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价值取向多元化的背景下,对职业院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灌输,不断改革、创新、完善灌输教育方法,这是职业院校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职业院校 价值观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灌输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2)10-0078-02
职业教育是面向就业的教育,为社会基层部门和生产一线培养和输送具有一技之长的应用型和操作型人才,学生毕业后直接从事社会化的生产劳动和管理。职业教育的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它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必须注重对劳动者,即大量操作人员整体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职业院校在教育中不仅要教给学生专业实用知识,为其就业提供准备,更应帮助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他们在院校教育中所形成的价值观直接影响或决定着社会劳动者、建设者的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因此,在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采取有效的价值观教育对策,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对职业院校学生价值观状况的调查和了解,总结教育教学的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在当前社会多元价值观的背景下,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灌输,不断改革、创新、完善灌输教育方法,是职业院校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措施。
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灌输教育的必要性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定概念,灌输是指对人们进行正面的宣传教育。”[1]在价值观教育中,灌输就是对受教育者进行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正面教育,使受教育者掌握社会意识形态中的主流思想,树立社会所倡导和弘扬的主导价值观。所谓社会主导价值观是指在社会多元的价值观结构中,占主导地位的、成为整个社会具有方向指导性的价值观,在当今我国,就是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其中,最基础、最核心的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反映社会主义基本的、长期稳定的社会关系及价值追求的价值观,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历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并指导社会主义健康发展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观念。”[2]
灌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中是必需的。法国著名社会学家与教育学家埃米尔·涂尔干认为:“强迫学生去接受道德实事、道德价值和行为确实不好,但是我们别无选择。因为,我们要成为的那种人是未来社会所要求的人,而由于社会所需要的这种人与我们与生俱来的那些潜能之间存在的距离是如此之大,以至于不按社会的要求去限制、规范我们的行为、欲望,我们就不能形成一种社会人格,甚至不能成为真正的人。所以,这一过程虽然痛苦,却是必要的,如果说这就是灌输,那么灌输就不可避免的。”[3]灌输教育法是培养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式。
二、灌输教育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具体运用
灌输教育法是价值观教育中常用的一种重要方法,长期以来人们对它褒贬不一。由于它在方法上的简单、机械、强制、僵化,近几年遭到很多的批评和指责。我们要采取一分为二的态度,既要认识到它在价值观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理直气壮地坚持这一方法,同时也要认识到这种方法的缺陷,对它进行改革、创新、不断完善。在职业院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运用这一方法,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更新灌输观念
第一,要改变传统的以教育者为中心的观念,代之以受教育者为中心的观念。现代教育主张“双主体论”,即教师是教育主体、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教师和学生应当互相尊重对方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树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在进行主导价值观内容灌输时,不仅要考虑社会的要求,更要重视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要遵循学生心理和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充分体现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发挥学生的内在动力。由于职业教育的特点,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实习机会多,社会实践活动多,能直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教师应根据职业院校学生的这种特点,帮助、指导参与活动的学生,使他们能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真正感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从而加深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理解,自觉地树立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以实现从“要我树立”到“我要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转变。
第二,改变单向式强灌硬输的观点,代之以启发式、双向交流式的灌输观念。职业院校的学生独立意识越来越强,自主性也在不断加大,单向的灌输由于片面强调教师的权威性,忽视学生的自主性,忽视学生的需要和兴趣爱好,只能促成学生的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思想、心理存在一种‘自身免疫效应’,当与人自身固有的思想体系相区别的外界思想进入人的思想时,人自身的原有思想就会就会形成一个‘防护层’,阻止外界思想的‘侵入’。并且,这种外界思想被人感知的程度越大,它所受到的抵触也就越强烈。”[4]因此,在价值观灌输教育中,教师应把握、了解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做到以人为本,与学生建立起平等的关系,关心、尊重和理解学生,尽可能地进行双向交流,达到双向互动效果,革除过去那种教师居高临下的“我讲你听,我说你做,我压你服”逆反模式。同时,除了进行显性灌输以外,还必须采用一种间接性的、暗示性的、渗透性的“无形”教育,即隐性灌输,如通过校园环境、建筑设施、校园文化、规章制度等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将灌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真正内化到学生思想之中。这样既不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又能提高价值观教育的效果。
