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北方旅游城市公共艺术地域性表现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baby540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中国北方旅游城市相对其他南方滨海城市而言公共艺术发展较为落后,并没有彰显自己的地域特色。本文从地方人文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对北方旅游城市公共艺术的地域文化特征进行挖掘、保护和发扬,表现北方旅游城市公共艺术的个性文化特征,探求基于地域性的北方旅游城市的公共艺术规划途径。
  关键词:公共艺术 地域性 表现人文 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A
  生态及环境问题是21世纪人类需要重点考虑及解决的问题之一,公共开放与公众参与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空间是发展趋势,公共艺术是使存在于公共空间的艺术是能够在当代文化意义上与社会公众发生关系的一种思想方式,是体现公共空间民主、开放、交流、共享的一种精神和态度。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中国的公共艺术发展也随之从无到有,虽然目前已有一些优秀的设计作品产生,对公共艺术的认识也逐步深化,但仍处于发展阶段。相对其他地区城市而言,中国北方旅游城市的公共艺术设计作品缺少对本地文化特色的反映,缺乏人与城市整体环境融合的意识,北方旅游城市公共艺术设计规划亟需改善提高。
  一 中国北方旅游城市公共艺术现状
  现在国内的许多城市都在进行城市形象建设,打造城市品牌形象,我国北方旅游城市也不例外,但是在部分城市建设中却出现了城市公共艺术缺乏全面有指导意义的设计理念,忽视城市建筑外部空间及公共环境空间方面艺术设计的现象,导致城市整体形象建设水平不高,缺乏对城市环境建设和公共艺术设计的深刻认识,缺少“地域性”的表达,导致城市总体风格趋于雷同,城市功能分区混乱的现象。由于中国经济还处于发展阶段,很多城市建设的核心都是围绕经济进行展开的,追求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思维支配着城市形象建设的发展方向,因而出现了很多城市公共环境艺术设计散乱无序,缺乏文化内涵,在建筑风格上盲目追求欧化,对当地地域文化内涵的挖掘进行抹杀或者遗忘。另外,艺术品的陈设与维护问题,公众参与的被动与漠然,公共历史文化遗产的维护和开发这些都是有待解决的问题。例如,齐齐哈尔市是一个融汇了多个民族的城市,也是一个拥有“世界大湿地”的旅游城市,是一个著名的东北重型老工业基地,这些都是齐齐哈尔所独有的特色,然而,在城市整体公共艺术设计中却很少体现,更没有统一的规划,城市公共艺术规划设计亟待提高。
  公共艺术的生成与成熟的表现形式,必然与其所在的地域文化和审美经验有着密切的内在关系。因为它是由不同地域的人们的不同文化经历或生命体验所酿成的文化符号和精神标志。公共艺术能够综合体现出当地大众文化的价值取向和公共精神,是融于公共环境空间中的视觉艺术,要想在长期大量的公共文化实践中被社会公众所接纳和延续,公共艺术在内涵上更应加注重对本地区地域文化的表现,在设计形态应具有更强的地方特色,在规划上应更加具有秩序性。
  二 北方旅游城市地域性特征
  地域性是具有一定时间性与空间性的结合体,它强调的是自然环境的特定因素及特定地区文化意识形态的特殊性与一贯性。地域特征体现为自然属性和人文属性,如地理环境、气候因素、植被状况、材料的地方性等属于自然属性,而历史、政治、文化、宗教等则属于人文属性。城市公共艺术规划的地域性是基于城市所在的特定地域中一切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因素共同构成的城市公共艺术这个大环境、大规划下的共同体所具有的特性,是城市文化的根基。北方旅游城市公共艺术在满足大众需求的同时,也要满足地域性的要求。
  “作为意识形态的实践形式,公共艺术不仅需要紧密联系文化建设,更需要在民族复兴的实践主题下突显鲜明的文化精神指向和社会公共价值。”某一地区所具有的独特自然环境和文化氛围,为城市公共艺术作品的塑造和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展现方面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北方旅游城市地处较高纬度,冰雪艺术是我国北方城市所独有的地方特色,借助北方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让人们在传统节日及其相关活动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冰雪文化已成为展示北方地域人文艺术的窗口,成为当地地域景观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对经济发展更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如哈尔滨有“冰城”之称,冰雪文化已成为哈尔滨城市品牌形象的标识,围绕冰雪文化打造出的哈尔滨城市形象,也进一步带动了哈尔滨的经济,同时也提升了哈尔滨在世界的知名度。北方旅游城市属于中国边远地区,远离经济政治中心,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生活着蒙古族、朝鲜族、达斡尔族满、回族、赫哲、鄂伦春和鄂温克等少数民族,体现出了多民族融合发展的人文资源,积淀着深厚的游牧文化和农耕传统,且大量外来移民的涌入,带来了新的文化要素,使得东北地区的艺术特征和文化环境独具特色。
  三 北方旅游城市公共艺术创作中地域性表现构思
