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碗”表演艺术对中国课堂美学的启迪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ASH9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伦敦奥运会已经在欢呼和歌声、奖牌和鲜花、缺失和遗憾的簇拥下定格在人类奥运史的绚丽华章上。这届人类第三十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以鲜明的英伦文化特色卓然有别于历届奥运会,包括四年前的北京奥运会。作为伦敦奥运精神的象征,其开幕式和闭幕式在硕大无比的主体育场“伦敦碗”里,凭借展示英伦三岛文明的历史进程而演绎了自由浪漫、激情奔放和活力四射的艺术风格,不但给全世界各个领域的地球人以真切的审美享受,也给东方文化艺术包括课堂教学艺术带来颇有新意的美学启迪。
  一、“伦敦碗”的美学:基于人本和个性的自由美
  如果说四年前北京“鸟巢”展示的是一场宏大的东方文明辉煌史,与“国家至上”“伟人不朽”主题相称的是场面宏大、气势磅礴、环节完整、衔接严谨的,庄重的艺术特色,那么,“伦敦碗”则表现出与“个人价值”和“个性至上”精神高度吻合的美学风格:舞台中央纷扰而过的常常是似乎节奏失谐的场面交接、线索纷繁的群星狂舞、喧嚣盖世的感官冲击……但是,冷静品味这种不乏斑驳世俗色彩的本色美,贯通开幕式和闭幕式“集体狂舞”的主线分明是血肉生命所爆发出来的自由美—— 一种基于生命个性活力、野性纵情的原生态美,从中凸显的艺术主题则聚焦于“凡人的历史”“创造者的表现”和“公民的价值”——这就是英伦文化的世界历史意义。本文无意深究“鸟巢”与“伦敦碗”两者艺术美之孰优孰劣,也不屑为文学专家所论憨豆先生的表演是“幽默”还是“滑稽”作出更深入的评判,唯愿提炼“伦敦碗”个性烂漫、激情奔放的美学特质而深长思之,并为东方课堂教学艺术之营养。
  “伦敦碗”所演绎出的令地球人赏心悦目的自由美,基于生命,源于心灵。它与严整有序、完美无缺比较而言,正是在突破对“完美”的平庸守恒中赢得个性烂漫、激情奔放的自由美,正是在扬弃庄严点燃和释放奥运圣火的固有思维模式中获得“英伦范”艺术灵感的烂漫飞翔。那种结构宏大、场面华丽的铺陈,往往极易淹没质朴的原生态,而整齐划一、规范有序的舞台步奏,更会抑制个体旁逸斜出的才情——当舞台美是以牺牲个体生命特有的活力为代价,其美至少难抵其失。放纵而韵味四溢的摇滚乐、野性而真挚感人的披头士,“用生活用品演奏疯狂的打击乐”,这一幕幕场景似乎是“伦敦碗”艺术底蕴的感性的典型写照。虽然,“伦敦碗”对艺术美的演绎确实近乎疯癫、狂野,但是,疯癫、狂野的感性所凸显出来的恰恰是更为逼近生命个体的本质真实。庄严史诗中出现的多是专业“演员”,“伦敦碗”上演的多是作为自然人的“本我”(包括被讥为“跳老人操”的首相卡梅伦与伦敦市长们):在一定意义上,这不正是真假艺术的一道分水岭吗?有人会说,“伦敦碗”的艺术特色在于立体化地将声电光和影视技术运用得淋漓尽致,其实它们不过是外在的一种“道具”而已。且不说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空降“伦敦碗”现场和“丘吉尔”吟诵“莎诗”所凸显的超常想象力,就以展示英国国家骄傲的两项成就,即全民健康医疗体系和儿童文化这两大场面而言,1 200余人全是专职的护士以及普通学童,其略显凌乱却热情迸溅、酣畅淋漓的场面,其稍失规则而快乐汹涌、心潮澎湃的舞姿,无不深深激荡地球人之肺腑——这就是“英伦范”的美学理念:没有观众,只有快乐的放飞;无人置身于场外,唯有生命的陶醉和审美享受的满足。这样充满心灵感动的表演才是艺术美的至境,才能够真正实现著名导演丹尼·博伊尔为伦敦奥运会所设计的“为所有人”的理念和“激励一代人”的主题。
  二、课堂美的至境:灵动奔放、个性灿烂的自由美
  让我们将目光从伦敦移向东方。美是自由的象征。课堂教学艺术更应是自由境界的生动写照,当然同样遵循着美的规律。
