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我国国内环境和资源紧张问题也开始变得严重了起来,为了缓解这一问题在对城市进行规划的过程中,必须要不断加大对生态和低碳理念的重视度,不断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效率,提高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节能环保性能。本文就低碳生态城市规划设计进行研究,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城市居民生活环境的质量。
关键词:低碳与生态;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探讨
随着城市化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设计师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健康、环境、经济等因素,不断加大对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视度,这样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才能得到提升。在进行城市规划建设的过程中,低碳经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设计人员必须要不断加大对生态化、低碳化的重视度,这样城市的发展速度才能得到提升。
一、低碳与生态的概念
低碳与生态,即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是基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發展策略,也是为了节约能源而提出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模式。
二、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和布局是“低碳与生态”的基础
(一)合理的用地布局决定城市交通需求
城市空间结构的规划设计,对城市交通造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在对城市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中,也会受到城市交通性质、服务范围以及基础设施位置的限制。如果城市空间布局不合理的话,那么城市的交通需求就会出现过远或者过多的现象,这种现象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城市的碳排放量,同时也会增加城市碳排放的压力,比如:在进行城市规划的过程中过分强调,城市的功能分区,这样不仅会造成城市用力结构出现松散的现象,还会导致城市规模和类型与之出现不匹配的现象。比如:城市在进行远郊规划设计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居住区远离工业区和公共服务中心的现象,这一规划设计导致了居民工作地和居住地之间经常会出现交通堵塞的情况。很多城市在进行工商业中心和仓储物流设施布局的时候经常会出现缺乏协调的现象,这种现象不仅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货运车辆的运输距离,同时也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城市在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不断加大对地上地下一体化的研究,考虑到平面紧凑性的因素,这样紧凑城市的规划理念才能得到更好的实现。在进行城市空间一体化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体现出低碳生活的设计理念,这样城市发展的速度才能得到提升。在对城市进行规划设计的时候,如果从能源消耗和建设成本上来进行考虑的话,就必须要不断加大对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效率,这样城市的综合效益才能得到提升。在对城市的用地进行规划和布局的时候,必须要不断加大对城市地下空间一体化布局的重视度,这样城市才能真正的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协调的用地结构改善城市局部气候环境
有研究资料显示,在城市内,区域平均温度的分布由高到低为:旧型工业区―新型工业区―老城区―新城区―郊区。由此可以看出,城市中心区由于人口密集,社会经济活动各类行为在空间分布的密度大,工厂、车辆、居民生活用能的排放等会产生明显的城市热岛效应,同时加重了对人工环境的依赖,加大了能耗负担和碳排放。因此在城市规划中应尽量形成组团式用地结构,保护和利用现有的山体、水体,使它和非建设用地形成绿色生态廊道,不但增加城市内部有效碳汇面积和能力,也能形成城市风道,改善城市内部通风条件,提高空气质量。同时应注意在各类城市活动集中的区域,绿地的规模应适当增加,以使其能对改善局部区域的气候微循环产生作用。
三、科学的城市交通体系是“低碳与生态”的重要环节
(一)努力构建公交优先的交通结构体系
在对城市的交通进行规划和设计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城市的交通政策和城市交通系统的硬件设施,这样城市的交通结构体系才能得到优化。在城市交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不断加大对硬件设施的重视度,相关政府部门必须要不断加大对城市交通硬件设施的投入力度,这样城市低碳生态交通的规划才能得到优化。
