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晚鸦”,如今正在成为厌倦都市喧嚣者所追求的野趣。自1963年考入清华附中起,此种景致近在咫尺——仅一条马路之隔的圆明园遗址。那时的遗址无人管理,没有围墙,更无须门票。
探废墟之幽
入学的第一天下午,我就去了心仪已久的“西洋楼”遗址。斜阳晖映下残破的远瀛观和大水法拱门,以及附近的方外观石柱,与熟悉的图景并无区别。建筑艺术不愧是凝固的乐章,亲手抚摩雕工精致的残石,欣赏古迹的残缺之美,油然而生一种亲炙历史的沧桑感。
从那以后,圆明园成了我课余必去的所在,随着时间的推移,活动的纵深不断扩大,足迹遍及长春、绮春、圆明三园,接近颐和园,而这样的探幽之旅,却全拜托我的两条长腿。
当时的圆明园遗址,仍保持着原始的废墟风貌:颓垣残瓦,野草闲花;怪石嶙峋,阡陌纵横。那时的中学生还不时兴“早恋”,否则此地真一谈情幽会的绝好去处。同学少年,常于课后到此温书,置身天地自然之间,背上一番课文或英文单词之后,到稻田里捞几条小鱼,或采上一束不知名的各色野花,带回宿舍,装在小瓶中供养。
我不是一名用功的学生,但对圆明园却情有独钟,曾到图书馆借来有关书籍,纵情浏览,以便寻访记载中的景观。
此后陆续访得“谐奇趣”残存台基和雕石,还有一座很高的台基,我以为是宝塔底座,后来才知道是“海晏堂”蓄水楼之海墁台基。另有几处拱门、台基和残桥,因当时历史知识太少,未搞清是何园景。
“福海”曾是圆明园最大的水景,当时已经完全干涸,只留下一大片芦苇;还有星罗棋布的太湖石,估计是“廓然大公”的遗迹,在残阳夕照中蔚为壮观。石缝间虫蛇出入,苇丛中倦鸟归巢,薄暮降临,诡异环生。我心栖惶,联想起柯南道尔小说《巴斯克维尔的猎犬》中那个神秘恐怖的沼泽,不免急急回奔,全无福尔摩斯大侦探的风度。一脚高一脚低地在荒野中疾走,几乎迷路,待到学校教学楼的灯火映入眼帘时,方觉惊魂稍定,而天已全黑。
后来又找到了圆明园水关旧闸,由巨大的粗方石块垒成,临水处苔痕黑绿班驳,吊嵌闸门的凹沟犹自清晰。名园荒芜已久,水流依旧湍急,堤岸烟柳朦胧,不免想起杜司勋凭吊金谷园的诗句:“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我最自豪的发现,是写生时无意中走人的一处山石景观。沿蜿蜒石径进入怪石嶙峋的峡谷,顿时别有洞天,走过一座石板小桥,脚下深沟荆棘丛生,当年肯定有潺潺溪水流过,此时虽已无水,但几株野桃自沟底挺秀而出,烂漫可喜,与两岸乱石相映成趣,惹人遐思,恍然置身于陶渊明记述的武陵源中,钟灵毓秀,令人流连忘返。畅游之后,意犹未尽,取出画笔,在入口处一块矗立的片石上,题了“桃源”二字。过了一两周再访“桃源”,发现拙笔被人用锐器勾画了一道边,看来后之游者,于此景也有同感。这类刻画之举,今日已有法严禁,惟当时无此意识,年少荒唐事,至今不能释怀。此处是否即“圆明园四十景”中的“武陵春色”,当时未能确认,我倒觉得像是“北远山村”。
当然,我最常去的地方,仍是离本校最近的“西洋楼”,几乎熟悉了每一块残石。有次还发现远瀛观残拱上一块石头新近跌落,为证实这一发现,回校后特地找到历史照片对照,确认不虚。但当时没有文物保护的意识,这件事也就一直埋藏在记忆中。
附记一笔:尝于本校西北方向田野中,探得废墓一座,桧柏犹存,坟穴洞开,一块题有“海宁王静安先生之墓”的碑石,横倒于荒草之中。此即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的原葬地,不属于圆明园范围,棺椁已于1955年移葬北京福田公亩。
感自然之趣
我的访古兴味,后来逐渐被自然之趣取代,似是由于缺乏新发现所致。
