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翻译理论强调“忠实”而忽略了译者的“创造”和“叛逆”。20世纪60年代,埃斯卡皮提出“创造性叛逆”概念,在理论上丰富了传统译论。文学翻译史上众多成功译例也从实践上证明了译者创造性叛逆存在的必然性。但译者主体性的发挥要受到原文、原语及目的语语言规范等制约因素的限制。正确理解了译者的创造性叛逆,译者就应在充分发挥主体性因素的同时把握创造性叛逆的限度,以便在最大范围内达到翻译目的并取得良好的文学、文化及社会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