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平桥模式”是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破解基层医疗体系发展难题的积极探索,见证了基层医疗体系的成长。
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在缓解“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有效地发挥基层医疗体系的这一作用,真正地惠及百姓,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进行了勇敢而成功的探索,创造了农村医改“平桥模式”。
“有了标准化卫生室,看病放心多了”
“以前生病的时候,大病就进城,小病使偏方,很少去诊所。现在有了标准化卫生室,看病放心多了”。在平桥区肖王乡许岗村卫生室门前,一位前来看病的村民说。
平桥区位于大别山区,7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0多万,村医806名,绝大多数村医没有受过正规的医学专业教育,90%的村卫生所建筑设施不达标。简陋的设施、低下的医疗水平,既让村医们生存维艰,更让村民无所依赖。
这样的局面与农民群众医疗保健需求的不断提高格格不入。
2008年以来,该区区委、区政府着手在全区226个行政村建成了标准化村卫生所,区政府统一配备医疗设备,解决了村医设备仅是“体温表、血压计、听诊器”老三件的窘相,农村医疗条件明显改观,有效地改善了农民群众就近诊疗条件。
在村级卫生所建设的同时,平桥区投资1500万元对18个乡镇卫生院进行改造,达到“七有两化一温暖”的标准;投资3500万元新建了1.7万平方米的区人民医院病房大楼和投资2000万元建成7000平方米的疾病控制中心大楼。2009年,投资4000万元的区中心医院门诊楼工程、分别投资2000万元的区中医院扩建工程和妇幼保健院的扩建工程,也都破土动工。
一个以区级医疗机构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骨干、村卫生所为基础的农村卫生三级服务网络已然成型。
“小病不出村”,实惠百姓
村医这个群体具有很强的特殊性。长期以来,他们以“非正规军”的身份成为农村基础医疗的实际承担者。他们植根于农民群众之中,“头疼脑热的小病还是得找他们”,是农民健康的“守门人”。对于农村社会群体而言,他们亦是须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为提高全区村医的整体水平,平桥区政府委托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用2年时间对全区800多名村医进行由区政府全额出资、为期3个半月的全脱产培训,让他们现场感受高等医院的服务水平。
通过培训,村医们受到了高层次医疗氛围熏陶,学到了知识,转变了观念,开阔了视野,提高了本领,有效地保证了病人的合理分流,使病人得到及时救治、有效治疗。据统计,该区村卫生所2007年接诊人数为16.6万人,2008年为19.4万人,同比增长23.8%;2008年前三季度村卫生室接诊人数12.42万人;2009年前三季度接诊病人16.57万人,增加30%,投入使用的村卫生所业务收入月增加了20%左右,缓解了村医劳务报酬的难题,使农村卫生网底更加牢固。
村医培训工程,让老百姓享受到了更方便、快捷、价廉、质优的医疗服务,达到了“小病不出村”的目的,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搞好服务是关键
“村卫生所建成后,如何搞好服务是关键。要突出其便民就医的巨大效能,充分发挥服务群众的功能作用。”2008年9月8日,该区区长王继军在肖王乡检查指导许岗村卫生所时指出。
村医水平提高了,村卫生所建设落成后,下一步的问题是如何充分发挥优势,真正实现由条件到成果的转变,平桥区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建章立制、完善职能。严格村医诊疗操作规程,强化工作规范,避免医疗风险;分工合作,明确职责。选聘当地有威信的村医为所长,医务人员各司其职,账目、收款、药房各定其岗;规范财务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购药透明,统一划价,日清月结,积极探索了平均分配、浮动工资、保底固定工资三套工资分配方案;加强监管。定期对村卫生所进行业务指导,每季度进行药房盘点,审核财务账目;成立乡村医生管理协会,促进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建立健全区、乡、村三级医疗服务平台联动互助机制,畅通信息渠道,分级管理,形成接诊、转诊、会诊、巡诊的有序流动,增强农村卫生服务网的整体功能;加大卫生监督执法的打击力度,严惩非法行医,净化医疗市场,为发挥村卫生所整体功能打下管理基础。
群众看病有保障
围绕新农合参、核、报等环节,平桥区制定措施,全力保障新农合工作的顺利开展。
健全新农合工作网络。在区、乡两级设置新农合服务中心,核定事业编制48名,将人员工资、工作经费等纳入区财政预算。投入专项资金120多万元购置了新农合网络管理系统硬软件设备和办公用品,为区合管办配备了新农合稽核专用车辆,保证了日常工作高效运转。