  目前,中国第八次课程改革正处于推广和深化阶段。后现代课程观与后现代艺术观提供我们重新观照课堂教学艺术的另一种视角。尤其语文课,就是在对语言美的欣赏和艺术性语言的创造中“摇滚”出学生新鲜活泼的想象力,从而满足生命天然的表达欲和表现欲。在这种审美和创造美的、热血沸腾的语用实践中,青春生命深蕴的个性活力、艺术才情和灵性思维获得必要的“解放”。展望中国课程改革的未来走向,“伦敦碗”艺术表演中所体现出来的个性烂漫、激情奔放的自由美,确实能给我们如何创新中国课堂教学的美学范型带来富有借鉴价值的启迪。
  第一,从“严整”走向“灵动”。“严整”,只有在不牺牲个性活力的前提下才真正无愧于“美”。长期以来,深受凯洛夫教育学与极“左”教育思潮的影响,指令性课程范式占据主流。在这种全预制、全垄断和全封闭的课程程序的禁锢下,一味强调教学过程的严谨、周全、细致和完整,丝丝入扣、环环衔接,抑制了教师与学生个体的自由意志之发挥。久之,课堂流程“固化”成了任何教师所必须集体恪守的类似于物质生产的“公共流水线”。在这条“流水线”上,目标的控制性与流程的完整性相辅相成,于是熄灭了即兴生成的灵动,斫削了旁逸斜出的生机和活力。阅读课上,多见的是从首至尾以文本为抓手、从导语到结语的全程教学套路,却少见跳越平庸段落、重点把握言语亮点的精彩咀嚼与深入品味;写作课上,多见的是作文“体式”的环环训示,却少见撼动心灵的“边缘切入”或“中心开花”,更不见破除“体式”完备环节的“本我”之凸显——创造美的“深度喷发”!我们已经遗忘了一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美学黄金规则:无论对语言美的欣赏、表现或创造,都是一种心灵突发的、裹挟激情的、深切的内外“感应”。因此,过分恪守乃至追求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过程完整,必然会使之异化为一种审美或创造美的累赘甚至桎梏!在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背景下,我们有充分理由将课堂教学视为非线性、非直观的,波澜跌宕的艺术化过程。因此,教师理应自觉守护审美和表现美的灵动发展,把握通过文本进行语言审美和语言创造的主线——在学生对文本的诵读与评论以及激情的抒发过程中,撤去以“纪律”为名的种种清规戒律,珍视思维的“节外生枝”,尊重情感的“峰回路转”,让课堂变成一种各种情思与语言或美丽或错误的邂逅。即使是生涩、稚嫩甚至错误的邂逅,只要源自深心的真情,也仍然不失为一种美学价值的生命语用:它意味着创造语言美的可能!   第二,从“完美”走向“奔放”。在指令性课程范式中,具有艺术追求的语文教师,也只能以拘囿于过程、束缚于形式的“完美”作为课堂教学的艺术标准之一,难免过度推崇思想的共识、结论的一致、教与学双方任务的圆满达成,无论在时间的长度、内容的完成度或心灵的和谐度等维度上,均以“完美”为最高标准,直至课堂结尾滴水不漏、不留问题、没有遗憾才方为满足。其实,尚待深思的遗憾、留作弥补的缺失,未尝不是一种更有回味、富有咀嚼价值的美。尤其在教育场域中,对正处于生长期的学生和专业发展中的教师而言,都不存在已经结束、没有缺憾的“完美”。可以明言,一课之“完美”,非为“真美”乃“假美”也,非为“大美”乃“小美”也。语文课堂教学之所以被视为一种具有美感特征的艺术,并不是以牺牲课堂上个体生命的个性、生气与活力为代价,而单纯追捧过程或形式的所谓的“完美”,致使斫损个体的思维个性、情感倾向及表达特色。母语课堂实质是“润物细无声”那般青春心智悄然发育的“产床”,在这里,需要的是异质思想的冲突、多元观念的碰撞、个性话语的自我表现、独特情感的交互……而且,母语课堂最具有实质意义的是,其间要如“伦敦碗”妙用莎翁的主题句那样“充满各种声音”(Don,t be afraid of the island has a variety of voices!):充满质疑和批判的声音,充满激荡和颠覆的声音。正是这些,体现出生命的心智活力,使课堂潺湲流程,宛如一条纵横捭阖、张弛错落、跌宕有致、摇曳生姿的“生命河”,处处激溅思维浪花,时时迸发语言光亮——如是,我们方可称之为课堂教学艺术的“奔放美”。需要深深品悟的是,我们并非不欣赏所谓的“完美”,但是,真正意义上的“完美”并不是肤浅的形式因素组合之和谐,而是经过课堂尖锐冲突的、具有思想深度的“真美”,并不是追求教学过程与任务之“完成”,而是表现出个人生命内涵、凸显精神力量的“大美”。从这层意义而言,上述放飞每位在场学习者的天然审美欲和语言表现欲的“奔放”,才是富于沛然人性魅力的“真美”和“大美”,从而构成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特质之一。