(二)及时调整灌输内容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问题、新情况大量涌现,使得灌输教育的主体、客体、环境、手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客观上要求我们灌输的具体内容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及时地调整。这就要求我们在价值观教育中,对学生灌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不仅科学合理,更要有新意、有时代气息,做到与时俱进。在对他们进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时,要贴近他们的现实生活,联系社会发展的实际,用学生熟知的实事、社会发展的最新成就、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去说服、教育他们;对于学生关心的、关注的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焦点问题不要回避,要敢于接触,善于引导,做出客观、辨证、科学的解释。灌输内容只有具有生活气息、时代气息,才会显示出它的新意,才容易让学生接受,以实现灌输的目的。 (三)不断创新灌输手段
灌输的手段要不断创新,就必须大力提高灌输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信息化程度,充分发挥现代科学技术的作用,特别是要发挥计算机普及应用程度较高的优势,积极开发适合价值观教育教学的各类软件;要发挥网络的优势,利用网络手段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灌输教育。
教师应大力拓展网上灌输领域,用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理论去占领网上阵地,努力创建学生喜闻乐见、寓教于乐,融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体的价值观教育校园网站。运用校园的网络系统,结合学生思想特点和教育热点,精心设置网页,设立与价值观教育有关的主流板块,在网站中可以围绕一些国内外重大事件、社会热点问题发表评论,展开讨论,进行网上调查或是进行网上对话交流。这利于摸清学生的思想动态,支持正确观点,批评错误言论,对学生进行间接引导和灌输。
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技术手段,集合多种多样的图像、文字、声音,将社会主义主旋律、集体主义价值观、爱国主义的主题这些内容,以生动活泼的方式开展教学,化枯燥为情趣,化不解为理解,提高灌输教育的时效性。
总之,在职业院校进行价值观教育,必须坚持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灌输,使学生认识社会所倡导和弘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性、合理性、先进性。同时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创新、完善灌输教育法,克服传统灌输教育法的弊端,积极开展双向互动交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复杂多元的价值观中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树立起符合社会需要的正确的价值观,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实现职业院校价值观教育的目的。
[ 参 考 文 献 ]
[1] 刘强.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王泽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特征[N].光明日报,2007-04-03(9).
[3] 戚万学.冲突与整合——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
[4] 张志阳,孙铁牛.对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走向的探讨[J].探索,2000,(4).
[5] 刘济良.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研究[M]. 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
[6] 王瑞荪.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7] 周海波.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8).
[责任编辑:钟 岚]
[关键词]职业院校 价值观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灌输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2)10-0078-02
职业教育是面向就业的教育,为社会基层部门和生产一线培养和输送具有一技之长的应用型和操作型人才,学生毕业后直接从事社会化的生产劳动和管理。职业教育的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它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必须注重对劳动者,即大量操作人员整体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职业院校在教育中不仅要教给学生专业实用知识,为其就业提供准备,更应帮助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他们在院校教育中所形成的价值观直接影响或决定着社会劳动者、建设者的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因此,在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采取有效的价值观教育对策,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对职业院校学生价值观状况的调查和了解,总结教育教学的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在当前社会多元价值观的背景下,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灌输,不断改革、创新、完善灌输教育方法,是职业院校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措施。
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灌输教育的必要性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定概念,灌输是指对人们进行正面的宣传教育。”[1]在价值观教育中,灌输就是对受教育者进行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正面教育,使受教育者掌握社会意识形态中的主流思想,树立社会所倡导和弘扬的主导价值观。所谓社会主导价值观是指在社会多元的价值观结构中,占主导地位的、成为整个社会具有方向指导性的价值观,在当今我国,就是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其中,最基础、最核心的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反映社会主义基本的、长期稳定的社会关系及价值追求的价值观,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历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并指导社会主义健康发展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观念。”[2]
灌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中是必需的。法国著名社会学家与教育学家埃米尔·涂尔干认为:“强迫学生去接受道德实事、道德价值和行为确实不好,但是我们别无选择。因为,我们要成为的那种人是未来社会所要求的人,而由于社会所需要的这种人与我们与生俱来的那些潜能之间存在的距离是如此之大,以至于不按社会的要求去限制、规范我们的行为、欲望,我们就不能形成一种社会人格,甚至不能成为真正的人。所以,这一过程虽然痛苦,却是必要的,如果说这就是灌输,那么灌输就不可避免的。”[3]灌输教育法是培养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式。
二、灌输教育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具体运用