在对城市进行规划的过程中,必须要不断提高城市交通车专用的、轨道交通等基础交通设施的节能性能,这样城市的空间规划才能变得更加科学、合理。在对城市的公共交通体系进行规划和安排的时候,必须要不断加大对交通政策规划的重视度,鼓励自行车、步行交通,这样低碳生态城市的交通运输体系才能得到优化。
(二)以智能交通提升城市交通的运行效能
智能交通是一个基于现代电子信息技术面向交通运输的服务系统。它为交通参与者提供多样性的服务,具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着眼于交通信息的广泛应用与服务,二是着眼于提高既有交通设施的运行效率。
四、绿色住区规划是城市“低碳与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合理的建筑布局及朝向、间距有利于改善区域小环境
住区规划中,区域内建筑物及其他各类设施的整体规划布局,对内部小环境与气候会有直接的影响,合理的居住区规划可以大大提高自然采光、自然通风的利用,减少对能源的消耗。住宅建筑之间的间距越大,采光和自然通风效果越好,适当加大楼房之间的间距,不但可以使后排房屋得到充分日照,增加自然通风能力,还有利于楼间绿地的布置和小环境营造。因此,在住区的总平面规划中,要特别注意处理好建筑朝向、间距、形体、建筑群体组合等因素对节能的影响,改善区域热环境。
(二)完善的绿化系统对整个小区域内的生态调节至关重要
根据调查资料显示,浓密的阔叶树木能遮挡50%-90%的太阳辐射热,在夏季能有效降低环境温度,同时增加空气湿度,降低对人工环境的依赖;在冬季,高大的常绿乔木和灌木,可以降低周边区域的风向和风速,提高建筑物的保温能力。住区内应尽量提高植物覆盖率,尽量减少地面直接暴露在阳光下,降低地表温度。同时,住区内的植物应合理配置草坪、灌木和高大乔木,住宅南侧宜植高大落叶乔木,夏季遮阴,冬季有较多阳光;而北侧宜以耐阴常绿乔木为主,以减弱冬季寒风侵袭。
五、结语
通过上述文章,我们可以知道低碳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我国能源的消耗,同时还能进一步推进我国建筑的发展,在对城市进行规划的时候,必须要从能源、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对其进行分析,这样低碳城市建设水平才能得到提升。在进行低碳城市规划设计的时候,必须要不断加大对低碳能源开发的重视度,大力发展城市中的低碳产业,对低碳建设进行推广,这样城市才能得到和谐、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浩.关于低碳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探讨[J].四川水泥,2016(5):102-102.
[2]叶芬.分析城市规划中低碳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意义[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1).
[3]石栋.关于低碳生态城市中绿色建筑规划方法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6(39).
[4]吴文森.基于低碳生态导向的城市规划变革探析[J].智能城市,2016(10).
关键词:低碳与生态;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探讨
随着城市化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设计师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健康、环境、经济等因素,不断加大对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视度,这样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才能得到提升。在进行城市规划建设的过程中,低碳经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设计人员必须要不断加大对生态化、低碳化的重视度,这样城市的发展速度才能得到提升。
一、低碳与生态的概念
低碳与生态,即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是基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發展策略,也是为了节约能源而提出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模式。
二、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和布局是“低碳与生态”的基础
(一)合理的用地布局决定城市交通需求
城市空间结构的规划设计,对城市交通造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在对城市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中,也会受到城市交通性质、服务范围以及基础设施位置的限制。如果城市空间布局不合理的话,那么城市的交通需求就会出现过远或者过多的现象,这种现象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城市的碳排放量,同时也会增加城市碳排放的压力,比如:在进行城市规划的过程中过分强调,城市的功能分区,这样不仅会造成城市用力结构出现松散的现象,还会导致城市规模和类型与之出现不匹配的现象。比如:城市在进行远郊规划设计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居住区远离工业区和公共服务中心的现象,这一规划设计导致了居民工作地和居住地之间经常会出现交通堵塞的情况。