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失名园之灵

来源 :焦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di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晚鸦”,如今正在成为厌倦都市喧嚣者所追求的野趣。自1963年考入清华附中起,此种景致近在咫尺——仅一条马路之隔的圆明园遗址。那时的遗址无人管理,没有围墙,更无须门票。
  
  探废墟之幽
  
  入学的第一天下午,我就去了心仪已久的“西洋楼”遗址。斜阳晖映下残破的远瀛观和大水法拱门,以及附近的方外观石柱,与熟悉的图景并无区别。建筑艺术不愧是凝固的乐章,亲手抚摩雕工精致的残石,欣赏古迹的残缺之美,油然而生一种亲炙历史的沧桑感。
  从那以后,圆明园成了我课余必去的所在,随着时间的推移,活动的纵深不断扩大,足迹遍及长春、绮春、圆明三园,接近颐和园,而这样的探幽之旅,却全拜托我的两条长腿。
  当时的圆明园遗址,仍保持着原始的废墟风貌:颓垣残瓦,野草闲花;怪石嶙峋,阡陌纵横。那时的中学生还不时兴“早恋”,否则此地真一谈情幽会的绝好去处。同学少年,常于课后到此温书,置身天地自然之间,背上一番课文或英文单词之后,到稻田里捞几条小鱼,或采上一束不知名的各色野花,带回宿舍,装在小瓶中供养。
  我不是一名用功的学生,但对圆明园却情有独钟,曾到图书馆借来有关书籍,纵情浏览,以便寻访记载中的景观。
  此后陆续访得“谐奇趣”残存台基和雕石,还有一座很高的台基,我以为是宝塔底座,后来才知道是“海晏堂”蓄水楼之海墁台基。另有几处拱门、台基和残桥,因当时历史知识太少,未搞清是何园景。
  “福海”曾是圆明园最大的水景,当时已经完全干涸,只留下一大片芦苇;还有星罗棋布的太湖石,估计是“廓然大公”的遗迹,在残阳夕照中蔚为壮观。石缝间虫蛇出入,苇丛中倦鸟归巢,薄暮降临,诡异环生。我心栖惶,联想起柯南道尔小说《巴斯克维尔的猎犬》中那个神秘恐怖的沼泽,不免急急回奔,全无福尔摩斯大侦探的风度。一脚高一脚低地在荒野中疾走,几乎迷路,待到学校教学楼的灯火映入眼帘时,方觉惊魂稍定,而天已全黑。
  后来又找到了圆明园水关旧闸,由巨大的粗方石块垒成,临水处苔痕黑绿班驳,吊嵌闸门的凹沟犹自清晰。名园荒芜已久,水流依旧湍急,堤岸烟柳朦胧,不免想起杜司勋凭吊金谷园的诗句:“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我最自豪的发现,是写生时无意中走人的一处山石景观。沿蜿蜒石径进入怪石嶙峋的峡谷,顿时别有洞天,走过一座石板小桥,脚下深沟荆棘丛生,当年肯定有潺潺溪水流过,此时虽已无水,但几株野桃自沟底挺秀而出,烂漫可喜,与两岸乱石相映成趣,惹人遐思,恍然置身于陶渊明记述的武陵源中,钟灵毓秀,令人流连忘返。畅游之后,意犹未尽,取出画笔,在入口处一块矗立的片石上,题了“桃源”二字。过了一两周再访“桃源”,发现拙笔被人用锐器勾画了一道边,看来后之游者,于此景也有同感。这类刻画之举,今日已有法严禁,惟当时无此意识,年少荒唐事,至今不能释怀。此处是否即“圆明园四十景”中的“武陵春色”,当时未能确认,我倒觉得像是“北远山村”。
  当然,我最常去的地方,仍是离本校最近的“西洋楼”,几乎熟悉了每一块残石。有次还发现远瀛观残拱上一块石头新近跌落,为证实这一发现,回校后特地找到历史照片对照,确认不虚。但当时没有文物保护的意识,这件事也就一直埋藏在记忆中。
  附记一笔:尝于本校西北方向田野中,探得废墓一座,桧柏犹存,坟穴洞开,一块题有“海宁王静安先生之墓”的碑石,横倒于荒草之中。此即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的原葬地,不属于圆明园范围,棺椁已于1955年移葬北京福田公亩。
  