完善新农合工作制度。全面实现日常管理规范化,建立推行医疗服务质量控制考核制度,网络监控、次均住院费用限制、大额费用报告核实、外伤(中毒)病人认定等制度,规范医疗行为,有效控制了不合理医药费用的增加。严格执行合作医疗基金“收、管、支”三分离制度,健全人大、政协、财政、审计、社会等全方位监督体系,保证了新农合基金安全、高效运行。
创新新农合服务措施。率先在全市建立了市级定点医疗机构网络直报系统;下放乡镇核销外诊住院病人医疗费权利;对外出农民工就地指定定点医院,方便了参合农民。
扩大新农合受益面,调整新农合补偿方案,不断提高补偿标准,2009年起推行了新生婴儿与参合母亲捆绑享受同等补偿待遇政策。2009年全区参合57万余人,参合率为95.07%,截至2009年11月底,共补偿15万余人,补偿资金4050.53万元。较2008年同期相比,住院人次增长8.12%,人均住院费用增长3.06%,人均住院补偿费用下降2.4%;门诊就诊人次增长16.4%,次均门诊费用增长3.7%,次均门诊补偿增长37.5%。
新农合政策的有效实施,初步缓解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起到了农民得实惠、卫生得发展、政府得民心的效果。
关注民生,投入再大也不为过
充足的资金支持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平桥区委书记张明春对此有独到见解:“关注民生,投入再大也不为过。”区政府为每个标准化村卫生所投入4万元,并配备了1.5万元诊疗设备。财政出资为全区村医购买了养老、医疗责任保险,逐步解除了广大村医的后顾之忧。
2009年,区财政又投资100万元为每个村卫生所配备了电脑等设施,建立完善了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平台,实现了儿童预防接种的信息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区里每年投入100万元落实免疫扩大规划工程,解决了村医疫苗接种无劳务报酬问题,并投资700多万元建起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管理中心,率先为全民建立健康档案,定期为65岁以上老年人做健康检查,为3岁以下婴幼儿做生长发育检查,为孕产妇做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为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疾病、艾滋病、结核病等人群提供防治指导服务。2009年以来已提供各项服务8.2万人次,充分发挥了村级卫生组织的服务网底作用。
“平桥模式”是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破解基层医疗体系发展难题的积极探索,见证了基层医疗体系的成长。
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在缓解“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有效地发挥基层医疗体系的这一作用,真正地惠及百姓,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进行了勇敢而成功的探索,创造了农村医改“平桥模式”。
“有了标准化卫生室,看病放心多了”
“以前生病的时候,大病就进城,小病使偏方,很少去诊所。现在有了标准化卫生室,看病放心多了”。在平桥区肖王乡许岗村卫生室门前,一位前来看病的村民说。
平桥区位于大别山区,7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0多万,村医806名,绝大多数村医没有受过正规的医学专业教育,90%的村卫生所建筑设施不达标。简陋的设施、低下的医疗水平,既让村医们生存维艰,更让村民无所依赖。
这样的局面与农民群众医疗保健需求的不断提高格格不入。
2008年以来,该区区委、区政府着手在全区226个行政村建成了标准化村卫生所,区政府统一配备医疗设备,解决了村医设备仅是“体温表、血压计、听诊器”老三件的窘相,农村医疗条件明显改观,有效地改善了农民群众就近诊疗条件。
在村级卫生所建设的同时,平桥区投资1500万元对18个乡镇卫生院进行改造,达到“七有两化一温暖”的标准;投资3500万元新建了1.7万平方米的区人民医院病房大楼和投资2000万元建成7000平方米的疾病控制中心大楼。2009年,投资4000万元的区中心医院门诊楼工程、分别投资2000万元的区中医院扩建工程和妇幼保健院的扩建工程,也都破土动工。
一个以区级医疗机构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骨干、村卫生所为基础的农村卫生三级服务网络已然成型。
“小病不出村”,实惠百姓
村医这个群体具有很强的特殊性。长期以来,他们以“非正规军”的身份成为农村基础医疗的实际承担者。他们植根于农民群众之中,“头疼脑热的小病还是得找他们”,是农民健康的“守门人”。对于农村社会群体而言,他们亦是须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为提高全区村医的整体水平,平桥区政府委托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用2年时间对全区800多名村医进行由区政府全额出资、为期3个半月的全脱产培训,让他们现场感受高等医院的服务水平。