  第三,从“宏大”走向“个性”。在艺术范畴内,“严整”“完美”往往与“宏大”联系在一起,构成一种史诗风格的所谓“辉煌”的形式要素。殊不知,“宏大”本源自平凡的个体似乎无关轻重的细节甚至琐屑之事,一味追求表面华丽、时空壮观的“宏大叙事”而忽视真实的个体及其蕴蓄的个性活力,必然导致艺术创造中得不偿失、无法弥补的空泛。课堂教学艺术亦复如是。长期以来,在目标和内容严格控制的指令性课程范式中,教师常常无奈地陷于滔滔宣示、背景高迈的“宏大叙事”,习惯于齐刷刷地举手、呼应式的答话、整饬赛过仪仗的排列,偏偏忽略或无视学生个体求知欲、审美欲和语言表现欲的个性化释放,以“秩序”“纪律”等名义去变相剥夺每位语用个体的自主权利:最具灵感特质的“脱口秀”却被视为不可饶恕的“插嘴”;为分享闪电般划过头脑的灵性思维而“交头接耳”,却被斥为“违纪”;充满想象力之跳跃的诗性表达却被贬为“反常”和“另类”……久之,以致课堂教学只是满足于场面上的“热热闹闹”、过程中的“轰轰烈烈”,而微观的学习个体和个体的个性表现往往淹没在“集体狂欢”式的空泛“过场”中。在这里,我们必须明确,课堂首先要关注每位学习主体的个性需求和个性表现,自觉引导其走向弘扬个性美的新境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哲学启示我们,作为课堂语境中的学习主体也是一种具体和独特的实践存在,主体当然是一种生动具体、流溢感性活力的“个人主体”,是充满了能动、变革和创新精神的单数智慧人,而绝对不是抽空了具体内涵、缺失个性与形态差异的符号化的“类主体”。因此,尊重个体、珍视生命语用实践中的个性表现,就是语文课堂教学艺术应然的特质之一。我们完全可以表明:教育的真义在于独特“本我”的发现和自觉。
  美在个性!
  三、展望:自由美是全人类共同的教育理想
  “伦敦碗”的艺术表演不仅深具审美价值,而且,确实对中国课堂美学的颠覆与重建赋予理性的启示意义。在长期指令性课程范式的桎梏下,中国的课堂被抽空了深沉丰富的审美意蕴而变得苍白干枯,教条主义的理性规则和潜规则压抑了教学主体(尤其是学习主体)审美欲的鲜活冲动。因此,中国课堂美学亟须观念和行为双重意义上的革命性蜕变:拒绝断根离土、璨如浮云的塑料花!
  前瞻课程改革的明天,从根本上说其价值指向就是突破对自由心灵的精神囚禁,解放教与学双方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传统意义上的“严整、完美、宏大”,如果确实是与主体生命力相分离、确实是与学习个体的心智活力相分离,那么,当然不是课程改革深化背景下中国课堂所需要、所追求的美学范型。艺术性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宝贵品格,充分展示出生命个体活力的那种灵动、奔放和个性,才是长期禁锢于指令性课程范式的中国课堂教学更重要、更迫切的美学品格。唯其如此,从指令性课程范式突围出来的日常教学才能升华到一种释放人性能量、获得人性尊严的自由境界,升华到一种智慧生命情思灿烂、言语光鲜的大化境界。而地球人,不论其种族、宗教、文化传统和社会意识形态如何,世界共同的教育理想当无一例外是自由之美:接受与选择的自由,思想与体验的自由,表达与评论的自由——每一个生命在这三种自由中充分实现自己的价值。
  美是自由的象征。灵动奔放和个性灿烂就应该是中国语文课堂自由美的特定内涵所在,广而言之,更应是丰富、深化和创新中的中国课堂美学最鲜明最深刻的本质表现。
  自由美——全人类共同的教育理想!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李奇志)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