  感自然之趣
  
  我的访古兴味,后来逐渐被自然之趣取代,似是由于缺乏新发现所致。
  圆明园被侵略军劫掠焚毁之后,又历经盗匪、军阀、官僚、商贾的洗劫盗卖,完好有价值的文物荡然无存。到我读书的那个年代,要想找到一块完整的琉璃瓦已不容易。
  名园荒废之后,水道湖泊逐渐淤塞,大部分沦为农田,以种植水稻为主,间有莲藕。山林已无名卉嘉木,除偶有种植玉米、红薯外,一般仍为灌木覆盖,1949年以后增加了部分绿化林。
  那时农民还不大施用化肥农药,蓝天白云下,坐看金稻粉荷辉映,幼鱼畅游于禾丛之间,青蛙跳踉荷叶之上,生趣盎然。还有一种形似蝎子的水虫,俗名“水蝎子”,常在水下爬游,却从不与人为敌,有当年歇后语为证:“水蝎子——不怎么着(蜇)”。
  野荆是最早报春的野花,绽放的黄花会招来成群的野蜂;山间最多的是酸枣,只要不怕她的荆刺,秋日可以塞满裤兜而归;还有无数不知名的野花野草,一年有三季奉献着黄、白、紫色的花朵和无边的碧绿。
  麻雀是最常见的鸟类,还有一种体型稍小的黄色小鸟,飞速极快,俗称“叶子”;喜鹊、布谷鸟的叫声、啄木鸟的剥啄声和野鸽子扇动翅膀的声音,也不时可以闻见。长夏时节,知了一直鸣翅到秋,蛐蛐儿则在残砖乱石中相互呼应。灌木草丛中,时有草蛇、四足蛇和蚰蜒游窜,蚂蚱及螳螂蹦跳。河汉蟾蜍特多,蠢蠢欲动;水底偶有赤练蛇游弋,貌似恐怖,其实无毒。
  在一派和谐的自然交响曲中,却自有进化法则。我曾亲见赤练蛇吞噬青蛙的活剧。印象更深的是一只母螳螂,她正攀在酸枣枝上进餐——被吃的是其夫君,上半身已经吃掉,尾部仍与妻子的大肚子末端相黏,显然刚刚完成交尾。动物为繁衍物种的行为模式,简直到了残酷的程度,令我惊叹不已。
  某次在离远瀛观不远的野径上,遇见一只虎视眈眈的拦路巨蛙,足足有海碗那么大,颜色褐中带绿。我被吓了一跳,本能地捡起一块石头丢去,把它拍得吐了舌头,看来是死了。我仓皇离去,一路回想此物模样实在奇怪,外型颇似蟾蜍,却没有癞疙瘩。于是折回去想再看一眼,不料踪影全无,石头犹在。关于这种生物,自古有不少神秘传说,我觉得自己撞见的,恐怕是成精之物,所以一时竟打不死。
  1966年文革爆发,一阵狂热之后,我成了“逍遥派”,经常携画具到圆明园写生。第二年听同学说,进颐和园可以不买门票,只须对检票员说明自己是中学生就可以了。试行一次,果然不爽,于是也成了那里的常客。那时的颐和园与现今的风光不同,有时在园中逛上一天,大约可以遇上十位左右的游客。在一片静谧中欣赏湖光山色,心境自然不同。
  圆明园与颐和园,当时成为我的两座精神避难所。一处是独具残缺之美的历史废墟,另一处是保存完整的皇家园林,于心中却不分轩轾。
  