圆明园被侵略军劫掠焚毁之后,又历经盗匪、军阀、官僚、商贾的洗劫盗卖,完好有价值的文物荡然无存。到我读书的那个年代,要想找到一块完整的琉璃瓦已不容易。
名园荒废之后,水道湖泊逐渐淤塞,大部分沦为农田,以种植水稻为主,间有莲藕。山林已无名卉嘉木,除偶有种植玉米、红薯外,一般仍为灌木覆盖,1949年以后增加了部分绿化林。
那时农民还不大施用化肥农药,蓝天白云下,坐看金稻粉荷辉映,幼鱼畅游于禾丛之间,青蛙跳踉荷叶之上,生趣盎然。还有一种形似蝎子的水虫,俗名“水蝎子”,常在水下爬游,却从不与人为敌,有当年歇后语为证:“水蝎子——不怎么着(蜇)”。
野荆是最早报春的野花,绽放的黄花会招来成群的野蜂;山间最多的是酸枣,只要不怕她的荆刺,秋日可以塞满裤兜而归;还有无数不知名的野花野草,一年有三季奉献着黄、白、紫色的花朵和无边的碧绿。
麻雀是最常见的鸟类,还有一种体型稍小的黄色小鸟,飞速极快,俗称“叶子”;喜鹊、布谷鸟的叫声、啄木鸟的剥啄声和野鸽子扇动翅膀的声音,也不时可以闻见。长夏时节,知了一直鸣翅到秋,蛐蛐儿则在残砖乱石中相互呼应。灌木草丛中,时有草蛇、四足蛇和蚰蜒游窜,蚂蚱及螳螂蹦跳。河汉蟾蜍特多,蠢蠢欲动;水底偶有赤练蛇游弋,貌似恐怖,其实无毒。
在一派和谐的自然交响曲中,却自有进化法则。我曾亲见赤练蛇吞噬青蛙的活剧。印象更深的是一只母螳螂,她正攀在酸枣枝上进餐——被吃的是其夫君,上半身已经吃掉,尾部仍与妻子的大肚子末端相黏,显然刚刚完成交尾。动物为繁衍物种的行为模式,简直到了残酷的程度,令我惊叹不已。
某次在离远瀛观不远的野径上,遇见一只虎视眈眈的拦路巨蛙,足足有海碗那么大,颜色褐中带绿。我被吓了一跳,本能地捡起一块石头丢去,把它拍得吐了舌头,看来是死了。我仓皇离去,一路回想此物模样实在奇怪,外型颇似蟾蜍,却没有癞疙瘩。于是折回去想再看一眼,不料踪影全无,石头犹在。关于这种生物,自古有不少神秘传说,我觉得自己撞见的,恐怕是成精之物,所以一时竟打不死。
1966年文革爆发,一阵狂热之后,我成了“逍遥派”,经常携画具到圆明园写生。第二年听同学说,进颐和园可以不买门票,只须对检票员说明自己是中学生就可以了。试行一次,果然不爽,于是也成了那里的常客。那时的颐和园与现今的风光不同,有时在园中逛上一天,大约可以遇上十位左右的游客。在一片静谧中欣赏湖光山色,心境自然不同。
圆明园与颐和园,当时成为我的两座精神避难所。一处是独具残缺之美的历史废墟,另一处是保存完整的皇家园林,于心中却不分轩轾。
叹凭吊之难
文革结束重游颐和园,惟见游人如鲫,无复当年兴味,后来很少去,但对圆明园则一直保持着怀念之情,只是无暇再去怀旧。又过了几年,“修复圆明园”的呼声甚嚣尘上,我开始担心将永失少年记忆中的那片历史废墟,但俗务缠身,始终未能一吊。
终于有一天,朋辈邀我同游修复后的圆明园,为了追寻记忆,决定一往同参。
买票进入油饰一新的园门,一路足踏水泥路面,走过有铁管扶栏的水泥小桥,游人一如过江之鲫,与颐和园没有多大区别。乘铁皮小船荡桨,行舟至一湖心小岛,上面是水泥台基水泥梁柱、规制狭小的简陋仿古建筑,颇觉不伦不类。
记得英国式的园林设计中,常构建一些人造废墟,以引发游人的思古幽情;而圆明园本是真材实料的历史遗址,却生造出不少的古迹赝品,真是匪夷所思。
上岸野餐后,同往西洋楼遗址,旧貌犹存,只是多了一块“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牌子;周围空地上,密密麻麻地排列着从圆明园各处搜罗来的大小残石,好似一片墓地。
园内有大片的不开放区域,显得比以前小了许多,记忆中的种种遗迹,皆无从寻访。不知不觉间已是夕阳满山,带着一脑袋“水泥印象”索然而归,从此不复往矣!