通过培训,村医们受到了高层次医疗氛围熏陶,学到了知识,转变了观念,开阔了视野,提高了本领,有效地保证了病人的合理分流,使病人得到及时救治、有效治疗。据统计,该区村卫生所2007年接诊人数为16.6万人,2008年为19.4万人,同比增长23.8%;2008年前三季度村卫生室接诊人数12.42万人;2009年前三季度接诊病人16.57万人,增加30%,投入使用的村卫生所业务收入月增加了20%左右,缓解了村医劳务报酬的难题,使农村卫生网底更加牢固。
村医培训工程,让老百姓享受到了更方便、快捷、价廉、质优的医疗服务,达到了“小病不出村”的目的,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搞好服务是关键
“村卫生所建成后,如何搞好服务是关键。要突出其便民就医的巨大效能,充分发挥服务群众的功能作用。”2008年9月8日,该区区长王继军在肖王乡检查指导许岗村卫生所时指出。
村医水平提高了,村卫生所建设落成后,下一步的问题是如何充分发挥优势,真正实现由条件到成果的转变,平桥区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建章立制、完善职能。严格村医诊疗操作规程,强化工作规范,避免医疗风险;分工合作,明确职责。选聘当地有威信的村医为所长,医务人员各司其职,账目、收款、药房各定其岗;规范财务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购药透明,统一划价,日清月结,积极探索了平均分配、浮动工资、保底固定工资三套工资分配方案;加强监管。定期对村卫生所进行业务指导,每季度进行药房盘点,审核财务账目;成立乡村医生管理协会,促进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建立健全区、乡、村三级医疗服务平台联动互助机制,畅通信息渠道,分级管理,形成接诊、转诊、会诊、巡诊的有序流动,增强农村卫生服务网的整体功能;加大卫生监督执法的打击力度,严惩非法行医,净化医疗市场,为发挥村卫生所整体功能打下管理基础。
群众看病有保障
围绕新农合参、核、报等环节,平桥区制定措施,全力保障新农合工作的顺利开展。
健全新农合工作网络。在区、乡两级设置新农合服务中心,核定事业编制48名,将人员工资、工作经费等纳入区财政预算。投入专项资金120多万元购置了新农合网络管理系统硬软件设备和办公用品,为区合管办配备了新农合稽核专用车辆,保证了日常工作高效运转。
完善新农合工作制度。全面实现日常管理规范化,建立推行医疗服务质量控制考核制度,网络监控、次均住院费用限制、大额费用报告核实、外伤(中毒)病人认定等制度,规范医疗行为,有效控制了不合理医药费用的增加。严格执行合作医疗基金“收、管、支”三分离制度,健全人大、政协、财政、审计、社会等全方位监督体系,保证了新农合基金安全、高效运行。
创新新农合服务措施。率先在全市建立了市级定点医疗机构网络直报系统;下放乡镇核销外诊住院病人医疗费权利;对外出农民工就地指定定点医院,方便了参合农民。
扩大新农合受益面,调整新农合补偿方案,不断提高补偿标准,2009年起推行了新生婴儿与参合母亲捆绑享受同等补偿待遇政策。2009年全区参合57万余人,参合率为95.07%,截至2009年11月底,共补偿15万余人,补偿资金4050.53万元。较2008年同期相比,住院人次增长8.12%,人均住院费用增长3.06%,人均住院补偿费用下降2.4%;门诊就诊人次增长16.4%,次均门诊费用增长3.7%,次均门诊补偿增长37.5%。
新农合政策的有效实施,初步缓解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起到了农民得实惠、卫生得发展、政府得民心的效果。
关注民生,投入再大也不为过
充足的资金支持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平桥区委书记张明春对此有独到见解:“关注民生,投入再大也不为过。”区政府为每个标准化村卫生所投入4万元,并配备了1.5万元诊疗设备。财政出资为全区村医购买了养老、医疗责任保险,逐步解除了广大村医的后顾之忧。
2009年,区财政又投资100万元为每个村卫生所配备了电脑等设施,建立完善了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平台,实现了儿童预防接种的信息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区里每年投入100万元落实免疫扩大规划工程,解决了村医疫苗接种无劳务报酬问题,并投资700多万元建起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管理中心,率先为全民建立健康档案,定期为65岁以上老年人做健康检查,为3岁以下婴幼儿做生长发育检查,为孕产妇做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为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疾病、艾滋病、结核病等人群提供防治指导服务。2009年以来已提供各项服务8.2万人次,充分发挥了村级卫生组织的服务网底作用。
“平桥模式”是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破解基层医疗体系发展难题的积极探索,见证了基层医疗体系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