  叹凭吊之难
  
  文革结束重游颐和园,惟见游人如鲫,无复当年兴味,后来很少去,但对圆明园则一直保持着怀念之情,只是无暇再去怀旧。又过了几年,“修复圆明园”的呼声甚嚣尘上,我开始担心将永失少年记忆中的那片历史废墟,但俗务缠身,始终未能一吊。
  终于有一天,朋辈邀我同游修复后的圆明园,为了追寻记忆,决定一往同参。
  买票进入油饰一新的园门,一路足踏水泥路面,走过有铁管扶栏的水泥小桥,游人一如过江之鲫,与颐和园没有多大区别。乘铁皮小船荡桨,行舟至一湖心小岛,上面是水泥台基水泥梁柱、规制狭小的简陋仿古建筑,颇觉不伦不类。
  记得英国式的园林设计中,常构建一些人造废墟,以引发游人的思古幽情;而圆明园本是真材实料的历史遗址,却生造出不少的古迹赝品,真是匪夷所思。
  上岸野餐后,同往西洋楼遗址,旧貌犹存,只是多了一块“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牌子;周围空地上,密密麻麻地排列着从圆明园各处搜罗来的大小残石,好似一片墓地。
  园内有大片的不开放区域,显得比以前小了许多,记忆中的种种遗迹,皆无从寻访。不知不觉间已是夕阳满山,带着一脑袋“水泥印象”索然而归,从此不复往矣!
  据说“修复圆明园”是爱国之举,保留遗址原貌就是不爱国么?当年赞成修复的学者和拍板的官员,恐怕仍是出于某种政治思维的惯性;而以往拆除北京城墙的蠢事,不也是政治思维的产物么?一个底蕴深厚的文明古国,何时才能不重复这类低级错误?
  英法联军焚毁了圆明园在内的“三山五园”,慈禧为给自己庆寿,挪用军费修复了其中的颐和园;可老佛爷出卖的东西,远远比修复的多。近年修建“巨蛋”式的国家大剧院,耗资将达38亿元以上,今人既具备修复圆明园的财力,又何不把她修复得像颐和园一样到位呢?保存名园遗址,本是为了给历史一个交代,留下一个修复得不伦不类的遗址给后世,是彰外敌之罪,还是标侪辈之耻?
  在记忆中的那个年代,圆明园遗址历经百年沧桑,已在自然与人文的磨合中形成独特的历史风貌——荣华已逝,灵气犹存。长城如此,周原如此,世界上不少著名的历史遗迹也如此。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记忆,个人何尝不是如此?我不认为自己记忆中的圆明园遗址,就一定是最美好的,但她的灵魂却不可替代。
  外敌入侵,毁其形体;国人“修复”,伤其魂魄。
  名园之灵,尔今安在?
其他文献
从你开始,我属于唯心主义。  从你开始,我骑上目光,映像清晰地,与贤哲频繁约会,他们稀奇的念想,和彼时的创造,通达我苦苦冥想的头颅。  从你开始,我的思想,开始附身我的灵魂,以光的速度集约,向你的影子回旋而去。  不再与斯宾诺莎神议神的无限,我的心神,只凝聚在主体和样态——  你的主体,你的样态。  我的主体,我的样态。  我的主体,和你的主体:你的样态,和我的样态。  我的主体,和你的样态;你的
期刊
印度德里古伯特塔    在印度古伯特塔旁边保留着一大片古老的伊斯兰教的寺庙、回廊的废墟,岁月虽然无情地剥落了它昔日的华丽和精美而它站立了上千年的身影依然巍峨庄严。  那天,当背靠着这千年历史的一瞬间,我仿佛找到了一直寻觅中的坚实依靠。  我穿行在厚重的历史中,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宁静而漫长的时光隧道。轮回的生命,对于我而言是生活中全部的喜乐和眼泪,可是,对于这一条时空的隧道,我不过如同沧海一粟。墨
期刊
凤凰装,是畲族的婚礼中女孩子特有的服饰。相传畲族始祖盘瓠王因平番有功,高辛帝招他为驸马。在与公主成亲时。帝后娘娘给了公主一顶珍贵的凤冠和一件镶有珠宝的凤衣,祝愿女儿生活吉祥如意。婚后公主生下三男一女,也是把女儿打扮成凤凰的模样。到了女儿出嫁时,有美丽的凤凰从广东的凤凰山,衔来了五彩斑斓的凤凰装。从此畲族女孩出嫁穿凤凰装的习俗一直延续、今天——  香香是一位畲族姑娘,她的新婚丈夫俊杰是土生土长的客家
期刊