  北方旅游城市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地域文化独树一帜,因此,对其自然环境、人文要素进行分析,可以为研究北方旅游城市公共艺术设计规划提供基础资料和创作依据。北方旅游城市特定的地域文化特征决定了在进行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与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挖掘本城市自身的地域文化脉络及所独具的文化资源,应采用适度的设计手法与设计理念,以多元化、主题化的公共艺术来丰富城市居民的生活,设计出符合地域文化特征的、有生命力的城市公共艺术,彰显城市历史文脉。
  1 设计中贯彻“天人合一”的理念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代先辈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认识,它既说明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与思想理念的精髓和主旨,即探索和获取“天”与“人”的亲和性,力求达到人与天地万物互相尊重、和谐相处、共同发展。人与自然是统一体,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在城市公共艺术的整体规划设计、城市景观设计、城市雕塑艺术、城市公共环境艺术、城市整体建筑艺术风格规划、废旧工厂改造、城市外立面改造等方面,应将“天人合一”思想贯彻其中,都应充分考虑了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通过各种元素的艺术化表现,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舒适环境,在整体大的视觉系统中加以考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   2 利用废旧厂房改造实现可持续发展
  东北三省是中国的重工业基地,随着工业的发展,必然会有一些废旧厂房停用闲置,为了能使旧工业区、旧厂房重获新生,可以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旧区改造重建活动。对废旧厂房进行改造时可通过采用保存原有建筑主体结构,保留一切可以保留的部分,合理利用旧工业建筑的一切可利用元素,对局部建筑空间结构进行改造;在处理新旧建筑元素关系时,将不同时期的建筑元素在总体形式上进行协调,对需改变部分可采用新材料和新样式,使建筑外观上形成新旧建筑元素的空间层次、空间结构及比例关系,通过新旧元素之间的对比可以给旧建筑物带来与时代更为接近的、个性化更强的建筑元素,使旧工业建筑散发新的光辉。
  3 注重城市公共环境信息的视觉设计
  城市的发展、新技术的进步以及对新服务的需求等方面因素使城市中的信息量增大,促使城市设计必须以能为公共民众提供服务为基本理念。根据不同的环境特点进行设计,才能使公共场所具有真正的持久性。现代环境虽然形态各异,但是国际化显然是其共通的特征,公共环境标志作为现代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受国际化思潮的影响也非常明显。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和多元文化的冲击,公共环境标志不仅具有鲜明的识别性,而且更富有情趣,具有创意,富有强烈的主观性和视觉冲击力。具有标识识别特征的公共艺术、招牌、指示牌等标识性信息可以增强城市的场所定位功能和视觉记忆特征。公共环境标识艺术是一个系统工程,通过对一些有历史意义的地方进行标识,能起到唤醒公共记忆、警示后人的作用,又可以提升城市的品质。
  4 加强多种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
  公共艺术是城市公共环境的组成部分,它存在于公共空间中,向人们传递着各种信息,是城市环境中外在的、可视的艺术形式,蕴涵着丰富的社会内容和精神内容,是社会大众沟通与对话的重要平台。公共艺术不仅可以表现环境的特色,更是识别空间的重要因素,同时又是环境特性的精神升华,通过具有象征及标识意义的公共艺术作品可以带给人深刻的记忆,加深对本城市地域文化的理解,所以,在公共艺术作品表现过程中,作品的表现形式应多种多样,而不应该只局限于公共空间中的雕塑,而应将公共空间中的壁画、地景艺术、光电艺术、新材料艺术及时空和空间上能够与公共发生广泛关系的艺术样式都包括在内。通过运用多种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丰富城市的视觉语言,使城市环境多姿多彩。
  5 通过城市建筑外立面改造改善城市视觉形象
  建筑环境是以较大的体量成为人类以物质形态存在的创造物,建筑外观主导着城市空间的设计特色和审美取向,是城市环境中最醒目、最基本的构成因素。着眼城市整体规划设计,对本地地域特色进行深入挖掘,提炼地域性装饰符号,加强政府相关部门监管,从建筑外立面的外形、色彩、材料和细部设计等视觉要素方面对地域特色进行体现,设计具有鲜明特色的城市建筑外立面,构建建筑外立面城市整体视觉语言秩序,将建筑与周围环境景观设计及公共艺术作品方面,在色彩、质感、比例、植物分布等诸多因素进行整体规划,加强建筑环境与人的交流沟通,实现城市建筑新与旧的完美结合,城市历史和文化得到继承和延续,城市整体形象得到提升。
  6 加强城市总体规划与建设
