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所有的文学体裁中,诗歌特点最为鲜明,追求以少胜多、以一概万的境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诗歌的阅读就是读者寻求情感交流的平台,形成精神上的解脱,获取审美的意趣。因此,诗歌教学就需要以领悟意境为基准,让学生在诗歌的审美中不断生长。
一、含英咀华,在诵读中体悟诗歌语言
诗歌讲究语言的锤炼,以最简洁的文字呈现最为丰富的意蕴。自古就有不少文人墨客讲究练字的故事成为了千古佳话。为此,我们就需要推究诗歌字词运用的规律,感知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形成化静为动的教学效果。
如《长江之歌》中第一句“你从雪山走来”,其中一个“走”字推究起来,既能想象到冰川融化,万水归一的壮观场景,又能感受到长江的从容与豪迈。如果教师不加以点拨引领,学生凭借现有的经验和认知是无法发现這一看似平淡的动词背后居然蕴藏着如此丰富的认知空间。为了让学生能够真切地感受这一“走”字所形成的表达效果,教师播放了冰雪融化的视频录像,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走”背后所蕴藏的丰富画面,波涛汹涌的浪花,急走奔流的气势,就在学生的描述中变得生动无比。随后,教师引导学生细细品析:既然这样,为什么作者不用“奔”字,而用一个“走”字呢?学生在前后对比中发现,“走”字显得更为沉稳、更为从容,这与长江对于我国经济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不无关系。再如王之涣的名篇《凉州词》中“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一个“孤”字就很不简单,既描写了环境的孤寂荒凉,又描写了人心的孤苦,这样的品味与体悟就能将原本抽象化的词语转化为具体的画面,将原本的无形之物转化为有形之态。
一个简单的动词,在诗歌文体下进行这般丰富的深入推究,居然能够形成如此深入地解读,这就是含英咀华的作用。
二、涵咏品味,在联想中感知诗歌意境
涵咏体验是阅读教学解读诗歌大意、感知诗歌意境最为重要的策略。一般来说,可以有三种路径:
其一,理解诗意,再现画面感。在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教师要想方设法引领学生将诗歌所描绘的想象成有形画面,丰富自身的认知体验。如《清平乐·村居》这首词中,教师可围绕着自然环境、翁媪言欢、三儿劳作三个不同的画面引领学生进行想象,并在紧扣诗歌所表达的核心主题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深入地描述与展现,真正感受农家生活的和谐、温馨的画面。
其二,激活语言,再造形象感。对诗歌原本呈现出来的状态进行感知与思考后,在根据自身的认知和理解,对诗歌的内容和意境进行二度创作,使得脑海中的形象不再是语言所揭示的概念,而是一幅幅独具魅力和特色的场景。以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歌的体悟为例,教师除了引导学生从诗句中理解大意、想象画面,还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进行想象:“生紫烟”是一种怎样的景象?“挂前川”究竟是怎样“挂”的?“飞流直下”的形态、声音是一种怎样的状态?最后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从而对理解后的诗歌形成二度创作。
其三,拓展补充,扩展认识感。其实,任何一种文本都呈现出一种开放的质态,蕴含着丰富的留白资源,召唤着读者去创作、去补充。这种创作中形成的“空白地带”,就需要学生借助于生活经验以联想的方式来填补。以《清平乐·村居》中“相媚好”一词为例,教师要求学生补充老翁和老太会在这样的场景中有哪些对话,从对话的拓展中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形成对诗歌主题意蕴的揣摩与认知。
只有在这样的涵咏对比中,阅读教学才能激活学生的想象意识,真正感受诗歌内在意境的丰富性。
三、潜心对话,在揣摩中体悟诗歌哲理
小学中高年级阶段有很多的哲理性诗歌,蕴藏着丰富的哲学意味和深刻理趣。这些传达哲理和智慧的诗歌,总是借助简洁的语言表达出丰富的意蕴,尤其是诗人自身一些独特的见解,读起来令人妙趣横生,回味无穷。
比如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就是一首典型的以事明理的诗歌,诗人借助于向儿子子聿传授读书道理这一件事情告诉我们,做学问不仅要做到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同时还必须要做到亲身实践、行知统一。为此,教师就需要引领学生进行深度对话,将学生的身心意识完全浸润在诗歌的情境之中,对诗歌中的事情和人物关系进行梳理,明晰这首诗中的两个人物,即诗人陆游和他的儿子子聿。然后在进行诗歌中描述事件的概括,即讲述读书的道理。随后,教师可以引领学生从不同的人物视角设定对话,事实上诗歌的创作由于篇幅的限制,是难以运用对话的方式来展现的,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从子聿发问、诗人作答的对话形式入手,对诗歌的内容进行全方位地重新构建,帮助学生做好相应的理解,并对诗歌形成深入地认知与感受。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在深入实践的过程中进行感知,并通过动手批注的方式将诗歌意欲表达的主题和哲理加以体现,真正促进学生思维意识地高效发展。
诗歌具有鲜明而独特的意境,诗歌教学必须要紧扣语言和形式的外衣,对诗歌的意象进行深入地开掘,才能真正品味出意境的开阔和深远境界,让学生在领悟诗歌意境的过程中学会品鉴与审美,真正促进学生核心能力地高效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宾山小学(226400)