美的源点    “持拂药叉女像”静静地站在巴特那博物馆的一楼正厅中间,她是此馆的镇馆之宝。  她的著名不仅在印度,在整个东方的影响,不亚于西方断臂女神维纳斯。就在我们前往巴特那博物馆的路上,对马上能直接目睹她的美,队伍中的教授和博士们早已心驰神往,一直激动不已地谈论着。  “真美!”这句由衷的赞言,两千多年来,一定无数次、无数次地回荡在她的身边,因为她的美,能让所有见到她的人,都会发出强烈的不可抑
期刊
书法家简介  张宝申先生在《人民日报》、《书法艺术》、《书与画》、《美术大观》、《中国老年报》发表了近千幅作品,作品被收入《当代书法作品选》、《中国书法家》等20余部典集:由国际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当代著名书画家”系列丛书收入了他的《张宝申书法集》。他还是中国现代书画摄影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当代硬笔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1986年,我应邀到日本进行工作访问,想带几幅书
期刊
古称河源佗城为南越国,岭南第一个封建割据政权,在统治岭南的93年间,推行郡县制,实施“和辑百越”政策,推广铁器和农耕,发展海上交通贸易,促进了岭南地区社会的全面发展。这一时期是岭南开发史上的重要时期。  公元前203年,赵佗起兵兼并桂林郡和象郡,在岭南地区建立南越国,自称“南越武王”。  公元前196年,在汉使陆贾劝说下,赵佗接受汉高祖赐给的南越王印绶,臣服汉朝,南越成为汉朝的一个藩属国。  公元
期刊
画家简介  Jove Wang左夫,原名王德庆,1988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1990年移居美国,现为中国国际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美国加州美术家协会大师级画家、华裔。他在美国20年,一直执着地保持其富有独特个性的艺术创作道路,他的油画被美国艺术界和评论家认同,被全美最大的画廊和博物馆收藏及代理,在全美画坛上享有盛誉。  网站:www.jovewang.com  Jove wanq左夫是一位让人感觉
期刊
应朋友的邀请,到广东河源龙川县,我参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客家人婚礼,这是一场全部按客家传统婚俗礼仪进行的婚礼,在有“古邑佗城”之称的百年古屋江氏客家围屋内举行,围屋是客家文化的象征,在这样一座历史悠久、文化氛围浓郁的老屋里举行的传统婚礼,至今令我难以忘怀。  龙川是河源客家的主要聚居区,其婚俗有着浓郁的客家风味,既让我们看到汉族南讦后与岭南百越民族文化上相互吸收、融合的趋势:又能感受到客家婚俗的独特
期刊
第23界世界客属恳亲世界大会将于今年11月在广东省河源市召开。筹备和召开这次会议,将河源打造成一个环境优美、客家文化产业发达的品牌城市,具有重要的意义。邬观林作为河源市容家古邑文化研究会会长,地道的河源龙川人,对河源市客家古邑文化的研究付出了长期艰辛的努力,同时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果,为家乡的文化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对此,《焦点》杂志社记者专门访问了邬观林会长(以下简称邬)。  《焦点》:邬会长您
期刊
在西方绘画艺术史上,英国人所占的地位不是很高,除了在水彩画方面具有某种开创性建树之外,在油画、版画等方面却很少出现开宗立派的大师级人物,至少没有像莎士比亚之于戏剧,拜伦、雪莱、狄更斯之于文学那样重量级的作家和作品,这使英国的画坛多少有些寂寞。但是,当历史行进到18、19世纪之交,英国的风景画却异军突起,成为欧洲油画大观园中一个耀眼的亮点,而其中最有光彩的就是英国风景画坛的双子星座:透纳和康斯泰勃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