  公共艺术规划应以城市原有自然环境和人文背景为出发点,侧重强调本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的差异性,以城市整体地域发展规划为向导,注重政府行为,加强公众参与性,实现公共艺术的可持续发展,制定相应的公共艺术规划布局的基本计划和公共艺术建设方法体制管理条例等,通过一系列条款的规定,为城市规划设计提供高水准的公共空间提供保障,对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使公共空间的公共艺术作品得到精神上的放松,实现生活中的和谐,体现出自身的价值。在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设计的基础上,艺术家的创作也应与建筑师及工程师密切配合,以确信设计作品与场所的融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城市整体特色空间。同时,相关政府部门也需要从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塑造城市美好形象出发,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贴近人们实际生活的公共艺术作品,减少不必要的中间审批环节,加大国家投资力度,保证公共艺术建设维修方面的资金足够,奠定北方旅游城市公共艺术设计规划的基础,逐渐完善本城市公共艺术设计规划。
  四 结语
  公共艺术存在和发生于特定的地域之中,不同的地域文化特征造成了艺术地域性特征的独特性,通过对环境雕塑、艺术小品、建筑外立面及公共设施等与人有直接接触的方面,在公共艺术的设计题材、创作元素、表现风格、造型、技法、色彩、材料等方面的运用与特色的显现中,都应该对特定的地域及其文化给予足够的关怀体现,要与本地区的历史、文化、地理环境、周边景物相结合,只有当城市文化的地域特色和公共艺术交汇时,人们才能在社会与环境的共鸣互动中进行交流,才能从中找到文化认同感,才能在社会发展中与自然达到和谐,才能肩负起对城市历史文脉的传承和发扬。因此,发展北方旅游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必须对北方地域文化进行具体的研究,将本地地域文化融入其中,进行更为具体细致的规划,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优秀的具有我国北方旅游城市文化底蕴的公共艺术,才能实现人地共生、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注:本文系黑龙江省社科研究规划项目《北方旅游城市公共艺术规划研究》,项目批准号为10E017。
  参考文献:
  [1] 翁剑青:《公共艺术的观念与取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 吕品田:《中国美术发展战略研究》,《美术观察》,2008年第10期。
  [3] 王沁豳:《重庆公共艺术创作的地域性研究》,重庆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
  [4] 章晴方:《公共艺术设计》,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
  作者简介:
  常彤,女,1978—,黑龙江讷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工作单位:齐齐哈尔大学。
  姜在新,男,1973—,山东昌邑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工作单位:齐齐哈尔大学。
其他文献
雪松苍翠挺拔美观大方,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但能在盐碱地区种活长好是不容易的.石油大学(华东)位于山东省东营市的滨海重盐碱地区.校园于1982-1992年先后栽植雪松400棵,存活36
丽丹最近很困惑,自己乳房上面怎么会长毛毛呢?这些毛毛怎么清除干净呢?忐忑不安的她来到医院,医生说让她放心,并回答了很多女性都有的关于毛毛的三个疑问。  乳毛的数量多少算正常?  几乎所有的女性都有不同程度的乳毛生长问题,有的女性是乳头旁边簇生着几丛很细的绒毛;有的女性是有较长的明显的汗毛分布在双乳之间。  所有类型和数量的乳毛都是正常的,可能有的人乳毛很淡很细,如同桃子上面的毛,有的女性的乳毛则又
本文分析了1949-2000年中国近代经济地理的研究现状。1949年以后的中国经济乃是建立在近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古代的基础上。而港口-腹地是现代化空间进程的主
会议
我们要用投资健康这个手段,来达到拓展享用生命的目的。什么是拓展享用生命?这包括数量和质量两方面。数量上的拓展:中国人的平均期望寿命是71岁,通过投资健康,我们可以活得
通过对河陇丧礼空间格局的研究,可以看出,受边塞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的影响,其丧礼既有从边塞到内郡的地域分野,还有贫、富人家的人群分异。在边塞,从河西走廊、宁夏平原到庆阳北
会议
笔者从民族地理的角度,对清初滇东南地区人地关系与民族关系的发展作一专门的研究。通过分析,尽管清代滇东南地区的人地关系渐趋紧张,但民族之间通过日益密切的经济技术交流,提高
本文借用语汇学对词语和词汇的分析方法,把从《尚书》文本中提炼出的《尚书》语汇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着重绎出其中的《尚书》地理学语汇,以有助于有效还原《尚书》写作时
自1128年至1855年,徐州地区在黄河由泗夺淮入海的七百余年间,自然地理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沂沐泗水系流经徐州地区的下游段彻底改变了原来的面貌,原来存在的湖泊基本淤废,同时在
笔者以为从射柳习俗到瑟瑟仪,再从瑟瑟仪到射柳习俗的演变过程,可能与北方农牧交错带在中古时期气候的干湿变化和社会变迁有关。故不揣浅陋,从气候变迁的角度对辽代瑟瑟仪相关问
新太科技的基于IVSP多媒体呼叫中心平台开发的“广州交通信息客户服务中心” ,融入了新太科技多年从事CTI业务系统开发的经验 ,构建出了一个集多功能于一身的可编程、可扩展的应用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