一、含英咀华,在诵读中体悟诗歌语言
诗歌讲究语言的锤炼,以最简洁的文字呈现最为丰富的意蕴。自古就有不少文人墨客讲究练字的故事成为了千古佳话。为此,我们就需要推究诗歌字词运用的规律,感知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形成化静为动的教学效果。
如《长江之歌》中第一句“你从雪山走来”,其中一个“走”字推究起来,既能想象到冰川融化,万水归一的壮观场景,又能感受到长江的从容与豪迈。如果教师不加以点拨引领,学生凭借现有的经验和认知是无法发现這一看似平淡的动词背后居然蕴藏着如此丰富的认知空间。为了让学生能够真切地感受这一“走”字所形成的表达效果,教师播放了冰雪融化的视频录像,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走”背后所蕴藏的丰富画面,波涛汹涌的浪花,急走奔流的气势,就在学生的描述中变得生动无比。随后,教师引导学生细细品析:既然这样,为什么作者不用“奔”字,而用一个“走”字呢?学生在前后对比中发现,“走”字显得更为沉稳、更为从容,这与长江对于我国经济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不无关系。再如王之涣的名篇《凉州词》中“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一个“孤”字就很不简单,既描写了环境的孤寂荒凉,又描写了人心的孤苦,这样的品味与体悟就能将原本抽象化的词语转化为具体的画面,将原本的无形之物转化为有形之态。
一个简单的动词,在诗歌文体下进行这般丰富的深入推究,居然能够形成如此深入地解读,这就是含英咀华的作用。
二、涵咏品味,在联想中感知诗歌意境
涵咏体验是阅读教学解读诗歌大意、感知诗歌意境最为重要的策略。一般来说,可以有三种路径:
其一,理解诗意,再现画面感。在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教师要想方设法引领学生将诗歌所描绘的想象成有形画面,丰富自身的认知体验。如《清平乐·村居》这首词中,教师可围绕着自然环境、翁媪言欢、三儿劳作三个不同的画面引领学生进行想象,并在紧扣诗歌所表达的核心主题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深入地描述与展现,真正感受农家生活的和谐、温馨的画面。
其二,激活语言,再造形象感。对诗歌原本呈现出来的状态进行感知与思考后,在根据自身的认知和理解,对诗歌的内容和意境进行二度创作,使得脑海中的形象不再是语言所揭示的概念,而是一幅幅独具魅力和特色的场景。以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歌的体悟为例,教师除了引导学生从诗句中理解大意、想象画面,还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进行想象:“生紫烟”是一种怎样的景象?“挂前川”究竟是怎样“挂”的?“飞流直下”的形态、声音是一种怎样的状态?最后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从而对理解后的诗歌形成二度创作。
其三,拓展补充,扩展认识感。其实,任何一种文本都呈现出一种开放的质态,蕴含着丰富的留白资源,召唤着读者去创作、去补充。这种创作中形成的“空白地带”,就需要学生借助于生活经验以联想的方式来填补。以《清平乐·村居》中“相媚好”一词为例,教师要求学生补充老翁和老太会在这样的场景中有哪些对话,从对话的拓展中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形成对诗歌主题意蕴的揣摩与认知。
只有在这样的涵咏对比中,阅读教学才能激活学生的想象意识,真正感受诗歌内在意境的丰富性。
三、潜心对话,在揣摩中体悟诗歌哲理
小学中高年级阶段有很多的哲理性诗歌,蕴藏着丰富的哲学意味和深刻理趣。这些传达哲理和智慧的诗歌,总是借助简洁的语言表达出丰富的意蕴,尤其是诗人自身一些独特的见解,读起来令人妙趣横生,回味无穷。
比如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就是一首典型的以事明理的诗歌,诗人借助于向儿子子聿传授读书道理这一件事情告诉我们,做学问不仅要做到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同时还必须要做到亲身实践、行知统一。为此,教师就需要引领学生进行深度对话,将学生的身心意识完全浸润在诗歌的情境之中,对诗歌中的事情和人物关系进行梳理,明晰这首诗中的两个人物,即诗人陆游和他的儿子子聿。然后在进行诗歌中描述事件的概括,即讲述读书的道理。随后,教师可以引领学生从不同的人物视角设定对话,事实上诗歌的创作由于篇幅的限制,是难以运用对话的方式来展现的,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从子聿发问、诗人作答的对话形式入手,对诗歌的内容进行全方位地重新构建,帮助学生做好相应的理解,并对诗歌形成深入地认知与感受。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在深入实践的过程中进行感知,并通过动手批注的方式将诗歌意欲表达的主题和哲理加以体现,真正促进学生思维意识地高效发展。
诗歌具有鲜明而独特的意境,诗歌教学必须要紧扣语言和形式的外衣,对诗歌的意象进行深入地开掘,才能真正品味出意境的开阔和深远境界,让学生在领悟诗歌意境的过程中学会品鉴与审美,真正促进学生核心能力地高效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宾山小学(226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