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汉语词典》对“风格”是这么定义的:风格是一个民族、一个流派或一个人的文艺作品所表现的主要的思想特点和艺术特点。教学是一门艺术,因而也可谈其风格。由于教学风格体现着一个教师的教学艺术、教学水平,甚至关涉到一个教师的教学成就和声誉名望,因而显得非常重要。但是,长期以来在教学风格的问题上有些人存在着比较模糊或者偏面的认识,纠正这些模糊或者偏面的认识是十分必要的。下面我就对照有些人的认识,谈谈自己对教学风格的看法。
1. 有与无的问题
风格是在较长时间内形成的,它凝结着一个人在反复的教学实践中所取得的丰富的经验和理论,体现着一个人多方面的能力。但是,有些人认为一个人教学的优点越少,风格表现得越明显,优点越多反而没有风格(或者说看不出风格)。这些人根本就没有理解“风格”的含义,也看不出一个有真正教学水平的人的能力。风格与一个人的能力密切相关,自己积二十多年的教学经验,将语文老师的教学能力大致概括为以下十种:
(1)精巧的构思、巧妙的导入、恰当的启发;
(2)全身心的投入,富有激情的讲解;
(3)陶醉其中、声情并茂、颇有感染力的朗读;
(4)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前呼后应、思维严密的课堂结构;
(5)详略适宜、要言不烦、深沉含蓄、幽默风趣的语言特点;
(6)口若悬河、侃侃而谈、排山倒海、引人入胜的语言气势;
(7)旁征博引、八面玲珑、俯拾皆是、信手拈来的渊博的学识;
(8)布局合理、清晰简明、醒目直感的板书设计;
(9)不同文体、不同课文的不同的教学方法;
(10)思路畅通,指导有方,评价中肯、全面、富有力度的作文教学。
其中第9点体现了一个语文教师教学的综合素质,是语文教学的至高境界。试想想,如果一个人同时具备这许多方面的能力,能说他没有自己的风格吗?恰恰相反,只能说他具有多种教学风格。
2. 好与坏的问题
“风格”本是个中性词,但是习惯上人们容易把它当作褒义词来看待。不同的风格从形式上看是并列的、平等的,但从实质上看是有差别的,因为风格往往综合了一个人的思想认识、性格特点和语言表达技巧,自然就有好坏之分。在现代文学的创作中,鲁迅、林语堂、胡适的风格各不相同,但是受人民欢迎的还是鲁迅的风格。鲁迅的作品中倾注着对人民的热爱,对反动派的憎恨,他是真正为人民大众服务,做人民大众的“孺子牛”的 ,中学语文课本中所选鲁迅的作品最多。不论是思想内容、艺术形式,还是语言表达,鲁迅的作品都可谓上乘之作,这是由他的优秀的文学创作风格决定的。
教学也一样,能够遵从党的教育方针,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体现教学的科学性和人文性,深得学生喜爱的教学风格,就是优秀的教学风格,反之则不是好的教学风格。由于每个人的文化层次不同,思想素质不同,教学功底不同,能力特点不同,其风格也就不同。教学风格中存在好与坏的差别是不足为怪的。
3. 大与小的问题
教学风格中“大与小”的问题指的是在教学中的实际效果,对学生、对社会的贡献的多少问题。
我们知道,文学创作中由于风格的不同造成了它们对人类历史和人类文化的发展中的贡献的不同。以唐诗为例:李白与杜甫的风格不同。李白的感情喷涌而出,杜甫是反复咏叹;李白是想象瑰奇,杜甫是写实;李白是奔放飘逸,杜甫是沉郁顿挫。一般认为,在中国的诗歌发展史上,杜甫带有集大成的性质,对于后来者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第五册课本的《唐诗简介》)
再比较白居易和元稹。他们都主张诗应有为而发,应有益于政教之用。元、白都写有新题乐府,表示了对国家的关心,对于黑暗现象的抨击和对于民生疾苦的同情。但白居易的诗取材广泛,通俗易懂,流传下来的诗作多;而元稹则是宫庭诗人,取材范围狭窄,又一味追求词句的工整和华丽,流传下来的诗作少。由此可见,白居易的贡献大。
不同教学风格的人教学效果也不同。从眼前的小范围而言,一个老师的教学效果可以从学生的高考成绩看出来;从长远的大范围而言,则体现了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认,体现了所培养出的劳动者的知识技能的高低。
总之,教学风格是我们经常谈论的话题,也是容易出错的问题。它往往由于种种原因,比如人们知识的贫乏、功底的浅薄、钻研的不深或者带有个人的成见等等主观因素而产生误解。不澄清这个问题,我们可能要走许多弯路,可能要酿成许多悲剧。这不仅关系到教育教学发展的方向问题,而且关系到每个老师的前途命运问题。以上所述只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一点浅陋的见解,如有不妥之处,望广大的同仁提出宝贵的意见。
