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学期开始了,办公室里又听到老师们在议论某某学生课外作业没能按时认真完成。检查作业成了老师们头疼的事。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学生这样讨厌做作业呢?我认为与课外作业的布置形式是否能让学生接受喜欢有很大关系。
那么,如何让学生把课外作业作为一项自己需要的、乐意的事去做,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又能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呢?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和锻炼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应尝试改变以往作业形式。
一、设计趣味性作业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活跃,特别喜欢一些色彩鲜艳、妙趣横生的东西,卡通式、童话式、情境化和故事化的作业能不断引起学生的热情。所以,在布置作业时,形式要多样;根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结合课本课后练习,设计一些如过关游戏、儿童乐园、数学王国等作业,增加学生做作业的兴趣。如:在教学了《年月日》一课后,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年份,利用我们学过的年月日知识,动手制作一幅精美小年历。面对计算题枯燥、乏味的现象,我还设计了一些如“找门牌号”“小猴闯关”“小壁虎找尾巴”“登上宝座”等带有童趣的游戏性作业,把一道道计算题融合在故事情节中,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运算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学习的兴趣。
二、设计实践性作业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传统的作业大部分是教师或者教材提供的,不是学生自找的。为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定期布置学生制作《数学手抄报》,要求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学生通过到图书室阅读课外读物收集材料,如数学谜语、数学儿歌、数学故事、数学图形和数学竞赛题等。然后设计版面。先要确定版头的位置和名称。版头的名称要简洁、明了,如“数学园地”“数学小天地”“数学百花园”“数学医院”“向数学进军”等。最后安排各部分内容的位置。
三、设计应用性作业
数学的应用意识主要表现在: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考虑作业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思维的目的。作业的一般性应用,是指将作业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容易与学生产生共振、共鸣。如:学习完长、正方体的面积后,布置学生回家量一量并计算家里的电冰箱、电视机的总面积等。
四、设计开放性作业
作业的开放性是指作业中题目的条件、要求不统一,答案和解题方法、策略不唯一。探究性作业是由学生个人或学习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综合性、探究性强的问题。布置作业时,要增强作业的开放性、探究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体现:一是允许学生用不同的算法。只要正确、合理,学生认为方便,就是最好。在作业时,教师不应规定统一答案,只有参考答案。二是允许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作业的研究。堂上有学习小组进行合作学习,课后完成作业也可以进行。除独立完成的作业外,教师也可以适当布置作业,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三是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一些让学生补充条件或问题并解答的题目。四是设计一些问题,学生通过调查或结合自己生活的实际,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或方法。如:学习了“百分数应用题”后,可设计这样的题目:一个家庭去某地旅游,甲旅行社的收费标准是:如果买3张全票,则其余人按半价优惠;乙旅行社的收费标准是:家庭旅游算团体票,按原价的80%优惠,这两家旅行社的原价均为每人1000元。
(1)如果你家去,你准备选择哪家旅行社呢?
(2)看到这些信息后,你对其他家庭去旅游有什么建议呢?
五、设计层次性作业
由于受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及自身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此,在作业设计时,不能“一刀切”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层次性的作业,为任何一个学生创设练习、提高、发展的环境,使每个学生成为实践的成功者。
设计作业时首先应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模仿练习、变式练习、发展练习三类。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自己需要的作业。如:在学习了乘法分配率的应用后,设计了三个层次的星级作业:
一级:①16×72+16×28②(125+250)×4
二级:①16×99+16②75×101
三级:16×56+16×45-16
当然,数学作业除以上情况还有很多类型,各种类型不能截然分开,只有善于布置课外作业,才能使课内课外融为一体,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全面提高。
(作者单位:江苏省赣榆县宋庄镇中心小学)
那么,如何让学生把课外作业作为一项自己需要的、乐意的事去做,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又能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呢?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和锻炼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应尝试改变以往作业形式。
一、设计趣味性作业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活跃,特别喜欢一些色彩鲜艳、妙趣横生的东西,卡通式、童话式、情境化和故事化的作业能不断引起学生的热情。所以,在布置作业时,形式要多样;根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结合课本课后练习,设计一些如过关游戏、儿童乐园、数学王国等作业,增加学生做作业的兴趣。如:在教学了《年月日》一课后,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年份,利用我们学过的年月日知识,动手制作一幅精美小年历。面对计算题枯燥、乏味的现象,我还设计了一些如“找门牌号”“小猴闯关”“小壁虎找尾巴”“登上宝座”等带有童趣的游戏性作业,把一道道计算题融合在故事情节中,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运算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学习的兴趣。
二、设计实践性作业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传统的作业大部分是教师或者教材提供的,不是学生自找的。为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定期布置学生制作《数学手抄报》,要求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学生通过到图书室阅读课外读物收集材料,如数学谜语、数学儿歌、数学故事、数学图形和数学竞赛题等。然后设计版面。先要确定版头的位置和名称。版头的名称要简洁、明了,如“数学园地”“数学小天地”“数学百花园”“数学医院”“向数学进军”等。最后安排各部分内容的位置。
三、设计应用性作业
数学的应用意识主要表现在: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考虑作业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思维的目的。作业的一般性应用,是指将作业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容易与学生产生共振、共鸣。如:学习完长、正方体的面积后,布置学生回家量一量并计算家里的电冰箱、电视机的总面积等。
四、设计开放性作业
作业的开放性是指作业中题目的条件、要求不统一,答案和解题方法、策略不唯一。探究性作业是由学生个人或学习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综合性、探究性强的问题。布置作业时,要增强作业的开放性、探究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体现:一是允许学生用不同的算法。只要正确、合理,学生认为方便,就是最好。在作业时,教师不应规定统一答案,只有参考答案。二是允许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作业的研究。堂上有学习小组进行合作学习,课后完成作业也可以进行。除独立完成的作业外,教师也可以适当布置作业,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三是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一些让学生补充条件或问题并解答的题目。四是设计一些问题,学生通过调查或结合自己生活的实际,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或方法。如:学习了“百分数应用题”后,可设计这样的题目:一个家庭去某地旅游,甲旅行社的收费标准是:如果买3张全票,则其余人按半价优惠;乙旅行社的收费标准是:家庭旅游算团体票,按原价的80%优惠,这两家旅行社的原价均为每人1000元。
(1)如果你家去,你准备选择哪家旅行社呢?
(2)看到这些信息后,你对其他家庭去旅游有什么建议呢?
五、设计层次性作业
由于受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及自身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此,在作业设计时,不能“一刀切”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层次性的作业,为任何一个学生创设练习、提高、发展的环境,使每个学生成为实践的成功者。
设计作业时首先应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模仿练习、变式练习、发展练习三类。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自己需要的作业。如:在学习了乘法分配率的应用后,设计了三个层次的星级作业:
一级:①16×72+16×28②(125+250)×4
二级:①16×99+16②75×101
三级:16×56+16×45-16
当然,数学作业除以上情况还有很多类型,各种类型不能截然分开,只有善于布置课外作业,才能使课内课外融为一体,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全面提高。
(作者单位:江苏省赣榆县宋庄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