醒学生部分计算方面存在的误区,让学生们互相讨论和交流,借助问题来吸引越来越多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对学习的积极性,老师在此种环节中也需要饰演着引导者和辅助者的角色,对学生在探究环节中碰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切实深化他们对数学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同时,老师要预留时间和空间给学生提问,以学生提出的有效问题为导向开展教学,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针对性的解决问题,提高学生思考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以问题导向为基础的教学法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率,并且在实际的教学中所取得效果上都是非常理想的,因此,提高问题导向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实现导与学的有机结合,最终推动初中数学教学的发展。问题导向法在实际的应用时,数学教师应该能够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地加强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探究问题以及解决问题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常任.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天津教育,2021,{4}(03):87-88.
[2]孟贵明.简析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1,{4}(01):110.
[3]王娟.分析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当代家庭教育,2021,{4}(01):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