收稿日期:2010-05-11
1. 有与无的问题
风格是在较长时间内形成的,它凝结着一个人在反复的教学实践中所取得的丰富的经验和理论,体现着一个人多方面的能力。但是,有些人认为一个人教学的优点越少,风格表现得越明显,优点越多反而没有风格(或者说看不出风格)。这些人根本就没有理解“风格”的含义,也看不出一个有真正教学水平的人的能力。风格与一个人的能力密切相关,自己积二十多年的教学经验,将语文老师的教学能力大致概括为以下十种:
(1)精巧的构思、巧妙的导入、恰当的启发;
(2)全身心的投入,富有激情的讲解;
(3)陶醉其中、声情并茂、颇有感染力的朗读;
(4)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前呼后应、思维严密的课堂结构;
(5)详略适宜、要言不烦、深沉含蓄、幽默风趣的语言特点;
(6)口若悬河、侃侃而谈、排山倒海、引人入胜的语言气势;
(7)旁征博引、八面玲珑、俯拾皆是、信手拈来的渊博的学识;
(8)布局合理、清晰简明、醒目直感的板书设计;
(9)不同文体、不同课文的不同的教学方法;
(10)思路畅通,指导有方,评价中肯、全面、富有力度的作文教学。
其中第9点体现了一个语文教师教学的综合素质,是语文教学的至高境界。试想想,如果一个人同时具备这许多方面的能力,能说他没有自己的风格吗?恰恰相反,只能说他具有多种教学风格。
2. 好与坏的问题
“风格”本是个中性词,但是习惯上人们容易把它当作褒义词来看待。不同的风格从形式上看是并列的、平等的,但从实质上看是有差别的,因为风格往往综合了一个人的思想认识、性格特点和语言表达技巧,自然就有好坏之分。在现代文学的创作中,鲁迅、林语堂、胡适的风格各不相同,但是受人民欢迎的还是鲁迅的风格。鲁迅的作品中倾注着对人民的热爱,对反动派的憎恨,他是真正为人民大众服务,做人民大众的“孺子牛”的 ,中学语文课本中所选鲁迅的作品最多。不论是思想内容、艺术形式,还是语言表达,鲁迅的作品都可谓上乘之作,这是由他的优秀的文学创作风格决定的。
教学也一样,能够遵从党的教育方针,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体现教学的科学性和人文性,深得学生喜爱的教学风格,就是优秀的教学风格,反之则不是好的教学风格。由于每个人的文化层次不同,思想素质不同,教学功底不同,能力特点不同,其风格也就不同。教学风格中存在好与坏的差别是不足为怪的。
3. 大与小的问题
教学风格中“大与小”的问题指的是在教学中的实际效果,对学生、对社会的贡献的多少问题。
我们知道,文学创作中由于风格的不同造成了它们对人类历史和人类文化的发展中的贡献的不同。以唐诗为例:李白与杜甫的风格不同。李白的感情喷涌而出,杜甫是反复咏叹;李白是想象瑰奇,杜甫是写实;李白是奔放飘逸,杜甫是沉郁顿挫。一般认为,在中国的诗歌发展史上,杜甫带有集大成的性质,对于后来者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第五册课本的《唐诗简介》)
再比较白居易和元稹。他们都主张诗应有为而发,应有益于政教之用。元、白都写有新题乐府,表示了对国家的关心,对于黑暗现象的抨击和对于民生疾苦的同情。但白居易的诗取材广泛,通俗易懂,流传下来的诗作多;而元稹则是宫庭诗人,取材范围狭窄,又一味追求词句的工整和华丽,流传下来的诗作少。由此可见,白居易的贡献大。
不同教学风格的人教学效果也不同。从眼前的小范围而言,一个老师的教学效果可以从学生的高考成绩看出来;从长远的大范围而言,则体现了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认,体现了所培养出的劳动者的知识技能的高低。
总之,教学风格是我们经常谈论的话题,也是容易出错的问题。它往往由于种种原因,比如人们知识的贫乏、功底的浅薄、钻研的不深或者带有个人的成见等等主观因素而产生误解。不澄清这个问题,我们可能要走许多弯路,可能要酿成许多悲剧。这不仅关系到教育教学发展的方向问题,而且关系到每个老师的前途命运问题。以上所述只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一点浅陋的见解,如有不妥之处,望广大的同仁提出宝贵的意见。
收稿日期:201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