灌输教育法是价值观教育中常用的一种重要方法,长期以来人们对它褒贬不一。由于它在方法上的简单、机械、强制、僵化,近几年遭到很多的批评和指责。我们要采取一分为二的态度,既要认识到它在价值观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理直气壮地坚持这一方法,同时也要认识到这种方法的缺陷,对它进行改革、创新、不断完善。在职业院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运用这一方法,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更新灌输观念
第一,要改变传统的以教育者为中心的观念,代之以受教育者为中心的观念。现代教育主张“双主体论”,即教师是教育主体、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教师和学生应当互相尊重对方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树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在进行主导价值观内容灌输时,不仅要考虑社会的要求,更要重视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要遵循学生心理和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充分体现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发挥学生的内在动力。由于职业教育的特点,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实习机会多,社会实践活动多,能直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教师应根据职业院校学生的这种特点,帮助、指导参与活动的学生,使他们能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真正感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从而加深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理解,自觉地树立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以实现从“要我树立”到“我要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转变。
第二,改变单向式强灌硬输的观点,代之以启发式、双向交流式的灌输观念。职业院校的学生独立意识越来越强,自主性也在不断加大,单向的灌输由于片面强调教师的权威性,忽视学生的自主性,忽视学生的需要和兴趣爱好,只能促成学生的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思想、心理存在一种‘自身免疫效应’,当与人自身固有的思想体系相区别的外界思想进入人的思想时,人自身的原有思想就会就会形成一个‘防护层’,阻止外界思想的‘侵入’。并且,这种外界思想被人感知的程度越大,它所受到的抵触也就越强烈。”[4]因此,在价值观灌输教育中,教师应把握、了解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做到以人为本,与学生建立起平等的关系,关心、尊重和理解学生,尽可能地进行双向交流,达到双向互动效果,革除过去那种教师居高临下的“我讲你听,我说你做,我压你服”逆反模式。同时,除了进行显性灌输以外,还必须采用一种间接性的、暗示性的、渗透性的“无形”教育,即隐性灌输,如通过校园环境、建筑设施、校园文化、规章制度等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将灌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真正内化到学生思想之中。这样既不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又能提高价值观教育的效果。
(二)及时调整灌输内容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问题、新情况大量涌现,使得灌输教育的主体、客体、环境、手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客观上要求我们灌输的具体内容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及时地调整。这就要求我们在价值观教育中,对学生灌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不仅科学合理,更要有新意、有时代气息,做到与时俱进。在对他们进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时,要贴近他们的现实生活,联系社会发展的实际,用学生熟知的实事、社会发展的最新成就、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去说服、教育他们;对于学生关心的、关注的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焦点问题不要回避,要敢于接触,善于引导,做出客观、辨证、科学的解释。灌输内容只有具有生活气息、时代气息,才会显示出它的新意,才容易让学生接受,以实现灌输的目的。 (三)不断创新灌输手段
灌输的手段要不断创新,就必须大力提高灌输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信息化程度,充分发挥现代科学技术的作用,特别是要发挥计算机普及应用程度较高的优势,积极开发适合价值观教育教学的各类软件;要发挥网络的优势,利用网络手段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灌输教育。
教师应大力拓展网上灌输领域,用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理论去占领网上阵地,努力创建学生喜闻乐见、寓教于乐,融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体的价值观教育校园网站。运用校园的网络系统,结合学生思想特点和教育热点,精心设置网页,设立与价值观教育有关的主流板块,在网站中可以围绕一些国内外重大事件、社会热点问题发表评论,展开讨论,进行网上调查或是进行网上对话交流。这利于摸清学生的思想动态,支持正确观点,批评错误言论,对学生进行间接引导和灌输。
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技术手段,集合多种多样的图像、文字、声音,将社会主义主旋律、集体主义价值观、爱国主义的主题这些内容,以生动活泼的方式开展教学,化枯燥为情趣,化不解为理解,提高灌输教育的时效性。
总之,在职业院校进行价值观教育,必须坚持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灌输,使学生认识社会所倡导和弘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性、合理性、先进性。同时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创新、完善灌输教育法,克服传统灌输教育法的弊端,积极开展双向互动交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复杂多元的价值观中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树立起符合社会需要的正确的价值观,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实现职业院校价值观教育的目的。
[ 参 考 文 献 ]
[1] 刘强.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王泽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特征[N].光明日报,2007-04-03(9).
[3] 戚万学.冲突与整合——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
[4] 张志阳,孙铁牛.对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走向的探讨[J].探索,2000,(4).
[5] 刘济良.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研究[M]. 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
[6] 王瑞荪.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7] 周海波.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8).
[责任编辑:钟 岚]