很多城市在进行工商业中心和仓储物流设施布局的时候经常会出现缺乏协调的现象,这种现象不仅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货运车辆的运输距离,同时也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城市在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不断加大对地上地下一体化的研究,考虑到平面紧凑性的因素,这样紧凑城市的规划理念才能得到更好的实现。在进行城市空间一体化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体现出低碳生活的设计理念,这样城市发展的速度才能得到提升。在对城市进行规划设计的时候,如果从能源消耗和建设成本上来进行考虑的话,就必须要不断加大对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效率,这样城市的综合效益才能得到提升。在对城市的用地进行规划和布局的时候,必须要不断加大对城市地下空间一体化布局的重视度,这样城市才能真正的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协调的用地结构改善城市局部气候环境
有研究资料显示,在城市内,区域平均温度的分布由高到低为:旧型工业区―新型工业区―老城区―新城区―郊区。由此可以看出,城市中心区由于人口密集,社会经济活动各类行为在空间分布的密度大,工厂、车辆、居民生活用能的排放等会产生明显的城市热岛效应,同时加重了对人工环境的依赖,加大了能耗负担和碳排放。因此在城市规划中应尽量形成组团式用地结构,保护和利用现有的山体、水体,使它和非建设用地形成绿色生态廊道,不但增加城市内部有效碳汇面积和能力,也能形成城市风道,改善城市内部通风条件,提高空气质量。同时应注意在各类城市活动集中的区域,绿地的规模应适当增加,以使其能对改善局部区域的气候微循环产生作用。
三、科学的城市交通体系是“低碳与生态”的重要环节
(一)努力构建公交优先的交通结构体系
在对城市的交通进行规划和设计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城市的交通政策和城市交通系统的硬件设施,这样城市的交通结构体系才能得到优化。在城市交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不断加大对硬件设施的重视度,相关政府部门必须要不断加大对城市交通硬件设施的投入力度,这样城市低碳生态交通的规划才能得到优化。
在对城市进行规划的过程中,必须要不断提高城市交通车专用的、轨道交通等基础交通设施的节能性能,这样城市的空间规划才能变得更加科学、合理。在对城市的公共交通体系进行规划和安排的时候,必须要不断加大对交通政策规划的重视度,鼓励自行车、步行交通,这样低碳生态城市的交通运输体系才能得到优化。
(二)以智能交通提升城市交通的运行效能
智能交通是一个基于现代电子信息技术面向交通运输的服务系统。它为交通参与者提供多样性的服务,具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着眼于交通信息的广泛应用与服务,二是着眼于提高既有交通设施的运行效率。
四、绿色住区规划是城市“低碳与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合理的建筑布局及朝向、间距有利于改善区域小环境
住区规划中,区域内建筑物及其他各类设施的整体规划布局,对内部小环境与气候会有直接的影响,合理的居住区规划可以大大提高自然采光、自然通风的利用,减少对能源的消耗。住宅建筑之间的间距越大,采光和自然通风效果越好,适当加大楼房之间的间距,不但可以使后排房屋得到充分日照,增加自然通风能力,还有利于楼间绿地的布置和小环境营造。因此,在住区的总平面规划中,要特别注意处理好建筑朝向、间距、形体、建筑群体组合等因素对节能的影响,改善区域热环境。
(二)完善的绿化系统对整个小区域内的生态调节至关重要
根据调查资料显示,浓密的阔叶树木能遮挡50%-90%的太阳辐射热,在夏季能有效降低环境温度,同时增加空气湿度,降低对人工环境的依赖;在冬季,高大的常绿乔木和灌木,可以降低周边区域的风向和风速,提高建筑物的保温能力。住区内应尽量提高植物覆盖率,尽量减少地面直接暴露在阳光下,降低地表温度。同时,住区内的植物应合理配置草坪、灌木和高大乔木,住宅南侧宜植高大落叶乔木,夏季遮阴,冬季有较多阳光;而北侧宜以耐阴常绿乔木为主,以减弱冬季寒风侵袭。
五、结语
通过上述文章,我们可以知道低碳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我国能源的消耗,同时还能进一步推进我国建筑的发展,在对城市进行规划的时候,必须要从能源、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对其进行分析,这样低碳城市建设水平才能得到提升。在进行低碳城市规划设计的时候,必须要不断加大对低碳能源开发的重视度,大力发展城市中的低碳产业,对低碳建设进行推广,这样城市才能得到和谐、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浩.关于低碳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探讨[J].四川水泥,2016(5):102-102.
[2]叶芬.分析城市规划中低碳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意义[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1).
[3]石栋.关于低碳生态城市中绿色建筑规划方法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6(39).
[4]吴文森.基于低碳生态导向的城市规划变革探析[J].智能城市,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