据说“修复圆明园”是爱国之举,保留遗址原貌就是不爱国么?当年赞成修复的学者和拍板的官员,恐怕仍是出于某种政治思维的惯性;而以往拆除北京城墙的蠢事,不也是政治思维的产物么?一个底蕴深厚的文明古国,何时才能不重复这类低级错误?
英法联军焚毁了圆明园在内的“三山五园”,慈禧为给自己庆寿,挪用军费修复了其中的颐和园;可老佛爷出卖的东西,远远比修复的多。近年修建“巨蛋”式的国家大剧院,耗资将达38亿元以上,今人既具备修复圆明园的财力,又何不把她修复得像颐和园一样到位呢?保存名园遗址,本是为了给历史一个交代,留下一个修复得不伦不类的遗址给后世,是彰外敌之罪,还是标侪辈之耻?
在记忆中的那个年代,圆明园遗址历经百年沧桑,已在自然与人文的磨合中形成独特的历史风貌——荣华已逝,灵气犹存。长城如此,周原如此,世界上不少著名的历史遗迹也如此。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记忆,个人何尝不是如此?我不认为自己记忆中的圆明园遗址,就一定是最美好的,但她的灵魂却不可替代。
外敌入侵,毁其形体;国人“修复”,伤其魂魄。
名园之灵,尔今安在?
探废墟之幽
入学的第一天下午,我就去了心仪已久的“西洋楼”遗址。斜阳晖映下残破的远瀛观和大水法拱门,以及附近的方外观石柱,与熟悉的图景并无区别。建筑艺术不愧是凝固的乐章,亲手抚摩雕工精致的残石,欣赏古迹的残缺之美,油然而生一种亲炙历史的沧桑感。
从那以后,圆明园成了我课余必去的所在,随着时间的推移,活动的纵深不断扩大,足迹遍及长春、绮春、圆明三园,接近颐和园,而这样的探幽之旅,却全拜托我的两条长腿。
当时的圆明园遗址,仍保持着原始的废墟风貌:颓垣残瓦,野草闲花;怪石嶙峋,阡陌纵横。那时的中学生还不时兴“早恋”,否则此地真一谈情幽会的绝好去处。同学少年,常于课后到此温书,置身天地自然之间,背上一番课文或英文单词之后,到稻田里捞几条小鱼,或采上一束不知名的各色野花,带回宿舍,装在小瓶中供养。
我不是一名用功的学生,但对圆明园却情有独钟,曾到图书馆借来有关书籍,纵情浏览,以便寻访记载中的景观。
此后陆续访得“谐奇趣”残存台基和雕石,还有一座很高的台基,我以为是宝塔底座,后来才知道是“海晏堂”蓄水楼之海墁台基。另有几处拱门、台基和残桥,因当时历史知识太少,未搞清是何园景。
“福海”曾是圆明园最大的水景,当时已经完全干涸,只留下一大片芦苇;还有星罗棋布的太湖石,估计是“廓然大公”的遗迹,在残阳夕照中蔚为壮观。石缝间虫蛇出入,苇丛中倦鸟归巢,薄暮降临,诡异环生。我心栖惶,联想起柯南道尔小说《巴斯克维尔的猎犬》中那个神秘恐怖的沼泽,不免急急回奔,全无福尔摩斯大侦探的风度。一脚高一脚低地在荒野中疾走,几乎迷路,待到学校教学楼的灯火映入眼帘时,方觉惊魂稍定,而天已全黑。
后来又找到了圆明园水关旧闸,由巨大的粗方石块垒成,临水处苔痕黑绿班驳,吊嵌闸门的凹沟犹自清晰。名园荒芜已久,水流依旧湍急,堤岸烟柳朦胧,不免想起杜司勋凭吊金谷园的诗句:“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我最自豪的发现,是写生时无意中走人的一处山石景观。沿蜿蜒石径进入怪石嶙峋的峡谷,顿时别有洞天,走过一座石板小桥,脚下深沟荆棘丛生,当年肯定有潺潺溪水流过,此时虽已无水,但几株野桃自沟底挺秀而出,烂漫可喜,与两岸乱石相映成趣,惹人遐思,恍然置身于陶渊明记述的武陵源中,钟灵毓秀,令人流连忘返。畅游之后,意犹未尽,取出画笔,在入口处一块矗立的片石上,题了“桃源”二字。过了一两周再访“桃源”,发现拙笔被人用锐器勾画了一道边,看来后之游者,于此景也有同感。这类刻画之举,今日已有法严禁,惟当时无此意识,年少荒唐事,至今不能释怀。此处是否即“圆明园四十景”中的“武陵春色”,当时未能确认,我倒觉得像是“北远山村”。
当然,我最常去的地方,仍是离本校最近的“西洋楼”,几乎熟悉了每一块残石。有次还发现远瀛观残拱上一块石头新近跌落,为证实这一发现,回校后特地找到历史照片对照,确认不虚。但当时没有文物保护的意识,这件事也就一直埋藏在记忆中。
附记一笔:尝于本校西北方向田野中,探得废墓一座,桧柏犹存,坟穴洞开,一块题有“海宁王静安先生之墓”的碑石,横倒于荒草之中。此即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的原葬地,不属于圆明园范围,棺椁已于1955年移葬北京福田公亩。
感自然之趣
我的访古兴味,后来逐渐被自然之趣取代,似是由于缺乏新发现所致。
圆明园被侵略军劫掠焚毁之后,又历经盗匪、军阀、官僚、商贾的洗劫盗卖,完好有价值的文物荡然无存。到我读书的那个年代,要想找到一块完整的琉璃瓦已不容易。
名园荒废之后,水道湖泊逐渐淤塞,大部分沦为农田,以种植水稻为主,间有莲藕。山林已无名卉嘉木,除偶有种植玉米、红薯外,一般仍为灌木覆盖,1949年以后增加了部分绿化林。
那时农民还不大施用化肥农药,蓝天白云下,坐看金稻粉荷辉映,幼鱼畅游于禾丛之间,青蛙跳踉荷叶之上,生趣盎然。还有一种形似蝎子的水虫,俗名“水蝎子”,常在水下爬游,却从不与人为敌,有当年歇后语为证:“水蝎子——不怎么着(蜇)”。
野荆是最早报春的野花,绽放的黄花会招来成群的野蜂;山间最多的是酸枣,只要不怕她的荆刺,秋日可以塞满裤兜而归;还有无数不知名的野花野草,一年有三季奉献着黄、白、紫色的花朵和无边的碧绿。
麻雀是最常见的鸟类,还有一种体型稍小的黄色小鸟,飞速极快,俗称“叶子”;喜鹊、布谷鸟的叫声、啄木鸟的剥啄声和野鸽子扇动翅膀的声音,也不时可以闻见。长夏时节,知了一直鸣翅到秋,蛐蛐儿则在残砖乱石中相互呼应。灌木草丛中,时有草蛇、四足蛇和蚰蜒游窜,蚂蚱及螳螂蹦跳。河汉蟾蜍特多,蠢蠢欲动;水底偶有赤练蛇游弋,貌似恐怖,其实无毒。
在一派和谐的自然交响曲中,却自有进化法则。我曾亲见赤练蛇吞噬青蛙的活剧。印象更深的是一只母螳螂,她正攀在酸枣枝上进餐——被吃的是其夫君,上半身已经吃掉,尾部仍与妻子的大肚子末端相黏,显然刚刚完成交尾。动物为繁衍物种的行为模式,简直到了残酷的程度,令我惊叹不已。
某次在离远瀛观不远的野径上,遇见一只虎视眈眈的拦路巨蛙,足足有海碗那么大,颜色褐中带绿。我被吓了一跳,本能地捡起一块石头丢去,把它拍得吐了舌头,看来是死了。我仓皇离去,一路回想此物模样实在奇怪,外型颇似蟾蜍,却没有癞疙瘩。于是折回去想再看一眼,不料踪影全无,石头犹在。关于这种生物,自古有不少神秘传说,我觉得自己撞见的,恐怕是成精之物,所以一时竟打不死。
1966年文革爆发,一阵狂热之后,我成了“逍遥派”,经常携画具到圆明园写生。第二年听同学说,进颐和园可以不买门票,只须对检票员说明自己是中学生就可以了。试行一次,果然不爽,于是也成了那里的常客。那时的颐和园与现今的风光不同,有时在园中逛上一天,大约可以遇上十位左右的游客。在一片静谧中欣赏湖光山色,心境自然不同。
圆明园与颐和园,当时成为我的两座精神避难所。一处是独具残缺之美的历史废墟,另一处是保存完整的皇家园林,于心中却不分轩轾。
叹凭吊之难
文革结束重游颐和园,惟见游人如鲫,无复当年兴味,后来很少去,但对圆明园则一直保持着怀念之情,只是无暇再去怀旧。又过了几年,“修复圆明园”的呼声甚嚣尘上,我开始担心将永失少年记忆中的那片历史废墟,但俗务缠身,始终未能一吊。
终于有一天,朋辈邀我同游修复后的圆明园,为了追寻记忆,决定一往同参。
买票进入油饰一新的园门,一路足踏水泥路面,走过有铁管扶栏的水泥小桥,游人一如过江之鲫,与颐和园没有多大区别。乘铁皮小船荡桨,行舟至一湖心小岛,上面是水泥台基水泥梁柱、规制狭小的简陋仿古建筑,颇觉不伦不类。
记得英国式的园林设计中,常构建一些人造废墟,以引发游人的思古幽情;而圆明园本是真材实料的历史遗址,却生造出不少的古迹赝品,真是匪夷所思。
上岸野餐后,同往西洋楼遗址,旧貌犹存,只是多了一块“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牌子;周围空地上,密密麻麻地排列着从圆明园各处搜罗来的大小残石,好似一片墓地。
园内有大片的不开放区域,显得比以前小了许多,记忆中的种种遗迹,皆无从寻访。不知不觉间已是夕阳满山,带着一脑袋“水泥印象”索然而归,从此不复往矣!
据说“修复圆明园”是爱国之举,保留遗址原貌就是不爱国么?当年赞成修复的学者和拍板的官员,恐怕仍是出于某种政治思维的惯性;而以往拆除北京城墙的蠢事,不也是政治思维的产物么?一个底蕴深厚的文明古国,何时才能不重复这类低级错误?
英法联军焚毁了圆明园在内的“三山五园”,慈禧为给自己庆寿,挪用军费修复了其中的颐和园;可老佛爷出卖的东西,远远比修复的多。近年修建“巨蛋”式的国家大剧院,耗资将达38亿元以上,今人既具备修复圆明园的财力,又何不把她修复得像颐和园一样到位呢?保存名园遗址,本是为了给历史一个交代,留下一个修复得不伦不类的遗址给后世,是彰外敌之罪,还是标侪辈之耻?
在记忆中的那个年代,圆明园遗址历经百年沧桑,已在自然与人文的磨合中形成独特的历史风貌——荣华已逝,灵气犹存。长城如此,周原如此,世界上不少著名的历史遗迹也如此。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记忆,个人何尝不是如此?我不认为自己记忆中的圆明园遗址,就一定是最美好的,但她的灵魂却不可替代。
外敌入侵,毁其形体;国人“修复”,伤其魂魄。
名园之灵,尔今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